张家界区划
慈利县(二十四)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41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次 查看评论
![]()
【郑坪村】 位于金岩乡中部,东邻南坪村、红联村,南抵刘坪村,西和北与三元村交界。由新山、中乐、四新、麦竹、双堤、大堤、关门岩、红家、岩塔、中坪、堤沟、山边、碾子、上堰、下堰、上岗、大门19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7726.4亩,耕地面积1411.3亩,旱涝保收面积700亩。全村地势较低,农田平坦,主要分布在河道两岸,水源充足,是全乡的粮油生产样板基地。境内有两条溪,一条发源于洞溪乡,流经红联村、茶坪村,入郑坪村,一条源于湖坪村、保健村,流经水潭村、刘坪村,两条溪流在关门岩汇合。成为九渡溪主流。村里仅一条乡道穿过,受益2个组,其余组均不通公路。现14个组已用上自来水。该村农电已普及,10余户因交不起电费没有照上电灯。已通广播电视、通程控电话。校园占地6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教室6间,寝室3间,食堂、餐厅各1间,教师住房1间,是周边5个村的中心完小。主要姓氏有朱、刘、王、孙、侯、丁、张、李、于、余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301户,1065人,其中男580人,女485人,劳动力717人。1999年总收入106万元,人均1268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450吨,人均419公斤。
【南岳村】 位于金岩乡西部,西邻双中村,东与刘坪村接壤,南、西邻乐元村。由草塔、内草塔、星明、李家嘴、张家湾、老屋、中天升、彭家址,燕窝、岔子岗、关门岩12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5683亩,耕地面积9395亩,旱涝保收面积95亩。全村农户居住较集中,形成“两山夹一沟”状,田地多在两面山坡上,沟渠能保证农田灌溉。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油菜、花生、黄花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20吨。7个组通公路,“金关”公路开通后,该村成为交通要道。2000年新建蓄水池10个,85%的农户用上自来水。通电情况较好农电改造正在进行。程控电话己在该村开通。村内办学条件较好,有教室6间,教师住房3间,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2亩。主要姓氏有朱、张等。大部分村民是土家族。全村252户,907人,其中男478人,女429人,劳动力624人。1999年总收入82万元,人均925元。
【南坪村】 位于金岩乡东部,东邻溪口镇,南连红联村,西与郑坪村、三元村交界,北抵金盆村。辖何家峪、检家、岗上、珠公脑、幸福、胡岩、岩塔、堤边、桂树、杨家、五- 1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990.8亩,耕地面积1077.5亩,旱涝保收面积560亩。全村与乡里其它村隔水相望,背靠珠公垴山,面临九渡溪水。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有一条长约4000米的发电大水渠,解决全村640多亩良田的灌溉问题和全乡照明用电。由于上有渠道,下有河流,该村受洪水影响大,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受大洪灾。村里物产较丰富,有稻谷、油菜、花生,黄花。是全乡的水产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主要养有甲鱼等。有一个母猪生产基地及山羊牧场,养羊100余只。一条简易公路穿村而过,与溪口镇从全村相通。电网分布全村,但珠公脑组部分农户用不起电,低压线路较差。村内文化较好,是原乡中学的座落地,村小有教室8间,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35亩。主要姓氏有朱、何、杨等。村民全都是土家族人。全村216户,762人,其中男420人,女342人,劳动力414人。1999年总收入65.47万元,人均1134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310吨,人均417公斤。
【保健村】 位于金岩乡南部,东邻湖坪村,南邻荆竹村中坪村,西与永定区交界,东北抵月潭村。辖南木塔、潭子洞,岩塔、早收、长坡峪、珠仕坪、保井田、铁塔、瓦场、泥湾、安垭、平塔、红岩、孙根坡1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144.6亩,耕地面积11083亩,旱涝保收面积380亩。森林覆盖率为45%。全村地形复杂,高山低谷,错综分布,布局“小集中、大分散”,以山坡梯田多。1999年新修水渠200米,新建蓄水池8个,已基本解决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山顶少数坡田常年缺水。主要物产有稻谷、油菜、茶叶、木材等。村里交通较发达,三条干道及两条村级简易公路通往全村各组。现有50%农户埋设管道引用自来水,孙根坡等组饮水困难。用电照明全村现已普及。1998年只建价值22万元的教学楼,有教室8间,教师住房2间,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是周边4个村的中心完小。主要姓氏有朱、张等。村民绝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238户.878人,其中男462人,女416人,劳动力441人。1999年总收入871万元,人均1018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350吨,人均406公斤。
【茶坪村】 位于金岩乡东南部,东邻垣丰村,南邻湖坪村,西与刘坪村接壤,北与红联村交界,由细少、兰桥、新屋、七山、张家、板溪、茶坪、天子山、菊菜坡9个组组成。总面积8673亩,耕地面积7193亩,旱涝保收面积160亩。全村地形复杂,山不成形,低山丘陵错落分布,耕地较少。一条溪沿村边穿过,受益农田仅30亩,其余组大部分靠山泉灌溉,农田植被靠雨恩泽,人畜饮水困难。外出务工人数超过全村总人口半数,农田荒废现象严重,村民较贫困。主要物产有稻谷、木材和山竹,但规模不大。有两条简易公路均从村边擦过,受益仅3个组。电网遍布各组,但线路质量差,少数农户因支付不起电费没有用电照明。村小是用水泥砖砌成的2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朱、杜、杨、兰、邓等。村民均为为土家族。全村184户,610人,其中男306人,女304人,劳动力374人。1990年总收入45.24万元,人均1048元。1991年粮食总产量232吨,人均390公斤。
【敏家村】 位于金岩乡西南部,东邻荆竹材,西和南与永定区交界,北抵保陵村。辖朝天寺、车公坡、新田、田家、新坪、新纳、喻家湾、柏树、陈家湾、何家坡、三二潭边、黄石界、南门山、南庄、张家、黑泥岗。新纳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8055.5亩,耕地面积1643.5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该村地形可概括为“两峪、两界”。村内有水库2座,水面面积约6亩,解决全村80%农田的灌溉,20%农田灌溉成问题。村里有林场1个,主要是杉木用材林,面积5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油菜、黄豆、磷矿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590吨。村内交通较发达,一条2公里的简易公路连通乡主干道和永定区交通,受益达10个组。该村水资源较缺乏,有20%人畜饮水困难,部分村民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1995年,村集体捐工捐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25亩,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有教室6间。主要姓氏有朱、喻、陈、田、何、葛、屈等。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363户,1367人,其中男719人,女648人,劳动力829人。1999年总收入146.7万元,人均1190元。
【湖坪村】 位于金岩乡南部,东邻金鸡村、土溪村,西和南与保健交界,北抵茶坪村,由包岗田、邓家湾、李家岗、边湾子、两岔溪、老屋、大屋、胡家、斑鸠湾、雷打垭、团木榔1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2963.7亩,耕地面积7831亩,旱涝保收面积240亩,森林覆盖率为50%。全村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50米,地形复杂,人户分布稀散。村里有山塘3口,水面约2亩,农田以坡田居多,80%的耕田靠天雨蓄水,山泉灌溉。主要物产有玉米、稻谷、黄豆、红薯、花生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00吨。一条乡道穿村而过,但由于山大人稀,受益者仅为50人左右。全村通电。但有50%的农户因付不起电费没有用上电灯照明。该村木材资源较丰富,但由于砍伐过多,木材蓄积量由1990年2万立方米减少到1999年5000立方米。村民大多饮用井水,约20%的村民饮水困难。村小有教室2间,教师宿舍2间,校园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杜、朱、于、邓、张、黎等。村民绝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219户,762人,其中男406人,女356人,劳动力553人。1999年总收入100.8万元,人均1255元。
【垣丰村】 位于金岩乡东部,东与洞溪乡接壤,南与金鸡村毗邻,西与茶坪村连接,北与红联村交界。辖朱家垣、黄沙坡、朱家、上龚、庙垭、枫树、中垭、李家、粟谷山、院子、铁来湾、毛家塔、杜家峪、灰岳腰坡1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567亩,耕地面积8304亩,旱涝保收面积120亩。全村地处偏僻,环境恶劣,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其中9个组集中在海拔1200米的膻丰山顶;其它分散居住斜坡上,山地多,梯田少。“人民公社”时期建有骨干塘l口,基本解决全村农田灌溉。村里草资源丰富,气温常年偏低,是全乡烤烟生产基地。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烤烟、天麻等。村里交通较差,一条乡级简易公路直通垣丰村,受益三个组,路况极差,坡度大,车难行。人畜饮水十分困难,特别是山顶9个组常年靠天降雨蓄水饮用,斜坡上的农户埋设胶管引水。电通各组。村民普遍贫困。1999年村干部人平集资10元,新建了一栋价值3万余元的村小,教室4间,建筑面积350平方米,校园面积2亩。主要姓氏有龚、朱、李、杨。村民多为土家族。全村234户.883人,其中男468人,女415人,劳动力410人。1999年总收入6962万元,人均951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302吨,人均342公斤。
【宜冲桥乡】 位于慈利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东临岩泊渡镇,南隔澧水与南山坪乡相望,西与甘堰乡为邻,北与武陵主脉九龙山相连,省道1801线纵贯全境。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3251亩,旱地3632亩,林地79533亩。辖20个行政村,221个村民小组,共4991.总人口17558人,其中非农人口152人,大部分为汉族,土家族人口4125人。有17个村互通公路,70%的村民小组通公路,并直通县城。村村通广播、通电话,电视覆盖率达85%。境内属泥质页岩丘陵地区,四周环山。中间宽广平坦,溪流纵横,水资源丰富。现有小I型水库1座,小Ⅱ水库4座,骨干塘423余口,溪流43条,年蓄水量200.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223亩。土地肥沃,种植业发达,是县内重要产粮区。农产品有楠竹、杜仲、柑桔、大米、玉米、红薯、油菜、黄豆、花生。五彩营养米(红米、黑米)远近扬名,楠竹生产基地被定为张家界市人民政府、省林业厅退耕还林示范基地。
【宜冲桥村】 位于宜冲桥乡中部,东与渔米渡村交界,南临澧水,西与夏家坪村为邻,北连月亮台、长岭岗村。辖浸湾、杨台、东溪、杨湾、胡坪、罗台、田湾、安坪、交通、彭坪、樟树、八岭、杨四塔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373亩,耕地面积973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植被总面积1000亩,森林覆盖率为42%。全村为丘陵夹峪区,大溪下游临宜冲桥处有一小平原(胡家坪)。境内有溪沟3条,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21口堰塘,水库2座,有效灌溉面积为57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油菜、黄豆、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15吨。宜冲桥至慈利公路从其境内通过,全村现已实现组组通路、通电。1996年,改建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教室5间,是宜冲桥乡办学条件较好的村级小学。主要姓氏有杨、胡、宁、于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村共294户,1189人,其中男645人,女544人,劳动力408人。1999年总收入88.5万元,人均751元。
【九龙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北部,东与歇驾庄村交界,南接赤生峪村,西抵甘堰乡万福村,北与熊家庄乡接壤。辖大溪、大竹、杨老、枫元、枫香、红旗、张家、飞跃、簸箕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650亩,耕地面积650亩。森林资源丰富,植被总面积6000亩,内有楠竹1000亩,人造杉林1000亩,自然松杂4000亩,森林覆盖率为56%。全村处于九龙寺大山谷地,平均海拔约850米。境内水源奇缺,有溪沟4条,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14口堰塘,有水面19亩,九龙水库(小Ⅱ型)1座,蓄水量14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为200亩。主要物产有玉米、红薯、楠竹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80吨。村内未通公路,但已组组通电,部分村民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村小学校园占地1.8亩,建筑面积461平方米,有2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李、杨、兰、沈、周、龚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共176户,772人,其中男447人,女325人,劳动力478人。1999年总收入48万元,人均599元。
【下马鞍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南部。东与黄泥桥村交界,南临澧水与甘堰乡上马鞍村接壤,西接甘堰乡上马鞍村,北邻官庄及甘堰乡桃庄村。辖李家湾、湖塘、杨家湾、水井、张家湾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534亩,耕地面积334亩,旱涝保收面积100亩。森林资源丰富,植被总面积5200亩,人工造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为41%。全村地处偏僻。平均海拔约800米。境内水源缺乏,解放后修山塘15口,水面近20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6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小麦、黄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165吨。1999年修通至乡政府的简易公路,村内小道曲折。组组通电。村小学校园占地2.5亩,建筑面积186平方米,有2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李、杨、张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村有108户.371人,其中男215人,女156人,劳动人191人。1999年总收入26.7万元,人均722元。
【长兴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部,东邻沙刀湾村,西抵渔米渡村,南临澧水,北与茅坪村接界。辖小峪、大峪、中心、河口、田垭、株树、水井、新建8个小组。总面积280亩,耕地面积610亩,旱涝保收面积50亩。植被总面积1000亩,森林覆盖率为44%。全村低山环境,山坡田多,地处魏家界山脚,为山丘夹峪地区。境内有2条小溪,解放后,修建了11口山塘,有12亩水面,有效灌溉面积为250亩,若遇大旱,则无水源灌溉。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79.1万斤。1985年,村自筹资金4万多元开始架电线,已实现组组通电。1999年,实现全村组组通公路。村小学,校园面积3亩,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有2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李、田、袁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村共169户,603人,其中男331人,女272人,劳动力350人。1999年总收入42万元,人均701元。
【长岭岗村】 位于宜冲桥乡正中部,东接宜冲桥、月亮台,南邻夏家坪村。西与廖家峪、黄泥桥村交界,北抵歇驾庄村。辖尹家榜、瓦岗、野猫湾、邓家台、大堰、十字垭、新坪、宁家坪、新建、元岗、铁桥、小桥、苏家垭、冲天峪、王家迪、挖断岗、柳坪、二家岗、托公塔、中坪、吴坪2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404亩,耕地面积2504亩,旱涝保收面积1500亩。全村中心地带为坪区,四周为丘陵夹峪区。境内有溪沟3条,解放后修山塘1口,水库3座(内有小Ⅱ型水库1座),有效灌溉面积为1675亩。主要物产 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黄豆、花 生、油菜、柑桔、杜仲等。1999年粮食 总产量820吨。森林资源丰富,是宜冲桥 乡第三大林业村。植被总面积5100亩, 人工造林2000亩,有杜仲1200亩,国外 松100亩,杉树500亩,水果200亩。由 于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现生长良好。 1995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省、县主要 领导的陪同下,曾到此林场视察,并作了 充分肯定。现在全村森林覆盖率为61%。 1801线省道从其境内通过,长岭至九龙 的溪堤路纵穿全村,现已有90%的组有 了简易公路且组组通电。利用地理优势, 该村集体投资5万多元,在1801线省道 穿过的铁桥组,建集市一处,并于1998 年8月2日开场,年增收10万元以上。 村小学校园占地7亩,建筑面积1500平 方米,有13间教室,是宜冲桥乡办学条 件较好的村级完小。主要姓氏有宁、李、 邓等。村民大多数为汉族。全村共593 户.2049人,其中劳动力990人。1999 年总收入193.4万元,人均951元。
【月亮台村】 位于宜冲桥乡中部偏北。 东与杨家桥村交界,南连宜冲桥村,西与 长岭岗、任家坪村为邻,北抵九龙寺山顶 高峰乡。由何家榜、庙坪、牛栏峪、许家 湾、地湾、王家峪6个村民小组组成。总 面积2455亩,耕地面积755亩,旱涝保 收面积400亩。植被总面积1200亩,森 林覆盖率为49%。全村地处丘陵区,地 形是长方形。境内有2条小溪。初级社和 高级社时修了26口堰塘,小水库1座, 有效灌溉面积为480亩。主要物产有稻 谷、玉米、小麦、红薯、花生、黄豆、油 菜、柑桔、楠竹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 490吨。1801线从其境内通过,全村已全 部通路、通电。村小学,校园面积2.5 亩,建筑面积278平方米,有教室2间。 主要姓氏有宁、李、沙等。村民大多数为 汉族。全村有180户.659人,其中男 373人,女286人,劳动力340人。1999 年总收入52.4万元,人均800元。
【龙象庵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部,东抵赤生峪、廖家峪村,南与官庄村及甘堰乡桃垭村接界,西邻甘堰乡桃垭、平溪峪村,北连赤生峪村。辖龙象庵、王岗、王台、王桥、张台、先锋秧田、会育、老屋、于岗、古人、丰树、源塘、白果1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582亩,耕地面积882亩,旱涝保收面积340亩,植被总面积4600亩,人工造林1400亩,森林覆盖率为70%。全村地处丘陵区。有大溪1条,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29口堰塘,小水库2座,有效灌溉面积为34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黄豆、花生、油菜、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760吨。1801线省道从其境内通过,加上8条简易公路,已实现组组通路通电。村小学校园面积2亩,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有教室2间。主要姓氏有王、于、杨、龚等。村民大多数为汉族。全村有297户,969人,其中男533人,女436人,劳动力550人。1999年总收入92.8万元,人均962元。
【任家坪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北部,东抵月亮台、楠竹村,南与长岭岗村交界,西连歇驾庄村,北与高峰乡长乐村接壤。由老屋舍、水杨峪、周岗、任家村、岩桥、柳树、才子界、姚家坡、双羊9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900亩,耕地面积799亩,旱涝保收面积500亩。植被总面积2800亩,人工造林800亩,森林覆盖率为72%。全村地处偏僻,在九龙寺山脚下,属山峪区。境内有2条小溪,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20口堰塘,小水库三座,有效灌溉面积为58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黄豆、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77吨。村内未通公路且小道曲折,但已组组通电。村小学校园面积1.5亩,建筑面积212平方米,有3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刘、沈、周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有221户,752人,其中男422人,女330人,劳动力310人。1999年总收入52.5万元,人均700元。
【沙刀湾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部,东与岩泊渡镇失马村交界,南临澧水,西与长兴村为邻,北与茅坪村及高峰乡长乐村相连。由岗溶、铜盆、花树、地湾、朱垣、魏家界、上公路、马公峪、大双溪、香炉10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910亩,耕地面积610亩,旱涝保收面积200亩。植被总面积1300亩,人工造林500亩。森林覆盖率为45%。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地处魏家界山麓下呈偏坡形。境内有3条小溪,解放后,修小水库2座,有效灌溉面积为3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小麦、黄豆、油菜、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24吨。1801线仅从其境内2个组通过,绝大部分地方未通公路。实现全村组组通电。1996年,村集体筹资3万元加上市扶贫单位捐助45万元新建了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3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吴、杨、朱、魏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有209户,674人,其中男368人,女306人,劳动力370人。1999年总收入46.9万元,人均700元。
【杨家桥村】 位于宜冲桥乡东北部,东与茅坪村交界,西同月亮台、合家坪村接壤,南与渔米渡村为邻,北抵高峰乡长乐村。由黄湾、刘坡、长岭、上坡岭、文岗、杨桥、新桥、邱家坡、邱家湾、东峪10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950亩,耕地面积950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植被总面积2000亩,人工造林500亩,森林覆盖率为40%。全村地处九龙寺山下,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境内有小溪3条,21口山塘,有水面27亩,灌溉面积为9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黄豆、小麦、红薯、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45吨。1801线省道横贯全材,有6条简易公路,实现了组组通路。1990年,村自筹资金15万元架电,实现组组通电。村小学占地6亩,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有7间教室,3栋校舍,是宜冲桥乡办学条件较好的村级完小。主要姓氏有向、刘、周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村218户,820人,其中男445人,女375人,劳动力491人。1999年总收入100万元,人均1227元。
【赤生峪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北部,东邻歇驾庄村,西接岩峪村,南与廖家峪、龙象庵村接界,北抵九龙村。由五四、尺寸、新田、陈家峪、新堰、张家湾、张家台、宁家湾、砌岩、白羊湾、和平1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5217亩,耕地面积617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植被总面积4000亩,人工造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为77%。全村地处九龙寺大山下,为山丘区。境内有4条小溪,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24口堰塘,有30亩水面,与邻村联合修了2座小水库,有效灌溉面积为308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00吨。简易公路纵横交错但较曲折,1986年实现组组通电。村小学校园面积2.5亩,建筑面积393平方米,有教室2间。主要姓氏有张、陈、杨、吴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村有215户,670人,其中劳动力290人。1999年总收入53.5万元,人均801元。
【茅坪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北部,东抵沙刀湾村,西接杨家桥村,南邻长兴村,北与高峰乡长乐村交界。辖茅坪、水井,周育、骆岭、仁心、胡场、雷榜、杨岗、周界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172亩,耕地面积670亩,旱涝保收面积200亩。植被总面积1100亩,森林覆盖率为51%。全村位于魏家界山顶及山腰。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境内无溪流,解放后,修山塘17口,有水面近20亩,灌溉面积为2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黄豆、油菜、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15吨。1801线省道横贯全村,有简易公路7条,实现了组组通路。组组通电。村小学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教室2间。主要姓氏有胡、于、杨、孙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有202户.661人,其中男371人,女290人,劳动力265人。1999年总收入59.1万元,人均900元。
【岩峪村】 位于宜冲桥西北部,东与龙象庵接界,南抵官庄村,西与甘堰乡万 福、平溪峪村为邻,北连赤生峪、九龙 村。辖新建、幸福、龚台、旱田、阴湾、 岩堰、水库、五一、黄木坡、三八、岩 峪、浸水、樟木、仓库、大溪、两溪、拱 桥、沈院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021 亩,耕地面积1021亩,旱涝保收面积 450亩。植被总面积5000亩,人工造林 1000亩,森林覆盖率为55%。全村地处 九龙寺山下,为山丘区。内有l条大溪, 解放后,修山塘24口,小水库2座,有 效灌溉面积为59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 玉米、小麦、红薯、油菜等。1999年粮 食总产量520吨。村内组组通路通电。 1996年,建村小学,校园占地3亩,建 筑面积344平方米,有教室4间。主要姓 氏有龚、向、沈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 村有324户,1157人,其中男628人, 女529人,劳动力520人。1999年总收 入86.6万元,人均751元。
【官庄村】 位于宜冲桥乡西部,东邻 龙象庵村,南抵下马鞍村,西与甘堰乡桃 垭村交界,北与龙象庵及岩峪村接壤。由 旦花、旦丘、红卫、中心、太坪、车家、 桃山、水库、大田9个村民小组组成。总 面积4746亩,耕地面积546亩,旱涝保 收面积300亩。植被总面积3400亩,人 工造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为72%,全 村地处丘陵地区,境内有1条小溪,解放 后,修山塘10口,水库2座,有效灌溉 面积为39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 小麦、红薯、油菜、柑桔等。1999年, 粮食总产量350吨。1801线省道从其境 内通过,加上交叉的简易公路,现已组组 通路通电。村小学校园占地2亩,建筑面 积286平方米,有教室2间。主要姓氏有 杨、刘、龚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村有 205户,629人,其中男352人,女277 人,劳动力321人。1999年总收入73.4 万元,人均1171元。
【夏家坪村】 位于宜冲桥乡中部偏南, 东与宜冲桥村交界,南临澧水,西接黄泥 桥村马子坪,北邻长岭岗村。辖上八岭、 对马滩、青龙、夏家坪4个村民小组。总 面积810亩,耕地面积480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植被总面积130亩,森林覆盖率为16%。全村处于丘坪区,除上八岭在山坡上外,其余都在坪区。境内有2条大溪,山塘11口,水面近15亩,有效灌溉面积为540亩。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175吨。1992年,全村各组实现通电、通路。主要姓氏有李、宁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有85户,311人,其中劳动力150人。1999年总收入28.6万元,人均920元。
【渔米渡村】 位于宜冲桥乡中部,东接长兴村,南临澧水,西抵宜冲桥村,北连杨家桥、月亮台村。辖弓院坪、拱桥、渔米、李家湾,朱公峪、曹家峪、中岭、瞿家坡、杨家岗、彭家岗、李家坪、周家湾、小峪、岩龙湾1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50亩,耕地面积1139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植被总面积1050亩,人工造林400亩,森林覆盖率为41%。全村为丘陵夹谷地形。境内有溪沟4条,解放后,修山塘27口,小水库5座,有效灌溉面积为58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黄豆、花生、油菜、柑桔、楠竹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636吨。宜冲桥至慈利的公路从境内通过.1997年,实现组组通公路。1986年,组组通电。1997年,村集体捐工投资12万元新建村小学,校园占地4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教室8间,是宜冲桥乡办学条件较好的村级完小。村内主要姓氏有李、杨等。村民大多数为汉族。全村有340户,1080人,男582人,大498人,劳动力498人。1999年总收入99.9万元,人均932元。
![]() |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