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土家地区交通钩沉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9:01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武陵山区山峦起伏,绵延千里,山高坡陡,溪河纵横。交通不便,运输艰难。千百年来,历代土家祖先修路架桥,制造工具,或乘船捕鱼捞虾,运送货物;或背着“背篓”行走山道,背出板栗和红薯,背回大米和布匹。土家传统运输工具背篓品种多,用途广。孩子长大以后,就用竹篾编织“丽背篓”。土家姑娘出嫁,要用“花背篓”作陪嫁。女儿生了小孩,娘家送个“儿背篓”。摘玉米、小米,则用“高背篓”。砍柴就用“柴背篓”。扯猪草、背杂物要用“胯皮背篓”。赶场、走亲时,男女都背背篓。
武陵山区古代交通只有水路交通和陆路交通,交通一直是土家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瓶颈”。水路交通滩险水急,礁石接蹱,险象环生,行船维艰。桑植县的两河口、南岔、苦竹寨,永定的温塘、古城南门河街、慈利县的溪口、岩泊渡,县城北门口等码头是客商和土家人往来的交通要道。陆路交通靠飞栈驿道勾连。元明清时期,许多商人和军人从慈利县经垭门关,沿着栈道至军地坪;后经百丈峡进入水绕四门,穿金鞭溪,越化香坡,落野鸡铺,抵达中湖,形成古代“峡谷街市”奇观。
水路交通,最初使用木筏、木排、竹排。之后,发明了独木舟。舟楫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廪君部落的“土船”。宋代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说:五溪“蛮地多楠,有极大者,刳以为舟。”后来,发明了有骨架的木船,如搬搬船、鸬鹚船、划子船、乌篷船、厚板船、木帆船、机帆船、渡船、鱼船、蛇船、龙船、彩船、歪屁股船、舵笼子船和驳船等。在澧水行船,多靠拉纤撑篙。土家汉子把桐油、茶油、茶叶、药材、木材、木炭、木雕、木桶、土漆、土碱、牛皮、铁矿等土特产品运出庭湖,经过长江,销至江浙一带;又从长江下游运回海盐、海带、丝绸、棉纱、布匹、陶瓷、铜器和煤油等百货商品。桥梁建筑有石拱桥、岩桥、木桥、三板桥、竹缆桥和铁索桥等。石拱桥有独拱桥、多拱桥,独拱桥两头砌石堡,一拱横跨溪床;多拱桥中间砌石墩,拱拱相联。小溪上面,架有“土家花桥”。花桥墩上木廊只有一层,或者一层一檐。土家人在水浅的溪河中,置若干方形石磴,宽约半米,一步一墩,步步相连,直达对岸。未涨水时,只要没淹跳墩,行人就可跳过岩桥,到达彼岸。
土家祖先行走陆地,人力运输工具多为背篓、笮笼、背桶、背架、背带、芊担、竹篮、麻袋和羊角叉。后来使用畜力,骡驮、马车成为交通工具。古代,武陵山区土家道路只有泥巴路、砂子路、石板路和猎路。土司时期,每个土司建有用青石板铺面的官道,并且修建驿站和“八角凉亭”。土官出行,由轿夫抬轿。建国初期,慈常公路和大慈公路通车。土家族人在山坳有风处修建“八角凉亭”,飞檐翘角,状似茶铺。亭修木凳,以供行人躲雨、歇息。土家凉亭以楠木作柱,上尖下圆,雕花镂空,工艺精细,古朴秀美。慈利县江垭镇保存的明代建筑梅花殿顶为“八角出檐”。土家山寨随处可见“指路碑”,它是一种上圆下方、长条形的碑石。山道三岔路口立的指路碑用箭头标明东南西北可去某处,此碑专为外地行人指点迷津,是行善之举。“修桥补路、荫功积德”是做善事,对社会有益处。所以,土家族人纷纷出资出力,修建桥梁,补修道路,不断改善交通条件。有些路旁修歇墩、挖水井,供人歇息时乘凉、饮水。故土家歌谣唱道:“大路凉水凉悠悠,有人吃来有人修;我郎此回修一次,让它清凉又长久。”现在,武陵山区土家山寨通了公路,土家族人正沿着致富之路阔步迈向小康社会。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