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歌的故乡,舞的源流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5:46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一方山水一方人。自古以来,在张家界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土家、白、苗等20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唱出了动听的歌,跳出了灵动的舞,他们以江河不舍细流的胸襟,兼收并蓄,将祖先传承下来的艺术形式保留至今,为这块美丽的山水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这是歌的故乡,舞的源流,是感动着每一位游人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品格。

山歌

张家界地区的山歌内容丰富,有腔有韵,人们在劳动生产、节日喜庆、日常生活中触景生情,即兴而歌,范围很广,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它音调有高腔,曲调高亢嘹亮,激情奔放,最能表现山区人民刚健豪放的性格和气质。平腔婉转优美,句式较规整,能抒发山里人忠厚朴实的内心感情。曲式结构多二乐和四乐句,有五乐句山歌,称“五句山歌”;有以鲢鱼咬尾的格式,歌词紧联,情意相生。山歌讲究“比、兴”。如“荒地点荞不用肥,结情结义不用媒,你看园中莪眉豆,自己牵藤自己围”。也有托字、托物、托人唱法。往往为同一个字,唱半天或整夜。

桑植民歌

桑植民歌是桑植人民千百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民族音乐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桑植民歌丰富多彩,有劳动歌、礼俗歌、时政歌、情歌、儿歌、谚语歌,现存的一万多首民歌中,民族群体的繁衍生息、辗转迁徙,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男女纯洁的坚贞爱情生活,劝教诫世、抑恶扬善、贬丑褒美的伦理道德,无一不折射着桑植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桑植民歌历史悠久,其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加上别具一格的衬词、衬腔,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韵味。桑植民歌之所以不胜采撷、绚丽多姿,是与孕育它的地理环境、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相互影响分不开的。
桑植民歌曾于1957年、1960年、1978年三次参加全国部分省市民歌演唱会。先后演唱《要在人间建天堂》、《太阳出来照山坡》、《大河涨水小河流》、《不打胜仗不回乡》、《叫我唱歌就唱歌》、《远看大姐穿身花》、《咕咕噜噜刮刮啦啦》、《冷水泡茶慢慢浓》、《啄棒歌》等二十多首,均获得成功。1987年,在波兰举行的第十九届国际民间舞蹈演出会上,桑植民歌手尚生武第一个登上国际舞台,演唱《桑木扁担软溜溜》、《棒棒捶在岩板上》等五首桑植民歌,在国际上赢得极高声誉。其中《马桑树儿搭灯台》后改编为交响乐曲,在国外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金色的旋律”。2005年,著名湘西籍歌唱家宋祖英还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过这首歌。
2006年5月,桑植民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色歌谣

从民歌中派生出来,以歌唱红军、歌唱革命为题材的民间艺术形式,故称红色歌谣。红色歌谣以桑植地区最为突出,它丰富和深化了桑植民歌的内涵,是代表了群众意愿与心声的民间文艺直接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经典范本。
张家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之一。在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中,人们编唱了许多新的歌谣,歌颂革命,歌颂红军。这些歌谣是在传统民歌基础上改编创作的,不胫而走,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新的民歌。如《要当红军不怕杀》:“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跟着贺龙闹革命,脑壳砍了碗大个疤。”这首歌就是根据一首传统情歌改编的。另外,当时为动员群众,打击敌人,红军也曾创作了大批红军歌曲作宣传。1928年3月,红军特委书记周逸群在桑植起义的准备工作中,利用民谣小调创作了《农民联合起来》、《妇女歌》等,其中《妇女歌》还流传至今:“姐姐妹妹把良心问,男和女,女和男,为什么妇女脚儿缠得紧又紧?三步难走一步远,一走就喊脚杆疼?”著名的《门口挂盏灯》:“睡到半夜过,门口在过兵。婆婆坐起来,侧着耳朵听,不要茶水喝,不要喊百姓,只听脚板响,不见人作声。你们不要怕,这是贺龙军。媳妇快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贺龙好行军。”《马桑树儿搭灯台》:“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个儿移花别处栽。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一年不来一年等,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

茅古斯舞

茅古斯土家语意为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艺术。其内容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融土家族歌、舞、语言为一体。
茅古斯舞有完整的情节,固定的场次和对话。表演的人数为10至20人,由一人扮演老茅古斯(土家语叫巴普),身着土家族服饰,代表祖先,负责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动,几人扮演女茅古斯,其余的扮演小茅古斯,代表子孙后代,身披稻草扎成的草衣,赤着双脚,面部用稻草扎成的帽子遮住。男茅古斯腰上捆一根用草扎成的红布包头——粗鲁棒。老茅古斯先出场 ,后引出女茅古斯和小茅古斯,摇晃着头上的五条大辫,抖动全身草衣,边讲边唱,边跳边舞,动作粗犷,诙谐有趣。
茅古斯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越,能让人们领略到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土家族虽无文字,但茅古斯代代相传不衰,并在传承中不断完善,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摆手舞

又称“舍巴舞”,系土家族舞。旧时“土家祭神摆手为之戏”,逢年过节,土家男女着斑斓服饰,聚集“土王庙”和“摆手堂”,举行祭祖仪式。由梯玛神师(土老司)领带,摆手长歌起舞。主要动作是“手脚同边摆”。此舞人数多少不限,一字排开或围成圆圈即可。舞蹈者随着锣声鼓点且唱且摆,模拟多种生产生活动作,“男女相携,翩跹进退”。舞姿粗犷,富有古朴奔放的生活气息。

哭嫁歌

“哭嫁”是土家族人婚姻习俗的一种。这习俗究竟从何时兴起,现在无从考证。在土家族民间,姑娘出嫁时还必须唱《哭嫁歌》。“哭嫁”的内容很丰富,土家姑娘在“哭嫁”时唱的哭嫁歌,是一种边哭边诉的歌,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数百年来沿袭不断的固定程式,又有即兴而作的内容,如一人单哭,两人对哭(与父母、与兄弟、与姐妹、与亲友等等)及合唱(“哭十姊妹”)等。且是哭中有唱,唱中有哭,既有放声哭唱的,又有低声泣唱的。哭唱还有曲牌、调式,但多如山歌、灯歌及小调类,虽然旋律比较简单,却也优美流畅,委婉动听,凄楚之情,包含其中,歌词以长短句为主,也有“五言七句”、“七言四句”及“七言五句”的。尤其是程式化的歌词讲究押韵,生活气息浓郁,情感内涵深厚,并富有反抗精神,以《骂媒人》为代表。
哭嫁歌的内容,也随时代的演变而发展着。现在的土家姑娘哭嫁,显得热情、开朗,是表现男女青年通过自由恋爱、热切盼望建立美好家庭的情感抒发,整个“哭嫁”仪式,完全演变了土家族独特的婚嫁庆典形式。

拦门歌

拦门歌是土家族、苗族的婚姻仪式中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时对唱的一种仪式歌。男方抬着花轿到女方迎亲,到女方家大门时,女方家将一张大桌子拦在门前,女方督官和众亲友站在桌后,男方派去的礼官先生隔桌应对。双方一问一答,互相盘唱。其盘唱之歌即为拦门歌。有的地方不唱,而是吟诵,双方应答之间即为拦门礼词。拦门作为一道礼仪程序,是女方上轿离开娘家前的最后一道手续,有的省略,有的讲究,有的是走形式,有的则是女方故意刁难。故男方派去的礼官先生要能言善辩,见机行事。有的苗族地区拦门歌是一种迎宾歌,在村口拦门阻客,客人对歌喝酒,歌毕才放行进村,此种迎宾歌也称拦门歌。

拜祖歌

又称“民家拜祖歌”,是桑植白族人在岁首年尾和庙会期间,祭祀本民族神祖的古歌,以箫笛引奏,三元老司领唱,杖鼓翩跹起舞,吆喝伴唱。歌词内容颂扬神功祖德,从民族迁徙到创业、忠孝仁爱、生育繁衍,是长达数千言的白族史诗。声调浑厚雄壮,一派庄严肃穆和怀古气氛。反映当地“民家人”古朴而独特的民族风格。

澧水号子

澧水发源于桑植,其支流溇水从县城东部穿行过境。素来船是主要载运工具,河流穿行峡谷,滩险水急,行船需互济互助,结帮往返。行船号子包括“下水号子”、“上滩号子”、“平水号子”、“绕开号子”、. “拉纤号子”、. “架桨号子”等80多种。常由艄工领唱正词、船工合唱衬词,歌词七言一句,内容丰富多变,或即兴道情,或英雄故事,用以激励战胜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歌词高亢激昂,气势磅礴峡谷回声,悠长动人。

阳戏

土家族剧种。原系活跃在山区农村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剧情俚俗,曲牌单一,仅用一把筒(胡琴)伴奏。经几代艺人长期努力,先后吸收汉戏打击乐器,融合花灯调子和民歌调子,采用荆河戏的脸谱化装和服饰而形成的一种独具风采的土家族剧种。阳戏独特的表演风格是戏剧语言的生活化、口语化,通俗而生动,重做功而轻武打,靠抒情与细致表演取胜。尤其是基本唱腔明白如话,拖腔有民歌尾声的特点,为山区人民所喜爱。
唱腔由正调和小调两部分组成,共17个曲牌。正调部分有:正宫一流、二流、三流、导板、叫喊哀子、小丑调、蛤蟆赶沟、悦调、金钱调。小调部分有:男磨子歌、女磨子歌、佛句子等。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正调部分唱腔句尾用真假嗓结合演唱,翻高八度。阳戏伴奏分文武场。文场大筒主奏,伴以锣、钹、牛皮鼓、板鼓等,伴奏曲牌有八板、柳青娘、蚂蚁上树、节节高等。武场点子有机头、活头、刹头、大小僚子、苦头子、小豹子、一流皮等。传统剧目有:《打经堂》、《四下河南》以及新编古装戏《桃花装疯》、《贺龙与神兵女》等80余个。

打花灯

由土家族传统的“打花灯”演变而成,流传甚广。花灯戏属“下河调”。演员只有一旦一丑,伴奏主弦乐器多用“大筒”。传统剧目有反映男女爱情的《放风筝》、《牧童放牛》、《瓜子红》,反映怨女的有《大四景》、《小四景》、《四季相思》,反映浪子回头的《吃醋》、《打烟馆》、《六劝》、《新声六杯》等。

.

狮子灯

俗称“舞狮”。舞狮人必须身强力壮,精于武艺,两人着狮子道具扮狮子,一人拿绣球牵引,狮子从九张大桌叠架的桌面跳过,表演“缺角”、“上桌”、“打地铺”、“踏板球”、“跳通天桌”、“爬杆”等高难度动作,有时还有狮子打擂台。狮子灯在本区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传人有胡德成、张庆余等。

傩愿戏

土家族传统剧种,是巫师(老师公)在举行驱神送鬼“还傩愿”仪式时的一种歌舞剧。有的穿法衣,戴面具,唱巫腔和傩腔。歌词大多用俚语,插科打诨,结合方言土语,通俗易懂。传统剧目有《扫地先锋》、《开山神扎寨》、《许老观花》、《姜女下池》、《姜女寻夫》等,由巫师表演的小戏还有土地戏、九子鞭等。

围鼓

又称打镏子、打排鼓,是张家界民间红白会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一般7人演奏,乐器有一鼓、一大锣、一公锣、两副钵、两唢呐。其词曲红白会通用,以鼓和唢呐上系红、白布为标记(结婚不打“四字钹”曲)。史传的围鼓词有《撩子》、《火铺》等,《撩子》分《一二二》、《闪翅》、《堆罗汉》、《反落花》等十章,《火铺》也分《三枪》、《四进门》、《八哥洗澡》、《莲鱼吐丝》等十章,唢呐词有《八十正宫》调等。在农村,围鼓是最普及的乐器,每逢红白喜事都有围鼓和唢呐表演。..............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