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桑植县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7:03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桑植民歌
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的农耕时期,千百年来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质朴生动的歌词、丰富多变的曲调以及别具一格的衬词衬腔等独特艺术魅力感染着人们,被誉为“金色的旋律”,吸引了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来桑植采风和研究桑植民歌。
桑植民歌品种繁多,内容极为丰富,已搜集1万多首。按曲调分为山歌、小调、号子、傩腔、礼仪歌、风俗歌、花灯调、薅草锣鼓、革命民歌、儿歌等。目前已整理出版山歌、小调、号子、花灯调等2300多首,其中山歌1400多首,小调300余首,号子100多首,礼仪歌60多首,风俗歌300余首,花灯调126首,薅草锣鼓40余首,革命民歌80多首。著名歌唱家宋祖英2003年在维也纳个人演唱会上演唱《马桑树儿搭灯台》。2009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播放桑植民歌专辑,并在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演出,受邀赴联合国进行表演。2010年,桑植民歌联唱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类)调演。2011年,在首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评选活动中,桑植民歌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桑植白族仗鼓舞
桑植白族仗鼓舞大约起源于元朝初期,据考证,桑植白族始祖为躲避战乱来桑植,在当地繁衍定居。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白族独特的民间舞蹈——白族仗鼓舞。它广泛用于游神、庙会、节日庆典、祭祀、庆贺丰收等民俗活动中。桑植白族仗鼓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三十二连环”、“四十八花枪”等套路,节奏明快,粗犷朴实,具有白族舞蹈与桑植土著文化结合的典型特征,为大湘西地区所独有,尤其是桑植隶属于国际旅游城市张家界市,白族仗鼓舞成为张家界旅游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6月9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11〕14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上公示,桑植白族仗鼓舞荣列其中。

桑植花灯戏
桑植花灯戏起源于春秋战国,繁荣于清。质朴、古敦、粗犷爽朗、欢快活泼、风趣诙谐,构成了桑植花灯主要的艺术风格。它是桑植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种类繁多,有文花灯、武花灯、拐子花灯、老人花灯、丰收花灯等。桑植花灯唱腔大量运用衬腔,曲调小巧细腻,明快流畅,富有表现力和生活气息,突出地方风味。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生活气息。其代表作《八大块》被纳入原湖南文艺学院舞蹈教材,《四季花儿开》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桑植花灯戏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族游神
桑植白族游神起源于桑植民间祭祀活动。桑植白族始祖与元宋末元初避战乱来湖南桑植落脚,安家落户与当地土家族苗族等人民共同生产生活,桑植白族后裔为纪念祖先,创造了独特的民俗活动——游神。游神分大游神、小游神,有请神、娱神、赛神三个过程。其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精神探讨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为研究桑植白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提供了一块“活化石”,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2008年,桑植白族游神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桑植傩戏
桑植傩戏起源于原始、粗犷的祭祀仪式,经过漫长时期的传承和演变,发展成为民间戏曲。桑植傩戏有高傩、低傩、三元傩之分,其中三元傩为全国独有。这种历史悠久而又广泛深入人心的民间艺术,被当今中外一些学者誉为艺术的奇迹、科学的宝藏,是“舞之源”、“戏之始”。桑植傩戏经历几千年,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和表演风格,其独有的文艺价值、民俗学价值、民族价值、美学价值具有浓郁的政治气氛和地方特色。桑植傩戏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研究古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桑植傩戏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