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地理

构造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2:08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二)构造

【断裂】    桑植县内地域断裂不发育,以压性、压扭性断裂为主,次为纵张断裂和横张扭性断裂,主要有马家峪扭性断裂、葫芦壳压性断裂、赶塔压性断裂、彭家塔压性断裂、田湾压扭性断裂、陈家湾断裂、堰垭张扭性断裂、猫子溪压性断裂等。断裂共有3l条,其中最大断裂是五道水乡药材场呈北东向跨越八大公山原始次森林而延至宣恩县,县内长度为28公里,还有苦竹坪乡的长峪村至新街乡的刘家湾至永顺县,鹿耳口逆断层,总长度为29公里。其次为桥自弯乡的白果垭至廖家村乡的妖气,田湾逆断层、葫芦壳逆断层,断裂长度为16公里,谷罗山乡罗潭村至两河口乡的五渡潭彭家塔逆断层为20公里长,10公里以上的两条,其余都是较小的断裂结构。以北东向断层较发育,延伸长,纵贯南北;南东向断层主要分布南东部,北西向断层分布在北部的苦竹坪乡庙嘴河一带。
【褶皱】  桑植县内复向斜构造规模较大,由西北至东南呈斜例式展开,其势较宽缓的褶皱和伴随产生的北北东向呈北东东向压性或压扭性断裂。其次是北西向短小张性或扭性断裂褶皱构成,向斜开阔平缓。次一级褶皱比较发育,从西北向东南方向,两翼岩层倾角不大,向斜北翼稍陡,南翼稍缓,轴面较正常,褶皱紧密,组成反时针扭动型斜裂式构造。其中几个向斜最大如:凉水口向斜、桑植至官地坪向斜、桑植至汨湖向斜、五道水向斜、马碲寨至岩屋口向斜、新街至仓关峪背斜、打鼓泉至桥自弯背斜、柳树塔至鸡公垭背斜。
【区域东西向构造】  此地质构造在慈利县比较典型,展布于该县北部。由南向北,主要有开阔的三官寺向斜和紧密庄塌背斜、陈家湾向斜等。此构造带以褶皱构造发育为特征。整体近乎东西向,为南西西至北东东向,此构造带控制着铁、煤矿的储存和分布。
【北东向构造】  主要有四都坪构造和永定构造盆地。四都坪构造为——复式背斜构造,规模宏大,构造迹线走向北东50°,两端略有偏转。北东端约北东60°~70°,南西端约北东300~40°。褶皱开阔,岩层倾角15°~25°,与压性结构面垂直或斜交的张性扭性次级断裂的走向,随压性结构面走向变化而改变。它由六个背斜、五个向斜和四条断裂带组成。主要由天门山至黄向斜;金珠山至管山溶倒转背斜;大风垭至小砦石背斜;沅古坪向斜等,四条断裂带由近平行的压性断裂组成,走向北东590~60°,断裂间距约10公里。各带的北东段,较南西段断裂发育。最北第一断裂带最发育,最南第四断裂带不太明显。第一断裂带呈南西至北东向斜贯永定区中部,属慈利至保靖断裂带中段。大致通过青天坪、川岩坪,沿澧水直达溪口以下,即澧水断裂带。从后坪至永定街道办事处,向东蜿蜒迂回在巨大的断裂带中,形成永定构造盆地沉降带。主要由后坪至汪家寨压性断裂,车夫峪至长潭断裂,川岩坪至青鱼潭压性断裂等组成。第二断裂带主要有剪刀寺至三岔村压性断裂等组成。分布在三岔村至陈家洛一带。第三断裂带主要有金塌至四都坪压性断裂及次一级断裂,为2条—3条逆断层组成。第四断裂带不太明显,沿走向北东至南西,断续见于炉厂峪、浮金坪、袁耳坪一带。以上组成北东向构造的断层以压性为主,次级断层在其北东端,以走向北东400~50°的扭性断层最发育,北西向的不甚发育,多表现为密集成群的扭裂隙,本构造的主干断层,除压性外,可能
兼具扭性。
【北北东向构造】  主要分布在永定区西北部,东南邻尹家溪帚状构造,南部与北北东向构造,后坪与铜瓦溪断裂带相接。轴向北东15°~30°,主要由青安坪至向家湾向斜等构造组成。断裂构造不发育,褶皱开阔,岩层倾角平缓,多在15°~30°间。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娄山关群,向斜核部为三迭系大冶组,如青安坪至杨家湾向斜,轴向约北东15°,脊线呈拱
形,延伸约40公里。
【北东东向构造】  主要是永定区三家馆至尹家溪帚状构造,位于大庸所至尹家溪至青安坪的三角地带,面积300平方公里。本构造向北东撒开,向南西收敛。主要由六条压扭性断裂和六条弧形褶皱带组成,即由麻粟垭至洗壁溪漩扭性断裂、覃家拐至晓村断裂、阙家庄至黄土断裂、子坡至大坪断裂、白家山边至马湾断裂、洛干压扭性断裂;中贺虎溪至窑湾背斜;罗家峪背斜;枞茂塌向斜;漩水坪背斜;打鼓垴背斜;刘家垭向斜组成。
【华夏系构造】  主要分布于慈利县境内西南部。以断裂构造发育为特征,褶、断、轴向大致平行,具压性和压扭性,是汞、铜、铅、锌矿生成的有利部位。这种地质构造,在永定区也有展布。
【涡轮状旋扭构造】  展布慈利县的东部地区,由若干条呈弧形弯曲、倾角陡的压扭性断裂和轴向弯曲的褶皱等组成,其中形迹显著的有杨柳铺断裂、苗市断裂、龙阳湾向斜、广福桥断裂、白岩山断裂和景龙桥断裂等。其次,推测慈利至失马溪、慈利至石门这两段澧水以及溇水河谷也存在同样性质的断裂。它们围绕着一个核心部位,大致呈涡轮机轮叶状展布,核心部位是个凹陷的旋涡,大致在县城以及澧水河中,为第四系所覆盖。各断裂均呈顺时针向扭动,内旋层相对外旋层作反时针向扭动,在此范围内的地层、矿产以及这一带的水系,全部被卷进此构造体系中,并构成旋回层,重叠地包裹着旋扭中心。
【新华夏系构造】  在慈利县西部边缘见及,即为北北东向的喻家嘴至三官寺向斜,它是桑植新华夏系构造最东侧的一部分,大致在赵家岗处与上述东西向构造联合成向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
【加里东地壳运动】  桑植县境内明显的地壳运动。表现为振荡运动,造成泥盆系上统云台关组与志留系中统沙冒组假整合接触,缺失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下统与中统地层沉积。
【印支地壳运动】  桑植县境内明显的地壳运动。表现为振荡运动,按其表现形式、特点分为二幕:桂西运动主要表现上升运动,发生在三迭系下统末期之后,主要表现为三迭系下统浅海碳酸盐沉积变成为潮坪泻湖相巴东期红层碎屑岩沉积。在南岔乡的洋公潭村赵家台和兴旺塔村的刘家岭、岩哑村三迭系巴东组上段的底部见有灰白色粘土页岩、古风化壳和含煤碎屑岩、钙质细砂岩沉积,造成巴东组上下段之间局部假整合接触。安源运动表现为上升运动,造成县域内结束了海相沉积的历史,造成上三迭统鹰嘴山组与中三迭统巴东组的假整合接触。
【海西地壳运动】  桑植县境内明显的地壳运动。表现为振荡运动,按其表现形式、特点分为二幕即柳江上升至黔桂上升,县域内二迭系下统栖霞组底部见套鲕状、豆状含褐铁矿粘土岩、粘土页岩之风化壳与泥盆上统呈假整合接触缺失石炭系地层。县域内二迭系上统吴家坪组底部见有一层古风化壳,为含褐铁矿、锰质领状粘土岩、粘土页岩,造成二迭系上统吴家坪组与下统矛口组假整合,并有含煤碎屑岩沉积,在白石乡白石村及西莲石门垭村吴家坪组的下部含有火山碎屑岩之玄武质凝灰岩。
【燕山期地壳运动】  发生在中侏罗纪之间和中侏时末宁镇运动二幕,桑植县域内地壳遭受急剧的挤压抬升隆起并皱成山,形成了现今的东山峰复背斜之五道水背斜与桑植复向斜及沿走向的压性、压扭性断裂构造形迹。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下一篇:地貌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