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区划

慈利县(十)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4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龙阳村】 位于苗市镇东南部,东邻石门县夹山镇东泉村,南接广福桥镇新映、三狮两村,西抵广福桥镇桃树村,北至东风、白龙村。森林覆盖率为45%,总耕地面积1632亩。全村地势西高东低,呈“U”字型。村主道全长15公里,贯穿两端。人畜饮水难是全村最大的问题,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龙阳湾,簸箕大个湾,撮箕大块天,吃水在车湾。”1998年,在省、市、县及苗市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修建一座堤坝长70米,宽30米,高22米,蓄水量可达4800立方米的骨干塘,完成了约30%的浆砌一期工程。可蓄水约1000立方米,并将管道埋设到组,80%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全村个体私营企业10家,主要开采页岩矿、石灰矿。村办园艺场2个,收入每年在一万元以上。拥有盘式拖拉机32台,大货车2辆,客车一辆,为全村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村里有医疗卫生室一所,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完全小学一所,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共有教室6间。主要物产有玉米、稻谷、红薯、柑桔、油菜、棉花、油茶等。有线电视覆盖率达30%,程控电话用户达40%以上,农电改造达100%。主要姓氏有卓、陈、李、王、辛、臧、康等,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533户,1987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230.8万元,人均1215元,粮食总产量达512吨,人均325公斤。
【关脉村】 位于苗市镇东北部,东邻苗市居委会,南邻高桥村,西邻明月村,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538亩。全村地处海拔480米的山坡上。60年代,常德地区在该村境内开办国营大型石灰厂,大量开采原煤,导致山体多处掏空,地表无法蓄水,人畜饮水仅靠一处煤渗漏出来的污水维持,是全镇饮水最困难的村。由于严重缺水,全村主要种植玉米、红薯、黄豆等粮食作物,烤烟、油菜、棉花、辣椒等经济作物,粮食总产量仅有10万公斤。地表也遭严重破坏,到处可见堆积的石灰矿渣,森林覆盖率仅占3%。修通了到组的简易公路。架通了高压电,户户照上了电灯。1996年,修建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0亩,有7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罗、周、李、赵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127户.412人。1999年总收入60.28万元,人均1463元。
【明月村】 位于苗市镇北部,澧水河南岸,与杨柳铺乡杨溪村隔河相望,南与关脉村相连,东接东洋村,西连麻王村。由张树湾、胡家井、陈家湾、陆家湾、中坪、水井平、邓家湾等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595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8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沿河耕地水淹较为严重,1998年的7.23洪灾造成全村6%耕地被淹。1994年修通公路,因地势不好,保养不力,车辆很难通行。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油菜、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有柑桔、脐橙。全村90%以上的农户用上自来水。家家通电,村内有两个电力加工厂。水田主要靠澧水灌溉。1992年村自筹6.5万元,修建小学,占地6亩,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共4间教室,4间教师住房,4间生活房。村内主要姓氏有张、李、陈等,村民90%以上是土家族,全村146户,495人,其中男248人,女247人,劳动力200人。1999年总收入92.77万元,人均1874元。
【保安村】 位于苗市镇东部,东邻黄花村,西邻茶林河村,北抵一都界及六王村,南齐澧水河沿。全村由16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约2480亩,旱涝保收面积约600亩。森林覆盖率为58%,全村地形较为复杂,山坡田较多,且低山环绕。1960年,修建了堰塘3口,蓄水量约23.8万立方米,水面约18亩,灌溉面积62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小麦、油菜、黄豆、柑桔等。一条长2公里的护堤防洪路于1995年基本完工,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部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1994年,修建了保安小学,校园面积5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7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彭、杨、李、吴等,村民绝大部分为土家族。有342户,1147人,其中男846人,女301人,劳动力435人。1999年,村民总收入190万元,人均1620元。
【界溪村】 位于澧水河南岸,是张家界的“东大门”,素有“湘西第一村”之说,东与常德市石门县七松村交界,南接白龙村,西抵湾村,北与石门县界溪隔水相望,因澧水与一小溪在两县交界处,故称界溪。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00亩,耕地面积840亩,三分之一为水淹区,旱涝保收面积520亩,森林覆盖率达40%。全村地貌为口袋形盆地,三面环山,中间平坦。交通十分方便,省道1836线和枝柳铁路、澧水河三线平行穿过,组组通公路。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油菜、棉花、花生、玉米、柑桔、脐橙。全村户户通电,80%的农户装上了有线电视,30%的农户装有程控电话。村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是靠房前打井取水。村里有小学一所,校园面积8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120名学生就读。村内主要姓氏有刘、李两大姓,多为土家族,全村总人口1261人,345户。1999年,全村总收入247.41万元,人均1962元,粮食产量113. 49万斤,人均920斤。
【茶林村】 位于苗市镇西南部,东临六王村,南邻保安村,西邻零阳镇腊树村,北与斗量村交界。辖烟冲垭、苏家院、大院、园艺场、新桥、自生桥、茶林河、新码头、油榨场、双研、铁桥、中坪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5000亩,耕地面积800亩,旱涝保收面积200亩,森林覆盖率达48%。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澧水河从境内流过,省道1836线,枝柳铁路横穿境内,并组组通公路。苗市镇卫生院下设的卫生所,苗市镇信用社下设的联站,茶林河电站都在村境内。主要物产有棉花、稻谷、小麦、柑桔、玉米、红薯、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20吨。全村户户通电,90%的农户都装有自来水,30%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85%的农户装了有线电视。村小学有教学大楼一栋,师生350余人,是苗市镇条件较好的村级小学。主要有苏、覃、伍、杨、李、周、向等姓氏,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85户,918人,其中劳动力540人。1999年总收入134.53万元,人均1465元。
湾村】 位于苗市镇东北部,东邻界溪村,西邻东洋村,南抵白龙村,北临澧水,由分路铺、桥头、张家桥、菜溪峪、钟家溶、曹家垭、地坪、朱山凸、口、岩凸共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100亩,耕地面积770亩,旱涝保收面积600亩,森林覆盖率70%。地形为东西方向,呈长方形。三江电站修建时,修建了2个电排,灌溉面积300多亩,解决了分路铺、钟家溶、桥头、地坪、朱山凸、岩凸的大部分水田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柑桔、脐橙,年产量30万公斤,还有稻谷、玉米、油菜、红薯、小麦等.1999年粮食产量达到400吨。村集体有一个上万棵桔树的园艺场和一个引用外资承办的年产量上千万的机砖厂。全村交通发达,省道1836线、枝柳铁路由东向西贯穿全村。村里有一日流量近100立方米的地下水源.1996年百日大旱不曾断流,经湖南卫生防疫站检测水质优良,并且含有抗癌物质,因水位太低,无法变为自来水,但全村已有80%的农户自掘水井,解决饮水问题。户户照上了电灯,有56户安装了程控电话。1995年,村自筹9万多元修建了学校,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有4间宽大的教室,4间教师住房,有师生食堂,是苗市镇办学条件较好的村级学校。村内主要姓氏有李、伍、张、盛、高等,村民95%以上为土家族。全村290户,1015人,其中男521人,女494人,劳动力582人。1999年总收入185万元,人均1823元。
【高桥村】 位于苗市镇中部,东邻栗树村,西邻大兴村,北邻关优村,南与碗田村交界。辖关家湾、陈家院、杨家庄、胡家占、杨桃湾、杨家铺、玖陈坡、尹家湾、尹家咀、新田、才溪峪、麻崔凸、向家院、纸棚、丰令、元堤共1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3800亩,耕地总面积1070亩,旱涝保收面积640亩,森林覆盖率为50%。省道1836线、枝柳铁路贯穿全村,苗市镇火车站在本村,且组组通公路。碗田水库可灌溉面积640亩,还有200亩靠关脉山的泉水灌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小麦、红薯、豌豆、油菜、黄豆、柑桔等。1998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560吨。全村有1200多人照上了电灯,已安装程控电话60多部。1997年,村里修建了一栋700多平方米的村小学教学楼,共6间教室,6间教师住房,厕所齐全。村内主要姓氏有吴、陈、杨、严、彭、向、唐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380户,总人口1301人,其中男660人,女641人,劳动力680人。1999年,总收入230. 93万元,人均纯收入1775元。
【栗树村】 位于苗市镇中部,西邻大兴村,东邻碗田村,南抵高桥村,北抵广福镇桃树村。由孙家垭、符家湾、周家湾、周家台、水库、大堰、干田咀、杨家院、关挡、柳树堰、新屋、三口元、烟井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894亩,耕地面积968亩,旱涝保收面积620亩,森林覆盖率为40%。全村地处偏僻,地形较复杂,低山较多。修建水库一座,山塘6口,面积约为14亩,灌溉面积达520亩。1995年,改造了出水渠、进水渠。主要物产有稻谷、棉花、小麦、玉米、红薯、油菜、柑桔等。全村粮食总产量504吨。组组通公路,部分是水泥结构。1979年,村自筹资金3万多元,投劳动力2000个,架起了高压电,家家户户照上了电灯。由于山沟多,大部分农户利用溪水落差用上了自来水。2000年,村集体捐工捐资6万元,修建了学前班教室和村部,面积约600平方米。村里主要姓氏有于、赵、符、周、杨等,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380户,1187人,其中男597人,女590人,劳动力584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204.28万元,人均1721元。
【荷花村】 位于澧水河畔、苗市镇南部。东邻湾村,西邻杨柳铺乡杨溪村,北邻东洋村,南邻界溪村。由井湾、三口湾、父库、东洋渡、榨坊、溪h、张家河、邓家河、柳溪口、刘家通10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760亩,耕地面积380亩,森林覆盖率为40%。全村沿澧水一条线,土地平坦、肥沃。有山塘15口,鱼池一处,水面约25亩,并有抗旱抽水机组两部、潜水泵5台,基本旱涝保收。主要物产有水稻、棉花、柑桔等。粮食总产量390吨。全村交通一条线,从井湾到柳溪口车辆基本能通行。60%的农户在屋前自掘水井取水。1997年,修建了村小学教学楼一栋,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全村主要姓氏有高、李、张、邓、严等,大多数为土家族,总人口276户976人,有男502人,女474人,劳动力450人。1999年,总收入172.95万元,人均1772元。
【麻王村】 位于苗市镇西北部,北邻澧水,与杨柳铺乡南山村隔河相望,东抵本镇关脉村。全村地形较为复杂,平均海拔600多米,高山环境,昼夜温差大,适宜反季节蔬菜、药材的生长与栽培。辖洪家溶、湾、一步跨、城坝、马脊岭5个村。总面积750亩,耕地面积380亩,旱涝保收面积50亩,森林覆盖率为30%。全村地处偏僻,地理环境险恶,在古代是土匪盘据称王之地,俗有“蛮王城”之称。进村公路穿山填壑,像两条裙带系在巨人的胸间。由于人口少,多年来又得不到外援,村道的养护成了“心患”。境内物产丰富,是本镇优质稻谷、油茶生产基地之一。村内学校设施简陋,4个复式班挤在三间土坯屋内,是全镇办学条件最差的村级小学。村内主要姓氏有张、邓、赵、唐、邹、杨、尹、于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有68户,254人,其中男128人,女126人,劳动力119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34 .14万元,人均1344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90吨,人均360公斤。
【黄花村】 位于苗市镇东南部,东邻五雷山、广福桥镇,南与零阳镇交界,西、北与保安村抵界。辖大堰、方家塔、炉塘湾、平坡、中坪、周家庄、彭家坪、覃家坪、柳树坪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800亩,耕地面积634亩,旱涝保收面积180亩。全村地处偏僻,形成长方形峡谷,平均海拔约900米。境内有两条溪流,一条发源于五雷山,一条发源于扁担垭,这两条小溪在炉塘湾汇合,能灌溉两岸农田面积120亩。大堰、方家塔有山塘2口,水面约3.5亩,能灌溉农田面积60亩。主要物产有水稻、花生、红薯、油菜、玉米、杜仲、柑桔等。全村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植被面积约4000亩,人工造林2000亩,由于近几年过多过快的砍伐,木材蓄积量逐年减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现森林覆盖率为40%。沿溪流修建了一条村道到炉塘、大堰、方家塔。大部分村民利用溪(塘)水的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修建了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3亩,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有教室3间。村内主要姓氏有杨、周、方、彭、覃等五大姓氏,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共有762人,其中男420人,女342人,劳动力409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24. 13万元,人均1629元,粮食总产量312吨,人均410公斤。
【碗田村】 位于苗市镇南部,东邻栗树村,南邻一斗界村,北抵高桥村,西接斗量村。全村共11个小组,总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630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山林600亩,森林覆盖率为3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初级社时修建了水库一座,灌溉面积为2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为60万斤。村内交通比较发达,组组通简易公路,部分村民利用溪(塘)水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1994年,村个体捐工捐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为2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4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杨、张、柳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有227户,716人,其中男347人,女369人,劳动力40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为124. 87元,人均1744元。
【新苍村】 位于苗市镇中部,东邻新星村,西邻斗量村,南抵五雷山脉,北与小沙村接壤。辖风坡垭、苍莆、视龙、张湾、陈家湾、杨家湾、小杨湾、板栗冲、杜家坪、黄豆坪、大冲湾、刘家湾共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6000亩。耕地面积888亩,旱涝保收面积150亩。全村地势为北高南低。境内有小溪l条。大小山塘20余处,靠天蓄水,灌溉面积150亩左右。山坡地多,主要物产以柑桔为主,面积近500亩,其他林木面积200亩左右。枝柳铁路和省道1836线贯穿全境,另有4条主要村道连通各组。户户通电。50%的户开通了有线电视,15%左右的户安装了电话。部分村民利用山泉(塘)水的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有小学1所,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环境优美,条件较好。村内主要姓氏有刘、杨、陈、肖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40户,816人,其中男420人,女396人,劳动力459人,外出打工人数134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34.56万元,人均1649元。
【新星村】 位于苗市镇西南部,东邻高桥村,西邻新苍村,北抵麻王村,南与碗田村交界。由樟木湾、圆成湾、肖家湾、陈高头、刘家坪、新屋场、陈家湾、杨家亚、周龙台、竹木峪、杉龙湾、田家山、杨家垭、刘家湾共1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568亩,耕地面积1070亩,旱涝保收面积800亩。森林覆盖率38%。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低山环境,山坡田多。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8口堰塘,约3.8亩水面,灌溉面积为68亩。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棉花、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为340吨。全村修建简易公路多条,只有田家山没有通路。部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1987年,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为6亩,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有7间教室。另外学校拥有3.5亩面积的学农基地。村内主要姓氏有杨、陈、刘、苏、于、张等,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327户,1072人,其中男562人,女510人,劳动力576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78.7万元,人均1667元。
【岩泊渡镇】 位于慈利县城西部17公里处,东临零阳镇,南连朝阳乡,西接宜冲桥乡,北界高峰土家族乡。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00亩,其中水田18400亩,旱地6100亩。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07个村(居)民小组,2.6万人。居民以汉族和土家族为主。境内有山有坪,沟壑纵横,是一个“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乡镇。枝柳铁路、澧水河流、省道1081线贯穿全境。农产品以稻谷、红薯、玉米、油菜、花生、柑桔、木材、楠竹为主。有小(二)型水库3座,骨干塘19口。有国家农业职业中专一所,中学一所,小学17所,中心卫生院一家。“鱼馆一条街”享誉省内外,“金鸡”牌优质红薯粉丝在1999年湖南省首届农博会上获优质产品奖,畅销全国各地。1996年2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此后,又被确定为市、县税费改革试点镇。2000年9月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50个重点对口扶持的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0年11月,被省科委评为“省级星火科技示范镇”。
【岩泊渡居委会】 位于岩泊渡镇中部,是镇政府所在地,东邻双桥村,南临澧水河与岩市村、和平村为界,西邻万家村,北抵中心村、田坪村、双溪村,由晒谷桥、红旗、岩泊、兴隆、先锋、田垣、小田坪、赤谷垭、白鸽井、杨家巷、居民点、五户台、弄元堤、符家院等19个居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520亩,耕地面积1140亩,旱涝保收面积530亩。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建小型水库一座,堰塘10个,有水面20亩。由于近5000米水渠多年没有浆砌,漏水现象严重,现灌溉面积仅为500亩,遇到严重干旱,易造成粮食减产、失收。居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业生产、运输、服务业。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红薯、油菜、棉花、柑桔,1999年粮食总产量800吨。交通发达,省道1801线贯穿全境,有村组简易公路7条,1997年,在有关单位支持下,群众出力集资硬化水泥路2条,近1000米。村里设有中心完小1所,供本居委会、田坪等村小学生就读。主要姓氏有:张、田、邢、符、杨、李等,居民以汉族为主,有528户,1888人,其中男915人,女973人,劳动力942人。1999年总收入476万元,人均纯收入1594元。
【三湾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部,东抵岩谷、双溪村,南抵万家村,西抵红岩村,北抵高峰土家族乡。全村总面积5700亩,可耕地570亩,山林面积3600亩。由三羊、高桥、朝阳、羊虎峪、大峪、代云山、新建七个村民小组组成,人户居住极为分散。本村地形复杂,多沟多岭,耕地极为分散,人畜饮水及生产用水困难,全靠雨水。土层较薄,全系泥质页岩的分化土,水、土、肥流失极为严重。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红薯、花生、油菜及松杉木、柑桔等。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修通了全长约30公里的简易公路,实现了组组通公路。1985年,全村自筹资金架通了24公里高压线路和7公里低压供电线路,所有农户均用上了电。全村总人口447人,125户,劳动力210人,由土家族和汉族两族人构成,其中土家族人180人左右,主要姓氏有:朱、罗、李、陈、高、张等。1999年产粮200吨左右,人均450公斤,总产值50万元,人均1118元。
【万家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部、澧水北岸,东与岩泊渡居委会相邻,与星明村隔河相望,西与箦市村交界,北抵三湾村、双溪村。辖云顶山、将军堰、沙嘴、沙坪、凤凰桥、万福、芦花桥、龚家山及夹儿峪九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亩。全村地形比较简单,以张慈公路为界,北面是山,前面是小平原。在公民公社时修建了8口池塘,水面10亩,2座小型水库,水面20亩,有效灌溉面积510亩。主要物产有水稻、红薯、油菜、柑桔、柰李。村里交通发达,1801线张慈公路纵穿全境,各村级小组都有4米宽的简易公路连接张慈公路。全村村民早在70年代中期都用上了照明电。村小学,校园面积近4亩,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有6间教室,现已和镇中心完小合并。主要姓氏有龚、王、李、卓、陈、朱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215户,781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02. 50万元,人均1312元。
【大安村】 位于岩泊渡镇东北部,东邻行溪村,南抵双桥村,西邻中心村,北抵中心村和零阳镇南门村。由坪组、芝麻岗、庙塔、双枫、榔林坳、中平、朱家坪、山组、榨坊岗、溪垭坳、大湾、双岗、栗山峪、喙家嘴1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为3240亩。全村地处偏远,地形复杂,既有坪地又有丘岗,现在共有8口堰塘,1座小(二)型水库,主要解决坪组、芝麻岗、庙塔、双枫、榔林坳、中平与朱家坪的灌溉问题。山组、榨峰岗、溪歌功、大湾、双岗、莱山峪、喙家嘴,主要靠天雨及几口塘坝来引水灌溉田地。其主要物产有稻谷、油菜、玉米、红薯、小麦等作物。1999年产粮食428吨。全村各组都通简易公路。1998年自筹资金3万多元架起生活用电。以汉族和土家族为主。主要姓氏有朱、吴、陈、李、赵、瞿、赵、廖、王、姚等,全村920人,共290户人家,劳动力535人。1999年人均纯收入980元。
【马公渡村】 位于岩泊渡东南部,东抵零阳镇铁桥村孔府潭组,南与朝阳乡双垭村和本镇五音村接壤,西与和平村毗连,北界澧水与双桥村、廖家村隔河相望。辖求子溪、艮坪、朱家河、姚家湾、蒋家溪、张家山、花凸、槐树、向家山、豹子、中溶、金鸡泉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500亩,耕地面积919亩。全村山多坪少,只占全村总面积20%的坪区分布于11个村民小组,只有39人的姚家湾组却占了总面积的40%。境内有飞沙坡、金鸡泉、张家汉四大山泉长流不息,不仅解决了全村人民的饮用水,还使近500亩农田旱涝保收。1973年兴办“七三”林场,面积1000亩,现木材积蓄量约20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0%。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棉花、柑桔等,尤以红薯粉丝历史悠久,销省内外。枝柳铁路自东向西从村中心贯穿而过,6000米村道与坪区11个村民小组组组相通,户户相连。1985年村自筹资金4万元架设电线,11个村民小组全部照上了电灯,1994年解决了边远山区的姚家湾组的生产生活用电。主要姓氏有向、张、饶、朱、姚、孟、舒、陈,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76户,1020人,其中男532人,女488人,劳动力520人。1990年总收入54万元,人均600元。
【中心村】 位于岩泊渡镇北部,东邻大安、双桥村,西邻田坪村,南与岩泊渡居委会接壤,北抵零阳镇的墨砚村。辖双井、大岗、窑湾、中心、新堰、七里庙、鸭毛、八亩、涂峪、熊湾1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80亩,旱涝保收面积960亩,森林覆盖率达18%。全村地形呈S形状,有三个村民小组属于低山地区,山坡田较多。解放初期修有14口堰塘,有21亩水面,境内有一条小溪,三条水沟,一座中型水库,总灌溉面积达千余亩。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红薯、油菜、黄豆,还有水稻制种。1995年由本村商人投资70余万元办起了机砖厂,年产值50万元。有林地2000亩,木材蓄积量3000立方米,林业收入达2万元。村里交通方便,基本上做到了户户通路。1980年村自筹资金4万多元,使每家都安装了电灯,40%的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安装了电话。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多,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有6间教室,6间教师住房,食堂、厕所、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样样齐全,是岩泊渡办学条件较好的村级小学。主要姓氏有张、朱、李、姜、王、毛、丰、姚、刘等,村民大多数为汉族,全村328户.1082人,其中男562人,女520人,劳动力785人。1999年总收入150万元,人均1391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350吨,人均300公斤。

【双溪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北部,东邻田坪村,南抵岩泊渡居委会,西邻万家村,北与岩谷村交界。由长坪、燕子岗、庙溶、跑马溶、鸽溶、铁关峪、栗木溶、闵家港、大岩峪、茶花峪、新屋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5800亩,耕地面积950亩,旱涝保收面积570亩,森林覆盖率为43%。全村地形较好,低山环境,山坡田多的有一个小组。在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6口堰塘,有8亩水面,灌溉面积为100亩,1961年修了一座小(二)型水库,解决了整个村的灌溉问题。其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油菜、红薯、黄豆,全村1999年粮食总产量为340吨。村内组组通公路,1996年,本村自筹资金修建了一条长达2公里长的水泥路。1985年本村自筹资金4万余元,架通全村10个小组的照明电线。1997年,架通了有线电视,到目前全村共有140余户安上了有线电视。1999年底,村开通了程控电话,全村共有80个户安装了电话。村小学,整个校园面积5亩,总建筑面积为470平方米,现有教室4间,教师住房4间。1991年,为消灭宜林荒山,营造杜仲林1200亩。主要姓氏有赵、张、王、李、向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有314户.1059人,其中男518人,女541人,劳动力604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32万元,人均1170元。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慈利县(九)
下一篇:慈利县(十一)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