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区划

慈利县(十一)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48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双合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南角,是岩泊渡镇海拔最高的村。东邻狮岩村、两山村,南与朝阳乡交界,西抵南山坪乡新坪村,北邻南山坪乡田垭村。由邹家台、胡家台、颜家垱、罗家湾、岗木凹、陆家峪、黄林峪、蒋家湾、白洋垱共九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800亩,耕地面积1084亩,旱涝保收面积550亩,森林覆盖率为50%。全村地处偏僻,由蒋家湾和罗家湾两条溪流在罗家湾口交汇而形成一条沟谷。全村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约600米。两条溪流能灌溉全村一半以上的农田。但地处高地的岗木凹、陆家峪、黄林峪等三个组主要靠雨水和山水解决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解放后所修3口塘,长年干枯,无法蓄水。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马铃薯、油菜、花生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00吨。全村组组都通了公路,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1999年11月筹资了3万元重修了小学,校园面积2亩,建筑面积110平方米,有教室2间。主要姓氏有胡、邹、吴、蒋、罗、唐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181户,644人,其中男338人,女306人,劳动力395人。1999年总收入85.98万元,人均712元。
【五音村】 位于岩泊渡镇东南部,东邻马公渡村,南抵朝阳乡,西与白洋墙村接壤,北接和平村。由五子岩、五音岩、自生桥、枫香湾、五里冲、栗树垭6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500亩,其中水田200亩,旱地102亩,旱涝保收面积118亩。全村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最差,经济落后,村民居住在全长2.5公里的山谷。灌溉引水全靠天下雨。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等。1999年5月接通了通向朝阳乡零阳乡公路。1987年由村民集资和国家拨款架通了高压线路,使村民基本上照上电。主要姓氏由向、舒、姚、邢、汤、洪、王、徐组成,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由103户组成,359人,其中男199人,女160人。1999年粮食总产量110吨,人均300公斤,1999年总收入26.5万元,人均720元。
【田坪村】 位于岩泊渡镇北部,东邻本镇中心村,南邻岩泊渡居委会,西接双溪,北与零阳镇墨砚村接壤。版图面积3500亩,耕地1040亩。全村310户.1120人,分布在北高南低的一坪四湾之中,村民以张、李、王、杨、朱、田、代、谢等姓氏居多,60%是汉族,40%为土家族,历来沿袭土家习俗。本村境内山、丘、坪俱全,平均海拔226米,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248天,适应多种作物生长。村民习惯种植稻谷、棉花、杂交种子、油菜、柑桔、生姜、板栗、花生、苗木花卉等作物。现有杉木林500亩,杂交板栗300亩,杜仲150亩,柑桔、柚类500亩。1999年粮食总产585吨,人均纯收入1470元。田坪村南距张慈1801线公路500米,境内组组通公路。以大岩峪、姚湾水库为主要灌溉水源,自有堰塘18口,排灌方便,旱涝保收面积800亩。计划经济时期,田坪是全镇村办企业红旗村,现有林场、园艺场,年净收入2.7万元,木材蓄积量2000立方米,仍然是全镇村级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全村现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占总人口的8%,居全镇前列;有市、县科技示范户20个,且系省级星火科技示范村。
【田峪村】 岩泊渡镇西南部,东邻龙潭村,西邻集中村,北抵红土村,南与两山村交界。由宏壁、血丘、田峪、白羊、麻栗、邹湾、水沟七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3800亩,耕地面积684亩,旱涝保收面积450亩,森林覆盖率为20%。全村地形较复杂,前面一山较高,形成一大峪谷,境内低山丘陵,梯田较多,一条小溪,两条水渠,加上和集中村共修的一条水渠,使全村大部分农田得到灌溉,有效灌溉面积53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棉花、红薯、玉米、油菜、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50吨。村内交通条件较好,岩南公路贯穿全境,基本上组组通公路。村内有小电站,全村全部照上了电灯。1998年,大部分村民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1997年,村集体捐工捐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25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一栋,厨房、厕所、教室5间,是岩泊渡镇办学条件较好的村级小学。主要姓氏有田、杨、黄、谢、舒、张等,村民部分为土家族,全村173户.601人,其中男313人,女288人,劳动力349人。1999年总收入55.5万元,人均923元。
【双桥村】 位于岩泊渡镇东部,东抵坪山村,南抵澧水河,西接岩泊渡居委会,北抵中心、大安两村。共有8个村民 小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54亩,旱地 150亩,分为二岗一凸。共有堰塘11口, 80年代末,建了雷公灶电排。加上何家 峪水库,全村300亩旱涝保收。主要物产 有水稻、棉花、桔子等。实现了组组通公 路。有20%的劳力出外务工。80年代初 全村户户用上了电灯,有80%的农户有 电视机。共有农户227户,人口851人, 其中男409人,女442人,劳力560人。 主要是汉族和土家族。主要姓氏以姜、 李、王、向等组成。1999年产粮280吨, 人均308公斤,总收入72.4万元,人均 800元。 
【龙潭村】 位于岩泊渡镇的南部,东 邻白洋垱村,北与星明村隔溪相望,西与 岩市村交界,南与田峪、两山、狮岩接 壤,由徐家山、土溪桥、姚家坪、木桥、 卢家凸、王家垭、杨柳凹、新屋台、渔公 垱、岩塔、坡脚、谢家台、茶盘岭、杨台 14个村民小组组成,耕地面积为1099 亩。全村的耕地面积中,有80%的水田 旱涝保收。水源丰富,有五溪二沟。村有 一个椪柑园,一个桔园,每年可得承包款 8000元。主要物产有稻谷、棉花、小麦、 玉米、红薯、黄豆、花生、甘蔗、柑桔 等,粮食总产量300吨。村里交通便利, 除卢家凸外,基本上组组通公路,岩南公 路贯通全村。村里有一个小型发电站,建有一个大型蓄水池,村里有半数农户自埋管道,用上了自来水。1997年,村集体自筹资金修建了村小学,可供周围几个村的学生寄宿读高小。主要姓氏有:李、舒、谢、邹、熊、杨、姜、卢、唐、王、徐、欧、孙等,村民一半土家族,一半汉族,全村298户.979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13万元,人均1152元。
【失马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部,东邻箦市市、红岩,南抵澧水河,西与宜冲桥乡沙湾村接壤,北靠高峰土家族乡。全村由棺材溶、黄花峪,骆家溶、煤炭溶、炭木塔、响水溶、双桥、双鸽、炭坪、黑峪湾、田家院、庙垭、中坪、黄土岗、大坪、黄家湾、枫树、新建等18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6800亩,耕地面积1316亩,旱涝保收农田500亩。主要作物有稻谷、红薯、玉米、花生、油菜。1999年粮食总产量800吨。全村地形复杂,水利条件较差,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均靠天然降雨蓄水。境内仅2条小溪,于张家河口汇入澧水河,可供沿途300亩农田灌溉。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达3000立方米。省道1801线贯穿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村里电力充足,但仍有部分农户未照电,主要因为家庭贫困。还有一半的农户饮水困难未能解决,村内有小学一所,校园占地2亩,办学条件仍然较差。主要姓氏有朱、李、胡、田、孙、张等,村民以汉族、土家族为主。全村449户,1475人。1999年总收入180万元,人均1220元。
【白洋垱村】 位于岩泊渡镇南部,与岩市、龙潭、狮岩、五音村相邻。由杆竹湾、何家垱、白洋垱、谢家嘴、千子岩、皮子峪、鱼龙桥、两岔溪、水井湾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5250亩,耕地面积558亩。环境条件较差,地处海拔400米的山区,光照、气候、土地肥力较差,特别是皮子峪、何家墙、谢家嘴组,属于干旱死角,人畜饮水十分困难。主要物产有水稻、红薯、玉米、烤烟、柑村等。全村交通方便,组组通公路,杆竹湾、白洋垱、鱼龙桥、两岔溪、水井湾组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全村有97%的农户用上了电,有90%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村民以汉族、土家族为主。主要姓氏有谢、徐、李、熊、向、任、尹、秦等。全村共163户537人,劳力285人。1999年人均纯收入780元。
【红土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南部,东邻星明村,南邻田峪、集中两村,西抵南山坪乡广阳村,北靠澧水河。由灯火湾、田大峪、黄皮峪、红土坡、桐木溶、现凸、谢家垭等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3902亩,耕地面积539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为32%。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坡田多。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28口堰塘,有24.8亩水面,灌溉面积为225亩。先人们凿穿了和尚凸至桃花溪的岩石,形成了一条全长约4000米的引水渠,改革开放以后,先后对此渠进行了多次维修,特别是1999年冬,水泥浇筑全长近120米,解决了二个组的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黄豆、洋芋等。1991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25吨。全村七个小组能通公路,但小道曲折,还有80%的农产田村级公路较远。现有100人未照上电灯,主要原因是缺少经费。主要姓氏有杨、王、孙、田、熊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162户,578人,其中男299人,女279人,劳动力365人。1990年全村总收入32万元,人均500元。
【红岩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北部,东邻三湾村,西邻失马村,南抵箦市村,北与高峰土家族乡交界。由南竹园、三阳湾、瓦窑岗、黑岩壳、孙家湾、王家桥、王家湾、枫树湾八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6333.3亩,耕地面积523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森林覆盖率60%。全村地处偏僻,形成三大峡谷,地形呈长形,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地处戴云山下,最高海拔926米。境内有三条小溪,一条发源于三阳湾,一条发源于枫树湾,另一条发源于孙家湾,三条溪流在澧水河汇合,能灌溉溪流两岸450亩农田。1974年凿穿了煤炭湾遂,1976年修筑了乐水库,开通渠道1500米,解决了黑岩壳、三阳湾、王家桥、孙家湾、南竹元等组人畜饮水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油菜、黄豆等。村内交通不甚发达,1982年仅从1801线失马村地段至王家桥、孙家湾修通长达3.5公里的村级公路,但绝大部分的组未通公路,且小道曲折。1987年,村自筹资金8万多元,架通了1.8公里的高压5公里低压进户线,使全村家家照上电灯。大部分村民埋设管道引水,用上自来水。村小学,占地面积1亩,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有2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朱、张、孙、王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村164户,542人,其中男296人,女246人,劳动力260人。1990年全村总收入27.2万元,人均502元。
【行溪村】 位于岩泊渡镇东部,是岩泊渡镇的东大门,南与岩泊渡镇廖家村相邻,西与大安、双桥相邻,北与零阳镇墨砚、团溪村交界,东抵零阳镇铁桥村。由水库、唐吏岗、木子园、行溪峪、导师岗、枇杷、两岔溪、于腊村、孟家堰、桃花、棕树、长岗、麻池峪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100亩,耕地面积1144亩,旱涝保收面积150亩,森林覆盖率35%。全村地形复杂,是“三岗两峪四十八凸”的丘陵山丘。有19口小堰塘,11亩水面面积,初、高级社时修了7口大小不等的堰塘,有13亩水面,可灌溉21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柑桔、油菜、红薯、小麦、玉米、粮食。1999年,全村粮食产量70万公斤。全村组组通公路。但遇下雨就连行人也困难。90%的人照电灯。人畜饮水极为困难。村小学,校园面积4.5亩,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有教室6间。主要姓氏有孙、李、王、瞿、孟、钟、向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白族,全村284户,1074人,其中男590人,女484人,劳动力563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59.3万元,人均557元。
【两山村】 位于岩泊渡镇南部,东邻狮岩村,西邻集中村、南山坪乡,北抵龙潭村,南与双合村交界。由板船垭、后溶、两岔溪、罗家溶、大湾、唐湾、雷家山、高枧8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550亩,耕地面积645亩,其中水田500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森林覆盖率为20%。全村地形复杂,山坡地多。五十年代修了两口堰塘,1.2亩水面,灌溉面积10亩。七十年代修建赵家垭水库时,开凿了赵家垭水库高干渠,由于没有浆砌,不能完全受益,70亩稻田由泉水灌溉。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花生、黄豆。1999年粮食总产量200吨。村内交通不发达,1994年至1997年,村民自筹资金10万余元修建了长8公里的村级公路,至今还有1500米未修通。1990年全村照上了电灯。主要姓氏有:谢、唐、薛、廖、罗、颜。全村145户,541人,其中男女劳力297人。1990年全村总收入28万元,人均520元。
【岩市村】 位于岩泊渡镇南部,与龙潭、星明、白洋垱、和平村相邻,由王岗、舒岗、王溶、尹台、水井、金盆、河街、新建、康溪、中坪、中溶、三溶、铁峪、周溶、欧湾、宝珠、万山、河垱、合市20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5315亩,耕地面积1271亩。本村属于平原地区,光照、气候、土壤较好。村内有水库1座,旱涝保收。枝柳铁路自东向西贯穿全村,组组通公路,户户用电灯。主要物产有稻谷、红薯、小麦、油菜、柑桔等。红薯粉丝历史悠久,畅销省内外。1998年由上海市宝山区红十字会捐资修建了中心完小一所,学习居住条件较好。主要姓氏有:李、熊、唐、尹、王、舒等,是土家族、汉族混居地,全村540户,1940人。1999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
【岩谷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北部,东临田坪村,南邻双溪村、万家村,西与三湾村接壤,北与高峰土家族乡大溪交界。由高家桥、岩拐堡、学堂桥、映日岩、宿龙塌、沙凼、拍翅山七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地形较为复杂,海拔150米至980米,山坡田多。初、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时期修了8口山塘,有10亩水面,灌溉面积为120亩,1995年至1999年扶贫期间修建高标准水泥浆砌垱坝24处,排灌渠道5000米。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红薯、油菜、油桐、杉、松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00吨。村内公路贯穿全境全长达16公里,有60%的户用上了自来水,有98%的户用上了电灯,30%的户安装了程控电话。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得到普及,15岁至45岁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0%。全村130户人家,总人口为407人。姓氏以朱、杨、向、高为主,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余为土家族,年产值为65万元,年均纯收入人均过千元。
【和平村】 位于岩泊渡镇南部,与马公渡、五音、岩市村毗邻。由檀木、金龙、新建、船厂、建新、谷堰、小坑、长坑、钟岗、双坑、车站、尹家山、畜牧厂、飞沙坡1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2778亩,耕地面积978亩。全村地形平坦,光照、气候、土地条件好,但水田以冷浸田居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997年修建提灌站两座,1999年修通9至14组全长500米的台沟一条,改善了半数农户灌溉条件。主要物产有水稻、棉花、柑桔、甘蔗等。村里交通方便,村级公路组组贯通,2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30%的农户盖起了楼房。1994年,兴建了砖厂。1995年消灭宜林荒山,营造杜仲林800亩。1996年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村完全小学1所。主要姓氏有田、向、钟、彭、舒、秦、符、尹、姚等,全村有323户,1061人,其中男529人,女532人,劳动力529人。1999年人均纯收入1395元。
【狮岩村】  位于岩泊渡镇南部,东邻五音村、白洋垱村,南邻双合村,西邻两山村,北邻龙潭村。由廖家峪、延叉溪、土地垭、公王庙、唐家台、余腊湾七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3800亩,耕地面积650亩,旱涝保收面积108亩,森林覆盖率为30%。全村地形复杂,山多田少。1958年至1970年修建了堰塘3个,共有水面15亩,但由于高干渠引水达不到标准,一直没能引来水源,至今还是三个干枯堰塘,人畜饮水困难。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油菜、黄豆。1999年,粮食总产量150吨。1995年,群众集资10万余元修通了长5.4公里的村级公路。1997年由本村在外工作的一位老干部捐资3万元修建了一所小学,校园面积1400平方米,教学楼160平方米,有3间教室。主要姓氏有熊、薛、唐、向、刘,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165户.545人,其中劳动力208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8.4万元。
【星明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南部,东邻岩市村,西抵红土村,南邻龙潭村,北靠澧水河。全村由星明岗、邢家嘴、寺溶、胡坪、张家岗、石榴坪等几个小块地区,共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地形呈长方形,西部略高,有小丘陵,东部为平地,地势略低,全村境内没有成块的大森林。由于北面紧靠澧水,东南紧靠康溪,西邻潮水溪,水利条件较好。村民均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棉花,庭前院后经营一些柑桔果林等作物。农田总面积1511亩,其中旱地398亩。交通条件较好,枝柳铁路纵贯全境。1979年村里又兴修一条自东向西的公路,近两年来又增修组里公路。原有8公里的潮水溪和杨千寨两条水渠。九十年代初,又增系全村主要涵渠,建了两台电灌,引溪水河水进村。八十年代初全村农户开始了电灯照明。基本普及了农户电话。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村小学一所,原退离休老同志又增开了三处免费书画班,提高了青少年素质。全村农户为415户,总人口为1234人,其中男性610人,女性624人,劳动力754人,60岁以上老人142人。姓氏以孙、邹、邢、高、张为多,以汉族为主。九十年代开办了村办企业,1999年粮食产量550吨,总收入100万元,人均为850元左右。
【集中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南部,东邻本镇田峪村,南邻南山坪乡双湖村,西抵南山坪乡广阳村,北与红土村交界。由黄珠凹、石家凹、白鸡垭、钟凸、梅子溪、马家溶、车家峪、杨家湾、丁家垭、木场湾、中柱山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405亩,耕地面积799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为3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高山环境,山坡田多,稻田灌溉全靠一条两百多年前修建的沟渠。由于自然条件差,自然水源十分有限,旱涝保收田仅占30%.每逢半月以上的干旱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主要产物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等。村小学,校园面积3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教室十间。主要姓氏有张、代、田、罗、杨、孙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有242户.684人,其中劳动力407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35万元,人均592元。
【箦市村】 位于岩泊渡镇西部,省道1801线贯穿全村,东邻万家村,西邻失马村,北抵澧水河,南与三湾村交界。由兴隆、先锋、猪娘嘴、白岩、土溪、盘龙井、内街、外街、登艮、皂果、宝塔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7000亩,耕地面积1080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为4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呈长方形,地势由前向北倾斜,境内有三条小溪,一条发源于三湾村,一条发源于本村白岩壁,另一条发源于红岩村,三条小溪在澧水河汇合。1954年至1958年,修建了山塘8口,小型水库3座,水面30亩,基本上解决全村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花生、棉花、黄豆、绿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650吨。组组通公路,沿公路两旁共有岩河鱼餐馆十多家,闻名省内外。全村都照上了电灯。1976年建村中心完小,校园面积10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9间教室。全村有150户安装了电话,120户接通了有线电视。主要姓氏有朱、张、熊、刘、杨、王、向、卓、,赵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共有350户,1157人,其中男580人,女577人,劳动力608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99.5万元,人均860元。
【廖家村】 位于岩泊渡镇东部,东邻零阳镇铁桥村,南抵澧水,西与本镇双桥村接界,北靠行溪村山脚。1989年由原坪山村改为现在的廖家村,由陆花台、鸡公坡、班竹园、莲池溶、廖家、岩槽门、石人马、溪河、学堂台、象鼻嘴、拱步桥、大峪湾、白帝宫、广济庵、白年坪、古路岗、老龙凸、姚家嘴、飞山庙、马鞍渡二十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978年后总面积2181亩,耕地面积为1658亩,其中水田700亩,占41. 2%,旱涝保收占400亩。全村属平原地区,沿澧水西北岸分布,全长3公里,有堰塘106口,后因调整了种植结构,水田改植了一部分桔林,废除了54口。人民公社化时修建大~峪湾、朱家湾两座小型水库,包括山塘蓄水面积共48亩。新建象鼻嘴、广济庵两处电灌站,装机容量70千瓦,1500米引水台沟可灌溉九个村民小组的大部分农田。主要物产有柑桔、稻谷、棉花和油菜,柑桔产量居全镇之首,1999年产量达510吨,粮食产量600吨,人均350公斤。交通方便,水陆畅通,省道1801线贯穿全村,还自筹修建了九条便道,组组通公路。电源充足,自建180千伏安变压配电房,除个别户外,家家都照上了电灯,有110户安上了电话,达到了电话村的标准,有线电视即将普及。1984年自筹资金12万元,修建村小学,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为本村和双桥、行溪三个村适龄儿童读书提供了方便,是岩泊渡镇办得较好的村级完全小学。主要姓氏有:李、朱、王、孙、幸、杨等,大多数为汉族。全村520户,1820人,共有劳动力884人。1999年总收入222.2万元,人均1200元。
【高桥镇】 位于慈利县南部,东邻龙潭河镇,西接溪乡,南界桃源县杜坪乡、瓦儿岗乡,北与金坪乡相连。总面积171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 62万亩,旱地0.61万亩,林业面积20万亩。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个林场,19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3571人,大部分为汉族。因明末清初西溪河上所建亭子桥很高而得名。境内高山连绵,溪沟纵横,水资源丰富。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7座,骨干塘18口,年蓄水量1440万立方,有效灌溉面积10670亩;西溪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县重要产粮区。境内盛产木材和大理石,素有“杜仲之乡”、“大理石之乡“的美誉,是全县的木村主产区,其蓄积量多达25万立方米,年均采伐量1500立方米,创收40万元。杜仲种植面积3万亩,是全省最大的乡镇杜仲基地。质地优良的大理石资源遍布全镇13个村,总贮量300万立方米,年产值300多万元。其他地下矿产资源有磷、汞、镍、钼等,农副产品有桐油、板栗、七星椒、葛片等,产量居全县前列。境内名胜古迹较多,尤以云朝山佛教金顶、厢子岩古悬棺群、谢家坪古吊脚楼群为最,可资游眺。
【高桥居委会】 位于高桥镇西北部,东邻亭子桥居委会,南邻才树村,西抵杜树垭村,北与金坪乡交界。由陈家湾、陈大屋、粟子岗、南门垭、木吉湾、下羊岗、春木浪、谷龙、告子峪、柳垅、龙门池、木家界、国阳岗14个居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7040亩,耕地面积935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42%。境内有两条小溪,解放后修建了三座水坝,灌溉溪流两岸农田4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花生、红薯、油菜、黄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00吨。仅有从其境内东北角穿过的一条村道,大部分地方未通公路。居民基本上都用上了电。部分居民埋设管道,用上了自来水。1984年,高桥居委会与亭子桥居委会联合修建了高桥中心小学,校园面积5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有教室20间。主要姓氏有陈、杨、朱、张、李、刘等,村民为汉族。全村共236户,803人,其中男400人,女403人,劳动力512人。1999年总收入109.2万元,人均1360元。
【亭子桥居委会】 位于高桥镇中心位置,东邻阳坪村,西邻高桥居委会,北抵金坪乡,南与新山、长白两村交界。由二湾、李家坪、九甲朱、陈谷界4个居民小组组成。总面积7200亩,耕地面积480亩,旱涝保收面积180亩。居民居住比较分散。解放后修建了山塘7口,水面近8亩,灌溉面积220亩,1998年修建了排灌站一个,解决了九甲朱、李家坪两个组共120亩稻田的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花生、黄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为165吨。组组通公路,公路到户率达80%。森林面积450亩,其中用材林200亩,经济林250亩。1998年架通了有线电视,开通了程控电话,入户率均达到40%以上。主要姓氏有陈、朱、李、吴、王、杨等,居民大多为汉族。全村98户,349人,其中男186人,女163人,劳动力200人。1999年总收入53.2万元,人均1524元。
【才树村】 位于高桥镇西北部,东邻高桥居委会,西邻枧潭村,北与砂厂村交界,南抵白果村。由马铃溪、张家湾、莫家湾、才树垭、胡竹峪、石竹山、朱家湾、羊古庙、转三垭9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4229亩。耕地面积996亩,旱涝保收面积580亩,森林覆盖率为75%。低山环境,山坡田多,有4口堰塘,水面8亩,灌溉面积45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红薯、玉米、辣椒、油菜,大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05吨,人均近500公斤。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是高桥镇的第二大林业村,主要有杉树、松树、杂木、经济林等,每年林业收入6万元。县级公路从该村穿境而过,还有3个组未通公路。架通了全村高低压电。因山多泉水多,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天然泉水。建起一栋有3间教室6间住房的村级小学,校园面积5亩,建筑面积380平方米,有学基农地3亩。主要姓氏有张、莫、陈、朱、王等,大多数村民为汉族。全村175户.615人,其中男314人,女301人,劳动力320人。1999年总收入80万元,人均1305元。
【长白村】 位于高桥镇东南部,东邻新山村,西邻高桥居委会,南抵金堰村,北与阳坪村交界。由白洋界、郑家界、胡湾、施家垭、上垭、大垭、秋木圬、长湾、谢家佬9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6559亩,耕地面积724亩,旱涝保收面积50亩。全村山高田少。有山塘18口,小型水库1座,水面20余亩,灌溉面积705亩。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红薯、黄豆、绿豆、苎麻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25吨。2000年才修建长白至金堰的村级公路,绝大部分组还没有通车,公路入户率不到30%。有90%的农户通电。农户生活用水全靠地下水和池塘水。村小学,校园面积6亩,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有教室3间,住房3间。主要姓氏有王、朱、曾、杨、罗、袁、胡、彭等,大多数村民为汉族,全村139户,470人,其中男240人,女230人,劳动力280人。1999年总收入63万元,人均760兀。
【四坪村】 位于高桥镇东部,东邻龙潭河镇江星村,西邻光明村,南与陈家河村交界,北抵龙潭河镇潘坪村。由郑坪、陈谷堆、中坪、中心、高坪、高兴、北坪、北岗8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584亩,耕地面积1076亩,旱涝保收面积1050亩。西溪河贯穿全村,水利资源丰富。1958年修筑了胡竹峪水库,库容量达3.4万立方米;1971年冬在西溪河上修建了千功拦水坝;1994年至1997年相继修建了高标准防渗干渠6条支渠8条,使全村农田灌溉实现了自流化。主要农作物有稻谷、油菜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550吨。盛产西瓜、棺溪蜜柚、无核蜜桔等优质水果。村内交通便利,文高公路贯穿全村,与桃源县黄石镇相连。村里安装高压变电台两座,有一定规模的粮油加工厂、建材厂、园艺场,每年企业创收12万元。1996年,由原张家界市市长李刚铤牵头,广东省东莞市石化迅达有限公司张锦成先生捐资20万元,慈利县教委投资10万元,联合光明、陈家河两村村民投工献料新建了四坪希望小学。校园面积9.6亩,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主要姓氏有叶、张、郑、卢、朱、刘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190户,695人,其中男384人,女311人,劳动力417人。1999年总收入100万元,人均1450元。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慈利县(十)
下一篇:慈利县(十二)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