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区划

慈利县(十三)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4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月塔村】 位于通津铺镇北部,东与东岳观镇交界,南邻所坪村,西邻葵花台村,北邻千步岗村。由向家峪、高家湾、清茶拥、岩峪、杨湾、八斗、东坪、月塔、庙垭等12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900亩,耕地面积1014亩,旱涝保收面积350亩。全村地形呈椭圆形,境内有小溪1条,水库1座,能灌溉面积500亩。主要物产有水稻、油菜、小麦、红薯、玉米、柑桔等。村里交通较为方便,仅一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1986年解决了全村照明。1999年全村装了20余部电话。1994年通过群众集资、村里自筹、多方捐款,修建了一所村小学,校园面积3.5亩,建筑面积564平方米,有4间教室。村里姓氏有唐、黎、卓、向、张等,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共270户898人,其中男464人,女434人,劳动力455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90万元,人均1002元。粮食总产量500吨,人均556公斤。
【水淌村】 位于通津铺镇最南端,东邻长峪村,南抵零阳镇,西接零阳镇高峰乡,北与水井交界。辖有六堰、文台、岩院、芦毛、二层岩、杨坡、水淌、席塔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540亩,主要是旱地。全村地形较复杂,多为水淌地和冲地,解放初期有山塘8口,改良梯地近100余亩,农户自建饮水池30多个。主要物产有小麦、玉米、红薯、油菜,还有杜仲,全年粮食总产量400吨。全村交通方便,组组通公路,而且80%到户,高压线路到村到户,部分农户增添了小型加工器械。1984年村集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2亩,建筑500平方米,有4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文、吴、唐、阳等全为土家族,全村有194户.632人,其中男321人,女311人,劳动力31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达177万元,人均1339元。
【水井村】 位于通津铺镇南部,东邻长峪铺村,西邻河井村,南抵水淌村与澧水河,北与长峪村和河井村交界,全村由大坪、大堰、水井、枚垭、罗垭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2100亩,耕地面积35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11%。全村地形较为复杂,属石灰岩地区,水资源缺乏。全村有山塘14口,15亩水面,主要用于牲畜饮水、洗衣。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红薯、小麦、油菜、马铃薯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是200吨,人均500公斤。村内交通较发达,柏油公路从其境内的西部贯穿到东部,组组通公路。1984年村民自筹资金架设电线,到1990年止全村户户照上了电灯。部分农户自建水池32个,积水量为2500个立方,饮用自来水。村集体投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有6亩,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有6间教室,大礼堂一间。村内主要姓氏有吴、黎、罗、周、陈、梅等,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135户,435人,其中男221人,女214人,劳动力25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59.1万元,人均1492元。
【长峪铺村】 位于通津铺镇南部,太平山脚下,东邻东岳观镇江西、南家村,西邻水井、竹叶村,南邻水淌村,北邻风村。由李亩、新屋、长峪、报停、山边、东风、文湾、中心、建新、兰树、黄坪、六垭、长冲、尖角14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2000余亩,耕地面积1303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35%。全村有小二型水库一座,山塘48口,渠道近5000米。主产有小麦、油菜、玉米、红薯、柑桔。村内交通条件较好,组组通公路。群众自筹资金修建人畜饮水池近200余口。户户通电。1924年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近10亩,有8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谷、黎、卓、刘、李、唐、黄等,全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443户,1424人,其中男690人,女734人,劳动力69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70万元,人均收入1320元。
【竹叶村】 位于通津铺镇南部,东邻风村,西与燕子居委会交界,南与河井村隔河相望,北与通津村接壤。由林场、竹叶、丰合、中心、大井、云盘、溪儿沟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420亩,耕地面积66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35%。全村虽组组通公路,但地处较偏僻,交通仍然不便。地形较复杂,村西地势较平整宽阔,多为良田,村东为山丘,多为坡地。境内有一条小溪流经村西头,能灌溉300多亩农田。解放后,修山塘2口,水面近3亩。现在全村有灌溉面积近400亩。全村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油菜、黄豆等。1992年,村集体捐工捐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2.5亩,建筑面积430平方米,有4间教室。主要姓氏有黎、陈、卓、李、吴等,大部分为土家族,共207户,625人,其中男325人,女300人,总劳动力41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83.3万元,人均1366元。粮食总产量380吨,人均600公斤。
【氽湖村】 位于通津铺镇最北端的九岭山脚。东与坪山村相邻,南与葵花台村接壤,西与双源村隔河相望,由花园、卓旁、鱼坪、泉溪、唐坪、唐湾、杨湾、水库、合心、李二溶、氽湖、狮子、杨柳、双泉、渔泉1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旱涝保收。全村地形较为复杂,山傍田、峪田较多,水利条件很好,大部分都处在庄塔水库和村内氽湖水库的灌区内。且境内棺村泉、秧家井和渔泉的泉水汇成一条常年不干的小溪流。全村农田都能旱涝保收。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红薯、板栗、柑桔、杜仲药材。村里的交通较为方便.1995年机耕路已通到全村各组。省道线从西北角擦肩而过,村内通公共汽车。电线已通到全村各组,照明了各家各户。30%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1998年,群众集资盖起了一幢建筑面积为420平方米的教学楼,2000年学校又利用山泉水的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校园面积2.5亩。村内主要姓氏有李、赵、唐、张、陈、向、吴、卓、潘等,村民全为土家族,全村有378户,1302人,其中男679人,女623人,劳动力600人。1999年总收入147万元,人均1118元。
【陈坪村】 地处通津铺镇中心地带,东抵葵花台村,南邻二吾台村,西与杉木桥镇交界,北与赵坪、氽湖村接壤。由杨林、向坡、双合、葵花、中坪、风山、付风、瓦子、邢拥、水库、业峪、美英、杨雀、页溶、风山16个组组成。全村总面积3800亩,耕地面积1053亩,森林覆盖率为3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解放后修了12口堰塘,有3亩水面,解决了近300亩的山坡田灌溉。境内有一条小溪,发源于庄塔水库,能灌溉两岸面积300亩。全村有效灌溉面积5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柑桔等。村内交通较为方便,县道途经全村,组组通公路。1984年村集体筹资架设了电线,现户户用上了电灯。1972年,村集体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2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5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陈、李、赵、唐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358户,1280人,其中男600人,女680人,劳动力110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50万元,人均收入1230元。粮食总产量600吨,人均500公斤。
【花合村】 地处通津铺镇北部边远山区,东抵东岳观镇,北抵国太桥乡,南与苗山村接壤,西与庄塔乡交界。由东岳垭、陶旧、白马、枫树、学校、明垭、花合峪、宋台8个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800亩,耕地面积261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40%。全村地处偏僻,位于两峡沟之中。境内水资源缺乏,仅有白马泉水源,但因位置低,本村群众受益很小,每逢旱季,生产生活用水极为困难。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柑桔等,村交通闭塞,仅4个组有简易公路,但很少通车。由于地处偏僻,群众外出必须行走十多里的山路方可乘车。主要姓氏有杨、唐、李、卓等。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165户,414人,其中男230人,女184人,劳动力20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20万元,人均500元。粮食总产量10.5万公斤,人均收入260公斤。
【苗山村】 地处通津铺镇北部,东邻东岳观镇新化村,西抵坪山村,南与干岗村接壤,北与花合村交界,由坪塔、大湾、花园、杨湾、汉坪、立山、楠树、黄岗、彭岗、白杨、林场、双源、苗山、何湾共计1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300亩,耕地面积1035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森林覆盖率为25%,全村属丘陵地带,田土多为坡地塝田。水利条件较好。大部分农田都处在庄塔水库灌区内,加上解放以来先后建了8口池塘,水面面积13亩,基本上保障了农田的灌溉。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600吨。村内交通较方 便,通公共汽车,组组通路并到80%的 农户。1985年,村集体自筹资金架设电 线,现户户照上了电灯。部分村利用花合 村白马泉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用上 了自来水。1900年村集体捐资修建了村 小学,校园面积2亩,建筑面积420平方 米,有4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李、黎、 赵、向、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 有385户,1218人,其中男618人,女 600人,劳动力623人。1999年全村总收 入156万元,人均收入1321元。 
【泗坪村】 位于通津铺镇西北部,东 邻赵坪村、南邻陈坪村,西与杉木桥镇七 岭村交界,北抵杉木桥镇龙门村。由泗 坪、丰合、黎峪、高旭、大院子、儿斗、 马安、泉子、土地溶、梅中、刘湾11个 村民小组组成。全村耕地面积820亩,其 中水田4190亩,旱地420亩,森林覆盖 率为28%。全村地形较为复杂,是丘陵 与山地的结合部。全村水利条件好,共有 大小20多口塘,基本解决了缺水的问题。 村内交通比较方便,基本上组组通公路, 只是路基较差,每到雨季行车便有难度。 部分农户利用自然水落差用上了自来水。 村里95%以上农户照上了电灯。村小学 始建于1988年,校园占地面积1508平方 米,建筑面积457平方米,共有4间教 室。村内主要姓氏有李、赵、黎、刘等, 全村有农户386户,1105人,其中男性 603人,女性502人,劳动力600人。 1999年总收入110万元,人均收入1000 元。粮食总产量1100吨,人均1000斤。 
【坪山村】 位于通津铺镇北部,东邻 苗山、千步,南邻葵花台,西邻葵花、氽 湖,北邻九岭。全村由瓦窑、白羊、庙 湾、黎坪、张太、长源、李子、新屋、坪 山、长拥、星峪、土地、阳光、小源、船 形1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500 亩,耕地850亩。森林覆盖率为50%。 全村地形较复杂,田多地少,解放后,全 村人民自筹资金修建了以白马泉为水源的 合堡溪引水渠,人民公社后又修建了氽湖 水库、庄塔水库,全村耕地基本上旱涝保 收。主产稻谷、玉米、红薯、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全村粮食总产量为550吨,人均纯收入500公斤。村内交通方便,组组通了公路,70%的村民利用合堡溪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全村于1984年架设高压电,户户照上了电灯。1998年村民自筹资金6万元,建修教学楼一栋,校园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教室6间。村内主要姓氏有赵、张、李、黎、卓等,全村为土家族。全村332户,1091人.其中劳动力540人。全年总收入124万元,人均收入1200元。
【河井村】 位于慈利县通津铺镇西北部,东邻水井村,南抵溇水河,西邻市场河村,北与竹叶、长峪村交界。由小河、西牛、双龙、余湾、河井5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484亩。全村地形呈椭圆形,地形东高西低,海拔约400米。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红薯、油菜、黄豆等农作物。全村交通比较方便,组组都通公路,并且70%的农户通公路。户户都用上了电灯。水资源奇缺,特别是秋、冬季一般的户要到市场河河内挑水,或用车拖水。1984年村集体捐工捐资,重修了村内村小学,校园总面积为3.5亩,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教室有3间。村内主要姓氏有向、周、熊、黎、涂、梅。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共137户.492人,其中男242人,女250人,劳动力212人。全村总收入68.9万元,人均1400元。
【星峪村】 位于通津铺东北部,东邻东岳观镇,西邻岩峪村,北低黄岗村,南抵通津铺村。由金湾组、富庸组、向峪组、大湾组、合星组、天心组、熊凸组、陈塔8个组组成。全村居住于山区,低山环境,山多田少。总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740亩,旱涝保收100亩。初级社和高级社修了2口堰塘,灌溉面积100亩,修筑水渠1条,长2000米。主要物产有柑桔、杜仲、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红薯、油菜,全村粮食总产量达50万斤,村里交通方便,组组通公路。自筹资金5万元,架了电线,家家照了电灯,装了电话十多部,农户利用山泉自然落差引上了自来水。本村于1998年由村民自筹和捐款3万元,建了一所教学大楼,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4间教室。全村的主要姓氏有黎、唐、吴、卓、向、奠,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共204户.642人,其中男300人,女342人,劳动力30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8万多元,人均800多元。
【柳子泉村】 位于通津铺镇西南部,东抵市场居委会,西与杉木桥镇交界,北与渔泉村接壤,南与高峰乡相望。由桃垭、风湘、水井、岩塔、风河、茶园、沙浪、柳子8个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300亩,耕地面积764亩,旱涝保收面积35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35%。全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地形呈带状,绕在通津铺镇西南部边缘。水利条件较差。娄水虽沿村南部边缘流过,但因处在深山峡谷中,难以引用。解放后,修建的2口水塘也因地处石灰岩地带,水资源缺乏,至今也未发挥效益,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都很困难。1970年,村集体修建了一简易校舍,校园面积2亩,教室3间,现破乱不堪,急需翻修。主要姓氏有卓、郑、李、王等,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316户,825人,其中男413人,女412人,劳力716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82万元,人均1000元。粮食总产量450吨,人均550公斤。
【赵家坪村】 位于通津铺镇北山丘陵地带,由双门、学校、双源、丰合、戴岗、长溶、茶叶、眉杨、李湾、水井、何湾、花苑、新合、输赢溪1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2044亩,耕地面积844亩,杉、松用材林600亩。全村崎岖不平,旱涝保收田不多.1958年修建了蓼家溶小(二)型水库,拥有山塘18处。1997年自筹资金建成了双源提灌站.1998年修建双源滚水坝,全村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村内交通方便,县道通国公路由南至北串通全村,村里利用通国公路的优势进行分支,实现了组组通公路。1987年建立了变电房,农户用电率达90%。1998年修建了一幢教学楼,有4间教室,4间住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修建了围墙,拥有操坪1200平方米,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全村姓氏有李、赵、唐、戴、吴、张、向等,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321户1024人,其中男506人,女518人,劳动力510人。1999年总收入145万元,人均1221元,粮食总产量达510吨,人均351公斤。
【黄岗村】 位于通津铺镇东北部,东邻东岳观镇广东村、新化村,北抵苗山村,西与千步村接壤,南与月塔村交界,由于儿湾、樟树、奠台、流子、才零、白果、奠马、双溪、水田等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550亩,耕地面积1040亩,旱涝保收2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10%。全村地形较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解放以来,修建了堰塘20口,小型水库一座,解决了部分山湾田的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00吨,人均400公斤。村内交通不发达,只有一条简易公路贯串全村,因小道曲折,下雨无法行车。1987年村民自筹资金6万多元,开始架电线,本年度全村通电,现在基本解决全村照明用电问题。1971年村集体捐工捐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有4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李、卓、陈、痔、向、史、支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340户.1020人,其中劳动力56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10万元,人均收入1100元。
【渔泉村】 位于通津铺镇南部,东邻燕子村,西邻柳子泉村,南抵市场河村,北与杉木桥镇交界。由渔泉、炸垭、长元、席塔、三元、长元、三湾、高溪、灰要、长湾、玉珍、太平、水垣、木塔、铜盆1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500亩,耕地面积1413亩,其中水田60亩,旱涝保收面积100亩,森林覆盖率为35%。全村地形复杂,低山环境山坡地多,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时共修池塘35口,现有4亩水面,主要用于人畜饮水。主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和柑桔等。全村粮食总产量500吨,人均400公斤。村内交通较方便,慈索公路从村东部经过,基本上组组通公路。99%的农户照上了电灯,8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由于地质是石灰岩结构,溶多,用水、饮水十分困难。1994年村集体多渠道筹措资金,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6512平方米,建筑面积527平方米,有5间教室,办学条件较好。村内主要姓氏有黎、苏、全、李、向、桑等,村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有450户,1457人,其中男720人,女737人,劳动力75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60万元,人均纯收入450元。
【葵花台村】 地处通津铺镇中心地带,东邻月塔村,西与陈坪村接壤,北抵氽湖村,南与二吾台村交界,由磨坊、中坪、竹笼、四拥、条溪、赵湾、张铺、阳台、桨坪1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为5200亩,耕地面积为1372亩,旱涝保收面积780亩。全村地形较开阔平坦,水田屠多。解放后,修建堰塘17口,水面积25亩,能灌溉300亩。子峪溪从村西头穿过,灌溉两岸面积约400亩。现在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8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柑桔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650吨,人均500公斤。村内交通条件较好,组组通公路。1985年,村自筹资金4万多元架设了电线,现在户户照上了电灯。1996年,村集体捐资捐工修建了小学。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校园面积2亩,有8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张、卓、李等,全村总人口1660人,其中男890人,女770人,劳动力80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50万元,人均1230元。
【锁坪村】 位于通津铺镇中部,东南邻通津铺居委会,西与二吾中村、后溪峪居委会隔河相望,北抵月塔村。全村由水碾、锁坪、畔垭、陈直峪四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约6500亩,其中耕地面积210亩,旱地115亩。本村西部有一小平原,其余均为丘陵山地。境内有小(二)型水库一座,堰塘5口,长约一公里的引水渠一条,基本解决了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柑桔等。小平原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蔬菜、马铃薯等。旱地作物是以柑桔为主,兼种玉米和红薯。有一条简易公路贯穿全村,各组照明用电、程控电话均已开通。本村居民均为土家族,主要姓氏有唐、黎、卓、薛、吴等,人口314人。1999年全村全年生产总产值63.55万元,人均收入2000元。
【燕子村】 位于通津铺镇西南部,东邻通津铺居委会,西北与三山居委会相连,南与渔泉村接壤,由燕子、狮子、后溪、建坝、桐木、杨凸、羊角、丁坪、朱旁、太坪、中坪、中心、齐台13个组组成,总耕地面积1036亩,旱涝保收600亩。森林覆盖率为20%。居委会地形呈长方形,地势较宽阔平坦。村水利条件较好,有两条溪流经全村,解放后又修建了六口水塘,现能蓄水的仅2口,水面面积为8亩,居民多次筹资修建32个固定坝,使全镇大部分农田都能旱涝保收。主要物产有油菜、柑桔、甘蔗、棉花等。交通条件较好。除了建坝组不通公路外,其他各组都修通了公路。家家户户都照上了电灯,仅饮水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1992年村集资筹资将近20万元,新修了一栋校舍,校园占地4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赵、黎、杨等,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共有430户,1328人,其中男670人,女658人,劳动力700人。1999年总收入211万元,人均收入1590多元。
【象市镇】 位于慈利县西北部,有溇水贯穿其中,将镇分为河南、河北两大部分,东抵杉木桥镇,南与熊家庄交界,西接江垭镇,北连三合口乡。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1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48亩,其中水田8550亩,旱地13998亩。辖24个村,一个居民委员会,256个居民小组,7073户,236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4人,有土家、汉、壮、苗多个民族。境内属丘陵地貌,四周群山环绕,物产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柑桔、蘑芋、楠竹、杜仲、用材林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硫 铁矿、石灰石等,镇办企业以“黑、白、 绿、红”(煤炭、石灰、绿茶、红砖)四 色企业为龙头,带动其他企业迅猛发展。 镇内交通发达,慈索、慈桑公路贯通全 境。旅游事业逐渐兴起,有溇水小三峡高 层次漂流旅游,惊险刺激,让人乐不思 蜀。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