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区划

永定区(七)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35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武溪村】 位于后坪东南部,东与枫香岗乡隔澧水相望,南邻边岩村,西邻鸡公墩村,北抵陈家河村。辖秦家湾、凉水井、周家湾、桥门口、十字街、西门、关庙、后街、东门、岗子上、岗子嘴上、炮台、胡家湾等1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400亩,耕地面积1842亩,旱涝保收面积1200亩。森林覆盖率7%。全村地形平坦。东有澧水河,三面环水。1968年以来,修建了花岩渠道1500米,解决了东门坪、腊坪近1000亩稻田的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土豆、红薯、油菜、黄豆。1999年粮食总产量650吨。村内交通发达,乡级公路从秦家院穿过,绝大部分组通公路。村民用电问题早已解决。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有10间教室。主要姓氏有秦、陈、向、赵、樊、周、昌、袁、王、熊、孟、许、罗、胡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468户1636人,其中男812人,女824人,劳动力815人。1999年总收入435万元,人均收入达1295元。
【前坪村】 位于后坪镇北部,东与武溪村隔小河为界,南与后坪隔小河为界,西与永顺县交界,北抵中山、陈家河村,辖上迪子、下迪子、分水沟、丁家台、田家台、杨家河、李家河、田家峪、毛家河、虾子泉1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1185亩,森林覆盖率为48%。有冷浸田500亩,产量低。社教时开排冷浸沟,修了三口山塘,解决了100多亩稻田的灌溉。90年代修建了宽35米、高8米的水溪坝和全长6000多米的渠道,使1000多亩稻田得以旱涝保收。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黄豆、花生、红薯、土豆、油菜、蔬菜、水果、烟叶等。1999年粮食产量665吨。村内交通方便,机耕道路直通各个组,户户通电,部分农户安上了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村民60%姓陈,另有田、李、樊、黄等主要姓氏,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有328户1154人,其中劳动力455人。1999年总收入304万元,人均1338元。
【侯家湾村】 位于后坪镇东南部,东邻荷花机场,南与崇山相连,西与二家河居委会相连,北与枫香岗乡隔澧水河相望。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000亩,稻田1400亩,旱地150亩,森林覆盖率30%。全村低山环境,山坡田多。仙仁溪水库灌渠纵贯全村,解决了全村稻田的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水稻、油菜、红薯、小麦、洋芋、黄豆等。近几年利用离城较近的地理优势,大量种植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取得了好的效益。1999年粮食总产量700吨。全村各组简易公路相通,家家户户装上了电灯,部分村民安上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2000年下半年自筹资金10万元修建了一栋村小教学楼,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侯、罗、付、汪、李、胡等,村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370户.1462人,其中男755人,女707人,劳动力805人。1999年总收入431万元,人均1500元。
【胡家岗村】 位于后坪镇东部,东邻新木岗村,南接崇山,西北与二家河居委会接壤。全村由官山、宋家院、大柳、胡家岗、金家、羊儿岗、五步等、罗家台8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458亩,耕地面积1258亩,旱涝保收面积900亩。森林覆盖率为25%。全村丘岗山地多。60-70年代村里修建堰塘17口,有效灌溉面积150亩。修建主支渠9条2500米,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村内交通不算发达,枝柳铁路把全村分为两半,铁路里面的5个组不能通车。全村80%的农户用上自来水。家家通了电,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已进村入户。村小学,校园面积3亩,校舍500平方米,有教室4间,教师宿舍4间。主要姓氏有胡、田、张、侯等,90%的村民属土家族。全村有264户928人,其中男465人,女463人,劳动力515人。1999年总收入270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
【荷花村】 位于后坪镇最东部,东至南庄坪八米桥,西邻侯家湾村,南抵荷花机场,北与大溶溪镇隔河相望。辖瓦场岗、桂花园、我家巷、六房院、新屋院、钟家台、大竹榔、宋家院、张大仙、老屋院、樊家河、黄家榜、赵家山、水洋坡等1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300亩,耕地面积占1793亩,旱涝保收面积1400亩。森林覆盖面积37%。全村西高东低,地势较平坦,省道1801线东西贯通。境内共有三条高标准防渗水渠分别从东、南、西三方汇灌全村,加上4300多米长的硬化支渠,使稻田排灌自如。硬化主渠总长7150米,其中有长23米、高15米的朱沙峪渡槽和155米长的中干渠遂及217米长的大峪湾虹吸管道,其水源来自仙人溪。主要物产有稻谷、土豆、红薯、油菜、黄豆,柑桔及小麦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934吨。村内交通方便,全村有五条笔直村道均匀分布并与省道相交通往各组。1995年自办了有线电视台和有线高半日广播。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已陆续入户。境内共有7台变压器分别为各厂、场、站和农户提供电力。自来水供应设施正在筹建之中。村内企业较多,位居后坪镇之首。山上有150亩的水果,山下有70亩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凡家河机砖厂、闽荷机砖厂、水泥制品厂、沙场及加工厂等7大支柱企业。村内文化活跃,但村小学条件较差。主要姓氏有赵、樊、宋、罗、郑、向、钟等。全村531户.1962人,其中男955人,女1007人,劳动力1109人。村民大多为土家族。1999年总收入949万元,人均2680元。
【新木岗村】 位于后坪镇东南部,东邻南庄坪街道办事处邢家巷居委会,南抵崇山,西接胡家岗村,北邻侯家湾村,辖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193亩,其中耕地893亩,柑桔等水果面积650亩。森林覆盖率为35%。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洋芋、红薯、黄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为450吨。集体化时修堰塘5口,西干渠为主要灌溉渠道,有支渠10条,全村实现旱涝保收。村内交通方便,简易公路贯通各组,枝柳铁路贯穿而过,二家河火车站设村中部,离飞机场仅1公里,张罗二级公路从村中东西向横穿。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已进村入户。村小学,校园面积5亩,有教室12间。主要姓氏有刘、胡、张、田等,90%为土家族。全村244户885人。全村1999年总收入209万元,人均1465元。
【阳湖坪镇】 位于永定区北部,东临澧水、与张家界火车站隔河相望,南连市区,西邻本区新桥镇、合作桥乡,北通慈利县溪口镇。镇政府距市区7公里。全镇土地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76亩,其中水田13307亩,旱地6969亩。辖19个村,3个居委会,174个村民小组,29个居民小组,总户数5567户,总人口21108人,其中农业户数5539户,农业人口20955人,有土家族、汉族、苗族、白族等4个民族,土家族占80%。境内地貌以平地为主,兼有丘陵、山地,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水资源较丰富,有小(一)型水库l座,小(二)型水库5座,溪坝2座,骨干山塘8口,泉水8处,年总引、蓄水量556.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203.5亩。土地肥沃,种植业发达,是永定主产粮区,通讯较为方便,村村通公路、电话和有线电视。建有张家界220KV省级变电站和张家界市公墓园。
【双溪居委会】 位于阳湖坪镇中部,为镇政府驻地,东邻吴家咀居委会,南抵集中村,西接建新居委会,北与培公垴、竹园村接壤。由9个居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963.5亩,耕地面积885亩,旱涝保收面积730亩。森林覆盖率46.7%。全居委会大部分属于平地,生产条件好。有小(一)型水库阳湖溪水库一座,总库容35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本居委会面积700亩。主要物产有稻田、油菜、大豆、蔬菜、柑桔、木材、小麦、西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79万斤。居委会内交通便利,户户用上了电和安全卫生水,少数农户装上了电话和有线电视。境内森林资源较丰富,现有一个林场植被面积2000多亩,1999年收入为1.5万元。1998年居委会集资8万元,居民捐工重建了村级小学,校园面积3.5亩,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有教室5间。是全镇办学条件较好的村级小学。居委会内主要姓氏有张、李等,居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居委会有242户937人,其中男473人,女464人,劳动力460人。1999年总收入164万元,人均1818元。
【吴家咀居委会】 位于阳湖坪镇中部,北抵竹园村,东邻张家湾村,南接集中和沙湾村,西与双溪居委会交界。由13个居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738.7亩,耕地面积1219亩,旱涝保收面积700亩。森林覆盖率40.3%。居委会低山环境,山坡田占1/3。有小(二)型斯峪兰水库一座,灌溉面积6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柑桔、大豆、小麦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40吨。境内交通较发达,80年代自筹资金架起了电线,户户用上了电,部分农户装上了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居委会小学,校园面积3亩,建筑面积650平方米,有10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张、李、屈、王等,居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居委会336户1330人,其中男677人,女653人,劳动力561人。1999年总收入241万元,人均1292元。
【建新居委会】 位于阳湖坪镇中部,南邻田家台村,西抵社溪村,东接双溪居委会,北与联成村交界。由8个居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917.7亩,耕地面积935亩,旱涝保收面积640亩。森林覆盖率为48.3%。居委会地处丘陵地区,两峪一溪,呈长方形,土地肥沃,稻田面积较大。1958年建成阳湖溪水库,加上初级社时修了一座小(二)型李家峪水库,水源条件较好,受益灌溉面积64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油菜、柑桔、大豆、小麦、西瓜、蔬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03吨。境内交通方便,各组基本分布在宝潭公路沿线。户户用上了电,部分农户采用摇井使用地下水。居委会地处集镇。文化较发达,学生就读于镇中心小学。主要姓氏有李、胡、屈、伍、朱、张等,居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居委会217户824人,男411人,女413人,劳动力434人。1999年总收入176万元,人均1725元。
【一家张村】 位于阳湖坪镇西部,东邻联成村,南抵前社村,西与崇文街道办事处代家湾村交界,北与新桥镇湾村接壤。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088亩,耕地面积1202亩,旱涝保收面积500亩。森林覆盖率44.7%。水利条件较好。位于社溪坝灌区首要位置,有2000米的虹吸管,8000米灌溉水渠,有效灌溉面积达4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红薯、大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为756吨。全村组组通公路,但路况较差。户户用上了电,电视普及率达95%以上,有两个组村民饮用自来水。有村小学一所,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教室4间。主要姓氏有张、屈、李、田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300户,1116人,其中男571人,女545人,劳动力570人。1999年总收入207万元,人均1331元。
【三岗村】 位于阳湖坪镇东部,北、东与周家坊村相连,西接张家湾村,南临澧水河。由湾子、大岗、崔家岗、上岗、屈家岗、新伍岗、兴隆街、伍家洲、伍家岗(含4个小组)共12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367.2亩,耕地面积929亩,旱涝保收面积488亩。森林覆盖率20.9%。全村以崔家岗、屈家岗、伍家岗三大黄土岗为主体。主要水源为门溪水库,灌溉面积3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油菜、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83吨。村内交通不发达,仅有宝潭公路从境内东南角穿过,组与组之间是曲折小道。户户都用上了电,部分村民饮用了自来水。主要姓氏有伍、屈、崔、张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310户1193人,其中男588人,女605人,劳动力530人。1999年总收入256万元,人均1543元。
【分脉垭村】 位于阳湖坪镇北部,西邻竹园村,北、东与合作桥乡交界,南连张家湾、周家坊村。由龙潭湾、毛家垴、大山边、小崔家、七二桥、分脉垭、平庸、上长湾、下长湾、水塔、岩言、石家湾、长田边13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5373.5亩,耕地面积911亩。森林覆盖率57.9%。境内高山环境,田地少。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6口堰塘,有8亩水面,灌溉1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洋芋、红薯、油菜、黄豆、苎麻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80吨。全村于1986年通电。在市物价局建整扶贫工作的扶持下2000年新修由镇至村的村级公路。村小学,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有3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张、李、宋、龚、崔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190户752人,其中男381人,女371人,劳动力488人。1999年总收入115万元,人均1166元。
【王家垴村】 位于阳湖坪镇东北部,北抵禾家山村,东连潭口村,南临澧水,西接龚家峪村。由1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934.4亩,耕地面积1129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39.8%。境内坡田较多。原有11口堰塘,大跃进时修了李家峪水库,供本村和龚家峪、洋池三个村使用,灌溉面积为380亩,解决了稻田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水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15吨。村民小组多数未通公路。村小学有教室12间,1200平方米,校园面积4亩。在全镇是办学条件较好的村。主要姓氏有王、张、卢、田、陈、钟、朱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380户1407人,其中男707人,女700人,劳动力600人。1999年总收入257.56万元.人均1273元。
【田家台村】 位于阳湖坪镇西南部,东邻屈家坊村,西接前社村,北抵社溪村,南隔澧水河与西溪坪街道办事处覃家岗、胡家河两居委会相望,与张家界火车站仅一河之隔。由印家河、云盘院、老屋场、白果树、罗家巷、社溪坎6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584.5亩,耕地面积889亩,旱涝保收面积364亩。森林覆盖率7%,全村地形平整集中,田地各半,水源条件好,水域面积达529亩。70年代田园化改造,村内建了3条机耕道,4条高干渠和3条低干渠,建有3个排灌站,装机70多千瓦。主要物产稻谷、蔬菜、水果、莲藕、沙石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55吨。村内交通便利,达到组组通公路。全村低高压电路完备,户户用上了电。主要姓氏有田、李、张、屈等,村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240户851人,其中男435人,女426人,劳动力410人。1999年总收入191.5万元,人均1744元。
【禾家山村】 位于阳湖坪镇东北部,东邻本镇潭口村,南接王家垴、洋池村,西、北与合作桥乡接壤。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4604.1亩,耕地面积1261亩,旱涝保收面积100亩。森林覆盖率为49.8%。全村地处空山脉,平均海拔1100米,高山环境,缺水田多。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5口堰塘,有10亩水面,灌溉面积70亩。其它农田灌溉没有保障。主要物产有稻田、小麦、油菜、红薯、大豆、马铃薯、苎麻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525吨。村内交通不发达,村、组未通公路。通过自筹资金解决了用电照明问题。农户饮水靠肩挑。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260平方米,有6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张、卢、汤、李、王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24户849人,其中男429人,女420人,劳动力340人。1999年总收入153万元,人均1363元。
【竹园村】 位于阳湖坪镇北部,东邻分脉垭村,南接吴家咀居委会和双溪居委会,西抵培公垴村,北与合作桥乡交界。由安子岩、峰子、水井垭、烧箕湾、舍子岭、竹园塔、覃家峪、时儿垭、孟家湾、崔家10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9951.5亩,耕地面积843亩。森林覆盖率61.5%。全村处在空山脉,山高天坑多,田地少,全部是缺水稻田,遇上大旱,就颗粒无收。现有山塘42口,面积30.7亩。主要物产有稻田、小麦、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52吨。村内交通较发达。2000年修建了8公里公路,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在全村原有三个水池的基础上,又修建了8个蓄水池,解决了全村饮水困难。1985年自筹资金架通高低压电线,解决了村民照明。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有7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张、李、田、陈、金、崔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24户863人,其中男425人,女438人,劳动力427人。1999年总收入146万元,人均1234元。
【沙湾村】 位于阳湖坪镇南部,西接集中村,北抵吴家咀居委会和张家湾村,东、南隔澧水与西溪坪办事处关门岩村相望。由7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177.6亩,耕地面积595亩,旱涝保收面积210亩。森林覆盖率29.6%,全村地处澧水河畔,地形平整。稻田灌溉靠阳湖溪水库及电排引水。主要物产有稻谷、油菜、柑桔、棉花、小麦、红薯、马铃薯、玉米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05吨。村内交通不便,仅有一条机耕道。全村户户用上了电。主要姓氏有田、宋、覃、秦、朱等,村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184户691人,其中男382人,女309人,劳动力415人。1999年总收入138万元,人均1535元。
【社溪村】 位于阳湖坪镇西南部,东邻建新居委会,南与田家台村交界,西接前社村,北抵联成村。由杨林湾、粉铺院、下湾、上湾、水井湾、新屋、社溪桥7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为2308.5亩,耕地面积841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森林覆盖率31.5%。市内至黄家铺公路从村中经过。路北是居民集中宅地和小山、小峪,路南是平地良田,社溪从西南部流入澧水,给本村村民生活、灌溉提供了方便的水源。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红薯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90吨。村民都安上了电灯,但饮用水还靠井水。村小学兼办学前班,校舍的条件较差。主要姓氏有田、张、刘、李、宋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195户734人,其中男382人,女352人,劳动力358人。1999年总收入212万元,人均1864元。
【张家湾村】 位于阳湖坪镇东部、澧水西畔,东邻三岗村和周家坊村,南抵沙湾村,西接吴家咀居委会,北连竹园、分脉垭村。由14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439亩,耕地面积1030亩,旱涝保收面积700亩。森林覆盖率40.4%。境内以丘陵山坡为主。1972年10月建起了小(二)型门溪水库,有效灌溉面积531亩。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红薯、油菜、大豆、柑桔、马铃薯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540吨。村内交通不发达。组与组之间是泥泞小道。户户用上了电。部分农户利用地下水,饮用自来水。村小学,校园占地5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教室6间,在全镇是办学条件较好的村小学。主要姓氏有张、屈、田、吴、胡、伍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335户1285人,其中男656人,女629人,劳动力526人。1999年总收入240万元,人均1366元。
【屈家坊村】 位于阳湖坪镇南部,北抵双溪居委会,东邻集中村,南临澧水河,西接建新居委会和田家台村。由7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372.3亩,耕地面积1027亩,旱涝保收面积650亩。森林覆盖率13 .1%。全村地形较为平坦。有阳湖溪灌区主、支干渠10条,有效灌溉面积6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油菜、柑桔、棉花、花生、黄豆、小麦、蔬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50吨。村内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电,人人饮用安全卫生水。与集中村合办了一所完全小学,占地4亩,有教室12间,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屈、田、覃、李、张等,村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222户865人,其中男440人,女425人,劳动力465人。1999年总收入223万元,人均1728元。
【周家坊村】 位于阳湖坪镇东部,东邻洋池村,北抵禾家山、分脉垭村,南临澧水河,西接三岗村和张家湾村。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719.2亩,耕地面积914亩,旱涝保收面积410亩。森林覆盖率26 .1%。全村以丘陵、平地为主。有筛子泉水渠一条,全长2600米,能灌溉稻田380亩。1997年修建了自来水池,管道全长2708米,90%农户用上了自来水。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水果、棉花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552吨。地处黄家铺中心,学生就读于黄家铺九年制学校。主要姓氏有崔、周、黄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335户1348人,其中男708人,女640人,劳动力648人。1999年总收入260.1万元,人均1487元。
【前社村】 位于阳湖坪镇西部,东邻社溪村,西与崇文街道办事处思善桥居委会和代家湾村交界,北抵一家张村,南与西溪坪街道办事处交界。由胡家坪、瓦桥、李家庄、张家塔、老屋场、园子、黄金塔、彭家湾9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5283.7亩,耕地面积981亩,旱涝保收面积200亩。森林覆盖率为51.3%。境内低山环境山坡田多。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10口堰塘,有20亩水面,灌溉160亩。1971年,修筑了一条水坝,坝长120米,坝脚高15米,堤高30米,修渠道1500米,解决了除胡家坪外的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油菜、花生、红薯、黄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575吨。村内交通方便,组组通公路。组组通电。部分村民埋设管道用上了自来水。1987年,学校迁移到(社溪)阳湖坪中心完小。主要姓氏有田、李、张、周、胡、陆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73户1033人,其中男543人,女480人,劳动力420人。1999年总收入195万元,人均1519元。
【洋池村】 位于阳湖坪镇东部,东邻龚家峪村,西接周家坊村,北抵禾家山村,南与西溪坪街道办事处交界。由岩塔、榨坊、李子巷、白虎垴、禾家咀、崔家屋、刘家岗、黄土坡8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077.5亩,耕地面积806亩。森林覆盖率20.5%。境内低山环境,山坡田占一半左右。有13口池塘,灌溉面积140亩,加上邻近李家湾水库,有效灌溉面积达3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棉花、柑桔、马铃薯、油菜、大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90吨。村内交通不发达,路况较差绝大部分地方未通公路。村民户户用电照明,部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6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李、卢、崔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43户915人,其中男546人,女459人,劳动力390人。1999年总收入165.1万元,人均1487元。
【龚家峪村】 位于阳湖坪镇东部,东邻王家垴村,南临澧水河,西接洋池村,北抵禾家山村。由王家咀、老屋、新屋一组、新屋二组、大泉、碾房湾一组、碾房湾二组、李家湾一、二、三组10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271.4亩,耕地面积555亩,旱涝保收面积250亩。森林覆盖率31.9%。全村丘陵环境,少田。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5口堰塘,有3亩水面,且建有小(二)型李家湾水库1座,有效灌溉面积220亩。修了一条400米简易水渠,解决了研房湾一组、李家湾一、二两组的稻田灌溉。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黄豆、马铃薯、棉花、水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90吨。全村交通欠发达。1992年修了一条简易公路,还有两个组未通公路。1997年建起了电力排灌站1座。全村农户已全部通电。主要姓氏有李、龚、王、姚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35户853人,其中男454人,女399人,劳动力375人。1999年总收175万元,人均1545元。
【培公垴村】 位于阳湖坪镇西北部,东邻竹园村和双溪居委会,西邻新桥镇新桥村,南抵联成、一家张村,北与新桥镇交界。由岩炸坊、黄泥荡、岩炸包、西三湾、康熙7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8252亩,耕地面积670亩。森林覆盖率为61.9%。全村地处山区,平均海拔800米,山多田地少,环境条件较恶劣,水源较少,靠天吃饭,干旱天生活、灌溉用水没有保障。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烟叶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20吨。村内交通不便,1987年修建的一条简易公路,路况较差,有3个村民小组没有通公路。村民饮水较为困难。全村户户通电。主要姓氏有李、张、屈、魏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143户521人,其中男274人,女232人,劳动力302人。1999年总收入78万元,人均1289元。
【集中村】 位于阳湖坪镇南部,东邻沙湾村,南临澧水,西抵屈家坊村,北与双溪居委会相连。由张家头、郭家喇、岩板塔、花门口、河边、白鹤井6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848.7亩,耕地面积1268亩,旱涝保收面积800亩。森林覆盖率5.8%。全村因人口稠密,地势平坦而得集中村名,平均海拔约200米。境内有三条小溪。澧水沿岸有护林带1500米。解放后通过田园化改造,特别是1996 -1997年低产田的改造,有效灌溉面积达8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柑桔、棉花、花生、黄豆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575吨。村内交通便利,组组通公路,通电。除阳湖溪自然水源外.50%的农户采用摇井使用地下水。与屈家坊村合并修建了屈家坊小学,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有教室12间。主要姓氏有屈、郭、张等,村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396户1380人,其中男701人,女679人,劳动力680人。1999年总收入322.5万元,人均1339元。
【联成村】 位于阳湖坪镇西部,东连建新居委会,南邻社溪村,西接一家张村和前社村,北抵培公垴村。由老吉榔、梅子湾、联壁峪、陈家塔、吴公坪5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6368.3亩,耕地面积750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47.2%。境内丘陵山坡,旱田较多。解放后修山塘12口,1980年新修水渠400米,解决稻田灌溉2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花生、红薯、油菜、水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20吨。全村组组通公路,户户用电。1995年新建了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3亩,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有教室4间。主要姓氏有田、屈、王、陈、罗、张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195户705人,其中男350人,女355人,劳动力401人。1999年总收入165万元,人均1734元。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永定区(六)
下一篇:永定区(八)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