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攻略

画中情

更新时间:2018-03-19 11:11:38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金克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画中情
——黄永玉在1982年5月和6月的那几个日子
金克剑
画  僧
    5月31日,送走了回返凤凰的沈从文夫妇,张梅溪及黄永厚等人后,黄永玉独自一人留下,要与老友马龄叙旧,顺便作作画。
    当夜,住金鞭岩饭店黄永玉心情特别好,凡来求画者,均有所获。他给从长沙尾追而来的诗人弘征的画是一只小鸟,张口瞪眼,翘尾挺胸,似一穿燕尾服的小布娃绅士,令人忍俊不禁。黄题款曰:“唱歌不仅仅靠嗓子,主要的靠真挚。”
    就这么两句话,众人一下作刮目观,想不到一个画家文笔功夫这般老到。毕竟当时政治刚刚解禁,关于沈从文和黄永玉的大名近两年才渐渐见诸报端,故知之者寡。
    众人嘻笑间,独一老人兀坐一隅不与合群,只静静地在那里沉思。那是刚从乡里赶来看望分别近40年的老朋友黄永玉的马龄。察其色,观其情,他心中有万般感慨。
    那是1946年春深,20郎当岁的马龄因编《大庸民报》闯下笔祸,辗转逃亡江西赣州,后在地下共产党人潘天宇的周旋下,得以在《正气日报》“新地”副刊谋食。因蒋经国是该报的创办人,又是首任社长,故在全国还颇有一定影响。而《新地》前任主编则是赫赫有名的作家王西彦。
    这一天,忽见一青年,身穿汗衫、短裤,蓬头垢面,一步闯进马龄编辑室,连声直叫:“我要找大庸的陈振伦(此为本名,后改笔名马龄)要吃饭,要投稿!”
    此莽撞青年正是黄永玉。
    在未来二人的抵足而眠或江边散步的闲扯中,马龄才抹开黄永玉头上那片桃色的云。简而言之,是说黄永玉胆大包天,居然打起了广州市某一高级军官的女儿的主意,他热恋上了漂亮多情的张梅溪小姐。一个流浪土蛮子(黄属土家族)与高级军官千金搞对象,故事不编也有问题,比如那军官杨言要抓人,要送他一颗花生米,那青年就吓得单身出逃,且一气从广州跑到江西,找到《正气日报》,找到大庸老乡马龄,也称得上拍案惊奇了。
    再说马龄听黄永玉一番诉说,当即拍板先预支稿费,后发作品。黄永玉平白得了一笔稿费,即到当铺买了一套衣服。一位叫李伯凤的作家还给黄永玉刻了一枚牛脑壳图章,算是开张志庆了。
    黄永玉那时不过2l岁,画技却见功力。记得在《新地》始发的作品叫《卖糖玩具的老头》。画面上,一个苗族老头,做了一大把糖玩具,坐在那里打瞌睡,等待儿童买,充满湘西乡土气息。那主题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还在为生计苦苦等待,辛酸的幽默中难掩一种顽强的追求,读来令人心动。
    马龄对黄永玉的粗略印象是:勤奋,不计较吃穿,不修边幅,一副油渍相,属激进派一族。时值山河破碎,内战烽烟四起之际,几位年轻报人免不了相聚一起唱高调,诸如国事、前途、时政、自由、民主、反动或进步之类的题材,当然就是那时热血青年引为时尚的谈资。神侃海聊间,黄永玉便几笔勾勒出各人物的动态形象来。
    如此,黄、马二人蜷宿一三尺小床患难相处达三四个月之久。黄永玉稍有积蓄,便一头闯进了大上海。那时沈从文正作《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他以两大版篇幅集中发表黄永玉的版画作品,这是黄永玉画家生涯中第一次被隆重推出。越明年,马龄也步其后尘去上海拜见了叶圣陶、陈虞荪、徐铸成、宦乡等文坛、新闻界几位顶尖级人物,被派作《文汇报》驻杭州记者,为解放前夜的反蒋反美风暴推波助澜,一时名噪江浙。是年初夏,在上海一个叫CA(中文名西崖)的画家屋里,黄永玉、马龄久别重逢。黄永玉正在创作反蒋反美的木刻作品。此后二人一别便杳如黄鹤。后来,传闻马龄被特务枪杀于杭州松木场,黄永玉还邀一些伙伴准备开追悼会。后来,马龄上括苍山打游击,又受家乡之呼唤回大庸执教,从此陷进噩梦般的蹉跎岁月……
    这些往事碎片,经过岁月打磨,愈见其光泽,怎不生出良多感慨。
    此刻,黄永玉正在倾注全神作《离骚图》,但见一披发僧端坐于地,沉思独慎,面部冷峻怪异,众人细揣,酷似一角的马龄,不禁哂然而笑。画毕,黄永玉又挥笔作跋日:
    “壬戌暮春得会马龄兄于大庸相忘江湖近四十年作屈子以赠湘西弟黄永玉”(指印)。
    次日清晨,细雨初歇,我去黄永玉卧室探视,有亮自半掩房门出,黄正伏案疾书。横幅上写道: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想悲各问年。孤灯空照雨,深竹暗浮烟;更如来朝恨,离杯惜共传。”又作记日:“数十年不知马龄浪荡何处,而于张家界墙头所贴画页上无意得之,余三上张家界,为张家界,亦为马龄耳。人生往还多有题目,此种因缘,亦题目也。书唐司空曙诗凑兴于壬戊弟凤凰黄永玉于大庸张家界”(指印)。
    黄永玉这段话中所饱含的挚友情份是何等深沉。马龄读罢后,泣不成声,即挥泪在画上配了一段文字,算是对黄永玉的回赠:
    “永玉作《离骚图》,倾注全神,俄而成。观者以形神模特很近不解其意而窃笑再三,予感其深情厚爱,潸然泪下,故为诗以志之:形似秃僧不行吟,散发端坐且思忖。人世清浊难逆料,国事阳春仍系心。既已九死犹未愧,焉能六秩叹黄昏?良友知我逾骨肉,但见指纹亦泪倾!”
画  对
    6月1日下午,黄永玉和马龄一行下山,下榻县委招待所。
    晚餐后,二人在庭院散步叙旧。马老关心地问黄:“回乡生活过得惯不?”黄答:“荣辱、通穷、褒恶、劳逸,所有人间滋味都尝够了,所以到哪里都能习惯。”
    就这一句,囊括了二公不凡的人生经历。
    招待所所长张玉琳为接待沈从文一行下榻,特在后院“贵宾楼”连夜赶造了一座古典式圆门,请黄、马二公为其作对子,以增文风雅韵。二公一听,欣然应允。
    马说:“我俩合作一副。”黄点头答应,执意要马出上联。
    马一边闲步,一边苦思,片刻来了灵感,吟出上联:
    屈骚歌澧水
    此句典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湘君》)等诗句。
    黄公一时语塞,蹁步间,正好从大门口望见远方的天门山,一下笑了起来,吟道:
    羿箭射天门
    马老击掌叫好!
    黄公是巧借《后羿射日》古典神话,把射太阳改成射天门,把一座山都射穿了,其内涵又不离屈子吟“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九歌·大司命》)之绝唱,若没有过人文才和丰厚的历史知识,怎能续出如此妙对!  
    黄公回味再三,仍有些犹疑,便说:“回去跟表叔(沈从文)再商量一下。”
    多年后,黄永玉再回大庸,得悉马龄老友已经作古,不禁黯然神伤。时天门山国际大酒店大修开张,请黄永玉作中堂画,黄永玉泼墨一气作了一巨幅大写意天门山图后,正为题对搜肠时,忽然想起与马龄合作的对联,正好派上用场,但成笔之后却是各缩了一字的两句:
    屈骚澧水
    羿射天门
    这一压,略去了属于重复的两个字,更为精到绝妙。
    是不是沈从文先生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画  盗
    说起黄永玉在张家界最挂心的朋友,除了马龄还有一个就算张家界林场场长刘开林了。记得黄永玉最初上张家界时,林场的一群林工正为一个陌生的名词踌躇着,那个词就叫“旅游”。禁伐禁猎,筑屋修路,让游手好闲的人在山水间撒野,且不说这德性让人受不了,林场百十号嘴巴吃水喝风养得活命?
    那天,黄永玉当着场长刘开林和一拨县府要员发了一通高论,他说:“你们是身在仙境却不知身为仙人。我敢说,张家界的山水是世界第一流的。美国有个大峡谷(科罗那多大峡谷),看了它,可以使你感到地球的伟大,但它是恐怖的,没有树木花草,一片火烧过似的峻石危崖,没有生命,让你想到人类的末日。旅游是个新鲜名堂,在国外却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来,张家界搞旅游的收入,肯定比砍杉木高得多。我还提醒你们,建设旅游设施时,一定要记住搞民族的,搞地方的,这样才能打人世界。所谓世界水平,其实就是民族、地方文化的代表作。比如你们的吊脚楼,画一百年都画不厌,虽然很土,但它充满人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足可与美国的一百层摩天大楼比美。洋人到了中国,中国的土货不也就成洋货了……”
    黄永玉一席话,可以说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草创张家界旅游业的一代先驱者们。此后,他三上张家界作画,并第一个在香港举办了“青岩山(旧名)画展”,一时掀起“青岩山风暴”,是把张家界推向世界的四大“开山大师”之一(另三位为吴公冠中、陈公复礼及杨飞)。尤其黄永玉后来受胡耀邦总书记之托,为“三国一统”后的新景区命名为“武陵源”,算是为这片神奇土地归宗正名,可谓功
莫大焉!
    黄永玉这边刚讲完,那边门板早铺好了,一睹大画家作画的人团转围了个密不透风。不可理喻的是,黄永玉画了一张撕一张,如是者三五,最后掷笔罢画,一边猛吸烟一边咕噜道:“作不下去了,简直没法作。现今画库的所有语汇都无法表现这一群山的神韵。”于是直朝场部东边荷塘而去,一门心思画起荷花来。
    真是一个怪人。荷花哪里没有,非要到这山界上画?
    黄永玉对着这幅沾着透明珠儿的墨荷摇头晃脑自我陶醉了许久,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得意的荷花图了。”
    此画后来就成了林场的“镇山之宝”。
    然而不久,这幅画突然失踪了。
    日的画盗!
    荷花图被盗数年后,黄永玉再上张家界,老友刘开林提及失盗之事,忍不住扼腕叹息。黄永玉一笑答道:“芝麻小事,不必认真。”遂展纸泼墨,放荡不羁地挥洒起来,只几手功夫,一幅长达数尺,题为《不必认真之张家界之随想图》便跃然纸上。画毕,又一鼓作气书写百余字的跋:
  “五年或六年或七年前,余曾作张家界图赠林场时期之张家界。后为好事之徒有心人窃走,追回复又给另有心人窃走,至此不复得见,界中人恨恨不已。今重作另图相赠。此作简约:仅供界中老友留念,外人心存任何爱好,见此图后当不复生萌异念矣。祷之祷之。湘西老乡黄永玉己已年春日作。”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