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卫生

疾病防疫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15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四)疾病防疫
【民国时期防疫】 没有疾病防疫机构。慈利,由于政府对防疫工作不够重视,以致疫病流行,危害严重。以天花为例:民国8年,慈利金岩竹廊院子3户人家,在13天内,因天花死亡14人。民国14年,慈利溪口天花流行,死亡二百余人。开复兴协商号的于延香家感染天花后,不到一个月,死亡8人。民国24年,国太桥墟场及其附近天花流行,当时总人口1808人,病333人,占18.4%;死116人,病死率34.8%。当地患天花留下180个麻子,被称为“麻子街”。由于疫情严重,政府也采取一些防疫措施。民国30年注射霍乱、伤寒菌苗20749人,接种牛痘15338人。民国31年注射霍乱伤寒菌苗3110人,接种牛痘4720人,注射鼠疫疫苗499人。民国34年,乡间疫病流行,慈利县卫生院派员前往治疗,查出染病患者944人,经医疗康复者878人。【解放后防疫】 解放后1952年,桑植县人民政府设立县防疫委员会,实行防疫管理。在全县5个区108个乡,建立98个乡级卫生委员会,每乡设l~2名卫生员,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对时疫麻疹、回归热、痢疾等流行病进行防疫。1963年,县人委成立防疫领导小组、抗疟领导小组、肠道传染病防治指挥部、饮食卫生监督小组,对全县疟疾、肠道传染疾病开展防治。1964年,为加强疫情管理,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设疫情报告队60个,配1名专职疫情管理员,59名兼职报告员,1148名义务报告员(生产队保健员兼任),实行定人、定点、定期的疫情报告制度。与大庸、龙山、凤凰等县建立疫情交换联系制度,与州内其他兄弟县交换防治资料,互报疫情动态,实行计划免疫,完成各种预防接种30745人次,接种率达76.8%。“文化大革命”初期,防疫机构撤销,队伍解散,预防接种等不能落实,传染病回升。1970年,防疫站恢复,逐步落实防疫措施,各种疾病有所下降,1978年,县防疫站在小溪公社办计划免疫试点,对0~7岁儿童建卡发证,制定《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办法》,后在全州推广,并被评为全州计划免疫先进单位。1985年,完成各种接种441675人次,接种率在90%以上。防疫站建立接种异常反应小组,开设计划免疫门诊,对城镇741名儿童发放预防接种证,小儿麻痹糖丸、麻苗、卡介苗、百白破三联菌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6种生物制品接种率达90%以上。【霍乱(副霍乱)】 1949年前在永定镇及沅溪乡、四都坪乡几次暴发流行,每次死人数以千计。1949年大庸解放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普遍种菌苗,提高饮水卫生质量,从1952年起已无霍乱病报告。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传染病的威胁在国内有反映,但张家界风景区开放至1988年尚无疫情报告发现。卫生防疫站对此病(2号病)的防治,每年都进行预防检疫。市人民医院及中医院开设常年肠道门诊,便于及时发现可疑病和疫情。为防止万一,卫生防疫站还成立机动队,备有相应器材和药品,有疫情及时出诊,提高扑灭疫情的可靠程度。桑植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就基本消灭了霍乱,60年代控制了副霍乱的传入。为防止霍乱、副霍乱传入,1981年成立“二号病”防治指挥部和防治机动队。并进行专业知识技能训练。1982年各区镇社举办“二号病”防治学习班,培训机动队员4名,召开公安、工商、民政等25个单位的联系会议,还在天子山进行“二号病”防治演习,考核机动队的防治应急能力。【天花】 在大庸的流行由来已久。民国34年(1945)5月4日《大庸民报》载“本县天花流行甚炽,西教、天南等地死于此病者,数以百计”。大庸民间的痘科先生采用“观音菌”的接种方法,对防止天花流行和减少死亡有一定的作用。民国21年(1932)政府设置牛痘业务,北固、西教、武卫、天南乡于民国32~33年(1943~1944年)开办乡卫生所施行免费种牛痘。1950年,省人民政府卫生处提出:“要大力普种牛痘,争取二三年内消灭天花”。1951~1952年大庸县训练种痘员255人。1950年至1953年春,经过五次种痘防疫,全县共接种218031人次,完成全民普种牛痘的任务。经检查,1952年全县彻底消灭天花;但每年冬春种牛痘仍坚持到1957年。1958年至1967年,除每年冬春季种牛痘外,还每隔五年开展一次全民普种。仅“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两年。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消灭人类天花后,大庸的接种牛痘工作随之停止。民国11~12年(1922~1923).桑植水獭铺(今瑞塔铺)流行天花,数日内蔓延全县,死者甚多;民国37年(1948)五道水流行天花,土溪村几天倒床40余人,死亡7人,未死者多数毁了颜面。1950年天花暴发流行, 全县发病5594人,死亡867人。仅利福 塔就有天花病患者245人,死亡42人。 省防疫大队来县突击防治,培训种痘员 273人,接种牛痘20106人,至1951年, 天花基本消灭。 【麻疹】 1967年以前,麻疹是大庸传 染发病率居首位的疾病。在长期的防治实 践中,发掘民间中、草药单方、验方。用 紫草根,贯仲汤进行预防服药有一定的作 用;神砂六一散能减轻麻疹病人症状和减 少并发症。但在麻疹疫苗应用以前,麻疹 流行仍十分猖獗。1956年全县患麻疹有 10252人,死483人。1959年全县麻疹流 行,仅永定镇元月份患者就达194人,死 亡20人。1964年全县麻疹患者6188人, 桥头公社死亡70多人。在慈利,每年都 有散发或局部流行。50~60年代,发病 率在1000/10万以上,1956年最高达 2440/10万。在桑植麻疹曾多次大流行。 1963年,瑞塔铺、官地坪、城郊3区发 病5169人,死亡225人;1966年全县发 病7673例。百日咳是县内儿童常见传染 病,1966年和1977年两年中发病较多, 分别为3333例、3444例。全市自1967 年起,普遍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菌后,发病 率显著降低。每五年左右发生一次,流行 虽有出现,但患者死亡率已明显减少。尤 其是实行计划免疫后,有效地保护易感儿 童,形成巩固免疫屏障,杜绝大面积流 行,但在计划免疫中欠落实的地方,仍然 出现暴发点。 【痢疾】 痢疾在大庸久已流行,1949 年县城发生病例300人,其后四十年从未 间断。由于痢疾流行菌株种类多,变异, 在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上,医药科研人员甚 感棘手。至今尚无可靠的免疫制剂广泛运 用。1949年至1988年间,病例数以千计 的有16年。其中1983年后发病年平均在 1000人以上.1986年达2010人。几十年 来对痢疾的防治,一是宣传教育,开展爱 国卫生运动,注重饮食卫生,搞好饮水消 毒,切断传播径;二是积极防治病人,减 少传染源,防止扩散传播。痢疾发病人数 在传染病中居第2~5位。在慈利县.1950年占传染总数的24.2%,1952年占32.8%.1953年占26.54%.1980年仍占20.4%。由于防治技术水平提高,病死率由1960年的9.73%降至1987年0.93%。在桑植,全县发病率高,每年均有流行。1974年病5045例。1981年分离菌株121份,分离出福氏41株,宋内氏4株,未定型4株。【流感】 流行性感冒在大庸县每隔1~2年发生一次。发病最多的1957年达15680人,1958年全县发病9000多人。流感发病后死亡率虽然很低,但流行快,发病范围广,常常使许多家庭连料理家务、煎药的人都没有,对工农业生产危害大。1959年胡家坡铁厂27.4%的工人患病,生产被迫停顿。1966年东风水库民工在一周内发病数百人,影响施工。1971年县卫生防疫站曾分离流行毒株,生产出减毒活疫菌,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但因代价太大,未能坚持大面积地开展疫菌生产和预防接种工作。中草药对流感防治有一定的作用,又未得到普遍重视,因此,流感防治被动性大。【流脑】 全称为流行性脑脊膜炎,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中一种发病快,症状凶险,死亡率高的急性传染病。大庸县1950年至1969年的20年间,每隔2~3年流行一次,病人数百人至千人不等。每当流脑发生季节,城乡普遍搞中草药烟熏作空气消毒或服用中草药煎剂进行预防;也曾使用药物滴鼻、喷喉等方法,由于操作不当而接触口、鼻粘膜造成感染,1979年已中止上述预防措施。1980年以前接种的流脑菌苗对本病的保护作用甚微,副作用大而被淘汰。1985年开始试用提纯的A群多糖体菌苗保护率在85%以上。80年代后,惟一采用的是磺胺药作疫点处理,只要保证剂量,预防彻底,效果甚好。慈利,仅1950、1954.1956、1958年无病例,此外每年都有散发。1959—1960年和1967~1969年曾引起流行。1959年“大跃进”,人口流动频繁,民病率达到182. 25/10万,为解放后最高峰。“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学生“大串连”,发病率达到133. 94/10万,1971年恢复县防疫站后,为婴幼儿及儿童预防接种50万人次,制止流行。1987年发病率降至5. 28/10万。流脑为桑植县常见多发传染病。流行期4~5年,发病高峰在每年3月。1958~1988年累计发病1569例,其中1963年发病211例,死亡41人。1979年,据谷罗山、南岔、澧源等社镇调查统计,幼儿和学龄儿童带菌率为13%。乙脑,1971年发病最多达194例,死亡20人;1985年发病22例,得到较好控制。【疟疾】 俗称“打摆子”。民国30年(1941年)疟疾流行,永定镇居民四千余人感染,发病率高达25%以上。解放后五十多年,大庸县疟疾流行时起时伏。1950年至1957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57年发病率高达185.67/万,病例绝对数为4265例。60年代的平均发病率水平降低了,发病率最高的1962年(152.55/万)也比1957年低17.8%。70年代前期发病率猛增,发病率最低的1972年也在120/万以上,1970年是新中国建立后发病率最高的一年,为245.25/万。80年代发病率只有10. 91/万,是历史上最稳定的十年,发病率最低的一年为1981年。大庸县为了压低发病高峰,突破抗疟工作的徘徊局面,1979年点服用乙胺嘧啶食盐预防间日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980年扩大到全县14个公社一个镇,连续四年效果明显。全县疟疾发病数由1978年的4054人,减少到了1988年的61人。新中国成立后,慈利疟疾流行有4个高峰:1956年民病率1019. 13 /10万.1963年2400.95/10万,1970年 1609. 93/10万,1977年1209. 61/10万。为防治疟疾,县防疫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省防疫站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科研活动:1973年进行防疟片2号与乙胺嘧定预防间日疟效果观察,1975年进行磷酸氯奎宁抗药性测定,1984年进行稻田养鱼灭蚊试验和按蚊调查,结合防治实践,取得较好效果。1987年疟疾发病率降至71. 50/10万。桑植.1951年发病942例,发病率41. 64/万。县防疫站积极采取措施,至1965年全县发病减少到396人。“文革”期间,防疫站一度被撤,发病率大幅度回升。1971年发病13966例,发病率达445.3/万,比1965年增加430.10/万。恢复后的防疫站积极采取措施,对337个高疫区生产队的7000人,进行预防服药和现症病人根治。1974年由一批医务人员率497名赤脚医生、1821名生产队卫生员上门送药,“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预防服药达28.1万人。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5年全县发病降至295人。1988年下降到55人。1988年比1965年下降了81. 35%。【丝虫病】 1958~1982年大庸县全面开展对丝虫病的普查和防治,历时24年。省、州卫生防疫部门分别于1975年、1978年,来大庸做过虫体显微观察,结合体症调查分析,确认为斑氏丝虫,密度计算在1~10条之间,属于斑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1975年血检19164人,阳性154人。全县除永定镇和西溪坪区外,6个区均查出丝虫病徽丝蚴阳性者。疫区为青安坪、罗塔坪、温塘、三家馆、大坪、四都坪、沅溪、三岔、中湖、桥头、罗水、禹溪、协合、大庸所、谢家垭、双溪桥、王家坪等17个公社,占全县公社数48.57%,疫区大队67个。对丝虫病的防治:一是重点社队全民服食海盐;二是开展大面积复查复治。1978年开始到1984年省卫生厅组织验收,血检7000多人,未发现丝虫病患者,完全符合基本消灭丝虫病的部分标准,给大庸颁发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合格证书。据统计,1958~1985年,桑植县先后进行丝虫病普查8次,共771453人次,微阳5840人,免费治疗5836人,微阳率由1958年的2.93%下降到1985年的0.05%。1985年省“丝防”效果考核组来桑进行考核,抽查10个乡12个村,血检8377人,微阳1例。以村为单位微阳在0 .15%以下,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是年,省卫生厅颁发了基本消灭丝虫病合格证书和奖状。 【钩体病】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 病),民间俗称“红痧症”。永定钩体病的 疫区范围分布在枫香岗、城郊、协合、四 都坪、沅溪、教字垭、西溪坪等地。1970 年开始有本病报告,至1975年共报告22 例,4人死亡。其中1971年11例,4人 死亡。1976年以后,大力开展钩体病的 防治,普种钩体菌苗,对疫区范围的 2537个生产队的203908人接种菌苗后, 一度控制了本病的流行。从1976~1986 年的11年间未报告本病发生。80年代的 后期,钩体菌苗的接种工作曾一度有所放 松,接种面和接种人数锐减;加之十多年 未发生本病,警惕性放松,人工建立起来 的免疫屏障消失,人群免疫力降低。1987 年、1988年西溪坪两岔溪、沙堤、新桥 等地又有本病发生,其发病率之高,病死 率之剧也属首见,并有逐年上升之趋势。 1970年,桑植县凉水口公社鱼漤溪大队 发病16例,死亡2例;1971年发病l 例;1973年凉水口区发病11例。1974年 7~9月,县防疫站组织2人防治研究小 组,在凉水口、桥自弯、苦竹坪、沙塔坪 公社重点疫区对疑似患者和健康人采血 114份直接镜检,发现63人带有钩体; 1975年在该地区老疫区捕捉鼠类235只, 从黑线姬鼠中检查出阳性14株,带菌率 8.1%;从143份猪肾脏组织中检查出钩 体27份,凝集溶解试验以波摩那群为主。 1978年赤溪公社冒水溪大队发病4例, 系漏注钩体疫苗所致,以后未见此病发 生。 【钩虫病】 桑植县染钩虫病者亦多。 据1972年对官地坪、凉水口、五道水、 陈家河4个区105821人普查统计,共检 查出阳性病50976人,全部免费服灭虫宁 治疗。此后每年对学生进行钩虫病普查, 给予免费治疗。 【肺吸虫病】 此病1980年在桑植县沙 塔坪公社向家湾大队四生产队、彭家湾大 队四生产队,进行现场调查,皮试450 人,阳性106人,阳性率在23.56%.在 沙塔坪、苦竹坪、龙潭坪、四方溪等公社 捕捉中华巨趾蟹332只,其中感染囊蚴蟹10只,共发现囊蚴20个。【血吸虫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源。慈利县广福桥乡桃溪村,1939~1949年,死于血吸虫病者达150人,有19户绝代。解放前夕,该村133户,遗留51个寡妇,该村的张家坪人称“寡妇坪”,桃子溪叫做“讨子溪”。当地农民由于长期贫病交迫,形成愈贫愈病、愈病愈穷的恶性循环。特别是晚期血吸虫病人肝硬化腹水,当地称为“筲箕鼓”。其症状是:“脸色如黄瓜,臂瘦如丝瓜、肚大如南瓜”,最后失去劳动能力,直至被折磨而死。因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当地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养女奠嫁桃溪河,贫病交迫苦难多。妇女肚大不怀孕,男人变成佗仁婆”。1955年冬,中共慈利县委组织300多名医务人员普查钉镙与血吸虫病,查出碾子凸、氽湖、西泉堰等8处有疑似血吸虫病人。经常德专署卫生科和省血防办公室复核和化验鉴定,桃子溪既有钉镙又有病人病畜,订定为“山丘沟港型血吸虫病疫区”。以后,通过普查,全县6个区中有环溪、龙潭河、岩泊渡、溪口4个区发现血吸虫病人,但无传播本病的钉螺,患者是在庭湖区或其他疫区感染的,属“输入性疫区”。1955年10月,成立县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后改为中共慈利县委血防领导小组。血防组经过疫情调查,发现32条沟港均有钉镙,面积445亩。平均密度每O.l平方米28只,最高达400只。经皮内试验1323人(男728,女595),粪便检查2726人次,查出血吸虫病人238人,感染率为17 .99%。患者有晚期病人86名(男75,女11),血防组先后收治8批病人,累计治疗450人次。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展灭螺运动。将5条有螺主沟截弯改直,埋旧开新,全长1. 85万米。另在无螺地段开新沟4条,对密度较低的支沟,普遍进行药物灭螺。经过连续30多年的艰辛努力,至1985年8月,省血防领导小组委派38名专家、教授、血防骨干对疫区进行螺情、病情和保虫病主进行全面调查考核,结果均达到了中央规定的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慈利遂成为湖南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病毒性肝炎】 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永定1960年首次报告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病率的波动较大。1983年发病率最低,为20.38/10万,自该年起,发病率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发病率最高的年份1986年,达246/10万。大庸县报告的为甲、乙二型,而暴发流行的主要是甲型肝炎,多发生在中小学校。1986年5月至6月,谢家垭乡金岗小学发生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全校118名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发病62人,发病率高达52.24%,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水型暴发,其强度为大庸历史上所罕见。疫情上报后,县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率领卫生防疫医务人员深入该校扑灭疫情,及时控制了病势发展。永定乙型肝炎多为散发病例,据1988年对近几年的各类人群调查统计,人群HBsAg,阳性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慈利,1958~1987年发病率不断增高。50年代平均发病率为4.6/10万;60年代平均发病率为12.2/10万,其中1960年高达39. 39/10万;70年代平均发病率为98. 86/10万,其中1973年高达223.54/10万;1980~1987年,平均发病率为151. 86/10万,其中1980年高达272 .1/10万。病毒性肝炎,为桑植县高发传染病。1958年发病14例,以后持续上升,1980年发病率达1078例,死亡2例。县人民医院采用风白片治疗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炭疽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永定青安坪乡安坪村一位81岁老人回忆,她家于1947年病死一头耕牛,丈夫、儿子因剥死牛后二三天内相继死亡,女婿也在手臂上长了一些“黑头疔”,经草医治疗幸免于死,但手上疤痕仍存,以后屡有耕牛病死发生,均未引起警惕,也未确诊,更无防疫措施可言。1972年7月17日至8月15日,青安坪公社土浆旮和安坪大队炭疽流行,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炭疽病在大庸人群中惟一的一次流行。患者15人、死1人,病牛9头、死6头,病猪8头、死3头,病4只、死2只,病羊一只死亡,病猫一只死亡。这次炭疽病流行的传染源系病牛。疫情发生后,州、县卫生防疫站医务人员根据采样培养,发现炭疽杆菌,确诊为炭疽病。彻底消毒疫区,接种炭疽菌苗,制止了疫情扩散。1982年,合作桥乡王家湾大队一头耕牛患炭疽病死亡,县卫生防疫站派人深入疫区处理,采取了消毒和接种炭疽菌苗的措施,处理及时未在人群中引起发病。【狂病】 1952年11月,永定首次流行狂病,历时三年,共发病39人且全部死亡。至1976年无本病发生。1977年11月,双溪桥公社发现狂伤人,一人发病死亡,被狂咬伤的猪、牛、羊亦相继死亡,此后半年内销声匿迹。1978年5月突然出现较多狂伤人,首先分布于沅古坪区六个公社,播及全县。导致学生不敢上学、妇女害怕出门,男人夜晚外出亦提心吊胆。县成立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县委召开紧急电话会,并下发消灭狂病的文件,调动持枪民兵捕杀狂。县卫生防疫站组织大批狂病毒血清,积极为被咬的病人注射疫苗预防发病。1981年2月21日,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迅速防治狂病的紧急通知》,召开三次电话会议要求各地捕杀家。一个月内捕杀家4715条。自此,狂伤人的现象迅速减少。1982年下半年未发现新的咬伤病人。但以前咬伤的未及时注射疫苗而发病者仍有出现。1977年到1988年的12年内,据统计发生狂病115例,未发现一例治愈。桑植,1977年以前未统计。1978年3月从慈利、石门窜入狂咬伤39人;1979年咬伤25人;1980年从永顺、大庸窜入狂咬伤476人;上街公社冒水孔、利必溪大队仅一天多时间,被疯咬伤致死的耕牛9头,人们恐不敢出门。1981年疫区扩展到四十多个公社,咬伤600多人。县政府颁发《关于预防消灭狂病的布告》,规定捕杀家,对猎、警、科研用实施登记免疫圈养。全县灭万余只,狂病虽有减少,但仍然传播流行。1982年狂咬伤四百多人,发病死亡24人。3月4日一天内上街公社被狂咬伤5人。县政府发出《关于迅速控制和消灭狂病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家免疫注射工作的通知》,卫生部门配合畜牧部门对10230只家进行预防注射,全县灭1. 37万只。1978—1985年,全县累计被狂咬伤2000多人,发病188人,死亡率100%。1983年对49例狂病死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狂病潜伏期最短为4天,最长为354天。【地甲病】 全称地方性甲状腺肿,民间俗称“大颈便病”、“泡颈病”。永定从1957年起,开展对地甲病的查治工作。据1957年普查统计,患病率为2.4%。1978年普查全县3岁以上的人口共255418人,患病率达15 .72%,较1957年上升5.55倍。1981年普查全县无空白地区和空白公社。患病率最低的地区也在10%以上,还有一些高发点,如三坪楠木溪患病率达57.74%。1984年全县普查,患病率上升到25.69%。1984年为控制地甲病,在全县供应碘盐,碘盐供应占销售盐总量的100%;1985年县盐业公司将碘盐改为小包装(每袋1公斤)供应,全县人平用盐月达0.47公斤,户用盐有碘率达99. 51%。全县对全部患者和生理性甲状腺肿大者进行了碘制剂药物治疗。1986年10月,经湖南省地甲病防治效果考核组检查验收,认为大庸市地甲病防治效果达到控制的标准,验收合格。桑植县属低碘性地甲病区,水含碘量低于正常标准。1979年,全县普查患病4434例,患病率1. 33%。在竹叶坪、走马坪、廖家村、河口、洪家关、官地坪、凉水口、龙潭坪、苦竹坪、四方溪10个发病率高的公社,开展碘盐防治试点工作。1985年对病区乡的106816人和非病区乡的219255人普查,患病率3.32%,其中甲状腺I度肿大者10859人,患病率在3%以上的乡有人潮溪、官地坪、新街、谷罗山、四方溪、龙潭坪、瑞塔铺、芙蓉桥、空壳树、刘家坪等10个乡(镇)。同年,在全县范围内,供应食用碘盐开展补碘防治,对高病率区进行碘油丸防治。10月,省地甲考核验收小组,在洪家关乡抽查3个村1316人,患病2人,患病率0.63%;中、小学生335人,患病1人,生理性肿大44例,肿大率13.3%.达到卫生部颁发基本控制地甲病标准。12月,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授予桑植基本控制地甲病合格证书。地氟病:1985年对澧水及其他饮水源采样96份测定,水氟含量o-4ug/L.超过O.1ug/L的有36份,尤以澧水为重。乡镇水井采样9份,有4份超标,氟含量0.04 - 0.24ug/L。对6678名小学生进行地氟病线索调查,发现123人患病。慈利县病区流传着“一代长颈疱(地甲病),二代生蠢宝(克汀病).三代四代就完了(绝后代)”的民谣。1978年冬,全县普查404966人,有地甲病患者19315人,患病率4.77%,按照全国病区划分标准,有金岩、溪口、溪、甘堰、阳和、许家坊、金坪、高桥、龙潭河、零溪、宜冲桥11个重病区公社,患者共17898人,占全县地甲病92.6%。特别是金岩公社16500人中,普查14205人,查出地甲病7671,患病率高达54%。其中敏家、三元、刘坪大队患病率高达72%。该公社金鸡大队木那溪生产队世世代代受地甲病、克汀病折磨。1979年全队13户56人(其中成年31人),无一人身高超过1.5米,无一人能挑百斤担。历年招工、征兵都因体检不合格而不能录取。该公社敏家小学1979年上期学生200人,地甲病患者占94%,引起省、地区领导关注。省地县防疫站联合组成防治工作组常驻金岩,重点防治。1986年,经省、地区考核验收,全县地甲病防治各项指标,均已达标,成为全省防治地甲病首批达标县之一。【克汀病】 慈利,1978年发现金岩公社有典型克汀病三百多例,甘堰公社八十多例,其他公社五百余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了防治克汀病,全县给妊娠妇女补碘,除连年供应碘盐外,对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免费送服碘油胶丸26422人次。1982年以来,全县已杜绝出生克汀病儿。1985年5月,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拨款,在金岩乡举办湖南省第一期克汀病育智班,招收7~14岁患儿24名,5名工作人员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负责医疗、护理和培训工作。对患儿的智力训练,按《湖南省克汀病育智班教材》,采取直观、形象、手语等教学方法,利用教具、图片、模型辅助教学。通过两年培训,17人听力和口语显著进步,5名既聋又哑患儿提高了听力,能单词发音,平均身高增加8.2厘米,体重增加5.6公斤。除3人不识字外,其余能识50~200个汉字,最多的能识400个,有16人能演算加减法,6人能数指头,一般都学会了洗衣、搬柴、种菜、除草等简易劳动。该班两年期满后,按时结业回家。北京《盲聋之音》杂志和《湖南日报》对此分别作了专题报道。【麻疯病】 1949年以前的历代政府对麻疯病无可奈何,也无防治管理机构,病人及家属深遭社会疏远及歧视。麻疯病流行境内,被视为不治之症,患者倍受歧视,更有甚者被惨遭火烧、水淹、活埋,有的则被逼避深山独居,凄凉残生。民国37年(1948)年,桑植县一位姓田的病人被保长活活烧死。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关心麻疯病人的防治。1952年11月20日,大庸麻疯医院在距县城22.5公里的漩水建立,可容纳200病人住院治疗。永定麻疯病分布和流行于教子垭、大溶溪、新桥和官黎坪、大桥办事处等地区。发病率最高的是官坪乡、桥头乡和沙堤乡,平均发病率均超过12/10万。其流行和分布特点是局限性,点簇状集聚分布和不均匀流行。男性和女性发病率为4.5:1;尤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大庸从1953年至1988年底共调查发现麻疯病人776例(其中复发22例),平均发病率为0.54%,治愈617例。累计治愈率83.37%。1983年至1988年麻疯病每年以18.75%的速度递减,平均治愈率比1982年提高7.24%,有效地控制了麻疯病在县内的流行。1988年全县已有50%的乡镇、办事处消灭了麻疯病。麻疯病患者由国家免费治疗。1983年前以长期服用氨苯砜为主,疗效较差。1986年起全面采用联合化疗,总有效率达94.8%。1987年10月21日中国麻疯病协会理事长马海德博士.1988年10月27日瑞典麻疯病专家斯坦斯夫妇,分别视察和肯定了永定麻疯病防治工作,对防治中存在问题也提出了意见。为满足永定麻疯病防治需要,上级无偿拨给15.5万元的防治设备。桑植县政府于1953年9月,派7名医生及工作人员于打鼓泉乡水田坪建立麻疯病管理所,此后相继改名为水田坪医疗站、水田坪防治站,免费收治全县麻疯病人。1960年开展植眉术试验成功。80年代以前,防治的重点是隔离治疗,药物以DDS(氨苯砜)为主。80年代初,重点转向社会防治,病人由住院隔离治疗逐步改为家庭治疗,发现病人的方式由全民普查改为线索调查,重点普查,家庭健康检查,卫生院报病和门诊接诊。1984年开始推行DDS、利福平、B663联合化疗。1986年在县城朱家台改设皮肤病防治所,开展门诊。到1988年底,累计收治病人1131例,治愈949例,治愈率84%。全县麻疯病率由1953的31/10万下降到1/10万,患病率从1.7%下降到0.14%.先后5次被评为全省麻疯病防治先进单位,3次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地方西医
下一篇:医疗机构(一)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