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政治

机关、事业(三)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00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张家界市中共党史学会】 成立于19933月。有会员60余人。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果:(1)会员公开发表和参加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达150多篇;(2)组织完成了市社科联确定的《张家界旅游开发史》(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等重点科研课题;(3)认真负责地组织了会员的成果交流、评选活动,激发提高了会员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积极性。会长钟以田,电话:8222668;秘书长郑立,电话:8223728。【张家界市珠算协会】 19909月成立,协会的工作宗旨是:开展珠算宣传教育、普及珠算科学技术;加强理论研究,进行学术交流;培训珠算技术人员、实施珠算等级鉴定;组织珠算比赛,推广先进技术。几年来,协会共举办了四届全市珠算比赛,为普及和弘扬祖国的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选送的珠算选手,在全省第十、十二届少数民族珠算比赛中,获个人全能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单项奖6人;还举办珠心算培训班60余次,培训人员4360人,通过珠算技术等级鉴定6900余人。会长郝鹄,秘书长彭建平,办公地址:市财政局(南庄坪政府大楼东八楼),电话:8389051。【张家界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19975月成立,属市财政局所属事业单位。受政府委托和法律授权行使部分行业管理职能,依法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进行管理、监督,组织全市注册会计师全国统考考务工作等。成立以来,顺利完成了对全市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使其真正步入了市场经济运行轨道,通过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管理,有效地治理了我市经济秩序,为引进外资,搞活经济,履行了经济警察的职责。会长:郝鹄;秘书长:彭建平,办公地址:张家界市政府大楼财政局机关,电话:8389051。【张家界市卫生经济学会】 成立于199610月,有会员196人。近几年,学会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按疾病付费方式研究、医疗项目成本调查等学术活动,配合卫生中心工作,撰写一批有指导性、借鉴性的稿件,其中有的观点已转化为政府政策和决策,对卫生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会长覃遵 科,  话: 822334313707444618,常务副会长徐德明,电话:8229513(办公室),8232520(家),13907442729;秘书长:刘阳春,电话:8229274, 13974438568。【张家界市乡镇企业家协会】 19944月成立。协会挂靠单位为市乡镇企业局。已有团体会员81个。成立以来,组织会员在中央党校,省、市接受理论培训240人次,到东南亚各国及华西等境内外考察学习260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发布会、产品展销会310人次。会员论文在省以上报刊发表20多篇,3篇获省、市科研成果奖,5个企业产品分获国家、省级奖励。会长:高建国,电话:13907443005;秘书长:胡运舒,电话:13974449528.办公地点:张家界市南庄坪乡镇企业局内。【张家界市农业机械使用者协会】成立于19994月,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总部挂靠在市农机局。该会设永定慈利桑植三个办事机构,有专职工作人员8人。其宗旨是保护农机工作者合法权益,增强农机生产自救能力,提高农机工作者素质,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及时救援会员,维护社会稳定,振兴农机事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该会自成立以来,已吸收个人会员3000多人,收缴会费30万元,互助救援会员50余人,累计发放救援金额近8万元。同时,本会共开展技术培训202000人次,开展技术咨询和科普活动4次。理事长龚华生,秘书长陈俊岩,办公地址设在市农机局办公楼3楼。电话:8380871。【张家界市旅游协会】 19933月成立,原名大庸旅游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市旅游局。市旅游协会是全市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在旅游企业和政府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旅游企业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现任会长卢建车;秘书长:陈春红,电话:8380188【张家界市老年书画者协会】 成立于199810月,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市性社会文化艺术团体,挂靠张家界市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协会的宗旨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和组织会员从事书画学习、研究和创作,陶冶情操,延年益寿,增进同省内外书画团体的友好交往,交流书画技艺,为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继承、发展和繁荣,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促进我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该会自成立以为,已吸收会员84人,组织会员书画展3次,送全国、省老年书画展作品20余幅。该会现有活动经费2万多元。会长魏恒初,秘书长万仁平,办公地点设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联系电话:8225719【张家界市广播电视学会】 20001220成立,有会员68名。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组织节目评奖工作; (2)认真组织宣传创优工作。(3)开展了采编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4)较好地完成了省广播电视学会领导来市视察学会工作的接待任务,为本市学会工作争取上级学会的重视创造了条件。(5)组织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库的推荐工作,我市三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理论人才陈鹤年、熊隆友、杨富媛等进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库。会长:蔡康健,电话:8350018;秘书长:彭清楼(兼),电话:83502238358022;办公地点:市广播电视局内。【张家界市金融学会】 是张家界市金融系统自发组织成立的一个社会团体组织,成立于1990年。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7个,个人会员320多人,理事51人,常务理事25人。名誉会长鲁平益、刘德美。<张家界金融》为学会会刊。该会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积极组织推动会员开展金融学术研究,针对金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进行调查分析,为有关部门及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大力宣传金融工作方针、政策,普及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介绍金融研究动态;三是组织交流金融科研成果及有关学术资料。金融学会的部分成果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会长:张英,电话:8222796;秘书长:沈维敏,电话:8210039。秘书处设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办公室。电话:8222991。【张家界市钱币学会】 成立于199712月,有团体会员单位8个,个人会员700多人。名誉会长刘德美。学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得到了省钱币学会好评。1998年组织部分会员参加了该年度的上海钱币博览会,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会长:张英,电话: 8222796;秘书长:赵美堂,电话:8222486。学会秘书处设人民银行货币金银科。联系电话:8222486。【张家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19986月成立。有会员91名。该会系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团体会员,旨在研究炎黄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联系社会实际,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立以来,承办了《船山学刊》1998年第4期,共组织、刊登论文38篇,其中部分优秀论文获省社会科学界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因此受到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通报表彰;组织参编省社科规划立项课题《迈进新世纪论坛》丛书,共入选论文32篇。20007月,经省、市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筹备创办了省级内部资料(型刊)《炎黄文萃》,创刊号于20013月问世。会长:孙哲生。【张家界市土家族研究会】 20009月成立。该会成立以来,出版了《慈利县民族宗教侨务概览》、《湘鄂西土家族概览》、《土家知识百问》、《张家界旅游答客问》和《张家界旅游指南》等6本著作,向市委、市政府呈报了《张家界市民族风情旅游调查报告》等3篇调查报告,创办了旅游接待中心、民俗山庄歌舞饭店3个经济实体。会长是吴远干,秘书长是戴楚洲,办公地点在市委统战部。电话:8280876。【张家界市哲学文化研究会】 19998月成立,时名周易文化研究会,后更名为现名,有会员118人,理事会下设办公室、学术部、财务部、联络处和王庆策划咨询服务中心等机构。其宗旨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华民族哲学理论水平,并通俗化地向民众宣传、解释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批判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真正从认识论上的明辨是非,做到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为社会主义双文明建设服务。该会成立以来,先后分别创办了《海风》、《智慧园》等内刊。特别是内部出版的《道德经赏析》这一学术著作,得到卢正佳、陈钧等著名理论家的好评,并列入了中国作家世纪论坛评奖书目,现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受理出版,面向中外发行。会长:林邦柱,电话:3227182;秘书长:李小龙,电话:3220000。地址:慈利县委院内6401-406。邮编:427200,湖南慈利县委院内8号信箱。电话:32200003227182, 3236198(传真)【张家界市旅行社协会】 成立于199912月,是经行业主管机关和社团管理机构批准、民政局注册的社会团体,是一个以法人单位为团体会员的行业自律组织。有会员单位54家。该会成立以来,本着自律自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会员研究旅游发展趋势,主动为会员提供各类业务咨询,认真组织了多次研讨会和培训班,针对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订了一系列行规行约,主动承担了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积极谋求会员的合法权益,努力调解会员与不同行业单位之间的矛盾与纠纷,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得到了会员单位的充分信赖。2000年度,张家界市旅行社协会被评为张家界市优秀社团组织。会长:周良正,专职秘书长:徐党生,电话:13707441648。地址:湖南张家界市子午东路2号。邮编:427000。电话(传真):8221076。【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张家界促进会】 19965月经张家界市民政局批准的成立社会团体。该会秉承加强经济协作、促进信息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为宗旨。成立五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技术交流、招商咨询服务等活动,促进东西部的交流与共同发展。有单位会员2个,个人会员208人,有专职人员2人。该会有张家界金巢置业有限公司和张家界今朝实业有限公司两个实体,实体与社团的共同发展已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会长:郭国钢,8225315(办);秘书长:覃鸿飞.8225315(办)。【张家界市旅游饭店协会】 成立于2001年元月,有87个成员单位(会员单位)。协会成立以后,首先抓了全市饭店普查工作,第二,围绕饭店价格规范管理和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等问题召开了4个不同类型的座谈会,为下步的价格规范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围绕饭店的水、电经营价格问题,正在争取政策,力争在年内为降低部分水、电价格作出努力,降低饭店在经营成本(部分饭店已得到了落实)。第四,先后协调了三圆宾馆、邮电公寓及部分饭店与市直机关单位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第五,参与了·黄金周的旅游接待,及时地调配了465人次的游客入住难的问题,也为全国各地自行组团而无房入住的430多人及时有序地疏散到部分饭店和有条件的家庭入住,基本上做到了无露宿街头的现象出现,得到了客人的好评,维护了我市的整体形象。会长:杨敬东,822558813907449650。秘书长:屈楚德,电话:8220827, 13037442976。办公地点:设市邮电公寓内。【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员会】 前身为中共大庸县委员会,19491024正式建立。文革中,大庸县委一度瘫痪,被大庸县革命委员会所取代。19855大庸县改为大庸市(县级),大庸县委改称大庸市委。19885月成立地级大庸市,原县级大庸市改为市辖永定区,县级市委相应改称区委。19945月市名更改,始称现名。区委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农村工作部、政研室、机要室、党校、老干局和信访办。自19565月召开大庸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共召开8次党的代表大会,产生10届县(市、区)委。先后有16位同志出任县(区)委书记:张宏光(194910-19 528月),郗光华(19528-19535月),姚巨通(19535-19565月),王长生(19565-19665月),刘振山(19665-19683月),陈东胜(19683-196910),张秀珠(196910-19704),刘庭云(19704-19735月),庹景陶(19735-19771月),黄有为(19771-198312),刘国基(198312-19897),张金华(19897-19913月),刘家望(19913-19935月),郭树人(19935-199512),刘纪福(199512-200012月),现任区委书记邓立佳。地址:市区天门7号;电话:8222221【区委组织部】 区委主管全区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194910月成立中共大庸县委,同时设组织部。19685月,县革委会政治工作组下设组织组,行使原组织部的职能。19736月恢复中共大庸县委组织部。后因撤县建市、成立地级市及市名更改,先后称中共大庸市委组织部、中共大庸市永定区委组织部,19945月始称现名。该部归口管理区直机关工委、区委党校、老干局、编委均为正科级和区委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副科级),内设办公室、干部一组、干部二组、组织一组、组织二组、参照办、档案室等7个二级机构,定编23名。1998年率先开展党员形象监测活动,被中组部推广。地址:市区天门7号区委大院;电话:8222448【区委宣传部】 区委主管全区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能部门。194910月成立大庸县委,同时设宣传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冲击,机构基本瘫痪。19684月,县革委会政治工作组下设宣传组,行使原宣传部的工作职能。19735月恢复中共大庸县委宣传部。后因撤县建市、成立地级市及市名更改,先后称中共大庸市委宣传部、中共大庸市永定区委宣传部,19945月始称现名。该部定编14名,设办公室、新闻组、理论教育组、宣传组、文明单位建设办公室等业务工作机构,归口管理文化体育局、广播电视局。1999年,率先在农村开展四入户一创建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被普遍推广。同年被评为全省三创一争先进单位。地址:市区天门7号区委大院内;电话:8222313【区委统战部】 区委主管全区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19814月成立时称中共大庸县委统战部。后因撤县建市、成立地级市及市名更改,先后称中共大庸市委统战部、中共大庸市永定区委统战部.19945月台办并入该部。该部现有编制6名。其职能是调查研究,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对包括党内外合作共事、民族、宗教、海外统战、经济领域统战、党外知识分子和党外人士安排等统战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行统一归口,业务上指导台办、民侨委、宗教办、工商联、侨联、科协等单位的工作。该部成立后至19844月,先后为2000多人落实了各项统战政策。1995年初总结的关于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安排、使用的经验被中共中央统战部采用。地址:市区天门7号区政协大院;电话:8222583【区委政法委员会】 区委主管全区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为19825月成立,时称中共大庸县委政法委员会。后因撤县建市和组建地级市及市名更改,先后称中共大庸市委政法委员会、中共大庸永定区市委政法委员会,19945月始称现名。该委定编10名,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归口管理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有干警517名。主要职责是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组织党内联合办公,讨论研究重大疑难案件,协助区委、政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1996年,被评为全省执法监督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严打工作先进单位。地址:市区天门7号区委大院;电话:8222136【张家界市永定区机构编制办】 区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区委、区政府主管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机构编制的政策、法规,统一管理本区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机关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审核本级各部门机构改革方案,并检查监督机构改革方案以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负责本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审核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领导职数、人员编制;负责审核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认定、登记和年审工作;指导、协调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现内设综合组和编制组,归口管理区事业单位登记办公室。地址:市区天门路7号区委大院;电话:8222152【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前身为中共大庸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于19528月。19561月更名为中共大庸县监察委员会, “文革中被撤销。197712月重新成立中共大庸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3年改为中共大庸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后因撤县建市、成立地级市及市名更改,先后称中共大庸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大庸市永定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9944月始称现名。19933月实行区纪委与区监察局合署办公的体制。内设办公室、信访室、纪检监察室、审理室、执法监察综合室、廉政室、干部人事室、宣传教育室、监督检查室,代管区党风廉政建设电化教育工作站,定编32名。自1992年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纪案件1109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办理群众来信来访2215件。1998年、1999年连续被省纪委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有两项调研成果被中央纪委、省纪委评为优秀调研成果。地址:市区天门路7号区委大院;电话:8222712【永定区委农村工作部(区政府农村办)】 199410月组建,系区委、区政府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部门,负责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参谋、协调、督查工作。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现定编12名,其中农科教中心办公室事业编5名,归口管理农业农村工作战线9个正科级单位。地址:市区解放路37号区政府大院;电话:8222126【张家界市永定区人大常委会】 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始设于1980 11月的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时称 大庸县人大常委会。后因撤县建市、成立 地级市及市名更改,先后称大庸市人大常 委会、大庸市永定区人大常委会.1994 5月始称现名。该会机关定编27名, 含主任和5名副主任、委员14名,设办 公室和内务司法、教科文卫、财经、选举 任免联络、民族侨务5个工作委员会。自 设常委会以来,先后有6位同志当选常委 会主任:县人大常委主任八届胡太灼,九 届杨贵荣;市(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杨 贵荣;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一届黄东山,二 届黄东山、覃章吉,三届刘纪福、梁顺 炎。地址:市区紫舞东路6,号;电话: 8230796 【政协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员会】  身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庸县委员 会,成立于19844月。后因撤县建市、 成立地级市及市名更改,先后称大庸市政 协、大庸市永定区政协,19945月始 称现名。本届政协有委员166名,18 界别,10个委员工作组,机关编制118 人,内设办公室和学习文史、提案法制、 经科文教3个专门委员会。自第一届政协 大庸县委员会成立以来,县、市、区政协 已历五届,李家志、昌光荣、吕大光、胡 绍林、秦春柏、袁兆平先后担任主席;先 后出版发行<发展中的永定>13辑文 史资料,曾被省政协评为先进文史工作单 位;先后6次组团参加并3次成功地主办 湘鄂豫318县(区)政协联谊会和湘 鄂黔渝4省(市)边区15县(区)政协 联谊会,1995年被省政协评为联络联谊 工作先进单位。地址:市区天门路7号; 电话:8222806 【永定区人民法院】 195011月成 立,时称大庸县人民法院,19945 始称现名。内设办公室、政治办、司法行 政室、刑事庭、民事庭、经济庭、行政 庭、审判监督庭、立案庭、执行庭、林业 庭、司法警察大队、沅古坪法庭、大坪法 庭、大溶溪法庭、新桥法庭、教字垭法 庭、温塘法庭,定行政编98名,全额事 业编5名,实有干警100人。该院1997年被评为全省行政审判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省刑事审判先进单位、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地址:市区天门路1号;电话:8222458【永定区人民检察院】 19558月成立,时称大庸县人民检察院,19945月始称现名。定编62名,业务机构有办公室、政工室、纪检监察室、民事行政检察室、审查批捕室、审查起诉室、监所检察室、林业检察室、技术检察室、控告申诉检察室、渎职犯罪侦查局、反贪污贿赂工作局等。在1998年抗洪抢险战斗中,被湖南省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00年,控告申诉接待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文明接待室。地址:市区紫舞东路4号;电话:8222896【永定区人民政府】 19491016大庸解放,28日成立大庸县人民政府,隶属中共永顺地工委领导。1950年先后隶属湖南临时省政府永顺专区办事处、永顺专署领导。19528月划归湖南省人民政府领导,交湘西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代管。19544月,大庸县人民政府改为大庸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湖南省人民委员会领导,由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代管。19579月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文化大革命期间,县人民委员会遭到冲击逐步陷于瘫痪。1968328,成立大庸县革命委员会。198011月撤销大庸县革委会,恢复成立大庸县人民政府。19859月因县改市,大庸县人民政府改为大庸市人民政府。19885月大庸地级市筹建,原县级市改为市辖永定区,19891月大庸市人民政府相应改为市辖永定区人民政府。1994年,因市名更改始称现名。解放后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先后由张宏光(1949.10-1949.11)   (1949.11-1952.8)、郭维新(1952.8-1952.12)、彭仕林(1952.12-1953.8)、李礼( 1953.8-1956.10)、庹景陶( 1956.11-1968.3, 1973.5-1977.3)、陈东胜( 1968.3-1969.9)、张秀珠(1969.9-1970.3)、刘庭云(1970.3-1973.3)、黄有为(1977.3-1979.5)、朱熙来( 1979.12-1980.11)、杨贵荣(1980.12-1983.12)、甘其受(19 84 .1-1985.1)、张金华(1985.2-1989.10)、张宏任( 1990.2-1991.2)、黄永驰(1991. 3—1992.10)、杨次伟(1993.2-1994.2)、田际福(1994.2-1996.5)、胡建国( 1996.6-1999.12)、覃德泽(2000.1-)担任主要领导。地址:市区解放路37号;电话:8222324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