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政治

古代政治(二)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9:45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慈利安抚司】 世系不明。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慈利安抚使覃垕迎降。初,太祖克武昌,湖南诸郡元时所置宣慰、安抚、长官司之属皆迎降,太祖以原官授之。时参政杨璟率兵至澧阳招抚,驻三江口后请降,王景谕遣之。二年,覃重构茅岗诸寨蛮为乱,平章杨璟讨之。杨王景师连败后,追至羊峰山筑寨拒守。垕诈降,诱执其使,负固不服。王景欲为持久计,遣使请饷,帝命参政戴德益兵,从之。谕令抚绥慈利诸民。璟督将士力战,重遁入溪。三年(1370),平章李柏异讨平覃师,垕还复出寇。五年( 1372),以邓愈为征南将军,周德兴为平蛮将军讨覃后,平之。垕叛服无常,复构兵辰澧诸蛮为寇, 德兴继讨,亦不克。至是命愈往,以德兴 讨之。德兴乃用奇兵破其栅,直捣温阳 关,拔茅岗寨,贼大溃散。德兴留屯大 庸,招安余党,别军攻九溪,克四十八 峒,诸蛮悉平,帝论平蛮功,谓覃重之 役,杨王景不能克,赵庸中道返,功无与德 兴比者。(光绪版《永定乡土志》卷一)。 【土司经济】 司使及土知州,皆自有 山、田,役佃户种之。佃户者,皆其所买 人,如奴仆然。土民则自耕其土,土司如 有横敛,则责之旗头,按户索取,其役使 亦无时(同治《桑植县志》卷二)。桑邑 皆山,其可种稻者日水田,较山地不能什 一(乾隆《桑植县志》卷二)。铅产历山, 土司时曾经开采,砂不旺今口尚存。 又,兴贤里有铅厂,坡其土居之,聂黄敖 万傅等姓,俱系招来开煽者(同治《桑植 县志》卷二)。“土少出产,河道险隘,不 能贩运,惟常德江右(江西)有受廛此地 者。土人住负懋迁,谋朝夕而矣”。“土著 之民不娴匠作,所需木石铜铁之工,多自 桃源浦坼辰州来者”(同治版《桑植县志》 卷三)。 【土司贡赋】 凡土司贡赋,或每年一 贡,或三年一贡,各因其土户、谷米、牛 马、皮、布,皆折以银,而会计于户部。 桑植朝臣见贡银24两。 【土司教育】 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 如不入学者不准承袭。土民不识文字。凡 有誓约,以刀划竹她道为券。雍正七年 (1729),桑植知县连际颖始设县学。 【土司等级制】 土司自称本爵,土民 称之日“爵爷”。“其土民分居各旗,生男 女则报名书于册,长者当差,赋敛无名, 刑弑任意,抄弑鬻卖,听其所为,每出则 仪卫颇盛,土民见之皆夹道而伏。俗言土 司杀人不请旨,见死不丁忧。”土家族土 司不论司职大小,均掌有一支武装,即俗 称的“土兵”。土兵编制有营和旗两种。 【土司“营”】 土司的正规部队编制, 依其势力大小,土司拥有营的多少不等。 宣慰司一般拥有5营土兵,称为前、后、 中、左、右营,以中营最为重要,通常由应袭长子率领,其他4营则由境内大姓或土司亲属、心腹任首领。营兵的职责主要是保关守寨,凭土司衙署的“领单”让来往行人出入。如遇外敌人侵,则放狼烟报警,以便土司很快调集土兵拒敌。遇朝廷征调,则随司使出征。【土司“旗”】 一种寓兵于农的军政合一组织。凡境内男丁,均编入旗内。旗与营之间没有明确规定的隶属关系,营的多少是以人数确定,而旗的多少是以地域大小划定。故各土司即使官职等同,所拥有的旗却有多少之分,桑植宣慰司只有14旗,而永顺宣慰司有58旗。同治<桑植县志>卷八载:“土中军一员,其下分十四旗,每旗有总旗管之,所领或百余人,或数十人,用则为兵,散则为农。”【土司军训】 土司对土兵的训练十分严格,在各司治均有校场坪、搏射坪、射围等习武场所,供土兵操练。战场脱逃者斩手足,战斗中畏缩不前者斩首。【土司官阶】 ①宣慰司,置宣慰使1人(从三品)、同知1人(正四品)、佥事1人(正五品)、经历司经历1人(从七品)、都司1人(正八品)。②宣抚司,置宣抚使1人(从四品)、同知1人(正五品)、副使1人(从五品)、佥事1人(正六品)、经历司经历1人(从八品)、知事1人(正九品)、照磨1人(从九品)。③安抚司,明沿元制,低于宣抚司,置安抚使1人(五品)、同知1人(正六品)、副使1人(从六品)、佥事1人(正七品)、吏目1人(从九品)。④长官司,置长官1人(正六品)、副长官1人(从七品)、吏目1人(未入流)。【土司衙门】 ①总理,亦称旗鼓,为土司衙署中的最高官员,“国有征仪,则为大将,生杀在掌”,一般由土司同胞兄弟担任。②家政,次于总理一级的官员,通常亦由土司同胞兄弟担任。③舍把,亦称为协舍人,从事具体事务的官员,如处理文字诉讼、上京或省城走差等,一般由土司支庶兄弟担任。④亲将,土司的贴身侍卫。⑤旗长,亦称旗头,为土司军队的基本单位“旗”的长官,一般由本地大姓中有威望者担任。【土司基层机构】 ①峒长,数个或一个大寨称峒,设峒长,负有征收赋税之责。②寨长,一寨之长,负有征收赋税之责。【永定卫】 明置,为军事屯田机构。军事上隶属朝廷兵部,行政上则隶属行省都司衙门。明洪武二年己酉(1369),朱元璋在永顺宣慰司境内置羊山卫(今永顺县羊峰乡),湖北沔阳、黄州、襄阳、安陆四县兵役轮流戌守。因运粮不便,常德卫指挥使署羊山卫指挥使黄常,亲至南京奏请朱元璋移治所。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羊山卫治所移至大庸军民千户所(今永定区大庸所乡武溪村),并改名为永定卫。领左右中前后及大庸千户所六。并辖黑松、后坪、桑溪、龙虎、茅岗六关隘。节制容美(今鹤峰)、桑植、永顺、保靖诸土司。军事管理区临近苗疆。洪武二十二年,卫指挥使黄常以砖复修卫城。计城墙周长二千- (1389)十丈,高二丈四尺。雉堞一千六百五十(高四尺)。窝铺六十有二。门四:东朝阳、南朝天、西镇彝、北拱极。各有城楼。城外池长六百三十六丈,深一丈五尺,阔二丈八尺。明永乐年间(1403~1425)卫城治所东移今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撤卫设永定县,以慈利县西三分之一地及“改土归流”后的茅岗土司地为永定县地。永定卫驻军则撤至永顺县芋岸坪驻防。至此,永定卫的军事防御任务宣告完结。【九溪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治所在今慈利县江垭镇九溪村。下辖添平、麻寮、安福三个守御和容美(今鹤峰)、桑植、茅岗诸土司。添平所设天平寨(今石门县境),为九溪卫东线防区;麻寮所设慈利县西北之所平(今慈利通津铺所平村),首任土官千户为唐涌,是九溪卫的中线防区;安福所设慈利县西北的安福寨旧址(今桑植县澧源镇五里桥之方家坪),为九溪卫西线防区。左右中前后军民千户所,分设慈利县西北。其中,左所设瓦窑岗(后迁瓦窑,今桑植县境)。洪武二十三年(1390),左千户李樵始筑城,长三里四十步,高一丈七尺,有东西北三门。清顺治四年(1647),设九永守备为九溪协。雍正年间,诸土司先后“改土归流”,军事防御任务处于次要地位。雍正三年(1725),裁九溪、永定二卫,九溪协守备驻卫城。雍正十年(1732),裁九溪协守备,设都司。乾隆元年(1736),改九溪协为营,裁副将,设游击。咸丰元年( 1851),裁九溪营守备,置九溪千总。至此,九溪卫军事防御任务完结。末任千总为安鸿禧。【麻寮所】 正千户唐涌治所在原在今慈利龙潭,清顺治年间迁慈利县通津铺镇所坪村。世系为:唐涌——唐贤——唐斌——唐盈——唐雄——唐冠——唐大全——唐幸恩——唐幸爵——唐臣——唐仁——唐秉辅——唐国祯——唐宗韬——唐宗略——唐麟微——唐德昌——唐仁爵——唐贤圣——唐维朝——唐世官——唐传玉(“改土归流”后安置在输赢溪,即今慈利县通津铺镇赵家坪村)。麻寮所正千户还下辖清军厅、佐二厅、管操厅、巡捕厅四厅及十隘。【四厅】    (1)清军厅副千户唐清(唐涌弟):驻天星寨,即今慈利第十七都。世系为:唐清——唐永高一一唐恩文——唐昶——唐明德——唐夔——唐明善——唐位——唐希皋——唐锵——唐之屏——唐嘉升——唐膺简——唐祚戎——唐开疆——唐鸿兆——唐业麟——唐弥光——唐岐峰(“改土归流”后安置在书院溪,即今慈利县通津铺镇。(2)佐二厅副千户:唐才——唐朝良——唐立政——唐用——唐惯——唐悦——唐鉴——唐嵩——唐玉——唐继斗——唐膺龙——唐宪高——唐安邦——唐世爵——唐代诰——唐启哲——唐文雅(“改土归流”后安置在慈利县杨店铺,即今慈利县杨柳铺乡)。(3)管操厅副千户(杉木桥乡赵家铺村):卓文德——卓槐——卓权——卓仁——卓景春——卓隆——卓思恭——卓荣政——卓大宝——卓世懋——卓嵩——卓之番——卓自杨——卓自焕——卓启祥(“改土归流”后安置于阳虎坪,即今慈利县东岳观镇枫坪村)。(4)巡捕厅副干户:首任刚洪(明),末任(清雍正)刚应烈。【十隘】    (1)梅梓隘(即原梅梓长官司)正百户(以下副百户土司不录):赵录——赵均宝——赵天林——赵诚——赵之任——赵彦椿——赵文见——赵朝盛——赵廷臣——赵之藩——赵如云——赵宪章(“改土归流”后安置在赵家坪,即今慈利县通津铺镇)。(2)九女隘(今慈利县西北)正百户:向飞雄——向文明——向大高——向汉宗——向海深——向永——向孟祥——向荣华——向斌——向世武——向世廉——向万忠——向万全——向廷位——向元承——向国忠——向紫宸(“改土归流”后安置在杨店铺,即今慈利县杨柳铺乡)。(3)青山隘正百户:刘世贤——刘志温——刘志禹——刘得奉——刘得君——刘永保——刘宽——刘宰——刘明月——刘明照——刘大麟——刘良材——刘良臣——刘尚龙——刘安起——刘国政——刘国联(“改土归流”后安置在九溪,即今慈利县江垭镇九溪村)。(4)樱桃隘正百户:邓雄(明)——邓永爵(清雍正)。(5)在所隘正百户:李膺臣——李嗣胤——李千——李时用——李极——李梁——李世禄——李元圭——李长贤(“改土归流”后安置在升坪,即今慈利县北国太桥乡)。(6)曲溪隘(今慈利县国太桥乡境)正百户:吴子仁(茅岗土司吴统志十三世孙)——吴行——吴亮——吴永端——吴大泽——吴廷用——吴宗尧——吴一极——吴国藩——吴长祚——吴长琏——吴汝楫(“改土归流”后安置在平溪,即今慈利县国太桥乡)。(7)拦刀隘(国太桥乡境)正百户:吴永瑞(曲溪隘百户兼任,吴子仁玄孙)——吴国缙——吴长琏——吴汝梁——吴载韬(“改土归流”后安置在平溪,即今慈利县国太桥乡)。(8)山羊隘(今鹤峰地)正百户:向彦才——向初文——向钧佐——向永斌——向辅——向大绍——向明表——向阳春——向维——向绍勋——向九锡——向文玉。(9)靖安隘(即原靖安宣抚司土司,在鹤峰县城东三里处。后容美土司强占其地,故迁司治,在今桑植县西莲乡境)正百户:向大雅——向良金——向祥——向拳甫——向永忠——向暄-向世瑛——向昂——向廷辅——向汲——向元桐——向永爵——向日功——向九富——向子瑛——向庆历——向祚华。(10)黄家隘正百户:唐全——唐之华——唐朝龙——唐安宁——唐世雄——唐本忠——唐一德——唐荣——唐如斗——唐思龙——唐广爵——唐大戎——唐昌祚(“改土归流”后安置在安家坪,即今慈利县象市镇安家坪村)。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