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茅谷斯称谓的变迁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6:4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四节 茅谷斯称谓的变迁
  茅谷斯的称谓变迁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变化问题,它还牵涉到茅谷斯这一文化的发展轨迹,这在茅谷斯土家语称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可以说茅谷斯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在不停地发展和变化。根据茅谷斯本身的相关资料和一些社会上的口碑资料,茅谷斯应该是经历了几个人类社会时期,它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是同步的,茅谷斯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当今社会。在原始社会时期,茅谷斯又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按婚姻类别来分,婚姻是人类得以繁衍的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形式,人类的婚姻也经过了漫长历史时期,也是具有阶段性的,总概起来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猿时期。我们的祖先刚刚学会佝偻着直立行走,他们的膝盖还无法捋直。不同种群中雌雄人猿实行完全混乱的交配方式,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婚姻”形态,多夫制、多妻制、专一配偶制……按时间来推算,应在300万年前至200万年前,石器时代早期。按人类学家的定位,这一阶段是属于人类社会的蒙昧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除了狩猎和逃命之外,在群体内部还盛行毫无节制的性关系——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同样每个男子也属于每个女子,形成了典型的群婚制。孩子们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群婚制对人类的优生优育是一种冲击和否定,所以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不高,人的平均寿命都是十分短暂的。另外,女人在当时对男人从来就不会要求承诺或要求他们负责任,相互仅仅只限于在性上的交往。男人可以滥情滥交而不负责任。性的过分泛滥,对人类的发展有所制约。婚姻是人类社会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衍繁后代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没有婚姻,人类社会就会自行消亡。有的人可能会大言不惭地说:“有性,人类就不会消亡。”此话不对!至少,可以说不完全对。罗马帝国的灭亡给我们敲响了人类性泛滥的丧钟:它的灭亡,性泛滥是罪魁祸首。罗马帝国灭亡不仅是欧洲文明的倒退,而且还是世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逆淘汰。正如基督教一次会议上有人叹息:“雄伟的建筑物被捣毁,珍贵的典籍被付之一炬,繁荣的城市被废弃,纤弱高贵的妇人成为野兽手中的玩物”。当时公共娼妓制的兴盛,直接冲击和破坏了一夫一妻制婚姻格局。无效性生活(不生育孩子的性生活)增加,有效性生活(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减少,人口急骤下降,对人类社会人种低劣现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阶段是在1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体的自然分工逐渐使人类的先祖意识到,老夫少妻和老妻少夫不利于优生优育。从事狩猎、采集活动的中青年人与从事家务劳动和照管孩儿的老人之间产生了极其明显的精力差别。性生活便出现了以辈分划分的界线。人类进入了长达近100万年的“血缘家族”时代——班辈婚或辈行婚。班辈婚使人类历史上开始有了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人类与兽群的区别,但这一社会组织形式十分松散,没有社会的层级组织结构,只是一些原始的、临时的和十分粗制滥造的准社会组织。人类社会和人类漫长文明历程由此起步。
  第三阶段是在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新人阶段后期。人类正准备用“禁止乱伦”终结最后的蒙昧和野蛮。那时,近亲间性交的混乱导致了婴儿成活率低,出现了畸形儿和低能儿过多的恐怖现象。原始人开始对男女关系有了比较严格的界定。母权的逐步确立,引起了婚姻形式的改变。不同部族间通婚了,婚姻出现了一种灿烂的阳光。种族外婚制,使我们的品种越来越优良,生产力有所提高。
  第四阶段是在5000-6000年前,偶婚制的开始形成。家庭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一夫一妻的模式以“抢婚”方式即将撕碎花花公子们的美梦。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当一个青年男子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劫得或拐得一个姑娘的时候,他们便轮流同她发生性关系。这一关过后,这个姑娘便被认为是那个青年男子的妻子。反之,要是被劫的女子背夫潜逃,被另一男子捕获,她就成为后者的妻子,前者就丧失了他的夫权和男女关系。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排他的婚姻关系。群婚制消亡了。
  第五个阶段是在4000年前,统治了人类社会5万年的母权制被彻底推翻。男人为了抓牢这次“伟大”的胜利露出了可怕的真面目。从此,丈夫在家中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专门生孩子和延续种族的工具了。
  茅谷斯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她虽然不像整个人类的婚姻与性发展那样阶段密集,但粗犷性发展阶段还是较为具备。
  1.茅谷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人类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原始社会的初期)。茅谷斯在这一阶段是从猿变成人的时期,我们从茅谷斯的土家语称谓“撤嘎”“送嘎撤嘎”中可以获得这一信息,上面在对茅谷斯的土家语的称谓中就把“撤嘎”和“送嘎撤嘎”的含义作了分析。也就是说茅谷斯在这一时期具有了人的雏形,人类向真正人开始过渡了。到后来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茅谷斯在土家族地区也还是长演不衰,但茅谷斯的这种语言状态和行为状态都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土家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种惊人的贡献,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历程提供了化石性的依据。语言的产生,很多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曾作过论述,具体产生于什么年代呢?人类语言大致产生在五万年前,这个时候,人类智力的进化经历了手巧的人、直立的人和智慧的人三个阶段。智力达到了一定程度,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时候人的发音器官也进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在生理上能够负担起语言的责任。发出一定复杂的语音来,人类的文化产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飞跃。我们不管语言产生于何时,但茅谷斯的语言表现却给整个人类的语言的产生绽开了一朵报春花。
  2.茅谷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时期(婚姻形式包括群婚制和普那路亚婚姻制)。
  从茅谷斯的土家语的称谓来看,茅谷斯经历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从上面茅谷斯的土家语称谓的第一类和第二类的拔帕、拔帕格蚩、拔帕尼、哭琪卡卜这些以女性为中心的称谓来看,茅谷斯最早还以演女性为主,出演的角色也完全是女性,后来发展成以男性为中心后,茅斯中的这些角色又改由男性来装扮。茅谷斯这些称谓也有它的规律性,开头是“哭琪卡卜”,“哭琪卡卜”被土家语称之为“人熊外婆”,这说明当时人类从类人猿正向人类过渡时期,当时的人类还没有脱离“猿”的范畴,后来湘西土家族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恐吓小孩,常常说“你不要哭了,哭琪卡卜来了。”人们也不管真正的效果如何,至今还是照样对小孩进行恐吓。说明茅谷斯的“哭琪卡卜”这一称谓已经深入人心,成了土家文化的保留品种。
  当人类进化到了一定的时候,已经完全从猿人进化到了人类,也就是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所以,茅谷斯的称谓也就有一些进步,进化成了人还叫“哭琪卡卜”就不太好了,就单纯以女人的称谓为茅谷斯的称谓,这样就取名为“拔帕”,“拔帕”是土家语对女性最古老的称谓,现在这样的对女性的称谓除少数土家语地区对超过古稀的女性老人称呼外,几乎在其他地方的土家语中已经消失。其实“拔帕”是土家族在原始社会时期对女性的最普遍的称谓。她不分儿童女性、青年女性和老年女性。后来,通过时间的洗礼,慢慢形成了只是对老年妇女的专门称谓。因当时是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时期,女人当权的时代,这样以女性为主体,以女性为中心,茅谷斯的表演以女性为主,自然称谓以女性来称谓就不足为怪了。有了“拔帕”这一女性的总称谓,接着就有了“拔帕格蚩”称谓了。前面说过,“拔帕格蚩”是汉语“女人玩耍”的意思,由于女性占主导地位,茅谷斯的称谓为“女人玩耍”也是十分正常的。不过这要比前一个单纯的称谓“拔帕”进了一步,也就是说女人已经可以大张旗鼓地玩了,玩也就成了女人的特权。紧接着过了一定时间以后,茅谷斯的称谓进一步演变成了“拔帕尼”,要说是前面的女性称谓是女性自己主动的话,那么这个称谓就成了男人的主动了,因为“拔帕尼”的汉语意思是“找女人”,也就是说,女人也不一定随随便便就能看到了,男人得花一些功夫去“找”才行,并把这一现象运用于茅谷斯的称谓之中。这也就透露出了父系社会要代替母系社会的一个征兆。男人们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了。也就是说女人主宰社会的身影即将消失,所以就形成了“拔帕尼”,即要找女人的局面了。再后来,土家语称老婆婆(老年女人)为“拔尼”,是“拔帕尼”省去中间“帕”的简称。
  值得一提的是,一种文化既然在一个民族中已经形成,如果没有巨大的外力干扰和侵略,也是一下难以消失的。但它可以发生变化和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前进,“拔帕”的意义也发生了分野和裂变。一方面“拔帕”成了女性的专职称谓,另一方面,“拔帕”又演化成儿童的保护神,土家族每当哪一家生了小孩,就要用纸剪一个“拔帕”的神像,贴在碗柜上,每次母子吃饭前就要先敬奉她。否则,就认为小孩会抚养得不顺利。就是现在土家族梯玛在做法事时梯玛法事还有下列几种叫法:月日(土家语,意为敬神)、摇笼柯洛(半汉半土家语,意为摇铜铃,土家语称铜铃为笼柯洛)、玩菩萨、摇包包、做土老司等,为了免除小孩子的一些灾难,还有一个度“拔帕”的情节,以求得“拔帕”对小孩子的保佑。
  3.茅谷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包括对偶婚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
  茅谷斯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后,就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茅谷斯的土家语称谓就由女性中心转变为男性为中心了。它的称谓就有了“拔普卡”和“拔普卡日”。在父系社会中,茅谷斯的这些称谓虽然没有像女性的称谓那么多,但是这一称谓却坚定了茅谷斯的社会的变革,从一个社会转换到了另一个社会。从这以后,茅谷斯就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迈上了社会舞台。男人们就把自己的很多秘密展现在世人面前。茅谷斯的内容也就增加了不少男性方面的内容,观赏性增强了,他的社会意义有了新的变革。男性登上社会的舞台,就要竭力去宣泄男性文化,去展示男性的魅力,于是茅谷斯的装扮有了“粗鲁棍”(即男根),在动作上也就有了“夸雄”、“挺雄”、“打露水”等展示男性雄风的动作,把男子汉的阳刚之气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中。除此以外,男茅谷斯也有了向女茅谷斯调情的权利了。可以吹木叶调情,可以唱山歌调情,可以公开对女茅谷斯产生爱慕心理。男茅谷斯由此而向女茅谷斯产生了追求的心理和大胆的举动,原来男性的被动局面转换成了主动局面。还有在茅谷斯的表演中把男茅谷斯的抢婚场面完整地搬了进来,表现男性成了真正的社会的主宰者。凡是男性应该有的东西,在茅谷斯的表演中都有一定的体现。茅谷斯的这一切看似是一种普通的生活琐事,其实这是一种文化进步,这是一种社会印记。他毫无掩饰地向社会宣告:人类已经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
  这一时期,人类的经济类型开始由渔猎型向农耕型转化了,婚姻关系也由群婚制转向对偶婚。
  把茅谷斯的名称由以前的女性名称,改为了男性名称:“拔普卡”和“拔普卡日”等,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实至名归的。其实,茅谷斯中的“拔普卡”,原来就是土家语对茅谷斯中所有男性的称呼,到后来干脆把这一名称作为一种经验十分丰富的男性的称呼。再后来,就成了对老公公称呼的专用名词了。再到后来,土家语对老公公的称呼就又由“拔葩池”所代替了。
  茅谷斯的这些变化,说明土家族先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很有一定的预见性,也说明人类社会的前进信息在茅谷斯中有一种强烈的表现。
  4.茅谷斯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从春秋战国到“改土归流”时期。
  为什么茅谷斯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要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改土归流”这一段时间呢?因为在清朝“改土归流”以前酉水流域还十分落后、十分封闭,外人很少能进入这个地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原始或半原始的社会状态。虽然到了五代末期,也就是说到了后晋天福年间,当时的楚王马希范和溪州刺使彭士愁发生了一场不对等的溪州之战,搅动了酉水流域的原始社会的秩序,酉水流域就好像向封建社会过渡了,但实际上还是没有动摇原始社会在这片土地上的基础。如茅谷斯有了“纺棉花”、“背苞谷”、“锄草”等内容,这在土家族的茅谷斯表演过程中也就有了这个时期的烙印,这些都是冶铁业发展起来后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大家公认,中国的冶铁业发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以后就是封建社会了。在后晋天福以后,在表演茅谷斯的时候,开始有了敬土王的习俗。土家族由原来敬奉八部大神单一的神祗,变成了既敬八部大神又敬土王的二元神祗。这种二元神的出现,是一种本质上的变化。土王就是土家族对彭士愁及其后代各土司的称呼,但彭士愁是公认的土家族的土王(也有的地方把八部大神说成是土王,但不是很多)。有人称溪州土司(主要指湘西土家族地区土司)八百年,就是从彭士愁这一代算起。也就是说以溪州之战(后晋天福五年[940]到清朝“改土归流”[1725])为时间段,湘西土司主要又以彭氏当政,湘西彭氏又分两大系列,一是永顺彭氏,二是保靖彭氏。虽然保靖彭氏也是彭士愁的儿子彭师杲衍繁下去的后代,但后来年长月久,还是发展成了另一个系统,再后来还联了姻。龙山的彭氏既有永顺彭氏的血统,也有保靖彭氏的血统。
  彭氏考源:
  彭祖,系隆终第二子,吴回子孙。老童之曾孙。颛顼之元孙,名钱铿,封于大彭。《汉书·地理志》楚国彭城县注云:“古彭祖国。”《后汉书·邑国志》亦云:“彭城,古大彭邑。”《太平寰宇记》:“彭城县在江南徐州府。城西北隅,彭祖旧宅,县有彭祖井,城东有彭祖墓。又彭婆墓亦存。”“眉州象耳山亦有彭祖宅,今名彭山县,县亦有彭祖墓。”《地舆志》:“彭帝生于帝尧,丙子岁,子二,长日武,次日夷,三日彭祖。”为福建武夷山神。附《辨史记》、《楚世家》云:“陆终生六子,三日彭祖。”虞翻云:“彭祖名剪,封于大彭,合诸《大戴礼》,五帝、尧、舜,举彭祖而用之。是彭祖者,钱铿也。”《世本》云:“老彭,名铿,在殷为守藏吏,在周为柱下吏。”虞翻《戴德篇》,亦有老彭之语,寿八百岁丧,四十九妻,生五十四子。《汉书·古今人物表》:“隆终列第二等,世次在唐虞前,老彭列三等,在殷时又有大彭,亦列第二等,在老彭略后。然则,老彭与彭祖属两人,而彭祖始封老彭,大彭皆其后。抑老彭为大彭,支子别氏为非姓,与古者同民异,后世姓氏不分。《世本》先乱矣之。”
  永顺彭氏系统
  据清朝光绪版《龙山县志》记载:“土司自彭碱后世居永顺,彭城殁,子彦唏袭职。彦唏殁,子师裕袭职。历二十四世。至肇槐纳土,先是彦唏次子师杲分保靖司,历十八世,至世雄,世雄殁,其长子万里袭,而分其次(子)万金于南渭州,万金传十二世,至彭鼎纳土。洪武二年诏置永顺宣慰使,领州三:日南渭,施(溶)溪,上溪(州)。五年,设南渭土知州,而万金受其职,万金传十七世,至宗国纳土。大喇司先属保靖司两江口际,世雄孙药师图南弟莫古送旧为长官司,正德十四年分江左地改属辰州,设大喇司巡检,以莫古送六世孙惠为土舍,协理之。更六世,至御椿纳土,仍袭前职,椿殁,弟御桔袭,雍正十三年诏改袭把总职,御桔殁,子炳袭,炳殁,子荣魁袭,荣魁殁,子华鉴袭,华鉴殁,子肇德袭,肇德今存,子美成。”
  湘西彭氏祖源
  彭玕,字叔宝,生唐开元丙辰,任吉州刺史,拜左龙韬上将军节度使行军司马,特进检校太尉,妻夏侯氏醮国夫人,继妻郭氏,原国夫人,生子十一。
  彭城,仕唐,为辰州刺史,拜金紫光禄大夫,同向伯林破吴著冲。梁开平间,为溪州刺史,生一子彦卿。
  彦唏,又名士愁,《五代史》作士然,史伍臣。《十国春秋》作士悊,袭父职,置刺史,以子师裕、师杲分领其众。
  以后分永顺、保靖司,又分南渭州、大喇司。
  永顺司世系
  师裕—一允林——允殊——文勇——儒猛——仕羲——师晏——福石宠——思万——胜祖——天宝——仲——安国——万潜——世雄——瑄——世麒——宗汉——宗舜——冰年(无考)——显英——明辅——翼云——元锦——廷机一廷椿——宏海——宏澍——肇槐——肇桓——肇相
  附:南谓州世系
  万金——金胜——付才——律恕——可宜—一始祖俾——惹即送——定——慨主俾——良诚——章——世忠——正——应骐——宗国
  保靖司世系
  师杲——文通——儒毅——仕隆——云从——凌霄——邦宏——勇——泰定一师孔——定国——思善——本荣——齐贤——博(以上事迹无考)——世雄——万里——勇烈——药哈俾——南木处——显宣宗——仕珑——翰——九霄——虎臣——良臣——荩臣——守忠——养正——象乾——朝柱——彭鼎——泽龙
  附:大喇司世系
  世雄——万里——勇烈——药师——图南——莫古送——忠——武——胜祖一世英——惠——志显——启忠——一正——应楚——景——泽永——御椿一御桔——炳——荣魁——华鉴——德
  湘西土家族在进行“摆手”和演“茅谷斯”的时候,由原来敬奉八部大王,到后来彭氏主政湘西后又加了一个土王。有的土家族地区进行小摆手活动时,特别是有的彭姓的土家山寨,干脆就是敬土王,把土王的地位哄抬到与八部大王并列的高度,有的地方甚至还把八部大王退居到幕后去了。这不是说彭士愁直接染指了茅谷斯,而是土家人民慑于彭士愁的淫威,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彭士愁作为主神来祭祀了,并把他的残酷统治当成了一种合法来颂扬。
  从后晋天福年以后,茅谷斯的内容没有过多大的变化,一直到清朝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后,茅谷斯的内容对具体的时代又有所反映。比如,茅谷斯中有了“读书”的内容,在“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族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甚至一般民众的住宅连瓦都没有,一般老百姓只能住茅草房。所以在土司统治时期还有“只准州官骑马,不准百姓盖瓦”的说法。“改土归流”后,清朝政府才解除了土司时期的禁令,土家族开始有人读书了。这样茅谷斯紧跟时代的步伐,也就在其内容中增加“读书”的场次,不过这内容很诙谐,很幽默,只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取乐的方式。尽管如此,这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族的茅谷斯不仅把“读书”的内容加进到茅谷斯里,而且还把“医生治病”这样现代化的文化事象移植到了茅谷斯中,这充分说明茅谷斯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只要有一定的时代气息的事象,它都会竭力表现出来的。它不愿意落后于时代,也不愿意把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束之高阁。
  5.茅谷斯的第五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
  茅谷斯被社会广泛认识,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和湖南省的土家族访问团到土家族地区进行访问期间,土家族人民为访问团实地表演了茅谷斯,并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再后来,由于某些方面的需要,茅谷斯的表演时有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茅谷斯表演大都脱离原来土家人民的原本性质,把表演的场地、时间和装束也进行改变,与土家族茅谷斯的原旨相去甚远,甚至还出现了对茅谷斯任意篡改的现象。有的在舞台上的表演虽然冠名茅谷斯,其实质上不是茅谷斯,把原汁原味的茅谷斯进行了现代化处理,使茅谷斯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