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行吟山水间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2:1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金克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行吟山水间】
  山为体、石为骨,林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云烟为神彩,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画论》)
一、 山水论
  清同治八年(1869),风水大师向世芳为重修张家界龙凤庵撰写了一篇题为《重修化香坡龙凤庵募化功德碑序启》,很值得一读:龙凤庵,古刹也。脉自青崖山,苍苍莽莽,峻崛而下,峭石千寻,适当山脊之中地,距城西七十里,其永邑之太祖山乎。东咽过峡,峦特起行数里,上出重霄,有寺日朝天观,高与天门山并峙,环山而抱者,一龙之爪牙,凤之羽翼。如徐家峪至板坪,张家界至芦毛界,山麓劈分三大支,其正南一支,蜿蜒而去,则三仙山,其驻跸也。旋结子午如,龙蟠凤集,为县城之少祖。自扯竹披落坝坪溪,牛车坪居其右,李家边山在左,转角而下,散入平阳。凡东乡都邑之美,无异龙距嘘气而凤朝阳。从空山东下前社溪、张家湾、杨和坪、王家佬至铁铺止,其东北势若双行,一出后社溪,一连宝峰山,气象磅礴而山川悠远,富贵极盛之乡,真如龙在郊、凤在薮矣!自瀑水坡分行郑家坪,其中州也。贵峪在其后,自宝峰山以下,李家岗、王家湾、杨家坪皆□□(此二字剥落,下同)。其西南自高而下,卓荦为杰,纡余为研,其中人物辐辏,比户连云,所谓龙之戏、凤之翔乎!自香炉山、十八山、□□、西峪、水龙坪以上,转归禹溪、茅溪、奔官仓坪、九家坪,至□□坪止。迷水溪、郝家坪、黄薄岭、风山垭同,相辅而行。夫太极成而万象生,皇极建而九畴定。总诸名胜,由此发端,则此庙非仅两都之保障,实一邑之根基地。地据上游,山成宗派,应亦饮水而思其源,数典不忘其祖。……
  与其说这是一篇碑文,不如说是一篇行文如流水的山水散文,更是一篇总揽张家界一方山水的大气磅礴、分析人理的风水大论。
(一) 山之骨
山之一:天门山
   (背景资料)海拔1518.6米。山顶面积2平方公里。中心景区面积469.0公顷。古称“方壶之山”,又名壶头山、嵩梁山、崧梁山、云梦山,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四年(575),祀为南岳。吴永安六年由吴王孙休赐名天门山。清代,县令李瑾又赠名玉屏山。共有植物134科353属532种,珍稀植物2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二级9种。其中发现一种世界无名植物,专家定名为“大庸鹅耳枥”。有野生动物148种,其中兽类39种,鸟类74种,计21目50种 123属。其中有猕猴小仅3至4寸,可置掌中,名“哈巴猴”,举世罕见。(见刘大建《史实精华》)1992年7月27日,批准建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竣工的天门山观光索道,全长7200米,高差1293米,极限高1453米,均破世界纪录。而天门山原始空中花园,则是世界最高、最大,最美的自然花园,它把称之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早已消失了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的童话变成现实。而重修的天门山寺,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气势,营造了人类为之向往的“天国”之境界,它必将成为全世界为之共享的精神乐园。
  天门山为一狭长形孤山,四围皆呈900绝崖状,顶为丘陵式平台,有大片原始次生林。曾发现菊花石、海贝、三叶虫等化石,以为是洪水时期“云梦遗泽”,故有“前有去梦,后有子午”之说。又因全山状如茶壶而得名“方壶之山”,有人提出上古有蓬莱、瀛洲、方丈(即方壶)三大海中神山仙居之说,独方丈一直无有可类比者,故此壶头山可否就是古代云梦大泽中方壶之山?《后汉书》称“此山与东海方壶相似,故名”,然东海方壶至今乃一虚幻之仙境,并无实指。另有人称方壶为中国的“诺亚方舟”,即洪水时期人类生命摇篮,那么,天门山就是人类的“祖山”了。天门山自1264.7米至1396.2米绝壁处,天生一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的穿山溶,因1999年在此举行世界飞机穿越天门大赛而闻名全球。
  据考,远古时期,天门绝壁已开了一扇“天窗”,在汉代马援征战壶头山之前,即已扩大到“数十丈”,并将此称做“天门”,但没叫“天门山”。(见第一卷《屈原赋澧》)关于天门的不断变化,有文字可稽考的仅有两次。第一次为三国时吴国永安六年(263)11月,“武陵蛮骚动,吴武陵太守钟离牧压服之”,恰在此时,“其山开,玄朗如门,高三百丈,广二百丈,……孙休以为嘉祥,分武陵郡置天门郡。”(郦道 元:《水经注》)第二次是天启七年(1627)六月。先是阴云狂风摇撼大地,继而暴雨数日不止,突然间天门山那边传出一连串山崩地裂之爆响,岩石撞击出的灰烬逐渐移到卫城上空,遮天蔽日,大地变暗。几乎同时,天门西部之古天池(约600至800亩)崩决,洪水奔腾出峡,冲断西溪河堤,与澧水洪峰汇合,致使潭口壅塞,永定卫城大半被淹。《永定乡土志》载:“西溪之水古因流得名,至明于启七年,溪徙而北出独子岩,河非复西溪之旧。”这次洪灾还祸及慈利以下数县,“熹宗天启七年,大水击郭北,琵琶洲断焉,城市行舟,民多漂没……”(《慈利县志》)整个澧水流域一时处在“世界未日之中”。故民间至今仍流传一句古话:“天启七年,垮天门,崩天池,改西溪。”一个多月后,凝固在卫城上空的灰烬才慢慢散去,人们惊异地发现:“天门长高了,”天门增大了!
有的社会现象,千万不能与自然之灾异联系起来,只能将史料如实记载,让人自悟其不可知的“变数”,否则,就会坠入“迷信”的泥淖里去,从而让一些人反感。
  比如永安六年,亦即汉景耀六年,八月,魏攻汉,汉改元炎兴;十一月魏攻成都,刘禅降,汉亡;十一月,武陵蛮反;次年(264,司马昭改元咸熙。同年吴景帝死,孙皓改元元兴;265年,司马炎改元秦始。四月,吴改元甘露;266年,吴改元宝鼎。……
  你看,天门崩塌之后三年之内,皇帝死6人,改元6代,亡国1个。而最玄乎的是:那个昨天还向君臣请教天门崩眼是凶是吉,最后决定分武陵郡(今常德)置天门郡的吴王孙休,不数日便驾崩西去。
  而明熹宗天启七年,正是大奸贼魏忠贤祸国殃民的“天启之乱”,全国血屠成河,死尸枕藉,所谓天怒人怨。五月初六日,明朝故都北京发生震惊全国的灾变,这一天早上,随着一声大震,上万间房屋、2万余人皆成粉未,在紫禁城内施工的2000余名匠师摔成肉饼,一尊2500公斤重的大石狮飞出顺城门外,无数人头不翼而飞无数官人平民的衣服瞬间被神秘的地剥得精光……朱由校皇帝认为这场实验是由自己当政不端的原因,便下“罪已诏”来责备自己。(引自大众文艺出版社《人类神秘现象》第148页)但是难以理喻的是,熹宗皇帝虽然作了自我检讨,只是 “上帝”并没有原谅他,两个多月后,即同年八月,熹宗暴死,改元崇祯。十一月,魏忠贤自缢……
  还有一个更为奇特的自然现象:天门山绝顶(距天门眼约250米处0有一方圆约半亩,深1-2丈的天堰,平时干涸无水,里面长满树木杂草。可说不准那年干旱酷暑,天池突然涌出一股泉水,飞下万丈绝壁 ,造成无比壮丽奇特的瀑布景观。瀑布宽20-40米,绝对高约1200余米,比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979米还高230余米,堪称世界最高间歇瀑。飞瀑时间一般在15至40分钟。前人将这一奇观列为“庸城外八景”之一,叫“天澧瀑布”,并有诗记其事:“六月天漕飞瀑而,倒泻银河出仙溪”;“白练双条绝壁悬,看泻银河下九天”。
  本来干旱翻水就是一奇,可奇中更奇的是这种自然现象又引起一连串“迷信事件”。本书没有理由不如实记载这些证据确凿的史实,并无意宣扬什么,只备录以供专家研究,因为世界这类神秘的“迷信事件”多不胜数。爱因斯坦说过:“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因为人如果不再感到奇怪,不再表示惊讶,那就和死了一样,和一支掐灭的蜡烛没有不同。”比如1944年翻水时,庸城人既忧又喜,要么国亡,要么胜利。第二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庸城人狂欢了整整15天。1947年翻水,次年庸城爆发了震惊湖南的“党团斗争”大屠杀。1949年6月翻水,当年10月,蒋家王朝覆灭,共和国成立。1965年那次翻的是红水,其规模、时间为近百年之最。庸城3万人争睹“红”水奇观,过后,满街议论纷纷,认为“红”水主血光之灾,中国要大乱了,果然不幸而言中,次年即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旷日持久、损失最为惨重的“文革”大劫难。1975年翻水,恰是“批林批孔批周公”闹得最凶的一年。未曾料1976年又再翻洪水(此类连续翻炎,千年难遇0。就在这年,唐山大地震,60万人一坑埋;周总理、朱德、毛泽东三位领袖先后辞世,全国上下一片恸哭之声,“四人帮”抢班夺权。
  既然当今人们都在追求“天人合一”理想主义的自然生态模式,那么,对“天人感应”的意识形态观亦应引起足够重视。我以为,祖先时代相信万物有灵,那是社会初级阶段朦胧意识的一种反映,当今人们重新认识并研究这一课题,则是对自然科学领域的一种超越与解脱。从古到今,试图解读天门的仙家俗子又何其多矣,有的甚至不惜隐居于斯,落户于斯,出家于斯,甚至归葬于斯。然而,宇宙渺渺,天道茫茫,那从打造了亿万斯年的山魂之中修炼而成的场气、灵气、信息、玄机、本来就是一个未可知的“禅”,我辈凡夫俗子又何有能耐动  以“迷信”、“唯心主义”指责之否定之挞伐之?
山不言自高。
  天门山,仍然如昨日模样,睁着一只天眼,高深莫测地注视着山下小城和这个纷繁世界的人们,说不准又在某一火阳高照的日子,不经意地在白天放出一股“天水”,就像一总高挂于万丈陡崖上的无字天书,让人们推测那上面所隐藏的秘密。
——不管这秘密是祥瑞是恐怖是灾难,你都得面对!
山之二:五雷山
  五雷山,又名雷岳、雷山、大维山、海拔976米,距慈利县城15公里,属武陵山南支余脉。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相传远古时,有净乐国太子不知何故遴选此山,垒石室于其上,苦炼经年,“终成真武帝君”。后唐卫国公李靖自称教祖李耳之后裔,于北山草创道观。元至正四年(1344),翰林编修,邑人张兑“归隐兹山,布施福地”,使之初成“荆南胜境”。明洪武四年(1371),张兑被朱元璋再次起用为朝廷编修,五雷山名声大震。万历年间,常德荣定王朱翊珍(明宪宗后裔)和澧州华阳王朱奉允(亦称安惠王),对此山仰慕不止,慨然出资增修庙宇,规模大至36宫、72殿、48寨。其金顶一峰。独出,五峰来朝,为全宫之核心,因其“雷扫其殿,钟鼓自鸣,尘埃自净”而将大维山更名五雷。神宗帝特封五雷山为“天福地”,钦赐匾额。
  五雷山众宫观依山脊罗列,绵延10公里,所谓古木拥翠,楼阁入云,气势磅礴,仿若天宫。明清以来,这里是长江南部规模最大的道教圣地,是古代宫观建筑一大奇迹。华阳王朱敬一勒碑“楚南名胜数五雷”;张兑亲题“威镇名山推第一”,一时有“北武当,南五雷”之称。每逢三月初三祖师生日会、八月十三翰林会等,“旁魄百里,列县俱瞻”,“四方朝谒,辐辏其山中”。民间亦传:“朝不朝,三万八千到。”
  五雷山与武当山同属张天师正一派,故五雷山又称南武当。汉唐以来,中国佛、道文化兴起。尤佛教来势凶猛,比较而言,作为国教的道教却显得有些疲软。却未曾料因五雷山的名气而稳定和扩大了自己的信仰者和崇拜者队伍。常德市所辖的若干县几乎多数是道教的信徒,故每年打会的人成千上万。民间还专门成立了香会组织,各县各乡香会往往不约而同展开登山山赛,看谁的会旗最先插上金顶。。这种崇道文化心理,具有极其久远,深厚的历史沉淀,在国内 堪称一道人文风景
  五雷山的衰势始于清未民初,战火兵乱,劫匪骚扰,到20世纪初,几成废墟。90年代中,该县政府为抢救祖国道教文化遗产,凿山开路,复修殿宇,推广旅游,再续香火,千年古刹雄姿,得到初展端倪。而首倡恢复千年道观建筑群的,即是县委、县政府首脑人物张宏任、陈官炼二公。
  若以自然景观论,群峰如簇,万山来朝,气候宜人,区位优越,尤与常德诸平原市县近距离为邻,且有传统朝圣之习俗,故不失我市东大门朝圣,避暑、旅行度假之胜地。而以宗教名山论,与武当山不相伯仲。

山之三:八大公山
  相传大洪水过后,留下茫茫云梦大泽,惟这座大山高出一头,成为武陵西北部海岸,顶住惊涛骇浪,有八家人得以幸存,成为人类中的始祖,故称“八大公山”意为武陵之祖山也。其主峰斗篷山海拔达1890米,故又称两湖(湖南湖北)之屋脊。
  八大公山位于桑植县境内湘鄂边界,距市区170公里,由天平山、斗篷山、杉木界三大林区组成,东西绵延数百里,是当今亚热带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区,总面积约34.8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06.3万立方米。1986年,国务院将该地列为我国首批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93年7月,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八大公山原始森林,沉埋千古,几乎无人涉足。明代中叶有舒姓家族因避乱遁入茫茫森林,隐居小庄坪一隅达数百年30年代贺龙率工农红军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遗迹犹存;1971年,一位老林业工人偶尔揭开了这块土地的神秘面纱。
  八大公山动植资源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维管束植物达168科631属1448种,其中木本植物93科
  258属702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8种,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水杉2种;二级保护的有银杏、连香树等15种;三级保护的有银鹊树、天麻等27种。森林内上千年的名木古树达18万株,名贵花卉达180余种,占全省中草药种数的一半。尤以称为“四大药王”的白三七(竹节人参)、扣子七、乌金七、金盘七以及天麻、七叶一枝花、四两麻等构成该区“天然中药库”的精华。
已查证的脊椎动物64种,其中兽类45种,鸟类64种(留鸟52种),两栖类18种,爬行类19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16种,如毛冠鹿、金钱豹、苏门羚、红腹角雉等,这里的动物资源几乎汇集了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的特有种类。
  八大公山,茫茫的原始次生林,满山遍野的奇花异草,稀有的珍禽异兽以入串珠般的瀑布,迷宫般的峡谷,令人叹为仰止的庞然大山,堪称长江南部最大的原始森林自然景观,是国内罕见的天然动物园,、百花园、百药园和百草园。
  从大旅游圈资源配置角度,八大公山无疑是发展原始森林科考、探险旅游的重要基地,亦是建设天然氧吧的最佳选地。
(二)水之脉 
水之一:溇水
  溇水,这条澧水(注:澧水已于第一卷述及,此略)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湖北鹤峰县七眼泉,流经市境面积1428平方公里。
  这是一条曾在南蛮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的大河,最早见诸《后汉书》:武陵溇中蛮叛。土家族最大的容美土司大部及北桑植土司、慈利西半县等,全赖这条母亲河哺育。出土文物作证:这条河与澧水一样,曾经有过灿烂的人类发祥地的遗存。作为土汉分界的咽喉,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0,朱元璋鉴于溇中蛮夏德忠“叛乱”,下令在大峡出口处建九溪卫城,以控制容美、北桑植土司。这座卫城的规模与永定卫城如出一辙。在不足百里之地连建两座卫城,举世罕见。古城现存部分明代原版建筑,有兴国寺梅花殿(省级文物0、北城门等。
  在溇江人潮溪段,有一高达千米、三面环水的孤峰,这便是名震南国的廖城。循栈道登山,顶为丘陵平台,有村落、有山地、稻田千余亩。昔日山上耕牛,必幼崽时用柴码背上山。山民自己纺纱织布,自给自足,挑盐一担,即可一年不下山。《慈利县志》载:“廖城,白抵城也,困宁廖叛居得名。嵯峨万仞,峻垒若墉。其南俯溇,仅二道可资出入。上负平土,水田边顷。相传元未大乱,民有结砦此者,寇或来钞,围攻经岁,风上弃稻,秉乃舍云。”
  溇红另外还有两处了不得的人文景观。一是驾峪,史载明末清初,张献忠部攻克澧州,华阳王朱敬一携眷属来此避难。明亡后,清军在全国捕杀李自成余党和前朝皇亲国戚。顺治四年,上荆南道王崇供儒得华阳王下落,即率兵至九溪卫将基抓获解京。朱敬一病死武汉,其子被斩,九族皆来。传闻华阳王曾将大量金银珠宝秘藏后山府,被捕前夜,天降暴雨,山崩地陷,口封闭,因而成了数百年未破的财宝之谜。无独有偶,李自成兵几后,其部将李过也出家江边建茅奄隐居,并对这里风光赞赏不已“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此间。”虽说后来风声很紧,飞锡天门山寺,死后还是念念不忘归葬茅庵。此人即神秘侠僧野佛是也。
  溇江不仅扔有从多的神秘人文资源,山水风光资源也是独秀一枝,且不说今人所筑高达131米溇江大坝,造就张达75公里高峡平湖之仙境,那美谈了千百年的人类生命之门——阴门山、吊儿岩奇观,仍是溇江燄魂之所在。古人云:“沧浪有浑日,溇江浊无时。”似溇江如此绝对没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大河,地球上又有几条?把青山、绿水、峡谷、平湖、森林、溶温泉古城、古寨、古人等,另加阳光、清风、明月,皆画在一面明镜般的湖水之上,然后供人们去制造又一个风景的神话。
这就是溇江。

水之二:飞潭瀑布

  从远方奔腾而来的江河溪流,以其突然而出的断崖绝壁粉身碎骨跌落而下造成的瀑布景观,其所产生出的磅礴气势,所撞击出的浪涛、水花、雾气,所爆发出的地动山摇的轰鸣,从而形成独特的视觉部击、强烈的听觉震撼。——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瀑布景观一直为人所喜爱的原因。
天下瀑布何其多!就现在世界所发现的巨型瀑布,属前几位的已被外国所垄断。亚州巨瀑多数集中右国,但总体落差、宽度均不如西方。
  中国目公认的巨型瀑布有贵州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2米),州青龙瀑布(落差64.5米、宽105米),赤水十丈瀑布(落差76米、宽80米)。所谓巨型,是提其高度、宽度及水流量的综合实力。有的虽高但仅一线飞流,如德夯流纱瀑布高达千米,超出了安赫尔瀑布,但未成世界品牌。而黄河壶口瀑布又太矮,仅20余米,也难称雄。
  飞潭瀑布位于市区东南大门沅古镇
经实测,内瀑高77.6米,宽45米,断崖下有数十米深潭,每逢春夏,洪水如万马奔腾,挟雷卷风,惊心动魄,十里之外,犹闻轰鸣之声。以这种“大家”风度论,排在中国前八大巨瀑之列是无可非议的。千百年来,由于它孤隐深山峡谷,加之交通闭塞,故一直不为外人所知。近二十年来,张家界人只盯着三千座砂岩峰林,忽略了东南门口还有这一伟在自然存在。换句话说,把这个瀑布搬到其他任何一个省、市,都将成为那里的龙头旅游产品。
  还过,由于20世纪叶在瀑布入口处筑了一座电站大坝,致使千古名瀑成了季节性瀑布而贬值。让瀑布起死回生,从而达到可持续得用、造福人类的办法有三:一是毫不犹豫地关闭电站(仅750千瓦),并艺术地改造大坝使之成为双瀑奇观(坝高30米、宽35米);是引烽火溪水及凿引五龙河深之水,乃至引来欧公水,合之成数倍加飞潭流量,那么,就能保证飞潭四季飞瀑了;三是必须打通三望坡张沅(陵)公路隧道,提高沅张公路等级,将车程缩短到1小时之内再把沅古坪地区独有的土家民俗资源、马头溪民俗村(吊脚楼生态民居博物馆)与飞潭予以整合,整体开发,那就不只是弥补张家界无瀑布景区的缺陷,而使之成为足与天门山并驾齐驱又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可以这样定论:飞潭瀑布是我市未来山水旅游开发的最后一张王牌。
  
  水之三:漂 流
  
  雄伟壮观的高山大川,必产生惊险壮观的急流险滩。
  茅岩河,峡河,峡谷危列,磅礴百里,把一段澧水与一个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人物覃垕,打造成文脉飞扬、惊涛拍岸的大自然奇观。
  20世纪80年代初,批勇敢的男女,驾起挂木排,把性命与希望抛进湍流。于是,这段亘古大河的秘密便不再为船工与渔夫所拥有。
  于是,一种被称做“橡皮舟旅游漂流项目”正式从这里起航从而载入中国旅游史册。
  从那一天起千千万万冲浪健儿慕名而至,与浪共舞。
  从那一天起全国各地纷纷信而效之,一叶皮舟险滩之旅,给传统了千百年名山古刹游带来了充满挑战情趣的津动色彩。张家界人无愧是创造旅游奇迹的先智先觉者。有三个人是不应该忘记的:田贵君、龚岳雄和上海著名摄影家谢新发先生。
  那是1986年11月,洛阳长江漂流队刚刚抵达上海吴淞口,正在上海谋划张家界第一本画册《江山多娇·大庸》的田、龚、谢三君乘着长漂探险的那份激动,海侃神神聊撞出了火花。长江漂流,从而去领略云感受登山之外的另一种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
  1987年夏,一次开中国旅游史之先河的橡皮舟漂流茅岩壁上点出第一篙。
  历史应该刻下这一批成功勇士的名字:田贵君、龚岳雄、覃章任、徐剑鸣、宋金祥等。同年8月1日,加挂操舟机试验也一举成功。
  关于那年发生在茅岩河的故事,历史已经留下点点履痕:魏杰于同年10月在《中国旅游报》撰文评介、:“独僻蹊径的漂流揽胜新项目。”徐德火在《经济日报》、《长沙晚报》上撰文:“全国第一条漂流旅游线,开国内特种旅游风气之先。……”
  “旅游漂流”,作为独创旅游辞条,理应载入中国文化宝库。
  闯荡峡谷湍流,让风浪敲打出你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亮点,那种铭心刻骨的活动,是水路之漂流亦是心路之漂流。
(二) 之魂
之一:黄龙洞
  1983年3月,在被称为“魔幻三角”的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东部河口村——一个叫毛金初的土家族汉子,率16个村民冒险闯进一个恐怖的地下世界,在内迷失一天一夜后,终于与死神吻别,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宣告诞生——它就是为张空界争来巨大荣誉、巨大以济效益和巨大社会效益的黄龙洞
  这个波谲云、光怪陆离,令人傻眼愣神、夺魂摄魄的阎王地府的打开,让此前所有中外知名穴的开启,居然边锁成代表当今族业潮头和前卫的一种“扩张现象”:原本低迷不起的凤凰古城、夹山古寺以及浪山名胜,一个都沾上黄龙洞的仙气、灵气、财气而飞黄腾达、那么黄龙洞价值就不独是天楼地枕的龙族迷宫、亿无保险的“定海神针”、天造地设的石柱宝库、神出鬼没的地下阴河了……
之二:九天
  在距毛金初发现黄龙洞四年之后的1987年6月25日,桑植县一位喜吃活蛇、喝蛇血、吞蛇胆的奇人王第然,在前后以8年时间考察了359个溶之后,在第360个穴中发现了旷世未闻的地下魔宫——九天。从此人类又破译了一部阴间密码,又多了一面惊天地、泣鬼神的风景況。
  王海然,这个以生命与阎王对话勇士所作贡献在于:由于九天先后被 确认为国际旅游穴协会会员单位、国际穴学联合会中国桑植溶探险基地、中国科学协会湖南桑植穴探险基地等高地位后,把张家界市溶文化提高到新层次,把行将毁来的明代土司商埠活标本——苦竹寨推向世界,让贺龙元帅故居多了一些人气,从而奠定了张家界西部旅游大格局。如果没有王海然,张家界西部旅游很可能至今还在一个概念中摸索。
  
(四)乡之韵
  张家界市处处皆画,古竹枝词曰:“乱深处落处落红醋,第一撩人三月三。沿路黄莺啼不断,杏花春雨小江南。”从市区往乡间走,不拘哪个村寨,其景观、视野均有其特出之处,那里没有宣器,没有噪音,没有噪音,没有弥天的烟尘,它宁静而温馨,古朴而幽谧,清秀淡泊如一首诗,一幅画。如您有兴致,不恋闹热去处,去作番乡间田园风情游,做一天土家新村民,与土民一起去踏水车、守碾房、扳罿网鱼、舂礁推磨、织锦打花、对歌调情,抑或参加新娘出嫁、老人祝寿……那醉如痴,流连忘返……
  在市区东南方数十公里处的沅古坪,是 定、慈利、桃源、沅陵三县一区边界的结合部。若从谢家垭乡的龙阳往东越山而行,一路经老桥。浮金坪、红土坪、张二坪、小溪、马头溪、紫荆塌、八甲河到石堰坪止,四十八座形状酷似马头山一字儿排开,而马头山下的每一条峡谷都是沅江北部支流的源头。河床一色青石或红石,二岸为前人所砌石堤,堤上有古柳竹丛掩映,溪中有石坝跳岩点缀,天里有筒车,五里有碾房.还有四角扳爪的风雨桥/王家坪的马关溪桥等都是出了名的..两岸是迭次而高的梯田,山塆是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此所谓土家寨,不同于苗寨,瑶寨成片成簇,宠然大物,这里的家舍大多散居独立.除却深层意义上的社会原因和民族特性,单从其选址/造型用配景中的风水原则,审美情趣而论,都是值得研究的民研究的民俗课题.
  在这些吊脚楼群中,以张二坪/小溪保存最为完整,而马关溪和紫荆塌的名气最大,曾让联合国世界遗产基金会总载迈克尔博士赞赏不已.日本关西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山路胜彦亦为那仙居般的木楼激动不已.
  沅古坪的过土家寨子,不追求热闹繁华,不讲究街格局,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势之自然/生态之自然/造型之自然/民风之自然:一栋吊脚楼就有一种建筑样式,就是一幅民俗画范本.在这里,听不到聚寨防卫的枪声,闻不合族相斗的硝烟,亦无匪   之虞,更无仇杀之忧.这是一方自由恬淡/平静的人间乐土,是一曲悠亲/古朴/和平的田园牧歌.这咱少有的社会民居特征,既体现了一方民族的内在精神,也反映了一方物殊的生存境.这里是历史上四县结合部,是天高皇帝远造就了这一方水土的相对稳定.这些,下是当今人类社会已经稀缺的理想主义田园生活.作为另一概念的旅游目的地,这便是最具诱惑力的卖点.
  明代著名者文震亨对人居环境有一段极为独到的文字:“居山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并说:我们纵使不能栖身山岩居家山谷,追求美丽家园的的踪迹,而只能混迹于闹市之中,更要门庭高雅清洁,居室清丽美观。……让居住的人忘了老将至,客居忘了回家。(长物志  卷一 室庐)沅古坪土家民居,正是这种追求的绝版之作。
  
二、 山水行

   文章是案关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前有凡游水者,必留有诗文,所谓凡行必吟,有吟必行。连毛泽东的许多诗词,都是在马背上上哼成的。
   自从社会进化会进化到人与人之产必须发生的异地交流,就产生专业的事后勤服务职业,还是近二十年的事。
   中国古代旅游约起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  周礼 地官  司徒下  载:“凡国野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这类官立馆舍的“庐、”“路室”、“候馆”即是我国旅游线路上最早的旅店。不过,这旅馆,多为官差所设,平民旅行,既不允许住,也不允许卖食,须自带粮食和炊具。同时,还要持地方身份验证文凭,否则以“流寇”罪人狱入之。这一规定,到唐代才逐渐革除,故才有李白、王维者流游启遍天下的可能,否则,中国文化史上就没有最伟大的唐诗传世了。换句话说,旅游业的兴衰,直接折射出一朝一国的社会政治的开明与否和经济实力的强弱与否。周代“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风俗通》)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大旅行家,故历代祀为旅游行业的祖神。此“祖”,通“徂”,往也,走也,旅游也。故以后凡出行旅游,必祭旅游祖神共修,以保平安。
   从见诸文字(或演唱)的文学作品表明,本土历史文化的主流大体可归为三大主题:一是兵店(多为文献记载),二是旅游(多为诗赋),三是情感(多为演唱或口传文化)。其中尤以旅游文化作品为最。而旅游者又多系军人、流官、文人等。比如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因战于武溪(今大庸所),才作《武陵深行》;晋代周朴因隐游天门山,才作《天门南楼》;北宋黄庭坚因贬谪旅行于途,才有《伏波庙》。明代朱蕴先有军旅后作《天门曙色》,胡桂芳征途中作《百仗峡》,流官陈贽走马上任作《蛮中》,陈琳旅行大庸作《大荒赋》,孙斯亿游永定作《永定道中》等等。这些军旅诗、风景诗,蔚成旅游文化之大观,是本境兴起旅游的第一个高潮。清代乾嘉之后,本境因“小南京”之名吸引了一大批流官、文人、商贾频繁出入,旅游业逐渐由官主走向民间,其旅游风景点也由天门山及城边八景走向县境各地,这是本境旅游业及旅游文化的第二次浪潮。这些诗作中,尤以金德荣的《大庸风土四十韵》,王日修的《小南京词》,罗光普、罗光典、丁启性的《永定竹枝词》及熊国夏的《天门山赋》等最是出众。或者说,清代旅游诗代表了本境两千年来文化的最高水平。
   严格来说,本境旅游鼻祖应推赤松子、屈原、鬼谷子、张良等先知先觉。清 末民初旅游始入民间,而民间多又是因宗教佛事活动去游名山古刹的。在所收集到的清民时代民间旅游诗赋中,本境已有若干景区景点(包括各地评选出的“八景”)入诗并选作民间旅游目的地。但因时过境迁,大多景观已不复存在,今列名于左,供旅游文化研究者参考。
  永定区“点击率”最高的景点是天门山(包括天门山寺、天门十六峰等,古代诗文占了近一半)。以下为(为以名次排):古庸城、普光寺、武庙、文庙、马王庙、东岳宫、崇文塔、回龙阁(老八景“回龙晚钟”)、福德山(即子午台,老八景“福德积翠”)、崧梁书院、芙蓉古渡、欢兜墓、张良墓、郝王墓、武溪(大庸所古城)、伏波庙、百仗峡(老八景“危峡啼猿” )、夜珠滩(老八景“珠滩渔火”)、茅岗司城、道堂寺、七星山、马公亭、玉皇石窟、向王天子庙、朝天观、龙凤庵、金鞭岩(老八景“层岩涌塔”)、澧水、赤松山、盘山庙、崇山(老八景“鬼谷清流”)、白龙庵、万缘寺、教字垭关庙、仙人溪、(老八景“仙溪沙雨”)、严姑祠、大悲庵、芦茅界、槟榔孔(老八景“槟榔石屋”)、七年寨、三台山庙(永定张二坪村)、南武当庙(王家坪)、手攀庵(红土坪)、丹寺(王家坪)、马头溪桥、飞潭等。
  慈利县有五雷山、燕子、燕岩寺、溇澧亭、琵琶洲、蟠桃、笔架峰、芭庵、星德山、饭甑山、白公需、道人岩、鸳鸯浦、羊谷、奎楼、桂香楼、蛮王城、紫霞观、铁佛寺、茶庵、七姑山、九溪卫城、兴国寺、梅花殿。
  桑植县有驻龙观、垕王殿、八卦楼(南岔)、苦竹寨、关帝宫、八圣宫、文庙、关岳庙、观音寺、炎火圣庙、澧源书院、白抵城(廖城)、大岩屋(容美、桑植土司结盟处,今存“山高水长,亿万斯年”八字誓言)、葫芦壳、梅家山等。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