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孤坟挽歌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7:48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金克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孤坟挽歌】
   《直隶澧州志·陵墓》有一段非同寻常的记载:
   “周郝王墓。县西十五里,有郝王山,中有大冢,封殖甚高,周列小冢四十余,或云殉葬宫嫔也。王右丞(按:指唐代大诗人王维)诗:‘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愁。周郝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欢兜’。洪容斋笔记:慈利县(按:大庸曾属慈利县)周郝王冢中藏古器物甚多。旁有五里堆,皆冢也。”
  他们所提的大名鼎鼎的周郝王,怎么安葬到这南蛮大荒之中来了呢?
  公元前315年,西周第33个国王周慎靓王死,其子姬延继位,是为郝王。周郝王五十九年(256),秦攻韩,破阳城,继攻赵,斩首十余万,诸侯大震。郝王与诸侯联合攻秦,秦遂攻西周,西周弱不敌强,郝王冒死入秦,献城三十六座,人口三万,并将九鼎宝器(武王开国镇国之宝)同献于秦,秦王受献,将郝王归还西周。不久,郝王忧愤而死。这个历史上共传三十四王、八百多年国史的世界第一长寿之国――周王朝,最终在郝王手中葬送。
  郝王死后,秦王不许将其尸体埋在都城洛邑,而将尸骨掘出,迁葬于河南临汝县东北之惮狐一个荒山野岭。秦王如此侮辱亡国国君,丧失人道之举,令西周旧臣及广大百姓极为痛恨。相传一位在西周宫廷当差的丁姓庸国旧臣,因祖先助武王伐纣有功,代代受恩于周君,便密邀几位庸人潜入惮狐,将郝王尸骨挖出,趁风高夜黑,远走高飞。数月后,几个庸人出现在大庸国,将周君遭秦王奇辱而崩及秦王灭周迁尸的发指之事细诉与庸君。庸君感其历代受周君的恩德,答应接纳周君尸骨,并按庸国国礼举行超度祭祀仪式,然后安葬在大庸坪之正中心,背倚麻崆山,面向崇山巅,又再在山包四周堆土造林,培植风水。为了让周君在阴间不至寂寞,又在四周修了四十八座女人衣冠坟,十称“四十八堆”,此所谓“殉葬宫嫔”的秘密。整座陵墓高约10米、长约170米、宽约20米,论其规模、气派,已足能显示帝王至尊了。相传建此大墓,庸国动用了三千壮丁日夜劳作,时达一年之久。为了让民夫要休息之暇有娱乐活动解乏,督工总管也就是那位运送尸骨的丁姓庸人传给一种简单的棋术,棋子可以随便取小石子或边下边掐树枝叶梗均可,凡石板地上均可划成宫格式棋盘,既简单又有趣,这便是广泛流传于大武陵民间的“打三棋”。土家竹枝词有云:
  芳草萋萋浸碧潭,牧儿驱犊放溪南;
  断桥片石长松下,一局残棋号打三。
  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郝王墓位置正好与对面崇山顶上的欢兜墓遥遥相对,故就有王维“却怜孤墓近欢兜”的千古诗句。此后,历代不少文人军旅,凡到大庸者,必云郝王墓具=瞻仰祭奠。清代,某文人有感周君无所建树而亡国,落得个尸抛异乡的下场,开了个苦涩的玩笑:
  郝王墓下半苍苔,落照荒烟过客哀。
  此日招魂奠怀酒,笑他避债望乡台。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