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茅谷斯地理与楚地理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6:45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文化。人类的文化是一种多元的、复杂的,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孤立的,文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总有其他类似的文化现象与之并存。并在一些古籍中找到她们的一些踪迹。尤其是茅谷斯与楚文化在有些地方很类似,下面就把茅谷斯文化与楚文化作类比研究。

  第一节 茅谷斯地理与楚地理
  茅谷斯是土家族的古老文化,她用真实而客观的态度复制了土家族祖先的生产生活及风俗。她不仅是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茅谷斯的表演过程及其表演艺术,是一种古人类的原始文化展示和复制。这种文化现象在全世界各民族中还很罕见。
  要弄明白楚的地理,首先要弄清楚姓的源流。比较传统的说法是楚姓起源于鬻熊。先对楚的历史进行一番追溯:楚的前身是一个族群概念,在商周时期,把长江中下游的一个民族称为荆蛮、楚蛮或者是荆楚。后来在周成王时期,封周成王的一支首领熊绎于荆山的丹阳,为楚子,是西周王朝一个等级甚低的诸侯国。熊绎被封,标志着楚国的开始。起初,楚国“土地不过同”(同是古代的面积单位,相当于100平方市里),活动范围偏僻窄小。西周后期,王室衰落,诸侯兴起,楚国逐渐强大,从春秋初年算起,楚国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战争,逐步控制了荆楚地区,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中期,以荆楚民族为主体、以国为中心的楚文化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进入战国后,楚国继续向外扩张,成了“战国七雄”中拥有疆土最为广阔的大国。它不仅拥有整个荆楚地区,而且占领了中原、吴越、东夷、南越、巴、黔等地。从周成王始封楚起到楚的灭亡、秦统一中国,楚国共生存了800余年。
  根据近来楚文化的研究深入,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说是楚之熊姓起源于穴熊。理由是“殷商”时代,荆楚之君亦名穴。杨采华在《屈原及其辞赋新解》一书中说:“《史记·楚世家》:‘殷之末也,灭彭相氏,季连生附祖,附祖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原)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日鬻熊,鬻熊子事方方文王。蚤卒,其子日熊丽。熊丽生熊熊大火狂,熊狂生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面封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咩氏,居丹阳。,按此,穴熊有自己的方国,穴熊的子孙不姓熊,而鬻熊的子孙岂能以熊为姓?若熊姓起源于鬻熊,就不能起源于穴熊乎?因之说楚这熊起源可溯源到穴熊熊大火或更早时期。”杨说也是有一定的依据。
  楚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楚辞》。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在他的壮丽诗篇《楚辞》中就有茅谷斯的影子。《楚辞》中对茅谷斯的生产、生活环境及装束就有如实的描写。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但他的遭遇却十分不幸,由于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得罪了当时楚国的统治阶级和权贵们,屈原也就受到了楚国统治阶级的打击和报复。楚国的统治者曾将屈原放逐。关于屈原的放逐,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总括起来有一次放逐说和二次放逐说。
  主张一次放逐说的有郭沫若、姜亮夫、刘永济、聂石樵、林庚、金开诚、赵逵夫等。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说屈原的放逐在楚顷襄王七年(公元前292年)或其后的一、二年中,直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都,屈原从江南汉北逃到江南,不久,泪罗沉江。刘永济在《屈原赋通笺》中说,屈原是在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被放逐到江南,赵逵夫在《屈原未放逐汉北说质疑与被放汉北新证》中说屈原被放逐到汉北。聂石樵在《屈原论稿》中说,屈原虽系楚顷襄王二年(公元前297年)仲春被放逐,但都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5年)时才离开郢都,去汉北。
  主张放逐二次说者有游国恩、隆侃如。游国恩在《屈原》中说,屈原第一次放逐在楚怀王二十四、二十五年(公元前305年、304年),地点是在汉北。即今湖北省郧阳、襄樊一带。第二次放逐是在楚顷襄王时。据《屈原列传》,放逐的地点是江南。隆侃如在《中国诗史》里认为,屈原第一次放逐是在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地点是在汉北,此次放逐的第二年被召回,出使齐国,第二次被放逐是在楚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放逐地点是在江南。
  笔者认为,屈原被放逐两次,这是无可非议的。第一次流放地是江南的沅水流域,终点站是湖南的溆浦。这里简单地说明一下,对于屈原的第一次流放地在湖南的溆浦,这在楚辞学界是没有什么争议的,而对屈原的第二次流放的地点的争议却很大。第二次流放的地点是在当今湖南的湘西,具体地点是沅水支流酉水流域的湘西龙山县的里耶一带。可以这样说,屈原的整个黄金时代几乎都是在湘西度过的。因为在屈原的《楚辞》中多次出现“庭”的地名,2002年湘西里耶出土了36000余枚楚简木牍,在楚简木牍上的文字处理中多次出现“庭”的地名。在屈赋中关于“庭”的诗句不少,如:“上庭而下江”(《哀郢》)。“驾飞龙兮北征,遭吾道兮庭”(《九歌·湘君》)。“袅袅兮秋风,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将运舟而下浮兮,上庭而下江”(《哀郢》)。屈赋中所说的这些“庭”不是现在的庭湖,而是指的当时的行政区庭郡。在屈原时代,现在的庭湖叫做云梦泽,当时只有“庭郡”的行政称谓。《书经·禹贡》说:“云梦上作爻。”孔安国注:“云梦之泽在江南。”《周礼·夏官·职官》:“正南日荆州……其泽薮日云瞢。”古代“瞢”通“梦”,“云瞢”就是“云梦”。《左传》:“楚王以郑伯田江南之梦。”杜预注:“梦之云梦。”“班(固)《志》云:‘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南。,祝穆日:‘据《左传》祁夫人弃子文于梦中,楚子避吴人于云中。言云而不言梦,则知云、梦二泽也。’《汉阳志》:‘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又安陵有云梦泽,枝江有云梦城。盖古之云梦泽甚广,而后世悉为邑居聚落,故地之云梦者,非一处。”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说:“先秦时的云梦泽北到汉水,西到江陵,南到湘水、资水的一大片地方,这里在战国时代是一个大泽。”《辞源》对云梦泽的解释更为具体:“先秦两汉所称云梦泽,大致包括今湖南益阳、湘阴县以北,湖北江陵县、安睦县以南,武汉市以西地区。”因为屈原被流放到当时的庭郡,当时里耶是庭郡的郡治,所以在他的屈赋中“庭”的字样多次出现,也是一种留恋情结的体现。有关这个问题,以上只是提出一条思路,具体而透彻的解释还须写一本专著去论证。
  无独有偶,在里耶的土家族梯玛唱辞中也有关于“庭”的记载,如里耶地区的梯玛在唱《梯玛歌》时就有《请庭侯主太》和《颂庭侯主太》。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庭郡的确就在里耶这一带。这不是一般的巧合,而是历史原本就如此。也不是演唱《梯玛歌》者的造假,老梯玛是没有必要造假的,他们造假也是造不像的。下面把里耶梯玛唱的这两段歌辞摘录下来以飨读者:
  《请庭侯主太》:
  好啊!
  美酒举得高高
  我头戴纱帽
  身穿金银袍
  新人新貌
  奉请谁呀
  ——庭侯主太呀
  奉敬您
  向您禀告
  《颂庭侯主太》
  悬岩陡
  马群跑
  似平地逍遥
  水流激
  浪滔滔
  乃登天之道
  天地之间
  有您护佑
  金子贵重的土家啊
  放心乐肠把阳春搞
  邪门万难通呀
  你还教导
  要尽心费神攻书文
  书中出官衣
  书中出官帽
  书中出高楼
  坐大轿
  您头戴纱帽啊
  华光闪耀
  身穿金银袍
  神威神貌
  奉请的是谁啊
  您,庭低收入太
  奉请您啊
  授欧欧呢
  值得说明的是,《梯玛歌》中的“庭侯主太”绝对与今天的庭湖没有任何关联,一方面,今天的庭湖与里耶相距千里以上,而且相互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梯玛歌》中是“请庭侯主太”和“颂庭侯主太”,其中的庭侯就是一位行政单位的行政首长,没有庭郡,哪有庭侯?这证明先秦时的庭郡与出土的简牍文字吻合,古庭郡址就在里耶。《梯玛歌》是对里耶秦简中“千里以邮行庭”的最好注释的地方资料。简牍文字与《梯玛歌》相互印证。还值得说明的是这里耶的《梯玛歌》绝对不是抄袭里耶出土的简牍上的文字,因为这本《梯玛歌》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二者的版权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另外,屈原在《离骚》中还涉及到与酉水地名有关的句子,那就是“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的句子,其中的“白水”从古以来,从广义来说,酉水别名叫白水,或者叫白河,从狭义来说,酉水上游从龙山里耶到发源地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段叫白水。现在还是这么个叫法。屈原把白水引入诗句也是他有意的把自己到过的地方写进诗篇,有人解释白水是西方的某河流云云,我看屈原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吧。还有屈原在《湘君》中写道:“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据2002年里耶考古发掘秦简文字证实:涔阳是当时庭郡下属的一个县的行政单位,其地理位置是今天的龙山县的全境。而大江是酉水河从湖南省保靖到里耶这一段的别称。从整体联系起来看,屈原被流放到酉水流域的里耶及周边地区也就不是笔者的臆测,也不是按现在的话来说是一种炒作,而是有一定真凭实据的。也就是说屈原被流放到龙山的里耶这一带,龙山是至今土家族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最为厚重的地方,这里完整和厚重的土家族文化,为伟大的诗人屈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屈原被流放到这个地方,深入民间,体察生活,看见和接触过土家族的《梯玛歌》、《摆手歌》及《茅谷斯》等土家族原始文化,并把土家族的这些原始文化有选择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使其作品成了千古绝唱。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