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茅谷斯的原始文化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6:46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茅谷斯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这种古老的民族文化,具备了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具有与其他文化不相同的特点和风格。

  第一节 茅谷斯的原始文化
  茅谷斯的原始性是由她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的内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她的场景模式和装束及其动作,内在的表现形式就是她的表演艺术内容和语言对话。
  茅谷斯的人类原本文化
  原本文化是一种复合概念,它包括一种文化的源,也包括文化的流,是文化发生的源头。茅谷斯的原本文化蕴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茅谷斯大胆地提示了人类文化的本源。人类起源的问题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和哲学家们最为头疼的难题,现在通过考古发掘研究,虽然理清了一些脉络,但很多疑难问题尚未廓清。因为很多文化现象人类既不能复制,亦不能还原。人类学家从考古发掘原始人的遗骨化石,只能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原始人的生理和其他状况,他们把原始人的生理和其他状况和现代人作比较,从而得出人类进化的依据。但在考古发掘中,完整原始人的骨架化石还是十分稀少的。除了理查德·利基在肯尼亚北部特卡纳湖东岸广大地区古老的沙岩堆积物中发现一具170万年以前较为完整的特卡纳小男孩的骨骼化石和莫里斯·泰伊白、翰森领导的在埃塞俄比亚发现名叫露西的女人(300万年以前)的骨架外,其他地方还未见有发掘出人类原始人的完整骨架化石的报道。尽管发现的这两具骨架化石是人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但这些骨架化石不能直观地传播人类初始文化的信息。而茅谷斯却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通过形象化的历史还原,使人们对原始人类的文化有了形象化的了解。
  其次,茅谷斯的服装道具是对人类野蛮时代生活的还原。据人类学的社会演进派的研究,人类最早属于野蛮人(SAVACFB)。那时野蛮人的特点是食物依赖大自然,当时的集团很小,这些集团成员一生为生存奋斗不息。毋庸置疑,当时的人类还是长毛蔽体,人的私处最多时候就是用树叶作一遮挡,而现代的茅谷斯则是全身披草,特别是茅谷斯还要配上一条“粗鲁棍”(即男根),完全是被野化了的原始人形象。这可以说是把人类最初的历史还原得惟妙惟肖。另外,前面说过茅谷斯表演时的大部分动作,都是半勾半蹲,行如猿猴,动作粗犷、行为鄙俗,形象地揭示了人类是由猿猴进化来的历程。茅谷斯的这种表演艺术把早期人类历史文化保存下来,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茅谷斯作为一种文化,其中蕴含着很多文化发生学现象。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独有的奢侈品,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茅谷斯的“粗”和“野”,构成了茅谷斯的文化发生学的内核,把男根(即表演茅谷斯时所佩戴的“粗鲁棍”)堂而皇之地显现出来,这除了有前面所说的对人类初始状况的“还原”的意蕴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文化发生学的意义,文明时期的人往往把生殖器看得很神秘,而茅谷斯却不然,把男根的本来面目大胆地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中,供人欣赏,供人玩味。把男人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给人们看,这并没有给男人丢脸,相反派生出了生殖器的文化现象。特别是茅谷斯中的男根具有多重功能,也就是土家先民把男根的功能延伸化,多功能化。比如打露水、赶仗(打猎)、御敌等。由此可知,人类的劳动工具也是从男根的启示中派生出来的。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一些民族中也常有与生殖器相关的民俗,但大都与人类自身衍繁有关,有很大的隐秘性,茅谷斯的男根文化却体现出人体自身的多重功用和美学价值,为人类的文化发生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天地。
  茅谷斯的原始语言
  在表演茅谷斯时,也有一些简单的对话。有时还有一些茅谷斯任意插说。但茅谷斯的语言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粗鄙”,有时还要在“粗鄙”后面加上两个字“不堪”。如:在茅谷斯的开头(老茅谷斯带小茅谷斯上)对白中,就有这么一组对话:
  掌坛师:拨普卡,你们来那么多人,有不有个父亲?
  众茅谷斯:(抢着回答)我是父亲!!我是父亲!!
  老茅谷斯:(骂众茅谷斯)娘卖屄的,你们这些杂种!我才是你们的父亲!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社会婚姻的缩影,这与《国语·楚语》上所记载的“九黎乱德”的时代是很吻合的。茅谷斯时代的婚姻状况是群婚制时代,在群婚制时代长幼无序,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人们基本上如老茅谷斯所说的是杂种。绝对不是以年龄的大小而论资排辈,年幼的可以向年老的开玩笑,对老年人没有尊敬的情分。年老的也可以向年幼的说出一些诙谐的话来,按现代的观点来看是,老茅谷斯“老的不像个老的”,“老年人向年轻人充老子是没有出息的”。就在当时来说,这就是茅谷斯时代的家庭模式和婚姻模式,这种家庭模式和婚姻模式是现代家庭和婚姻的基石。现代人类的家庭和婚姻就是从这样原始的家庭和婚姻状况发展起来的。在现代人看来,老茅谷斯和众茅谷斯的对话,有些难以理解,一般人会斥为是乱伦的表现,并且有荒诞怪异之嫌。但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种状况在茅谷斯时代是合情合理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除了茅谷斯中的老茅谷斯和年轻茅谷斯的相互戏谑外,在男茅谷斯与女茅谷斯的相互调情中的对白也是很粗鄙的,有的甚至不堪入耳。如把男女生殖器的称谓时刻挂在口上,局外人对此很不理解,按现在的观点来说是一种黄色语言。但在茅谷斯时代,这就是茅谷斯们的正常生活,这就是茅谷斯时代的通用语言!
  茅谷斯的语言粗鄙也具有文化发生学的意义。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一种符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一种民族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名片,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可以这样说,语言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在茅谷斯的演出中有大量的土家语对话,在这些对话中,又三句话不离粗鄙。骂人说的是粗鄙话,打猎时讲的粗鄙话,调情也是讲的粗鄙话,殊不知这些粗鄙语言的文化内涵却十分厚重。这些粗鄙话是人类原始生活的裸露,是原始生活的再现。现代人的语言都是从原始社会鄙俗语言中进化过来的。
  茅谷斯的表演场景及表演时间
  茅谷斯的表演场景是一种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融合体。
  茅谷斯表演的时间,在过去是不能随便进行表演的,不像现在可以随时随地演出。现在有的地方把茅谷斯搬上了舞台。为了让茅谷斯与当代文化接轨,把茅谷斯完全现代化了,成了一种现代舞蹈。在装束和动作上,为了观众和艺术的需要,作了一些根本性的修改,而真正的茅谷斯表演的时间是土家族人民在过完年后的正月。正如一首《竹枝词》所描写的那样:
  山叠绣屏屏绣多,滩头石鼓声声和
  土王庙里人如海,每到新年摆手歌
  前面说过,土家族的摆手舞和茅谷斯是连在一起表演的,所以,在新年后的摆手的时间也就是表演茅谷斯的时间。
  茅谷斯的表演场地都有严格的规定,都只能在神堂里面进行,神堂的别称很多,有的叫土王庙,有的又叫做八部大王庙。而在土家语地区都叫“月撮”。土家语的“月”就是神,“撮”就是屋,“月撮”就是“神屋”。也有的地方土家语叫“社巴苦”和“社巴堂”,汉语的意思是“摆手的地方”。在神堂里都供有神像,有的是八部大王。在后晋天富五年(公元940年)溪州之战以后,彭氏入主湘西,彭士愁当了溪州刺史,对湘西地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并有很多特权要他下面的臣民叫他为爵主。一些原来的土著土家族先民也被强迫改姓彭、田(田就是田好汉,是彭士愁的大将)、向(向就是向老官人,是彭士愁的军师)。所以在湘西北的土家族中彭氏、田氏、向氏很多,也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从此以后,很多地方由供八部大王又改供彭公爵主、田好汉和向老官人。在进行茅谷斯表演之前对场景要进行一番整理和布置。首先要把神堂里外认真打扫一遍,也要把所供的神像进行一番清洁,让神像现出神威。另外,在神堂前面的坪坝中要树起飘扬的龙凤旗。
  神堂和场地布置好后,就要由梯玛或德高望重的人带领大众来敬神,梯玛一边斟酒,一边唱,还要作揖磕头,梯玛唱的是敬神词(前面已经记录),其中还有一个人专门负责烧香烧纸,其余的人都跟着作揖磕头。这些所必需的仪式做完后才能开始进行摆手,摆手完后就演茅谷斯。
  茅谷斯的这些场景,都是一种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和生活的具体反映,所以说它的原始性是恰如其分的。
  茅谷斯的装束
  茅谷斯的原始性还表现在她的装束和表演动作,茅谷斯的装束可以分为几个类型。
  茅草树叶型:这是茅谷斯最原始最古老的装束。装束的主要材料是茅草和树叶,除此之外还有棕片和其他一些草本植物。这一装束的茅谷斯有龙山县坡脚乡、苗儿滩镇、隆头镇、长潭乡、他砂乡、岩冲乡、干溪乡、洗车河镇、猛西乡、洛塔乡等地方。最典型的是先把茅草用绳子编成五大块:有两块每块一米见方,一块捆在颈部,用来遮蔽上身,一块捆在腰间用来遮蔽下身的;有两块有半米见方,分别是捆在两只手上;有的用棕片把脚捆住,或者在腹部围一块棕片。头上戴枇杷叶或者是茅草做成的圆锥形草帽。这一装扮型十分原始,充分体现了初民时期的衣着风貌。
  稻草草绳型:后来在土家族地区有了稻作文化后,为了方便起见,土家族人就用稻草来做茅谷斯的装束。还用一些草绳把稻草衣捆住。用稻草做茅谷斯的装束有几大优点:一是取材方便,不用上山去专门割茅草,在家有现成的稻草,随取随用。再一个就是稻草比茅草要软和一些,穿在人身上比茅草要舒适一些。这一装束的茅谷斯有龙山贾市乡的恶坝村、恒咱村等;内溪乡的坡嵩村、灭贼村、五官村等;永顺县和平乡的双凤村、沙撮村、对山乡的夕铁村等。这一装束就是用稻草编织好两大块,一块从颈部围起来,挡住上身;一块在腰部围起来,挡住下身。头上用稻草扎三条鞭子,高高耸起。这三条鞭子是初民时期没有剪刀,没有剃刀,就把长长了的头发扎成鞭子,便于劳作。另外,这一装束的另一特点是茅谷斯还配有一根约两尺长的“粗鲁棍(即男根,男根装饰的作用主要有打露水、挺雄、示雄)”,在前端还要包上红布,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综合型:所谓综合型就是茅谷斯的装束既有茅草和树叶,也有稻草。这一装束茅谷斯在腰以下都是用稻草,腰以上都是用树皮或树叶,头上大都是用枇杷叶或竹笋壳做帽子。这一装束的茅谷斯有古丈县的断龙乡的马达坪村、小白村、保靖县普戎乡的恶且村、亨章村、保靖仙仁乡的仙仁村,保靖大妥乡的夜咱村,龙山内溪棚乡的岩列坝村、靛房乡的业苦咱村、百型村、日阿古主村、他砂乡的信地村、坡脚乡的苏竹村、报格村,干溪乡的伯那村等。这一装束的茅谷斯比较复杂,下身是用稻草编成的,有1.5米见方,可以把下身牢牢围住。上身就用树叶或树皮做成上装,使茅谷斯的装扮者不能露出一点马脚。
  茅谷斯的原始动作
  茅谷斯因为是土家族对人类初民社会生活的一种复制和再现,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它也要尽可能的向人类幼年时期靠拢。在表演茅谷斯时,其动作大都是摹彷的猿人动作。茅谷斯的原始动作突出了“猿”性。茅谷斯在表演时必须双膝微屈,臀部下沉,全身不停地抖动,让披在身上的树叶和茅草“率率”发响。在行走的时候,是碎步进退,左右摇摆,反复摇头抖肩,与人们日常在动物园里所看到的猴子动作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茅谷斯还有一个动作叫“克里力kei思”(汉语叫抖蚤),演员要快抖快摇,边抖边摇,越抖越快。茅谷斯在表演其他的农耕和渔猎动作时,也要保持屈膝、沉臀、抖摆等基本动作,把猿人和猴子的动作摹彷得非常神似。在茅谷斯的表演过程中,茅谷斯们之间还嬉笑打闹,动作粗犷,完全与现代人的正常动作相悖。这样的表演艺术不是扭曲人类的形象,恰恰是对人类祖先两脚直立行走初期的写真与还原。
  茅谷斯的人物
  表演茅谷斯时,有众多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土王,有的地方称其为掌坛师。他是一个不做表演动作的人物。无论何称谓,他是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负责与出场的老茅谷斯对话,有时也向茅谷斯发号司令。这位人物不化装,就是现代人的装束。
  拔普卡,有的地方也称之为婆葩池。拔普卡和婆葩池都是土家语对老公公(男性老人)的称谓。这个男性老茅谷斯在整个茅谷斯的演出中是出场比较多的,他负责带领众茅谷斯从事外交、打猎、做阳春等工作。
  帕妮池,这是一个与拔普卡相对的人物,帕妮池主要跟随拔普卡一起,也就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助手,但在具体的演出中不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
  众茅谷斯,这些是表演茅谷斯时的标准人物也是主要人物。他们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相映成趣。在众茅谷斯中也有一些女茅谷斯,由于装束都是一样,观众也分不清谁是男茅谷斯,谁是女茅谷斯。这些女茅谷斯的动作同男茅谷斯一样,一般与男茅谷斯没有两样,只是在茅谷斯调情的场景中才知道谁是女茅谷斯。
  舍左,是茅谷斯中的土家族草药医生。此人装扮奇特,动作诙谐,也有现代人的一些影子。特别是他戴一副用篾条做成的眼镜,就脱离了原始人类的气息。
  孤鲁子,是茅谷斯中的小偷。样子萎缩,动作麻利,也有现代人的影子。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