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张家界

黄龙洞探险、保护与初期开发——三探黄龙洞(三)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9:3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十一、第一次向领导汇报
  正月初七那天,风和日丽,我和本村的治安主任毛国荣同志,一同去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开发筹建组汇报,办公室坐着很多人。当时我只认得田波一人,见他正忙着,不便打扰,就在门外徘徊了一个多小时,才向田波同志汇报我们在黄龙洞探险时发现内壮丽景观的情况。当时在座的还有刘桂青、姚运池(其他人木认识)。田波还特意作了笔记,问我黄龙洞是否比观音景观还要好。我回答观音没去过,但比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景观要好。我要求领导去考察,姚运池踱着步说:“等十天来。”田波要我搞好保护,不要让别人敲打损坏。我得到满意的答复,如获至宝,兴致勃勃地赶回家,把这一好消息告诉给大伙,大家听了喜不自胜,就像小孩望过年一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等到第十天,我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椅子、凳子清理得整整齐齐,摆好了茶杯,烧好了开水,做好了午饭,我和伙伴们都换上了自己最好看的衣服,从早一直等到晚,不见领导来,又等到第二天的下午,还是不见领导来。大家感到很失望,只好灰心丧气地回了家。
  后来,我分析领导未来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工作忙,走不开;二是我的汇报不理想。于是我决定带一条再次进捌探险,把中情况彻底探清楚后再去汇报。可是第一次探大多数同志因在内受过苦和惊吓,再也不愿去了,我只好重新组织人员。
  十二、第二次进探险
  正月二十日,早上六点,我们带足了三天的干粮,自制了一个作标记的灰箱,私人出钱买了10斤煤油,10对电池,10粒电珠,为防蟒蛇及其他凶兽,还特意带了两颗手榴弹和七星宝刀、宝剑、匕首等武器。临行前我们共餐举杯发誓:“走尽头,除死不弃,一定要把传说中那把司刀取出来。干杯!”一滴酒,烧心头,我们几个探的热血男儿横心了。“你不怕死,我怕死!”我母亲冲着我说完,就把刀和宝剑拿走了。“没有刀和宝剑,我们照样要去”,我顶撞母亲说。闷闷不乐的妻子,突然起身把未满周岁的小女儿扔在我身上说:“要去,你把孩子也带去。”小孩被弄得哭起来。正当我把孩子放在摇篮里,带上干粮和灯具准备走的时候,我那八十多岁老奶奶把刀和宝剑给我送来了,叮嘱我在里不要乱闯,早点回来。说着就流下了眼泪。我激动地接过刀和宝剑说:“放心吧,我们不会出事的。”走出门后,毛善炬、河绍欣告诉我,说他们的妻子和父母也是一样阻拦他们。
  八点钟,九个人加一条准时赶到了口。我在此认真检查了大家的行装,并作了详细的分工。毛至圣和我负责带到前面探路,毛善炬负责在石壁上号字,毛礼初负责记笔记,何绍兴负责采样品,毛冬初负责背煤油,毛元初负责盖灰印,谢吉祥、刘玉军二负责在口站岗。他俩的任务是不许任何人进,以便保护我们的路标和里的景观,如我们三天未出来,负责报告领导组织营救。分工完毕后我又告诫进人员,在内如万一碰上什么凶兽,大家一定要齐心合力奋战,不要贪生怕死,各自逃窜。“是!”毕竟是武装民兵,这一声响亮的回答,颇有点军人的气魄。我对这次探充满了信心。
  黑,阴风,对我已无所畏惧了,但对这次新来执行探路任务的先锋——“大黄”,却是一个进门的下马威。在小口“汪汪汪”地狂叫而不敢进口毛至圣抓住它的脖子硬是强行把它推进去,在内它老是跟着我们的脚步走。俗话说“胆包天”,但今天里这条却胆小如鼠了。当我们从三叉路口进入水时,这条癞皮生死不去了,我们只好靠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去闯。阴河两旁怪石嶙峋,石壁上的黑色石花簇簇怒放。我们脱掉裤子躺水过河到对岸,转个弯便是一条碧绿的湖水,在四周石林的环抱下平平静静地躺着。若乘一叶小舟荡桨其中,那定有另外一番风味。正当我们漫步欣赏的时候,突然“扑呼”一声,一只水獭从石笋上跳人水中,游向远处。
  沿平湖走到尽头足有1000米,所以我们就叫它千米长潭。在长潭尽头可听到哗哗啦啦的流水声,由远而近,到源头一看,水从一道石隙中奔流而泻。冲进一个约200平方米圆盆似的深潭中,有的洒在岩石上,听其声音,大声的如雄狮怒吼,小声的如窃窃私语。在此处乍看上去,好似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可是,攀上壁又是一个偌大的厅堂,平坦坦的地面,尽头是一片烟雾缭绕。待穿过烟雾一看,从数十米高的顶上洒下几大盘潆潆细雨,就像数十把喷雾器喷水一样的产生满雨雾。落水下面是几个大圆盆,承接着从顶洒下的水。盆底中的鹅卵石,光彩夺目,满盆生辉。再往前百米处下便到了我们上次探路过的地方。看到了我们的路标——“芭茅杆”,大家都高兴极了。这说明旱与水内又窜通了。我们跟着原来的路标走到了天湖池,在天湖池下深渊的时候,我们一个个手拉手或手顶脚地慢慢往卞滑。毛元初一不小心,失手滚了下去。“注意!注意!”大家一齐用电筒往下照,在那深深的黑处,好像隐隐约约的影子又爬起来了。“怎么样啪!摔伤了没有?”我急切地问。他说:“碰了两个疱,脚上擦去了两块皮,问题不太,还可以走。”待我赶去一看,他跌倒的坎下10米深处是一条阴河,好险啊!大家看后都为他出了一身冷汗。
  大家顺着河旁陡峭的黄壁走,不能走的地方就用大刀当锄头挖掘一条小路,可没走多远泥路,尽头是石壁,不能走了。何绍欣提议说:“干脆,把衣脱掉了泅水到对岸去。”“好,我赞成。”何绍欣、毛礼初率先脱衣下水,随之大家也都脱衣踩水而去。
  初春后的中泉水,寒冷刺骨,我们咬紧牙关,往这条阴河的上游走了约两个多小时。这时,我发现阴河左边另有一个岔,跑去一看,里面耸立着十几根白玉般的石柱,根根接连顶,顶上悬挂着无数条钟乳石,形状奇特,颜色各异。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了这个世外仙境,当即命名为“水晶宫”。毛善炬立即在石壁上作了记载。这个长约1000多米,前面无出路。我们原路返回后,又继续向阴河上游前行。转过两道弯,爬过一座山,前面是一个石壁环抱的绿色平湖。清静的水中有一个黑,我们无法再去了。回头顺水而下,从水晶河又走到了响水河。不知用了多少时间,我们的脚都被冻得麻木了,但仍想把响水河的源头探过究竟。可是,响水河源头又是一个很大很长的平湖,大家望而生畏,只好在此止步原路返回,准备出
  正月二十一日早上八点三十四分,我们回到口。这时,太阳已从东方升起,透过山林射出一道道光芒,我们睁不开眼睛,又跑进内揉擦眼睛长达二十多分钟才勉强适应。我们在里不知不觉的度过了24小时34分钟,这24小时把家里人也给急坏了。我母亲、奶奶和妻子也都通宵未眠,在灯下等待我们回家,生怕我们出事。她们一看到我们几兄弟回来,惊喜万分.心疼地说:“一天一夜不见,你们都变瘦了。”我告诉他们,“黄龙洞我快要走完了,就是没有找到司刀,黄龙洞不是什么黄龙、蟒蛇、妖怪的栖身之地,而是满的珍宝啊!太漂亮了,到时候我带你们去看看。”奶奶笑着回答说:“没有你们那个胆量。”
  十三、第二次向领导汇报
  在里,人好像还有一点劲,可回到家里却四肢酸软无力了,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整理中命名笔记和踏勘的路线图。第二天,我与何绍欣、毛善炬三人同去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汇报。姚运池在办公室接见了我们,听了我的详细汇报,并收下了我们所带的样品以及我绘制的那张草图,还答应我们过二十天准时去黄龙洞考察,而且说要带发电机、照相机等。我信以为真,又天天期待着,可是二十天过去了,三十天也过去了,领导还是没有来。大家一个个都失去信心,亲戚、朋友、家属开始对我反感,说我是撒谎,社会上也说起风凉话,笑我转了少等等,给我保护黄龙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我心里有数,那就是,领导给我说的话是真的,领导没有来也是真的,里的景观确实好看也是真的,我失望但没有失去信心,决定渡过平湖,再次探
  十四、第三次探索
  平湖里面是否还另有天地,那把司刀会不会在那里面?不去看过究竟,心里不得安宁。于是我准备了两只汽车内胎,计划坐在内胎上用竹篙划过平湖去。三月初的一天,我约了毛善进、刘玉军、谢吉祥、何绍欣等五人去响水河平湖探险。我给汽车内胎打足气后,在上面放上一块小木板捆紧,扛到平湖边放入水中,我坐在上面用篙子试测水深,一丈长的竹篙没有插到底就往前划去,可是胎在水中打转,我心里一急,左右开弓,连续划行,结果“扑咚”一声,翻到了水里。我立刻游回原处,脱掉打湿的衣服,招呼大家也脱衣一齐游过去。我们五人一排,一只手举电筒,一只手在水中游动。平湖的水寒冷刺骨,没多久我的牙齿就“咯哒咯哒”的打起架来,手脚也开始在麻木发抖,全身冻得起鸡皮疙瘩。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游过这五十多米远的平湖!我们也不知用了多长的时间,终于游到了对岸,可是身子已经冷得不能动弹。我勇猛地大叫一声“嗨——”站起身在沙滩上练起拳来。大家也随之狂呼乱跳,还不时地向那黑幽幽的深处投石头。半小时后身子慢慢暖和,我们继续向前探索。
  宽阔的大厅真令人迷恋,我们五人赤着身子在石幕中穿行,在石壁上攀登。路上又发现了前人走过的痕迹和炭灰。我们朝着留有前辈那大大的脚印和一堆堆炭灰的路线走,在一块大石墩前面,看见上面用石灰画了一个很大的符号,符号下面写着“六月十一日,十人打泉,何法师,申法师0"地面上似乎还有朝拜的台阶。台阶旁有一大堆炭灰。我意识到何法师求雨可能就在此地了。我招呼大家分头寻找司刀,结果还是没发现,但我拾到了一个铜钱,是乾隆朝代的。我们继续寻找至河边。水从哪里来,我们就到那里去。又转两个弯,听到前面有水流声,走过一看,又是一个天然瀑布,高约30米,石壁脚下冒出一股泉水好似喷泉。“有骨头”,谢吉
祥拿起来给我看,果然是人的腿骨。我环视厅四周,寻找死人的原因,何俊儒的遭遇就好像出现在眼前。他们是六月十一号进的,正是当地山洪季节,他们在中行走六七天,外面天气变化内不知,待看到阴河水上涨时,逃跑已来不及了。想到这里,我好像听到阴河的水在咆哮,水内也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活动。仔细瞧瞧水面,水在逐渐鼓起,我当机立断,指挥大家抢渡阴河。大家跑得气喘吁吁,扑通扑通一个个跳人深潭游过去,爬上岸顾不得寒冷,抱起衣服就往外跑。待跑到口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外雷鸣电闪,大雨倾泻,旁的索溪河变成了“黄”河,一排排浪渣随涛而去。我们庆贺自己侥幸,“还是我们的命大哟!”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