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张家界

观音大桥建设侧记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9:2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观音大桥建设侧记
杨学军  李耕田  张新建
    澧水,湖南四大河流中最纤弱也是最漂亮的河,在永定区境内91公里,将该区分为南北两岸,正在崛起的国际旅游新城张家界主街道位于北岸。遇上洪水的肆虐,渡船无可奈何,两岸人民也只能是望河兴叹。早在1958年,大庸县城的上游就动工兴建一座澧水大桥,1970年建成通车,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它早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4年11月,在张家界永定区东南澧水河鸬鹚湾渡口,一座飞虹巨龙般的石拱桥腾空而起。它全长380.8米,主拱净跨6×48米,桥宽21米。国内外桥梁专家认定它为中国当代最大的轻型版肋石拱桥。1995年在澳大利亚桥梁学术会上被列为世界石拱桥之最。5年之后,又一座以同样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建造的,比澧水鸬鹚湾大桥更长更宽更完美的轻型版肋石拱桥建成通车。它就是澧水观音大桥。该桥全长674米,主拱净跨2×52+2×50米,引桥长466米,桥宽21米,像一条彩带飘向张家界火车南站,奔驰不绝的汽车似乎在高奏着一曲曲修桥英雄的赞歌。来张家界旅游观光的中外客人,也都慕名漫步欣赏,抒展自己在旅游胜地的心境。
    修建澧水观音大桥,一直是城区两岸人民的心愿。长期以来,这里流传着许多要求修建澧水观音大桥的故事。明朝年间,在城区东门溪入澧水河口,修建了一座3米高2米宽的石拱桥,取名为观音桥,意为观音菩萨,普渡众生,寄托修建澧水观音大桥的愿望。清嘉庆十八年,城南渡口码头竖了一块刻有“朝天义渡,概不收费”的字碑,其意是以舟代桥。70年代中期,铁路部门修建枝柳铁路,曾计划修建澧水观音大桥,因张家界火车站选址易地而未能实现。1985年,原大庸县改为大庸市,当时市政府也曾计划修建澧水观音大桥,写出了项目可行性和立项报告书,还绘出了桥的式样图,后因资金不落实而搁置。1988年,县级大庸市升级为地级市,1994年易名为张家界市,原县级大庸市辖区改为永定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旅游兴市的迫切任务,修建澧水观音大桥的时机到来了。永定区交通局局长杨学军,在修建澧水鸬鹚湾大桥期间,就筹划修建澧水观音大桥,得到永定区交通局党组书记罗启宏、主任工程师陈署生的赞同,又与官黎坪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的李锡勇联系,达成共识。该处承头修建澧水观音大桥,以出让土地为筹码,招商引资,解决资金来源。消息传出,各路客商纷至沓来,湖南张家界鼎泰公司总经理张世明投资5500万元承建澧水观音大桥,其中以1827万元修建此桥的配套工程陵园南路和武陵中路。此方案被张家界市副市长刘德美拍板界定,由市区政府组织修建,利用土地资源回报,施工单位为张家界通达路桥公司。1994年10月6日,副市长刘德美主持召开了市区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市长办公会议,上下统一了思想,左右配合了行动,成立了修建澧水观音大桥工程指挥部,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张宏任任顾问,副市长刘德美任指挥长,市政府先后有副秘书长李智勇、李德寿、江海洲与永定区人大主任覃章吉和副主任梁顺炎、市建委副主任傅少云、主任工程师陈署生、官黎坪街道办处党委书记李锡勇任副指挥长。
    张家界通达路桥公司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项目法施工:项目分工,二级核算,目标管理。工程指挥部作为管理层负责施工管理、组织设计,三大主材及特殊材料统一采购,监督施工质量,规定工期,按时拨款,外协合同签订和执行等工作。通达路桥公司员工和三个修桥施工队,分项目组为独立核算单位作为施工作业层,承担施工现场的施工与组织管理工作。在确保安全优质的前提下,推行目标管理,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逐项下达全桥总工期、年度和月工期、分项工程计划、设工期目标、质量、安全等奖项及相应的罚款处分规定。特别是主拱施工时,需两岸同步施工,若一方进度迟缓将影响大桥的施工进度,指挥部实行扣罚一方滞后金来激励另一方的方法,使两岸工程稳步进行,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张家界通达路桥公司自始至终把安全质量放在首位。在澧水观音大桥建设上,积极采用省公路上官兴1979年研究出的石砌版肋拱桥新型方案,结合施工实际,采用大直径桩、长悬臂、钢钎维等先进技术,取得了“结构新,造型美,载重大,工期短,造价低”的成效。每平方米造价1550元,比同类桥节省资金24%,比同类型钢筑砼桥节省资金1/3以上。如何解决砂卵石潜水较大的基础开挖,是桥梁建设上一道难题,陈署生与上官兴同志为首的工程师们紧密协作,同交通部行业联合技术攻关组,联合研制了无承台大直径沉挖管桩基础。澧水观音大桥航孔是52 x2+50×2,两台三墩的石砌肋拱桥,采用2x 3.5米,壁厚75厘米30#双柱式砼结构,全桥三墩一次开挖获得了成功,有效地解决了砂卵层的止水难题。这是国内首次使用无承台大直径沉挖管桩基础,是一次观念性的突破,不仅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节省资金85万元,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桥梁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在澧水观音大桥建设中创造的“大直径管桩技术”和“施喷固结管桩技术”被评为永定区1995~1997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在全国首创了空心桩建拱桥的新技术。国家交通部拟定以此桥为主,将出版大跨径石拱桥国家标准图,并编写《中国轻型石拱桥》一书。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的突出问题,作为常务副指挥长李锡勇书记为这个问题吃不香,睡不安,他一次次跑省里、市里,跑金融系统,筹来工程款,解决燃眉之急。
    永定区交通局更是将澧水观音大桥的建设列为重中之重的工程来抓,局长田际陆将观音大桥列为自己的联系单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0 1996年11月,因资金问题停工14个月的工程恢复建设,为了赶在次年4月河流进入汛期之前的100天时间内完成大桥主拱圈安砌任务,局长田际陆,副局长侯德忠、黄胜福及各股室负责人来到了澧水观音大桥工地上,召开办公会议,统一思想,制定建设方案,明确责任目标。1997年3月12日,澧水观音大桥起大拱的时候,现任局长张子德、副局长侯德忠、黄胜福等同志又亲自到建设工地,每人负责一个大拱圈的施工指挥和安全监督工作,仅用3天时间,主拱圈就全部安砌完毕。
    澧水观音大桥的建设过程,也是一次次排除险情的过程。1995年3月8日,打响了开工的第一枪。经过60天的日夜奋战,第一期水下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1995年5月29日刚拿下水下工程,连日的暴雨,一河洪水扫荡而来!刚完成的水泥墩,还有连日运水泥、砂石的便桥,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前2个多月的工作会前功尽弃。见此情景,公司组织的青年民兵突击队在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张宏任指挥下冒着生命危险,全力以赴抗洪抢险,桥墩安然无恙。1997年3月,在观音大桥起大拱的时候,又一河大水从上游冲来一艘无人照料的大渔船,眼看要直撞大拱墩基和木拱架,10多位民工拿起钢钎锤子,飞步直赴冰冷刺骨的河水,抓住渔船以最快的速度将其砸烂,又一次化险为夷。1998年7月22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魔,袭击了澧水观音大桥,恰恰是对观音大桥的检测,任凭洪魔进涌,观音大桥却巍然不动。
    工人们战天斗地、舍生忘死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市、区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1997年春节,市委书记肖征龙,永定区委书记刘纪福等领导冒着凛冽的寒风与工人们一道过上祥和欢乐的春节。新任市委书记刘力伟上任不久就视察工地向工人们问好。副市长杨次伟、刘德美经常下班后到工地上看一看,走一走,向工人间寒问暖。领导们的关怀极大鼓舞了他们建好观音大桥的信心。
    华灯初上,凉风习习。漫步在大桥两侧路灯下一群群侃天侃地的居民,感受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时发出会心的笑。清晨,挑着满担蔬菜的菜农更有说不出的喜悦,他们不再为清早等候渡船浪费时光而犯愁。
  澧水依然悠悠荡荡地唱着欢乐的歌,巍巍天门山依然像一道屏障屹立在那里尽忠诚卫士的责任,可就在这屏障下,澧水河上从此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