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白帝天王崇拜(一)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8:00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七章 白帝天王崇拜
  
    白帝天王是土家族地区(主要是湘西地区)主诉讼、断冤案、消灾解难的神灵。土家族过去有还天王愿的习俗,凡遇疾病,则到天王庙祈求保佑,病愈则至神前祭献还愿,并请土老师祝祭。遇纷争斗殴或冤屈,至神前盟誓,将猫血滴进酒内喝下,以求神断。每年小暑前的辰、巳二日,则是专祭白帝天王的日子。有禁止屠杀钓猎、禁穿红衣、不许举乐等禁忌习俗,俗信违禁则遭受疫疾。白帝天王过去在土家族有着崇高的地位,那么,他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神灵呢?潘光旦先生曾指出,白帝天王是由土家族先民的白虎图腾演化而来的神灵,白帝即“白虎“,“虎”与“帝”在篆文中十分相似,帝是虎的误写,等等。潘光旦先生此说曾产生过很大影响。不过,潘光旦先生把白帝和白虎联系起来,并没有直接的确凿证据,推测和转弯抹角的证明较多,潘先生自己也认为说得复杂了些,多少有些怀疑自己的结论的可靠性,他说:“总之,对于白帝的所由构成,将来的认识或许比我们现在的认识反而要见得单纯得多,正未可知。”的确,如果不是硬要将白虎与白帝扯在一起,要解释白帝的来由就非常简单。白帝不过是古人所谓五天帝之一的西方之帝,原本是一个方位天神。由于蜀地处于中原的西部,白帝作为西方之神,便被当作了蜀地的天神,并与蜀地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相联系,附会上种种具体的内容,并形成了流传后世的白帝崇拜(即白帝天王崇拜)。从有关资料可见,蜀地的奉节应为白帝崇拜的中心。土家族的祖先巴人曾迁徙至蜀地立国,自然会受到蜀地宗教文化的影响,崇祀白帝天王。战国时代,楚灭巴国,巴人向四方散布,其中的大部分向南迁徙,进入湘西。巴人散布到湘西后,便将白帝天王崇拜带到那里。所以白帝天王崇拜主要分布在其发源地四川奉节(古蜀地)和湘西及靠近湘西的土家族地区,如湖北的来凤等;而巴人的发源地湖北的长阳、恩施等地为巴人人蜀之前的居住地,则难觅白帝天王崇拜的踪迹。
  
    一、白帝为西方之帝
  
    关于中国早期的历史,有三皇五帝之说。其中的五帝,是古人根据四方与中央五个方位而取名的五位先帝,也即五方之天神,或“五方神”。战国时代,兴起“五行”学说,逐渐形成了以五行配五色、五方、五帝的体系。《楚辞·远游》说:“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吾将过乎句芒,历太皓以右转兮,……遇蓐收乎西皇,……祝融戒而还衡兮,……从颛顼乎增冰,历玄冥以邪径兮。”诗中涉及的五方天帝的名称为:中央之帝为轩辕;东方之帝为句芒;西方之帝为蓐收;南方之帝为祝融;北方之帝为玄冥。
  
    《楚辞·惜诵》说:“令五帝以片中兮。”王逸注:“五帝,谓五方之神也。东方为太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诗中涉及的五方天帝为:东方之帝为太皞,南方之帝为炎帝,西方之帝为少吴,北方之帝为颛顼,中央之帝为黄帝。
  
    《周礼·天宫·大宰》说:“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的神灵,并有了天王称号,蜀地的奉节成为白帝天王信仰的中心。据《奉节县志》载:奉节有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寺、天王庙、白帝城与白帝楼。这些都是白帝崇拜文化的遗存,也是白帝崇拜地域化(或称地方化)的标志。
  
    白帝崇拜的地域化,是指其与蜀地的神话、传说、风物相结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白帝的来历被作了新的解释。蜀地多竹,有竹王神话。《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晋朝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又记有此则神话异闻,大意是说:竹王原本出于遁水。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小儿啼哭声,将其带回家,剖开大竹,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其氏族即以竹为姓,将产儿之竹置于野外,即长成一片竹林。这就是竹王祠所在的竹林。竹王和他的随从人员在一块巨石上休息,竹王要从者煮汤喝,从者说:“没有水。”竹王便用剑击石,石破,泉水从破中涌出,这水后来被称作竹王水,竹王击破的石头还依然在那里。竹王神话表明,蜀地曾崇祀过竹图腾。白帝神崇拜兴起后,与竹图腾相融合,白帝便被说成了竹王之子,而且由一神变成了三神。后世湘西土家族所奉祀的白帝天王神,即是经过与竹图腾融合而成的竹王三子神。清乾隆四年《乾州厅志》(乾州,今湘西的泸溪县)载:“竹王庙,在州北五里鸦溪,俗所称白帝天王者也。按《后汉书·蛮夷传》说:“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可见,蜀地的白帝天王神已经三、土家族的白帝天王
  
    土家族地区所崇拜的白帝天王,是由巴人从蜀地带来的经过地方化的白帝天王,即竹王三子。湘西地方志记载的白帝天王崇拜,即认为源于蜀地的竹王崇拜,白帝天王为竹王三子。《乾州厅志》(乾州,今泸溪县)说:“五溪蛮所祀白帝天王神三人,面白、黑、红各异,……泸溪各志述《史记·西南夷传》剖竹中得小儿,长为夜郎侯,汉武诱杀之,子三人,皆蛮夷所推,而第三子尤雄勇。后人以竹王非血气所生,有神灵,为立庙以祀。今庙中神状,三郎尤猛烈,为苗所畏。”
  
    清道光四年《凤凰厅志》载:“按《通志》,汉时夜郎城在北,或即所谓竹王三郎神也。”
  
    由蜀地传人土家族地区的白帝天王崇拜,也必然发生变异,带上地域或民族的特征。但是,种种变异不离其宗,都是在竹王三子白帝天王崇拜基础之上的演变。
  
    最流行的一种变异形态是以宋代名将杨业八世三孙为白帝天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杨氏为将门之家,世代累出战功赫赫的名将。土家族以杨氏之子为神,是奉其为战争之神,而且,这种战争神和土家族与苗族的矛盾有关。土家族与苗族长期共居于湘鄂川黔毗邻的这块土地上,有和平共处,也有矛盾对抗。客观地说,杨氏白帝天王是土家族用来对付苗族的战争神,这从土家族崇拜的杨氏白帝天王的神迹中可以看出。
  
    清光绪十八年《凤凰厅续志》载:“乾之阳有庙,且旧榜其上日‘天王庙’。余不知其所由,进父老而问之。父老日:神之庙,食于兹土者,四百有余岁矣。有大庙在鸦溪,此其拜亭也。所谓三王者,盖兄弟也,长日金龙,次日金彪,又次日金纂,出于杨,为宋名将
业八世孙。宋南渡,孝宗朝,奉命征讨辰蛮,拓九溪一十八。”
  
    清道光四年《凤凰厅志》载:“三侯庙,称白帝天王者也。兄弟三人,塑像一白面、一赤面、一黑面。相传三十六人杀苗九千,至今畏之。……土人祀之,又云,杨姓,为宋杨业八世孙,其名为应龙、应虎、应豹。”
  
    《沅州志》中则将杨氏三兄弟说成是辰州人,将杨家将地方化,奉为土生土长的神灵,仍与苗族战争有关。是书说,五溪蛮所祀白帝天王神三人是辰州杨氏三兄弟,皆为宋代骁将,征苗获胜而开九溪十八
  
    杨氏三兄弟神灵地方化后,又进一步变异,以至于只剩下杨姓,完全摆脱与宋代名将杨业的关系,成为土家族地区的杨氏三兄弟。而其诞生传说仍套用竹王诞生情节框架,也可见其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传承。光绪三年《乾州厅志》载:“鸦溪距乾五里,地惟杨氏一族。世传有室女浣于溪,忽睹瑶光,感以人道,逾年一产三子,长俱英勇,体貌迥别。”三子被奉为白帝天王,祀庙设在乾州鸦溪。这鸦溪白帝天王庙与其它地方的白帝天王庙又有所不同,庙后还设祠供奉三子的母亲,这是鸦溪白帝天王庙的独特之处,也可视为土家族天王崇拜的发展变化。光绪三年《乾州厅志》载:“鸦溪庙(鸦溪的白帝天王庙——笔者注)后祠祀侯母,鸦溪最亲昵,无老幼男女人祀不呼为老姑婆,花冠绣履,任小儿嬉弄于前不为亵。他处无侯母祠,附近有之,不敢逼视也。”
  
    白帝天王崇拜还与土家族白虎图腾相融合,形成了土家族地区传承的另一白帝天王崇拜的变异形态,这一变异形态包含了这样的变化关系:人化为虎,虎化为白帝天王。土家族白帝天王传说:白帝天王的母亲蒙易神婆,到井边去打水,井中白龙闪射出三道白光,都射中蒙易,蒙易感白光而怀孕,生下三兄弟。三兄弟长大以后有才武,皇帝便征调他们平乱。他们作战勇敢,屡建功勋。皇帝害怕他们谋反,夺取江山,就下诏假言给他们晋爵。三兄弟进京后,皇帝赏赐三坛御酒,命他们回到家乡后才可开坛饮酒。三兄弟回到家乡后饮酒,大哥先饮,只喝一杯,脸就变白,倒地死去;二哥紧跟在大哥后面饮,喝了两杯,脸变赤红,倒地死去;三弟紧跟二哥后面饮,连饮三杯,脸变乌黑,倒地死去。原来,皇帝赏赐给他们的是鸠酒,皇帝是要毒死兄弟三人。三兄弟死后,化成三只白虎,来到金鸾殿上,张牙舞爪,怒目而视。皇帝吓得胆战心惊,知道事情败露,便给他们封神位。但是封了种种神位后,三只白虎还不愿离去。最后,皇帝封他们为白帝天王,并立庙祭祀,三只白虎才点点头,然后离去。白帝天王崇拜与土家族白虎图腾的融合,使得自帝天王神具有了土家族宗教文化的风韵,更容易为土家族民众所认同,但这并不是说经过融合之后,白帝天王就成了土家族的图腾神或民族神,而只能说,白帝天王是蜀地传人的,经过土家族民众改造的,且为土家族民众所虔诚信仰的天神。
  
    白帝天王神在土家族中的地位虽不及廪君或向王天子,因为后者是土家族的民族神,但是却和土家族人的现实生活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职司范围很广,具有更多的实用性,受到的祭祀也更为频繁。在过去,土家族人无论大事小事——小到邻里纠纷瓜葛,大到疾病战争等,都少不了要祈求白帝天王。白帝天王的多种功用,前人多有记载。
  
    清《龙山县志》载:城东有白帝天王庙,“有病赴庙祈佑,许以牲醴。愈则酬之,张雨盖大门外,供天王神位。封牲,陈醴馔,黄蜡香,以巫者祝而祭之。既,招族姻席地畅饮,乃散。乡邻岔争,或枉屈不得白,咸誓神前,立解释。”可以说,白帝天王是土家族日常生活的保护神。
  
    一旦遇上与外族人的战争,白帝天王又成了土家族人的战神,而且土家族人虔信,白帝天王作为战神特别灵验,特别威风。清光绪三年《乾州厅志》载:脱。
  
    六十年苗变,鸦溪附近居民三百余人避苗神庙(白帝天王庙)中。苗麇至,环立庙外,悍苗欲入庙逞凶,至门中喷血立毙,群苗惊走,以后无敢谋戕庙中难民者。
  
    四月初,苗就庙(白帝天王庙)外耕田,难民宵遁,神默护,悉达泸邑。苗变,泸民逃散,城为之空。乾难民被追急,相与议守泸城以暂避之。是夜群梦神示日:‘尔辈暂处沪城,但虎头桥要隘即宜守之,我能默佑尔辈也。’次早述梦同,即议丁壮四十人守隘。苗众果蜂拥来,寡不敌众,正危急间,天暴风雨驰骤,苗摧折落岸,溺毙者多,始退窜。
  
    辰沅道傅鼐攻剿阳孟等寨,兵未集,苗众数万,围六昼夜。鼐单骑冲阵,苗以为可图也。及近,惊见骑后三天王见形,苗众惊窜,遂擒首逆。
  
    从上述记载来看,白帝天王作为土家族或一部分汉族的战神、保护神,主要是针对苗族而言的。所以,与土家族同处一地的苗族大都是不信仰白帝天王的。据记载,虽然在一些地方也有苗人崇祀白帝天王的,但人数也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多半可能是出于无奈。清乾隆二十八年《永顺府志》载:“白帝天王之神,不知何所从出,苗人尊奉之。乾绥各处皆然。今永属四县,苗寨亦多,苗俗无异,然未闻有其庙者。盖此地原系土司之地,土势盛而苗势微也。”其记载说明苗人信白帝天王者少,不信者多。只“乾绥各处”的苗族人信奉白帝天王,而“永属四县”的苗族人则不信奉白帝天王,因为这些地方不见白帝天王庙宇。然而,上述方志的解释却是:“永属四县”众多苗寨不设白帝天王庙,是因为这些地方原是土人(土家族)势力昌盛的地方。这种解释显然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恰恰应该倒过来解释,“永属四县”之所以无白帝天王庙,是因为该地区苗寨众多,是苗人势力强盛的地方,苗人可以不受土家人宗教的影响,不必勉强信奉土家族的白帝天王神,所以不设其神庙。
  
    在土苗杂处之地,苗人大都不信白帝天王,是因为白帝天王崇拜是土家族祖先巴人从蜀地带来的宗教,是土家族的传统宗教;而一少部分苗人崇信白帝天王,则反映了土苗之间的相互交流、土苗文化的相互渗透。当然,不能否认,土家族或汉族的白帝天王崇拜,在一定历史时期含有贬损苗族人民的成分,这是我们研究白帝天王崇拜时要加以说明的。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