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土家族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研究——丧葬制度文化(二)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7:33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二节 丧葬礼仪

  土家族的丧葬礼仪,在“改土归流”前,都由梯玛主持;在“改土归流”后,则改由道士主持。但是,因地域因素的影响,在“改土归流”之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丧葬礼仪的程序与内容表现出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之间的极大差异性。

  一、土家族北部地区的丧葬礼仪

  在“改土归流”之前,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丧葬礼仪复杂而又严格。繁杂的礼仪程序与内容关系着亡人的“超度”、“来世”以及在世者的富贵与祸福,因此办得十分认真严格。以下,简要介绍以做超度法事、看风水择地、择吉日下葬为主要内容的丧葬礼仪程序。

  1.为将亡者送终。严格地说,丧葬礼俗从死者弥留之际开始。尤其是长辈或者老人,弥留之际,尽可能让所有后辈跪侍床侧,以尽孝道,待其气绝之后,方全家举哀。入棺之前,由主持家政的长者托人或由死者生前指定的人为死者净身、穿寿衣、下榻。净身时用麻布洗死者的五心(顶命心、太阳心、心口窝、脚板心、手心),洗过的布晾干后,待出殡前烧掉。收殓入棺不封棺口,停于中堂,棺下点灯,昼夜不熄。

  2,报信,即告之乡邻和亲族。死者人棺之后,即刻派人给乡邻和亲族送口信,告之“大夜”日期,以便吊唁。

  3.开路。人死即焚化烧纸若干,请梯玛(许多地方土家人已经改请道士,南部廪卡人则坚持请流落)择时入殓,诵经,谓之“开路”。顾名思义,即为死人开去来世之路。

  4.叫茶(奠茶)。入殓之后,由道士(梯玛或流落,统名叫“土老司”)为死人开咽喉,叫茶、叫饭。俗有“莫饮阴间忘魂汤,只饮阳间一杯茶”之说,意在叫茶之后,亡人不会因喝阴间的忘魂汤而忘却在世之事。

  5.堂祭。出殡前夕请道士(梯玛、流落)做法事,或请塾师行礼仪式。随着社会的开化,土家族热衷请塾师作礼仪,俗称“道士作一七,不如秀才作一揖”。

  6.出殡。或叫出丧。清晨,延黄冠、浮屠,道士赁亭彩、伙帐、金架,孝子抱灵牌,在灵前跪拜,谢抬丧之人。游行路途或街市,亲友出送,以此炫耀,谓之送亡灵上山。送葬时,沿途丢纸钱,称之为“买路钱”。

  7.路祭。殡过之处,如系亲友家宅前,亲友家则备香烛、茶菜,设祭桌于路旁以祭之,谓之路祭。

  8.择地、下葬。丧家在出葬以前请阴阳先生选择坟地,然后择吉日吉时出殡下葬。坟穴挖成后,道士于井内向外撒米,孝子在井外跪接,叫做“接禄米”,有继承祖先衣禄之意。

  9.复山。葬后三日,丧家老幼,均着孝服,至墓地叩拜,给坟上添土,谓之复山。

  10.回殃,又称“回煞”。回殃日期由道士按甲子推算亡人某日某时由某方回,又某时由某方去。意在亡人念在世之事。届时,丧家备茶果于亡者之屋,让其回家享用。

  11.报七。殓后由道士推算以后每逢七必祭,应祭七个七(四十九天),在此“七七”中,富者还延僧诵经,以洗在生之罪,谓之可使亡人超度。后人还看这七七中有几七与农历七日相合,有合者则认为后人不缺“吃”。

  12.缴灵。将死者亡年、月、日,书在特制的纸板上,谓之灵位,朝夕供奉,直至三年,请僧焚化,谓之“缴灵”。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的差异以及家庭成员构成的区别,土家族北部地区的丧葬礼俗亦有差异。比如有的地方超度,既请土老司念经超度,又请道士开路。土老司念经时,装成死人,亲人围着哭泣。死者是女人就背着铺盖、鞋子;死者是男人,就背着烟杆、柴刀,家人拉着土老司哭泣,最后把所背的东西烧掉。埋葬时请土老司在墓穴中画八卦,洒雄黄酒,棺材入墓穴前孝子先挖一锄泥土于井中,左手将锄举过肩向后,问:“后面有人没有?”众答:“有。”意思是有后人传宗接代。之后旁人接过锄头,孝子起,俗称“定脉”。定脉后才下土葬入墓井。有的地方,请先生念经开路,乐器是铜铃和竹鼓。念经时,一手操铃,一手敲竹鼓。入殓时棺材在堂屋横放,尸体头的一方靠火炉、家神那一方,以示不忘祖先。开路后才摆正棺材。发丧时由死者亲属披布,布为白色,从头到肩交叉捆在腰上。披布人手执长刀,沿途砍树枝、荆棘,也有打火把引路的,以利送葬队伍的通过。棺材入墓穴以后,才用桐油石灰封棺材口。

  有的地方的葬仪有严格的等级,按亡者的辈分资望决定着葬仪的繁简。对非正常死亡者,尸体不能进屋,亲戚不能接近尸体,由他人办理入殓,不能在堂屋举行丧葬仪式,不能埋在家族祖坟山上。对夭折者,不穿鞋子,只穿袜子和草鞋,葬丧仪式简单。古时候,有的地方还有停葬之俗,死者先于长辈及同辈年长者而死,必须将棺材停放在屋外修的停棺棚,待长辈及同辈长者死后方可上山安葬。

  二、土家族南部地区的丧葬礼仪

  唱丧堂歌是南部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打廪跳排是为亡者举行“超度”仪式,近乎娱“神”,而唱丧堂歌的目的则是娱人。在北部土家族那里,打丧鼓、跳丧以及唱丧歌是组合在一起的,反映了古代丧葬仪式向高级形态演化的趋势。但南部土家族则将这几个环节上保持有不同时间段的风俗,反映出南部土家族地区丧葬礼俗的原始性。

  在南部土家族地区,在停丧期间,白天时间以及出殡前一个晚上由流落引导众孝子打廪跳排,其余晚上则完全由丧堂歌师傅们击鼓唱歌。这种歌有两个特点:    第一,这种丧堂歌正是秦汉代以前的下里巴人之歌。楚国大夫宋玉答楚王问中曾提到一个有名的风俗: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曲弥高者,其和弥寡。

  数千人唱和《下里》、《巴人》的风俗,自从汉代以后典籍中既已不再见到记载。自古以来,“下里巴人”虽成了“俗”的另一个代名词,似乎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后代文人学者想象起“和者数千人”的壮阔场面,无疑能产生某种浪漫情绪,因而后人追忆此事,描绘此场景的作品屡见不鲜。可是,无论何人,都没有办法再在现实生活中重见“和者数千人”的盛况场景。所以,自古以来,学者注释这一节文字时,都会说,此乃巴人风俗,自巴子国灭后,此风不再。

  然而,在南部土家族地区,此风却自古依然。某家有老人去世,远近歌师都会不请自到,晚上在灵堂唱丧堂歌。唱丧堂歌时先由一歌师击鼓起歌。鼓点为一长三短,即:“咚——咚—咚—咚—”,所以又叫“三棒鼓”。歌声则按鼓点大约七字一句,四句一节,每节的第二、第四句要押韵(大致押韵)。中间也允许稍有长短,歌师唱完一节,众人就一起放开嗓门和最后一句,和声为:“啊——啊啊——人哎——哎哎——啊生啊——。”从和者人数多寡,可断定歌师水平高低。歌师唱得好,和者数百人,唱得不好,和者寥寥,不出多久,必有其他歌师接过鼓棒,重新领唱。盛大的场面,必定有来自各村的歌师轮流叫板,众亲友及专门从各村凑热闹而来的人都会鼓足了劲将哪一句“啊——啊啊——人哎——哎哎——啊—啊生啊——”和得振聋发聩。在寂静的山村,歌声也常常传出数里,在山间回荡。乾隆年间,一群从中原来到这里做官的文人,虽然身临现场感受了这动人场面,但不知这正是“下里巴人”古风,反而要下令严禁:“初丧家绕白布于首……里堂无论亲疏,皆来坐夜,锣鼓喧闹,歌呼达旦,名日闹丧,丧家设酒以待,稍节省,众共非之……此风甚为无礼,现已严禁,近亦渐少。”

  必须说明的是,丧堂歌中只用鼓而没有锣。修志的外来官员于此稍有偏差,在打廪过程中有一节跳排仪式,连鼓都不能打,只能敲木头作节拍。

  第二,丧堂歌将汉文化的伦理观念与巴人的浪漫情绪结合在一起,典型地反映了民族文化融合的轨迹。这种结合反映在内容上,也反映在形式上。从内容上来说,丧堂歌既有伦常礼义的教谕,也有叙述亡者生平事迹的艺术铺排。伦常礼义教谕常常有现成唱词可用,临场稍作发挥即可。但铺排亡者人生时,则全靠临场回忆和编造。既要切合亡者特点,又要七字一句,四句一节,难度之大,不亚于做七步诗。因为歌师必须在一至两个“咚—一咚一咚一咚”的鼓点节拍中完成创作任务,所以非有经验、有艺术气质、有语言天才是做不成歌师的,从这些歌师身上,我们也明了了南部土家族地区何以艺术大师辈出。文学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等。从形式上来说,即便是伦常仁义教谕的歌词,在结尾众人的“和”中,必定是那句慨叹“人生”的“啊——啊啊——人哎——哎哎——啊—啊生啊——”。把对人生无奈或是慨叹,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原文化里是少见的。这是一种纯艺术化的表达,是伦理与艺术的结合。既浪漫又含有悲切,跟楚辞是同一种风格。在丧堂歌的唱和中,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尽管有关土家族丧葬礼俗的研究著述已经很多,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对土家族丧葬礼俗的理解还非常有限。土家族丧葬礼俗中有许多环节来自远古时代的社会,保持了人类在漫长历史中文化变迁的一些规律;在这些礼俗中还保留了人们解读礼俗的长久兴趣和各种解读形式。因此,对这些解读本身的解读将是一件非常需要时间、也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工作。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