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土家族简史——土家族的族称与族源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8:3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一章  土家族的族源

    第一节  土家族的族称与族源
  
    土家族族称的演变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Pia tpilkhat],称与其相邻的苗族为“白卡”,称外来的汉人为“帕卡”。“毕兹”有“本地”之意,“卡”是“人”或“族”的意思,“毕兹卡”即为“本地人”。由于方言的差异,各地土家族人在自称的发音上略有不同:保靖土家人自称为“密基卡”,永顺土家人自称为“毕基卡”,“毕兹卡”则是龙山土家人的自称。
  
    土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汉文史中,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的称谓称呼土家族。追根溯源,从大量的文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土家族与古代的部分巴人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巴”出现很早,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巴方”的记载,“巴”在卜辞中作,说明巴人是一个古老的族类。《春秋左氏传》、《山海经》等先秦史籍中,就有不少关于巴人活动的记载。在历代史籍中,“巴”既作为族名,又作为地名。对“巴”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东汉许慎沿袭《山海经》的说法,认为“巴,虫也。或日:食象蛇”。唐代李吉甫根据蜀汉谯周所著《三巴记》,认为阆白二水,水流曲折,形似巴字。司马贞所作《史记·索隐》中又认为巴来源于四川东部一带盛产的芦苇。“苴音巴。……或巴人、巴郡,本因芭苴得名,所以其字遂以苴为巴也。”苴是芦苇,四川俗称芭茅。这些说法是否可靠,姑且不论,但都说明巴人早已活动于我国的历史舞台。
  
    秦汉之际,史书上对巴人有多种称谓,有的以地域命族,有的以种属相称,有的以其使用武器的特征命名。秦时称巴蜀之民为南夷,是南夷的一种。秦灭巴以后,在原巴人居住的地区设巴郡、南郡、黔中郡。唐人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说:“黔中,即今黔州是其地,本巴人也。”汉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因而史书上把这一地区活动的少数民族通称为“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武陵蛮”中除巴人外,还有现今苗瑶和壮侗语族等民族的先民。西汉时,被称为“武溪夷”的田姓首领已见于史载。西汉人刘向在其所著《世本》-书中,可能根据巴人对本族古代历史的追述,以其种属把巴人称呼为“廪君种”,并且明确指出“巴郡、南郡蛮”与“廪君种”的渊源关系。居住在今川东的巴人,因称“赋税”为“赉”,故又称“赉人”。蜀汉谯周所著《三巴记》载:“夷人岁入賨钱,口四十,谓之賨民。”以后“賨人”又被称为“板楯蛮”或“弱头虎子”。因其使用的武器颇具特点,“虎皮衣楯”,“以虎皮蒙在盾上,并专以射白虎为事”。巴人中有的以虎为图腾加以崇拜,有的以虎为射猎物,这种似乎矛盾的现象,在许多民族的早期活动中是屡见不鲜的。东汉时,被称为“武陵蛮”、“澧中蛮”、“溇中蛮”、“零阳蛮”中的向、田、覃等姓首领的活动已载入史册。这些强宗大姓,与土家族中沿袭下来的主要姓氏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强宗大姓的活动地区与巴人在这些地区的分布,以及明清之际土家族的聚居地大体吻合。
  
    三国时期,武陵蛮又称为“五溪蛮”,以雄溪、椭溪、辰溪、武溪、酉溪五水名族。五溪,历来的史籍中有各种不同说法。但是其中酉溪、辰溪二水流域,是土家族先民的居住地则肯定无疑。所以五溪蛮中,既有土家族的先民,也有苗、瑶、侗等族的先民在内。居于荆州的巴人之后亦被称为“荆州土人”。东汉时,从川东迁至江夏(今湖北云梦县境)一带的巴人有很大的发展,其势力达到湖北东北部和河南东南部,以其活动地域和水流(即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被称为“豫州蛮”、“酉阳蛮”或“五水蛮”,其种属为“廪君”之后。居武陵地区的称为“五溪蛮”、“溇中蛮”和“酉溪蛮”;峡江地区的被称为“荆雍州蛮”和“建平蛮”、“巴建蛮”、“宜都蛮”、“天门蛮”。这些居住在武陵境内的巴人之后,《后汉书》却把他们列入“盘瓠之后”。从此开始,记载混乱,不绝于史。南北朝时在沈约撰写的《宋书》中,也把峡江地区的巴人后裔归入“盘瓠之后”。以后的史籍几乎都沿袭这一说法,似自古以来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巴人已不复存在,完全融合到信奉盘瓠的民族中去了。这些记载显然是失实的,它既不符合巴人及其后裔长期在这一地区活动的历史实际,也与土家族分布的现状大相径庭。以后令狐德棻所著《周书》中,虽然沿袭《宋书》的说法,把峡江地区活动的“蛮”,归人“盘瓠之后”,但他所记载的“屯据三峡,断遏水路”的冉氏、向氏、田氏等种落的活动,正是土家族中的强宗大姓,而不是崇奉盘瓠诸族的强宗大姓。《周书》中记载的这些姓氏,与两晋、南北朝时期见于史载而被称为“酉溪蛮”、“零阳蛮”、“溇中蛮”、“建平蛮”、“巴建蛮”、“酉阳蛮”、“宜都蛮”、“石堤蛮”等强宗大姓正相符合。从这些记载中不难发现,把“廪君之后”笼统地归入“盘瓠之后”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唐宋时期,由于建置的变化,先后以不同的地域名称命族,把居住在湘鄂渝黔接壤地带的土家族先民称为“夔州蛮”、“信州蛮”、“彭水蛮”、“施州蛮”、“辰州蛮”、“石门蛮”、“溪州蛮”、“天赐州蛮”、“高州蛮”、“洛浦磨嵯蛮”等。唐代杜佑在所撰《通典》中明确指出:“其在峡中巴梁间,则为廪君之后。”宋代有的史籍中又把居住在沅江流域的少数民族通称为“南北江诸蛮”。酉水以北正是土家族先民主要活动的地区,是“诸蛮”中的“北江蛮”。同一时期,在史书中也出现了这个地区区别于其他族类的“土兵”、“土人”、“土丁”等名称。这些冠以“土”字的称谓,应是专指土家族而言的,是为了区别于毗邻的苗族而出现的。因为“苗”作为一个族类的专称在宋代已经出现,无需把“苗”再称为“土”了。因此,可以说“土”是“蛮”的变称。
  
    元至清初,土家族地区建立了土司制度,以“土”命族的记载大量出现,“土兵”、“土丁”、“土民”、“土蛮”等称谓,在史籍和地方志书中层出不穷。但也有以地域命族的,如“酉阳蛮”、“九溪十八蛮”等。
  
    从东汉以后,在我国历代史籍中,对土家族先民的族属问题,出现过不少混乱的记载,有的说其是僚或瑶,有的称其为苗。这些称谓都是不符合土家族的历史实际的。这其中,很多本身就是文献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指。
  
    “土家”作为族称的出现,是和汉人迁入其地直接相关的。宋以后汉人陆续迁入土家族地区,特别在清改土归流以后,汉人大量迁入,因此,出现了“土民”、“客民”、“土籍”、“客籍”之分。为了区别于新进入的不同于本族类的外来人,“土家”一词开始出现,他们用汉语自称“土家”,称外来迁入的汉人为“客家”,称毗邻的苗族为“苗家”。这些把具有不同特征的民族加以区别的记载,大量出现于清代的有关志书。<咸丰县志》载:“今就本县氏族列之,大指分土家、客家二种。土家者土司之裔……客家者,自明以来,或宦或商,寄籍斯土而子孙蕃衍为邑望族者也。”这里把“土家”说为“土司之裔”是不确切的。应该说,既有土司之裔,但众多的人应为土司统治下的土民。《利川县志》中也有八姓“土家”的记载。恩施县“邑民有本户,客户之分。本户皆前代土著”;“永顺隶楚极边,土人、苗民、汉人杂处。”《龙山县志稿》云:“龙邑岗寨数十,土苗杂处,闯有外来民人附居落籍为客家。”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土家”族称是在汉人大量迁入后才产生的。
  
    二、土家族族源诸说
  
    关于土家族的来源问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巴人说即认为土家族是古代部分巴人的后裔。这是中央民族大学已故潘光旦教授在《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古代巴人活动区域内的有些地名、人名和族名,是土家族自称“毕兹”的对音或转音;巴人崇拜白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主要姓氏与土家族的某些大姓有沿袭关系;个别巴语词汇仍保存在今日土家语中。巴人说认为,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的武落钟离山是古代巴人的发祥地,因而长阳清江流域也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巴人说是土家族族源诸学说中的主流观点。
  
    土著说即认为湘西土家族是由古代湘西土著居民和以后进入的巴人、汉人融合而成,土著是土家族形成的主体。此观点指出:在酉水流域发现的7处旧石器时代遗址,龙山县里耶、泸溪县浦市、张家界古人堤发现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是湘西最早的土著先民居住地。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即本地人的意思,是土生土长的。土家语地名“墨岔”是开天的意思,“里耶”是辟地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地方是土著居民最早开辟的。“梯玛”(土家语对巫师的称谓)神歌唱词中提到的民族迁徙地名,最远至“十必”路、“十牌”峒(),没有越过沅江与酉水汇合处。楚灭巴后流入五溪的巴人和五代时入主湘西的江西彭氏,同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土家族。
  
    乌蛮说认为土家族是由唐代云南、贵州一带的乌蛮东迁而来。其说根据<复溪州铜柱记》所载:“盖闻群舸接境,盘瓠遗风,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认为土家族来自贵州。贵州境内一直有“毕兹”族,“比跻”系白罗罗之名,比跻、比际当即毕兹,与土家族自称完全相同。中唐以后,越巂一带“乌蛮”曾侵入贵州,“兵数出,侵地数千里”,当地的土著一部分被其征服,成为“白罗罗”;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乌蛮是现今彝族的先民,土家语与彝语比较接近。有的人根据上述资料,以及土家族与云南彝族的一支在信仰、葬式、歌舞、禁忌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再证以有关文献的记载,认为土家族是乌蛮东迁的一支融合武陵山区土著、巴人而形成的。
  
    多元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土家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多元说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赞同。所谓多元说,指既承认巴人在土家族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承认土家族地区的土著部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土家族形成过程中的相应地位和作用,认为土家族是以巴人融合当地土著及其他各民族逐渐发展形成的。如有学者指出,“以古代巴人的一支后裔为主逐渐融合了周围的其他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土家族。”“土家族作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也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居住在湘鄂西地区的土著巴部族为主体,融合了其他一些部族如汉人、蛋人、乌蛮等的某些氏族部落,而在唐、宋时期混血形成的。”
  
    濮人说濮人说的主要依据,是土家族地区考古发现的早期人类遗存与考古学上的巴文化不同,从其文化特征上看,应该是西南濮人的文化,因此,濮人应该是在巴人到来之前土家族地区最早的居民,濮人是土家族地区的土著民族。后来,随着巴人的迁入,濮、巴融合,才逐渐发展为后世的土家族。濮人的居住习俗、绩纺细布、攻取朱砂等文化在土家族文化中都有表现。
  
    除此之外,关于土家族族源,还有江西说、蛮诞说、羌人说等。以上有关土家族族源诸说都有继续探讨的价值。
  
    根据历史文献、文物考古资料和社会历史调查材料,我们认为:土家族来源于楚、秦灭巴后,定居在湘鄂渝黔接壤地区的巴人。但是,在有关巴人活动记载之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这个地区是我国早期人类活动发祥地之一。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