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俗风情

土家族简史——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8:22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七章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绚丽的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例如,口头文学中的歌谣、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艺术中的摆手歌舞、跳丧歌舞、薅草锣鼓、咚咚喹、打家伙、花锣鼓等都富有瑰奇多姿的民族色彩,而西兰卡普更是土家族独有的民间艺术珍品;在宗教信仰上,土家族供奉土王,信仰万物神灵,民间信仰又与佛教、道教相渗透,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浓厚;土家族的习俗,如过赶年、女儿会、哭嫁、生活中的禁忌等,也都别具民族特色。

    第一节 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
  
    一、民间口头文学
  
    (一)歌谣
  
    歌谣是土家族口头文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土家族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事件、阶级斗争、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男女爱情、社会礼仪等。“土家人民爱唱歌,山歌越唱越快活。”从史料记载推论,这些民间歌谣源自巴歌。唐代刘禹锡根据巴歌创造的《竹枝词》,世代相沿,其特点一直保存在土家族民歌中。至清代,鹤峰、长乐等地,正月元宵时,土家族仍多歌“杨柳”(“杨柳”是《竹枝词》的一种词牌名)。龙山、永顺、保靖、长阳、利川、咸丰、酉阳、秀山等地土家山寨,年年都有赛歌盛会,对歌如流,出口成歌,彻夜不散。在土家与汉族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土家歌谣又受到汉族诗歌的不小影响。由于新中国成立前土家大部分地方的群众多会汉语,或既能讲土家话又会讲汉话,所以,演唱山歌时大部分都是用汉语唱的,也有用土家语唱的。土家族歌谣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山歌、摆手歌、薅草歌、叙事歌、歌丧、哭嫁歌和盘歌等。
  
    1.山歌
  
    民歌中土家族最喜欢唱的首推山歌。它的形式简单朴实,一般的多为七字一句,四句一首,也有五句一首,唱时首数不拘。这种山歌数量颇多,内容丰富。男女老幼几乎人人会编会唱,触景生情,即兴而歌。独唱、盘歌、合唱,样样唱式俱全。宣恩、鹤峰等地把山歌称为“单叫歌”、“软叫歌”、“弯歌”、“连八句”、“对声子”、“五句子歌”、“四句头”、“喊喊调”和“穿号子”,名目繁多,各种各样。山歌的题材繁多,但主要仍是抒情歌、叙事歌、神歌及较古老曲调的歌谣。如土家族地区的男女青年唱的一首情歌唱道:
  
    (男)
  小小姑娘我喊你,
  我喊你十句呀,
  你一句也不答我,
  几时把你得罪了?
  你一句一句给我说。
  
    (女)
  我的哥哥你喊我,
  妈妈在屋怎把口开?
  几时我妈不在屋,
  我背着猪草看你来。
  
    其歌词自由,音节不等,音域不广,朴素真挚,具有民歌风雅的风格。
  
    土家族山歌以桑植民歌最为著名,歌词简练,内容丰富,曲调明快,唱法多变,尤其是衬词的广泛而巧妙的运用,从而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方面达到了臻美的艺术境界,极富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马桑树儿搭灯台》被宋祖英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好男好姐儿不用媒》、《四季花儿开》、《冷水泡茶慢慢浓》、<挑担茶叶上北京》等声名远播海内外。现列举两首:
  
    《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儿搭灯台
  写封的书信与姐带
  郎去当兵姐在家
  我三五两年不得来
  你个儿移花别处栽
  马桑树儿搭灯台
  写封书信与郎带
  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
  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
  钥匙不到锁不开
  《好男好姐儿不用媒》
  好田好地哟,不用哎肥哟,
  好郎好姐儿哟,不用媒哟。
  多个媒人哎多张子嘴也,
  媒人的口里哟,出是非哟,
  好田好地哟,不用哎肥哟,
  好郎好姐儿哟,不用媒哟。
  多个媒人哎多张子嘴也,
  媒人的口里哟,出是非哟。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土家族人民长期受到地主阶级和国民党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过着无权和极其贫困的悲惨生活,受过人民革命战争的洗礼后,憎恨国民党,热爱共产党,产生过很多革命歌曲。其中一首是:
  
    蒋介石心肠比狼狠,
  他是人民大仇人。
  各族人民团结起,
  剥他的皮来抽他的筋。
  五黄六月望风凉,
  十冬腊月望太阳。
  土家只望共产党,
  好比孩儿望爹娘。
  
    不仅语言洗练而大众化,而且其譬喻、排比、对比、对应的运用都极为娴熟贴切。来凤等地流行的《长工十二月》、《媳妇歌》、《红军歌》、《解放歌》等都属于这一类歌曲。
  
    2.薅草锣鼓歌
  
    薅草锣鼓歌是一种劳动歌,有的称“挖土歌”、“山锣鼓”、“合音锣鼓”等,它直接产生于生产劳动而又有利于生产。相传土家族定居湘鄂渝黔边,烧畲事农时就有挖土歌,敲锣打鼓,可以驱散野兽,也可以助兴,以后才有专人司鼓领歌,指挥劳动,演变为一种民间乐式。凡是集体开荒、挖土、插秧、薅草、采茶等都要打山锣鼓。来凤县土家族“四五月耘草,数家共趋一家,多至三四十人,一家耘毕,复趋一家,一人击鼓,以作气力,一人鸣钲,以节劳逸,随耘随歌,自叶音节,谓之薅草鼓”。“锣鼓不出乡”,乡乡都有,各有各的风格。薅草锣鼓歌一直是土家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薅草歌词一般由歌头、扬歌、歌尾三个部分组成,歌头、歌尾都有固定唱词,主要内容在扬歌部分,“见子打子”,随编随唱,每句七字,四句居多。薅草时见谁松了劲,就催促他几句;见谁干的欢,就夸他几句。如“激励歌”中唱道:
  
    捆起腰带要崭劲,
  把它挖起抱斗形。
  挖边哥哥要崭劲,
  一步一步往前行。
  
    歌词铿锵有力、朴实大方,具有民歌鲜明开朗的风格。扬歌时除唱生产、生活外,也唱一些历史故事、小说和民间传说,如《杨家将》、《卖画记》、《三国演义》、《百果花》、《恶鸡婆》、《东三郎和西三妹》等。
  
    薅草锣鼓歌的唱腔结构约为三类。一是流行于永顺、龙山、来凤的乐段式唱腔。以一基本曲调,反复演唱多段歌词,而歌词七字一句,两句、四句一段(龙山马蹄寨有三句一段式)。二是流行于宣恩、保靖和永顺部分地方的两段式唱腔。它以两个音调、节奏不同的乐段构成,较之乐段式唱腔有所发展。三是多首民歌组合成套式唱腔,盛行于桑植、鹤峰、建始。这类唱腔一般多5~20首民歌合成一套联唱,它是薅草锣鼓歌的高级形式。“薅草六月满山冈,锣鼓声中柳复杨”,并不是诗人的渲染,而是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薅草锣鼓歌扎根予民间,逼真感人的表现。
  
    3.摆手歌
  
    “摆手”是源于湘鄂渝黔边祭祀土王而举行的一种礼仪歌舞。改土归流后,由于土司制度的废除,逐渐演变为颂春调年歌舞。“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舞蹈长歌,名日摆手”。以后,摆手歌舞的发展各地有所不同,有的已歌舞分离,有的既歌且舞的;唱的形式也有变异,在土家语流行地方多用土家语唱,有的则用汉语演唱。
  
    摆手歌在永顺、龙山、保靖等地有的称为“舍巴歌”,由土老师领唱,歌词主要由神话传说和过去的生产生活情景两个部分组成。群众随后和声相应。以龙山马蹄寨流传下来的舍巴歌为例。第一部分,唱土家历史上的神话传说《雍尼·不索尼兄妹相配创造人类》、《雍泽雍米涅带领土家迁徙到龙山》等。在《人类起源歌》里唱洪水:
  
    瓢泼大雨,
  下了七天七夜;
  水井的水,
  浸落了七天七夜;
  雍尼不索尼,
  钻进瓜窗里。
  水冲卷起岩渣,
  紧紧地堵住了瓜窗。
  水涨破了天,
  天塌垮到地上,
  地涨升至天上,
  天翻了,地覆了。
  
    描述得生动逼真,富有神话般的想象力。
  
    又如《雍泽雍米涅带领土家族迁徙到龙山》中的一段唱道:
  
    行走疾如飞奔,
  扑通扑通没个停,
  像展翅飞翔的木鹰,
  像蹄不落地的麂群。
  展翅飞翔的木鹰呵,
  翅膀千万莫松劲;
  蹄不落地的麂群啊,
  脚杆切莫停顿。
  
    把土家族祖先迁至“墨移子台子”的英勇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譬喻手法形象生动。
  
    舍巴歌的第二部分唱词是写土家的生产生活,如到林中赶猴子:
  
    背铳就往树林走,
  走进树林赶猴子,
  拿铳撵猴两整天,
  猴子跑得屁股冒火烟。
  公猴母猴吓得怕,
  跑到岩坝就打架,
  拿起铳铳点火药,
  猴子死在岩坝脚。
  
    其歌词朴实明朗,饶有风趣。以后又并入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及娱乐性的唱段。
  
    4.长篇叙事诗歌
  
    土家族的长篇叙事诗歌也比较丰富,寓于神歌、山歌和薅草锣鼓歌等形式之中。根据口头文学素材整理创作的《锦鸡》十分优美。《锦鸡》有7章,724行,叙述春哥因无棺材葬母而卖身受苦的故事。有一天,春哥斩蛇救了锦鸡姑娘,锦鸡赠送羽毛与春哥作为定情信物,赠送如意铃与春哥,如意铃可以变银赎身,变水种庄稼,变风灭土司放的火。当春哥和锦鸡重逢结婚的时候,土司强行“初夜权”,被锦鸡踩在床下变成了踏板。此叙事诗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勇敢智慧,与土司制度顽强斗争的精神,并歌颂了自由恋爱的幸福生活。诗句优美动人,内容丰富,富有戏剧性。
  
    其中《卖身》唱道:
  
    管家只问羊多少,
  土司只问羊多壮。
  谁管春哥饥寒苦?
  只有长工问寒暖!
  
    《赎身》里面有这样的唱词:
     
    一张字纸一条命,
  今日才算自由人;
  长工点起一把火,
  卖身契约化灰烬。
  
    《重逢》中这样唱道:
  
    落雨太阳是假情,
  媒人讲话几句真?
  有情有义心对心,
  哪要媒人作引针!
  生不丢来死不丢,
  好比青藤缠石榴。
  青藤缠了石榴树,
  花死藤干两不丢。
  
    5.歌丧与哭嫁歌
  
    魏晋南北朝时,歌丧在清江郡一带流行。“蛮左”族人“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乐事,以至终卒。……歌数十阕,乃衣衾棺殓,送往山林……”这种歌丧风俗,至今还在清江流域和鹤峰、桑植、凤凰、酉阳、秀山等地形式不同地保存着。歌词多表达对死者的颂扬敬意,也有涉及其经历的社会活动、生产、生活等内容。有的击鼓乐而歌,有的鼓乐歌舞并举。所以上述地区称之为“跳丧鼓”、“闹丧堂”、“唱孝歌”、“打夜锣鼓”等。歌丧的词调也有多种。“歌手们围在祭帐前,一人击鼓而歌,有时众人帮腔,依次轮唱。唱词复杂,除有固定唱词的一部分外,大多随编随唱。每句七言或十言,两句或四句一首”。利川流行的“明七暗八”形式独特,每句八言,两句一首,唱七隐八,歌众合唱并重复最后三字。其歌词格律如:
  
    孝家今夜打鼓闹(热),
  三亲六戚都来朝(拜)。
  满堂儿孙披麻戴(孝),
  孝男孝女痛哭嚎(啕)。
  
    上句落“羽”,下句结“徵”,一曲多用,音乐富于吟诵性,以寄托哀思。长阳有“十月怀胎”等二三十种词牌,委婉动人,彻夜歌唱,正如土家诗人彭秋潭的《竹枝词》所歌的“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鼓唱到明。”
  
    哭嫁歌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家族姑娘出嫁上轿前边哭边唱的歌。清代改土归流后就有哭嫁习俗。有的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哭嫁,假如出嫁时哭得不动人,往往会被人耻笑。姑娘在婚期前三天或七天或半月或二十天,甚至有长达一月的时间,就开始哭嫁。每至黄昏,亲邻少女妇妪都群聚出嫁姑娘家里,聚首痛哭,哭至深夜始散。这种哭嫁歌长期相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自由抒情歌体。哭嫁歌有辞祖宗、女哭娘、娘哭女、妹哭姐、姐哭妹、哭哥嫂、哭团圆姐妹、哭梳头、哭穿露水衣、哭吃爷娘饭、哭百客、哭上轿等。其中《骂媒人》是颇富思想性的一段:
  
    背时媒人是条
  娘家来吹女婿好,
  树上麻雀哄得来,
  豌豆开花角对角,
  铁树开花八寸长,
  那头吃了这头走。
  婆家去夸嫁妆多。
  岩上猴子骗得走。
  媒人吃了烂嘴角。
  媒人吃了烂大肠。
  
    两句为一小段,每句七字,上下句子押韵,句句可换韵脚。唱时有独唱和两人对唱两种形式。对唱的两个声部有规律地交错出现,别具一格,正是“十姊妹歌歌太悲……犹如巴娘唱竹枝”。
  
    除了上述几种诗歌,尚有儿歌、梯玛神歌、上梁歌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传说故事
  
    土家族的口头文学十分丰富,神话传说、故事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寓于诗歌,有的口耳相传,委婉动听,极其优美。
  
    神话反映出古代土家先民对自然事物的看法,描写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的情景。流传至今,比较著名的有《张果老与李果老》、《洪水蹬天兄妹成婚》、《鹰氏公公佘氏婆婆》、《梅山打虎》、《鲁班修佛潭》等。
  
    湘鄂西土家族中都流传着张果老、李果老造天地的神话,其情节并不一致,但主要内容基本相同。张果老在造天的时候,看见地上的水太多了,就造了二十四个太阳,不分日夜地晒。不久,地干了。可是太阳的光辉太强烈了,晒得草枯地裂,只有一棵马桑树长得齐天高。一只青蛙为了逃避太阳的暴晒,就沿着树干爬上去,青蛙恨透了太阳,它张开血盆大口,一连吞食了二十二个太阳。当它将要去吃剩下的两个太阳时,不料观音菩萨发现了,愤怒地挥舞棍棒打弯了马桑树。青蛙再也吃不到太阳,从此地上有了草木,只是马桑树再也伸不直腰。剩下的两个太阳,观音菩萨让它们中的一个照白昼,一个照黑夜;照白天的叫太阳,照黑夜的叫月亮。太阳是个姑娘,白天出来害羞,就放出五打神针刺人眼睛,不让人们看它。这个神话反映人们征服自然的信念、力量和智慧。
  
    《洪水登天》这类创世纪神话在中南、西南的少数民族中都普遍流传,在湘鄂渝黔边土家、苗、侗地区也极为盛行。土家族称之为《雍尼·不索尼》,也称《东山老人与南山小妹》、《罗氏兄妹》,或《伏羲兄妹》,其结构则大同小异。说从前有七兄弟,把雷公捉下天来,准备煮烹吃掉,后来雷公用计逃回天宫,怒降七天滂沱大雨,把世上的人全都淹死,唯独兄妹二人躲在葫芦瓜里保全了性命。洪水退过之后,兄妹经过一番周折,终成婚配,生下一个大肉球,天上降下一把大剪刀,剪开了它,散之四方,都变成了人类。其中值得研究的是这类神话详略不一、穿插不一、结尾不一的部分,往往都反映出其民族特点和地区特色。如龙山、永顺的结尾部分说肉块掺泥巴撒出去变成了“土家”,肉块掺苗苗撒出去变成了“苗家”,肉块掺沙子撒出去变成了“客家”,用以说明相邻民族的来源。又如来凤、鹤峰、秀山等地的结尾部分说肉球裂开了,落在土里的变成了“土家”,落在田里的变成姓田的祖先,既说明本民族的来历,又说明本民族的强宗大姓的渊源。
  
    《廪君化白虎》的传说说东村(今长阳渔峡口)有座古庙,后来,一个白头发、白胡子老头逃到庙里与和尚一起生活,这个老头过去很善战,不久在庙里死了。当地人们把他埋在灯芯岭。埋的时候,这个老头化成一只白虎升了天,从此人们就叫这个地方为“白虎垴”(今渔峡口白虎陇)。后来覃氏将祠堂从蛮家垮搬到东村,建在白虎陇。因白胡子老人是覃姓人家埋的,为了纪念这位老人,于是将覃氏祠堂也命名为“白虎陇堂”。
  
    民间传说多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并加以渲染夸张、美化而成。还有一些有关土家风俗、地名、节日来历的传说,如《关王大战士王》、《向老官人》、《田好汉》、《覃垕王》、《白鼻子土王》、《覃二哈》、《白鹤井》、《锦鸡和巴西》、《落印潭》、《九节牛角》、《八耳锅》等。不少传说把人物、事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向老官人》的传说流行最广。说土王派向老官人到朝廷去拜见客王,客王问他住在哪里?他说:“千根柱头落地,风扫地,月点灯。”客王又问他手下有好多人?他说:“七十人背柴,八十人做饭,三只盐船下水,磨鹰滩上打烂一只,三天没得盐吃。”客王听了心里害怕,以为他地广兵多,就想害死他。他回家时,客王赐他一瓶毒酒,要他拿回去大伙一起喝,谁知他在路上吃了,马上被毒死,但尸首不倒,夹在马背上驮回家乡水扒才倒下去。其实,他回答客王的是他住茅草房子,只有三只鸭子,被打死一只鸭,鸭蛋少了,不能拿去换盐吃。后来土家后裔都立祠供奉他。
  
    《白鼻子土王》主要控诉溪州土王的暴虐无道。说白鼻子土王荒淫无耻,一共讨了四十八个老婆。他鼻子时常发痒,一发痒就要杀人,把杀死的人的血涂在鼻子上,他才觉得舒服。他杀来杀去,把他的部下都快杀光了。但他又惧怕土家百姓起来造反,就下了一道命令,把百姓的瓦屋拆光,盖上木房。木房盖好了,白鼻子土王跑到高山上,叫人在下面放火,要把民房全部烧掉。一霎时火光冲天,喊声震天,他反而哈哈大笑,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土家族的一些民间故事,如《夹艺昭昭》、《婆婆树》、《岩头坡》、《卡尼昭昭》、《鲤鱼姑娘》、《聪明猴子》等,都极具人情味和艺术感染力。
  
    《卡尼昭昭》讲一个童养媳的悲惨遭遇。当这个小姑娘被迫自杀而死后,变成了一个叫“卡尼昭昭”的小鸟,它每天傍晚凄惨啼鸣,表达对不幸婚姻经历的控诉。
  
    《婆婆树》讲一个名叫阿大的妇女,为了反抗龙王的侮辱,受尽折磨仍坚贞不屈,龙王把她变成一棵孤树,屹立在酉水边上。后来阿大的丈夫见了此树,号啕大哭,也被变成枝叶连在一起的婆婆树。龙王降洪水来冲,但他们也永不分离。
  
    《岩头坡》描写一个草医喜欢给穷人看病,不取分文,地主给一半家产请他看病,他因严词拒绝,活活被地主折磨而死,变成了岩头,人民永远崇敬和瞻仰他。
  
    二、民间艺术
  
    土家族是我国南方能歌善舞的一个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音乐、舞蹈、戏剧、美术都有其民族风格和特色。
  
    (一)音乐
  
    “土家生来爱唱歌,开口一唱一大箩”。张家界的民歌手向佐绒、何其光和向桃妹,就是土家族民间音乐家的代表。如向佐绒,女,1955年生,土家族,当代民间歌手,桑植人潮溪乡塔坪村人,是演唱、传承桑植民歌的代表人物。1978年参加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首次专业剧团汇演,在北京工人文化宫舞台上演唱了桑植民歌《叫我唱歌就唱歌》,反响强烈,后多次在各级文化艺术汇演中获奖。在电视系列片《长征纪事》、电视专题片《寻找远去的家园》中演唱的桑植民歌,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土家族地区宛如诗歌的海洋,土家族的歌唱和诗歌分不开。即席即兴而歌是多数,有的要用乐器伴奏,有的还是边唱边舞。不仅歌词优美,曲调也十分委婉动听。按歌曲的体裁来分,有劳动号子、山歌、梯玛神歌、小调、哭嫁歌、咂酒歌、灯歌、上梁歌、儿歌等。薅草锣鼓歌是富有战斗性的劳动歌曲,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听起来振奋人心。土家族也和其他中南、西南的少数民族一样,盛行盘歌。两人对唱,互相盘答,如一方盘问:“什么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在江湾?什么弯弯街前卖?什么弯弯姐面前?”对方答歌:“月牙弯弯弯上天,船儿弯弯在江湾,梳子弯弯街前卖,眉毛弯弯姐面前。”还有盘天地、盘花草、盘鸟兽、盘生产等,其中男女互相盘答,以抒发爱情的较多,四句一首,对答如流,极为生动有趣。土家喜唱号子,如酉水号子、拖船号子、拖木号子、挑岩号子等。先唱“号儿”,后唱“歌儿”,一领众和,来回穿插,腔调高亢,雄健有力。流行在酉阳、秀山、宣恩、鹤峰、利川、巴东、长阳的“穿号子”就是由劳动号子发展而成。鹤峰的号子由单号儿、双号儿、单号儿搭桥,双号儿搭桥和扯炉腔组成,是高度发展的号子形式。土家族也经常哼唱小调,小调是一种长于抒情和叙事的室内小唱。如打夜工撕包谷叶以及剁猪草、纳鞋底、刺绣、编织、做针线活等场合,均演唱小调。小调曲式多单曲体,旋律流畅,歌速徐缓,音域不宽,往往反复多段吟唱,曲调变化不大,通俗易唱,是一种分节歌,具有深情内在的特点。有独唱、对唱、盘唱等形式。小调的歌词句式规整,如“四季”、“五更”、“十二月”等,歌词形式有一段或数十、数百段不等。广泛流传于湘鄂渝黔边区的叙事长诗《吴幺姑》、《山泊歌》等均是用小调形式演唱的。土家婚俗中的“姊妹歌”,也多选唱小调。恩施地区鹤峰县的《柑子树》、《绣香袋》,来凤的《大河涨水小河浑》,利川的《柑子林》,湘西桑植的《马桑树》等,均是小调中的精品,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流行。土家女孩出嫁要唱哭嫁歌,出嫁当日则达到高潮。亲属以哭嫁为主,乡邻以劝嫁为主。新娘用哭嫁歌请到谁,谁就陪哭,实为对歌,歌声委婉,其情动人。“十姊妹歌”又称“姊妹歌”,是哭嫁的一种主要形式,在鄂西土家人中很盛行。即姑娘出嫁前,邀约九个少女,合新娘共十人,设盘肴糖果,置酒宴,叫“陪十姊妹”。届时,相互歌唱,互致祝福,抒发惜别之情,歌曲有《石榴开花叶叶密》、《十月花》、《教女歌》等。
  
    在器乐方面,有吹奏乐和打击乐两种。吹奏乐器有木叶、咚咚喹、唢呐等。木叶是湘鄂渝黔边各民族普遍流行的乐器,土家青年想吹时,扯下一片常青树叶,放入口中,运气吹动,就可吹出清脆悦耳的歌曲,音响有如婉转的鸟鸣,悠扬嘹亮,多用以伴奏歌曲。咚咚喹是土家族具有特色的单簧竖吹乐器,用长约15厘米、管周约2.5厘米的细竹制成。上端留一竹节,接近节头约半寸处用小刀削薄,设一开口活片作吹孔,管上设三或四孔,下端切成斜口而成。咚咚喹有筒音宫和徵两种。历史相传,土家妇女、儿童惯于用它演奏。它的传统乐目尚有《巴列咚》、《来哟来,来哟嗬》、《呆都里》等,多数带有歌词,既可用它演奏乐曲,又可把它作为民歌来演唱。咚咚喹音色柔和,曲调欢快,活泼优美。唢呐由汉族传人,在乐曲和演奏上,和汉族相差不多,婚丧喜庆,多有唢呐伴奏,曲牌繁多,又富有地方色彩。牛角也在土家族祭祀或某些民俗歌舞活动中使用,以此来渲染气氛。崩崩拖,又称口条或口簧,是土家妇女自制和喜爱的一种乐器,吹奏时,两手大拇指左右平行拉扯麻绳,口唇包含簧部位吹气,用舌头控制气量及调和音的高低,有《韭菜花》、《长爬岗》、《短爬岗》、《苦麻菜》等十多个曲调。此外,竹号、野喇叭、巴呜等都是土家族喜爱的吹奏乐器。
  
    打击乐中,湘西的“打家伙”,鄂西、酉阳、秀山的“花锣鼓”,也是当地各族人民共有的一种文娱形式。打家伙也称“打蹭子”,使用的乐器有马锣、头钹、二钹、土锣等。三至四人操打合奏,打击节奏巧妙配合,音节紧凑急速,能奏出《马过桥》、《八哥洗澡》、《鸡婆生蛋》、《幺二三》等百多个优美曲牌。花锣鼓是吹打乐合奏的总称。咸丰县清坪一带加唢呐的称“吹锣鼓”。乐器有唢呐、鼓、冬子锣、大锣和钹5种。其曲牌呼为“引子”,有80多个。没有用唢呐的花锣鼓与打家伙相近,只是喜欢用鼓,曲牌有70多个,由“头子”、“中段”和“尾巴”组成,音响响彻山谷,给人们以清新幽雅之感。此外,长阳的吹打与鹤峰的围鼓也别具特色。长阳吹打是由唢呐或土笛与鼓、锣、钹等打击乐器合奏的器乐曲。按其表现作用又分为堂调、大调、客调、菜调、笛调、丧调、综合调7种类型。鹤峰围鼓主要伴随各种灯班活动,也借用于红白喜事及各种节日喜庆场合。围鼓牌子有文牌子、武牌子之分。文牌子轻柔舒缓,武牌子激昂粗犷。演奏时,多为在行进中敲打。有鼓、锣、头锣、二钹、钩锣5件打击乐器。鹤峰围鼓的传统乐曲有《画眉走桥》、《八哥洗澡》、《客蚂吐泡》、《河鹰展翅》、《双龙出》、《二龙戏珠》、《双狮捧球》、《上天梯》、《月儿圆》等。
  
    此外,土家族地区还涌现出牟廉玖等优秀文艺工作者,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牟廉玖,词作家,1943年生,湖北省利川市人。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创作的歌曲和曲艺作品多次获全国和全军大奖,其中河南大调子《老伴儿》获全国优秀曲艺节目观摩汇演一等奖,并被编人中国文联《中国新文艺大系》。他创作的长阳南曲《土家吊脚楼》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等奖;歌曲《土家哦嗬歌》获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胜奖;《峡江情歌》荣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200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八百里清江一路歌》是作者20多年歌词、曲艺创作生涯的总结。全书收录了作者从军队到地方创作的100首歌词、曲艺等。其内容雅俗共赏,散发着浓郁的地方风情。
  
    (二)舞蹈
  
    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有跳丧鼓、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梅山舞、跳马舞、操旗舞、八幅罗裙舞、玩耍耍、跳花灯、玩龙灯、玩蚌壳等,其中尤以跳丧鼓、摆手舞最为突出。
  
    跳丧鼓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早在隋唐时,定居夔峡一带的土家族先民,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遭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或为“打鼓踏歌”。至清道光年间,长阳土人先人逝世,“临葬夜,众客群挤丧次,一人擂大鼓,更瓦相唱,名日唱丧鼓,又日打丧鼓,歌词大都是妥亡灵,慰生者”,至今仍然盛行于清江流域的长阳、五峰、鹤峰、巴东等地。在凤凰、桑植、张家界等地呼为“跳廪”,或称“跳流罗”(记音)。凡老人正常死亡后,必须跳丧,死者年岁愈高,前往跳丧者愈多,不仅其族亲属往吊,邻里乡人也要参加,称为“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过去多为男女成对歌舞,以后演变为男人亡则由男人参与,女人亡则由女人祭祀,而且可以随上随下,自由组合。跳丧多在葬前一夕进行,在死者灵前,先由歌师击鼓叫歌,成对的二歌郎、四歌郎或八歌郎相应接歌,随鼓节起舞,按曲牌进行,边饮宴,边歌舞。多达数百人时,就在灵柩前场坝上应歌接舞以兴哀。唱词多为四三拍,也有四二拍的,或交互替换。舞式多样,如“大王下山”、“一支箭”、“四大步”、“滚身子”、“杨柳”、“双狮抢球”、“燕儿衔泥”、“犀牛望月”、“凤凰展翅”、“枯树盘根”、“幺连合”、“幺姑姐”、“叶儿合”、“沙儿合”、“打哑谜”、“风夹雪”、“升子底”、“牛擦痒”等几十种,节奏鲜明,刚健有力。近年来,长阳县的文化工作者在古老的跳丧鼓舞基础上,推陈出新,改编成“巴山舞”,已成为全县各族男女老少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形式。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歌舞。“摆手”土家语称为“舍巴”,汉语呼作“玩摆手”。“正月初间,男女齐集歌舞,祓除不祥,名日摆手,又谓之调年”。其渊源与古代的巴渝舞、“击鼓踏歌以兴哀”的跳丧祭祀歌舞有着密不可分的承袭关系。
  
    摆手舞在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多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十七)日举行。土家群众在新春佳节晚餐之后,聚集在摆手堂前,由土老师(梯玛)主持祭祀仪式,祭祀完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围圈而舞,尽情欢跳。舞时手与脚成顺向同时动作,两人一对,面面相对,踢踏摆手,翩跹进退,扭腰旋转,刚健有力。摆手分“单摆”、“双摆”、“旋转摆”多种。龙山县马蹄寨举行摆手时历时7天,湘鄂渝黔边土家往会者曾众至万余人,犹如赛神庙会。一般的多为就近村寨摆手堂前三四十人摆手祈年,也有在二月、三月和祭社玩摆手的。
  
    跳摆手舞时,由一个人在圈中司鼓兼鸣锣,男女舞众在一善摆手者领头下,围圈舞蹈,随鼓点进退,变换舞姿。每舞一周或数周换一套程式,把许多动作连贯起来,构成具有完整情节的段落,套套相连。如把“薅田”、“插秧”、“扯草”、“望太阳”等接连一气,以示土家族从事各种农事活动时的情景。
  
    摆手内容丰富,主要有表现古代打仗的“马前舞”,在宫衙朝拜土王的“饮宴舞”,有表现狩猎生活的“打猎舞”,有表现劳动生活的“生产舞”,还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水牛打架”等。由于摆手舞姿矫健,粗犷大方,刚强武勇,形式简朴,落落大方,不用道具,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采,因此,土家人人喜欢,代代相传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湖南省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文艺工作者发掘整理和创新的摆手舞,不仅是舞台上土家族的传统优秀节目,也成为湘西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带娱乐和健身性质的歌舞。
  
    跳花灯又称“跳团团”、“二人转”、“花灯戏”等。湘鄂渝黔边区土家地区都流行,又以秀山花灯最有代表性。表演形式从单一的方桌表演发展成搭花台,铺席子在地上表演,花灯单边戏等多种形式。不管什么形式都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女装男扮居多,称幺妹子,男称赖花子或别的名字。幺妹子左手执彩巾,右手执彩扇。赖花子把头巾扎成“半边月”,腰系红绸带,手拿大蒲扇。幺妹子踏着丁丁步,轻摇折扇,曼舞彩巾,翩翩起舞,楚楚动人。赖花子围着幺妹子,踩着矮桩步,挥着大蒲扇又跳又唱,动作活泼诙谐,形象滑稽逗乐,妙趣横生。
  
    八宝铜铃舞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祀仪式舞。新中国成立前土家人凡向祖先“解钱”,便要请土老师来主持祭祀礼,土老师身穿八幅罗裙,头裹红丝帕,腰系短刀,手持八宝铜铃,边唱边舞。歌颂祖先的创业和迁徙,祷告先人安宁,祈求后生幸运。其舞分坐堂与行堂两种,一为坐舞,一为立舞。立舞多摇铃一次,进退各三步然后转体,如此周而复始,舞铃吟诵,以供其祖。
  
    “玩耍耍”或称“花鼓子”,是鄂西、渝东南、湘西北土家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起初多为男女青年求爱的歌舞结合形式,以后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物。舞时,多以一旦一丑出场,均持小扇(或手帕),动作比较简单。用大小步法,两手在身旁摆动,身体随脚手自然地向两边摆,男动作较大而粗犷,女动作较小而柔和,边歌边舞,轻松愉快,不用道具布景。这种舞式扎根于民间,深为土家青年喜爱。
  
    “连响”  起源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许多民族都喜爱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流传到土家地区后,衍化成为很有本民族特色的若干种表演形式。如双人棒、多节连响、滚龙连吃,还有从连响异化而出的肉连响等。一般连响表演,都是用连响拍打身体,又跳又唱,男女同台,参加人数不限,两人一对配合表演,或转圆圈,或变换队形,情绪热烈,群众性强。
  
    土家族当代的舞蹈家有二炮文工团的余大鸣副团长与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一级演员徐万枝等,她们编创的土家舞多次在全国舞蹈大赛中获奖。
  
    (三)戏剧
  
    土家族地区的戏剧,较诗歌、乐舞要产生得晚一些。改土归流以前,在歌舞演唱中已出现戏剧的萌芽。“改土归流”以后,出现了傩愿戏、土地戏。至新中国成立前,酉戏、南戏、川戏通过传播、吸收和改造,已成为土家族喜爱的地方剧种。
  
    茅古斯土家话为“拨步卡”,是流行于永顺、古丈的一种古老的萌芽状态的戏剧,多在春初摆手后演出。据说剧中人物都是土家的祖先,他们身上都长满了毛,表演者浑身扎上稻草,象征毛人,有时出场多达15人。一般都演五场:打猎(赶仗)、种地、钓鱼、接新姑娘、先生教读书等,每夜一场,观众满场。
  
    阴花鼓与闹年歌鹤峰土家流行的“阴花鼓”与建始曾盛行的“闹年歌”(又名“黄四姐”),也是当地具有原始戏剧性的小演唱。其内容有表演土家起源、迁徙的情节,渔猎农事活动,对历史上统治者的愤慨与抗争故事等,内容比较单一,形式灵活多变。
  
    傩愿戏它是土家酬傩神的宗教仪式剧。鹤峰的“老师子”(即土老师)在新中国成立前通常都在需要还傩愿者家演出。起初演唱的主要是宗教经书的内容,间或插入民间故事,唱腔、曲牌不很固定。以后,傩愿戏经过长期演变,分出角色,有了道白,唱腔曲牌发展到30多个。傩戏剧目增加多达200余轴,其中《青家庄》带有反封建性质,《打金银》抨击坏人坏事,《白鼻子土王》揭露土司残暴。
  
    南戏  是改土归流后由荆湖地方传至鄂西的汉戏演变而来。它吸收川戏、花鼓戏、昆曲的一些优点,发展成为鄂西土家喜爱的剧种。唱腔、音乐、剧目及表演程式与汉剧基本相同。角色中以生、旦为主,内容多为历史题材。新中国成立前来风、咸丰等土家聚居区都有南戏科班,在湘鄂渝黔边经常演出,为各族人民所喜爱。
  
    酉戏又称灯戏,流行于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地。它是清末产生于永顺的地方小戏。起初,由一些汉族艺人创造出来,但一直在土家族地区的土壤中成长,成为湘西土家群众最喜爱的剧种之一。其剧目有《山伯访友》、《百日缘》、《采桑会》、《赶着挑》、《槐荫会》、《槐荫别》等一百多轴。
  
    柳子戏  又叫阳戏,俗称“杨花柳”。是傩戏的变种。戏分生、旦、丑三行,后受大戏影响,也有净角。其主腔有两种唱法:一是用本嗓平腔唱,尾音不翻高,称“老柳子”;另一种是用真假嗓结合,尾音翻高八度,称“新柳子”。.柳子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个,常演的有“三打”、“三杀”,即《打金银》、《打芦花》、《打包救主》,《侯七杀母》、《曹安杀子》、《宋江杀惜》。另外,反映家庭生活的小戏俗称“一家小戏”,移植南剧的杨家将、三国戏叫“一国之戏”,另外像《凌哥烤烟》、《扫地挂画》、《蠢子回门》、《谷屯子接妹》等,也很受群众欢迎。
  
    堂戏又名踩堂戏,流行于巴东,每逢春节、正月十五,艺人相聚成班,应邀到某家贺新年,在堂屋挂上底帘,在侧放一桌,供乐队用,正中用门搭台,演出前先由小旦登台表演“送字”,“挂画”,以示向东家贺喜,叫“定台”,天明收场。盖新房、庆丰收等场合酬神许愿,也邀戏班唱堂戏。堂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行,声腔音乐分两类,一是属于梁山调腔系,主奏乐器是大筒子胡琴,叫“大筒子腔”或“杨花柳腔”、“灯戏腔”;一是属于南北路(皮黄)腔系,主奏乐器是京胡,叫“小筒子腔”。两类唱腔音乐风格各异,可同台演出,但不在一个剧目中演出。
  
    此外,还有川剧、影戏、木偶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在土家族地区也较流行。在曲艺方面,有花鼓、三棒鼓、三材板、丝弦、小调、扬琴、九子鞭、渔鼓等,也是土家族人民所爱好的文娱形式。
  
    (四)工艺美术
  
    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多式多样,充分反映出他们的智慧与才能。主要表现于手工制品和建筑物方面。在手工美术方面主要有纺织、编织、刺绣等。从纺织品而言,秦汉时土家先民就会纺织精工细布,史称为“赉布”。以后,包括土家在内的一些中南、西南民族所织的“峒锦”也早就名闻于世。宋时土民所织“溪布”、“峒锦”,已是“土酋”向宋廷纳贡的名产。具有土家族特点的“西兰卡普”(汉语称为“土花铺盖”)实源于此。新中国成立前流传的《百果花》传说,充分说明土家姑娘心灵手巧、擅长于彩织,土花铺盖是富有特点的民族工艺品。
  
    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便开始学习做鞋、挑花刺绣,然后就学习彩织。结婚时,必须有亲手编织成功的土花铺盖做嫁妆,不然,就会被村寨里的人瞧不起。她们起早摸黑,熬更赶夜,呕心沥血,巧工精织出自己心爱的土花铺盖。它以三块彩织缀联而成,每块两端织上花边,构成整幅秀丽图案。其织纹样可分为三类:一是取材于自然物象的图案,二是几何图案,三是文字图案。据调查,土花铺盖图案约80~120种,名目繁多。题材有野花花、虫鸟花、蝶恋花、喜鹊闹梅、孔雀开屏、吉祥如意等。如“团圆月”既反映土家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表露出她们开拓山区的美好理想和真实心情。清代无名氏所作《溪州竹枝词》就歌咏过“西兰卡普”:“凤采牡丹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由此也可见土家彩织的精美。
  
    挑花、牵花、刺绣、剪纸等在民间也十分盛行。挑花和牵花(也称装花)多以白色土布为底,用多种颜色线在底布上作成图画(挑花用黑线,牵花用彩线),反映出土家妇女对生活的热爱。刺绣也是如此,多运用在装饰方面,如土家妇女衣裳上就绣有和滚上精美的花边。床单、帐帘、枕头、帕子、带子都有这类美观大方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前土家族就有过这样一首抒情歌:“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才看手脚。”可见土家姑娘擅长刺绣。这类工艺美术品图案新颖,花纹精美,色彩鲜明,线条清晰,表现出土家人民的创造能力。
  
    金银首饰制作又称锉花,有匠人专营此艺。土家妇女的首饰,如头戴的“帕连”,衣服上的银花,以及耳环、项链、金银锁、镯子、戒指等都十分精美;小孩戴的凉帽、儿帽、斑鸠帽,除了绣花逼真,还要钉上银花、“花字牌”、“十八罗汉”等。
  
    土家族编织的竹背篓、背篼、提篮也十分精巧,坚固实用。箩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多上大而下小,成喇叭口形,箩上编织出多种多样的图案,但仍以几何形图案为多。背篼也是如此,用途更加广泛。山区群众差不多是“篓不离背,背不离篓”,无论生产、生活都得用它。
  
    绘画、建筑、雕刻等方面,虽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但有关宗教信仰的部分,也颇有其民族形式和风格。土家地区传统绘画艺术的主要传承人是画匠、木匠、石匠,善绣的妇女也能绘画。主要是在家具、墙壁、屋梁、斗拱、岩壁、凉桥等处作画。木雕石刻先绘后雕,挑花图案先绘后绣等,都需绘画技艺。民间绘画一般只用红黑两色,在白色墙壁、岩壁作画,一般只用黑色。在黑汁中兑上鸡蛋清等,图画有光泽,经久不褪色。屋梁、凉桥、家具画等多用红黑两色,颜料中也掺蛋清等物,故图经数十年依然明亮醒目。绘画常见图案有蝙蝠图,还有“五虎捧寿”、“凤穿牡丹”、“鹭鸶踩莲”等。如来凤新修的摆手堂、永顺不二门温泉招待所等建筑物,楼台亭阁雄伟壮观,还运用了高超的绘画技艺。层层飞檐垛子,处处横梁斗拱,显眼之处绘上幅幅彩图,或是西兰卡普图案,或是双蝶牡丹,或是金网绶带,或是金瓜葫芦图,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利川大水井清末古建筑群落——李氏宗祠,也很好地保留了民间绘画的艺术成果。花台、花缸、彩楼、门窗都绘有彩图,正厅“讲礼堂”的横挑上均装上扇形木屏,每块屏上都彩绘着《苦读》、《勤耕》、《夜织》、《樵归》等图案,正门檐下均嵌有碎瓷拼画的飞禽走兽,大门房边还有《洛阳桥》和《黄鹤楼》两幅玲珑剔透的琉璃壁画。以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民族美术人才,利用本民族所特有的民风民俗为题材,创作出许多成就很高的美术作品。如湘西向乃万、李子南等7人的作品,参加了庆祝建党六十年“湖南省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并送京展出。1988年鄂西4幅少儿画参加了“全国首届少数民族少儿画展”,其中《妈妈绣的花》获优秀奖。1991年鄂西利川市在武汉美术馆举办了“利川市少数民族少儿美术画展”,展出了80幅优秀作品。1991年鄂西10幅反映土家风情的少儿画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儿童世界国际画展”,其中《土家集镇》和《新衣裳》获个人奖。鄂西反映土家生活的版画《乡情》,参加了1987年香港小版画展;国画《凌波踢浪》、《万丈天涧送飞泉》被评选为出国参展作品。长阳农民画《土家风情》、《木梓丰收》、《致富之路》,在1983年全国农民画展中均获二等奖,并分别在《中国农民画集》和《湖北日报画刊》发表,《土家风情》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秀山国画《上学》、工笔画《花鸟》、木刻《等爸爸》,都出席过四川省美术作品展览。
  
    土家民间艺术在神祠建筑和装饰上大量表现出来。施州在唐代的寺观建筑以至迟建于五代咸康元年(925年)的仙佛寺佛像石窟(来凤境内)为代表,它是古代土家地区建筑、绘画、雕塑的综合艺术体。咸康佛石窟由三大拱形门大石窟及南端一排小石窟组成,全长35米。摩崖石雕大佛3尊,各高5.5米,中间大佛,左右小佛4尊;两侧大佛,伴有小佛各2尊,小佛均高2米。大佛南端为一小佛像群石窟,小佛19尊,各高1米。雕塑技艺高超,大佛高大雄伟,小佛各具神态,富有时代和地方色彩。位于永顺老司城的祖师殿是937年的古建筑,正如史籍所称:“正殿柱四,大数围,上架木枋,其接榫处无斧凿痕,迄今不偏,真神工也。”其中的铸铜像,重9斤,“手执七星剑,光芒射目”,可见其异常精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立于永顺会溪坪对岸的溪州铜柱是马彭之盟的证物。“以铜五千斤铸柱,立之溪州,柱高丈二尺,人地六尺”,铜柱八棱稍圆,中空,相传内实巨钱,上覆铜顶,就其铸体而言,端庄大方。原镌楷书写体2118字,工整娟秀,其座刻有一石莲台,也极其细腻清晰,线条明朗。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唐崖司覃鼎立祠内所塑人马石雕及墓室浮雕,美术价值较高。石马身高2.4米,长3米,显露出强悍而和善的容貌;石人高达2、米,身挂雨伞,手拉辔绳,呈现出土兵特征的英姿。从雕塑艺术上看,粗犷中有精细,静态中又富变化。土家地区的向王天子庙和摆手堂,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代土家族建筑艺术的风貌。酉水河畔卯的舍米湖摆手堂,保存较为完整。其建筑主要可分土王祠及摆手场两部分:在成牌坊形大门之内,由短墙围成又深又长的长方形摆手场地;末端为土王祠,门祠间有一甬道,道旁古柳成行,可高悬红灯,凡是土家祭祖、祈年、神断、还愿、迎春、歌舞、竞技等,多在其间举行。祠为石瓦建筑结构,简单厚重,朴实无华,幽静深远,别具一格。正是这些古代建筑保存着土家先民流传下来的木雕、石雕、彩绘、岩画等实用艺术工艺。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