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特载

科考文献(十二)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1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大庸天门山 覃功炯   
张家界风景区之南30公里处,大庸市南郊8公里之外。有一座海拔1517.6米的雄伟高山叫天门山。它是一座四壁临空的台地形孤山,山顶平面积1平方公里。在山的东部,朝南、北两面的绝壁上有一处高130多米,宽30多米的巨型溶穿绝壁而见对山蓝天,明朗如门,天门山由此得名。    1985年10月笔者应大庸市政协邀请,受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委派,前往天门山、张家界,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天门山地质、地貌及生态环境,探讨风景地貌成因,评价其构景特征及在这一带地区的旅游意义。考察期间,笔者登临天门山、张家界作了较为系统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现把考察情况和结论整理如下:    (一)天门山地质构造位置及地质演化简史    大庸市境内主要有两个不同的构造体系与张家界天门山有关。    一个是呈北北东向的尹家溪帚状构造体系,张家界位于这个帚状体系北东方向撒开的部位,和位于十八山一个宽缓向斜之东侧。它处于一个长时期缓慢上升,相对稳定的地块上。地层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组成。    另一个属于北东走向的新华夏体系武陵隆起带,在大庸一带主要称为四都坪复式背斜,天门山位于这个复式背斜的北西翼,次一级的天门山——黄向斜的东部。    天门山从山基到山顶是由发育齐全的寒武系地层组成的。共有下、中、上三个统八个组,总厚度1800-2000多米。由老至新的地层为: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Cih),黑色炭质页岩,厚约70米。    下寒武统,杷榔组( eiP)灰色,黄色页岩,厚140米- 190。    下寒武统,清虚级( e1q)灰岩,270-390。    中寒武统,敖溪组( e2a),白云岩,泥灰岩,厚260-280。    中寒武统,花桥组( e2h),灰岩,白云岩,厚255米。    上寒武统,车夫组( e3C),泥质条带灰岩,厚178米。    上寒武统,比条组( e3b),巨厚层灰岩,厚748米。    上寒武统,追屯组( e32),厚层白云岩,厚240米。    牛蹄塘组( eln)之下为震旦系老地层,分布于天门山南麓大坪一带。天门山顶的上寒武统追屯组( G32)白云岩已遭受不同程度的风化溶蚀,所剩下不多,或已全部剥蚀。    天门山向斜地层产状南陡北缓。北东走向的澧河断层横贯整个大庸县境。它位于天门山北部。澧河沿这条断层向北东方向流过。    在地貌和地形图上还可以看出沿着天门山隆起带发育一些北西走向横切隆起的节理断层带,水系冲沟沿这些断层带向山下延伸,小溪流向澧河汇集。    从这一地区的地层层序图中可以大致了解到大庸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    从古生代开始,即从5亿7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到新生代即当代,本区各个时代地层界线之间有9次不整合关系。其中尤其在上古生代的泥盆系有二叠系之间缺失了整个石炭系,有7千多万年时间没有沉积。此外,还有两次大的间断,一次是中生代中三叠统和下白垩统之间,缺失了上三叠统和整个侏罗系,将近6千万年没有沉积,在白垩系之上有整个第三系地层为缺失,即有6千3百万年没有沉积。    从寒武纪开始,这一带地区处于一种持续较长的凹陷而接受海相沉积,到石炭纪时,这期间虽然有过几次小的假整合,即出现在上奥陶统与下志留统之间;上志留统与上泥盆统之间,但这样的间断主要表现为局部短时间的构造抬升和沉积间断,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总的趋势仍旧是持续凹陷的。在石炭纪时间内,这个过程有了明显的改变,停止了凹陷,全区处于整体抬升阶段,但尚无剧烈造山运动,石炭纪之后又有了沉陷,一直持续到三叠纪。此间也有两次小规模的假整合,发生在二叠纪的下二叠统之间,以及上二叠统与下三叠统之间。这一段时间的沉积物有了海退的迹象。沉积环境由海相开始向陆相过渡。在中三叠统与下白垩统之间,缺失上三叠统与整个侏罗系,而且是一种角度不整合关系,表明了在这一段时期内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运动。处于南部的天门山一带隆起较高,张家界一带较缓。这个情况可以从白垩系地层的分布规律大致看出。白垩系地层分布于四都坪背斜之南,天门山之北,沿着这个古隆起带呈长条状,和北东方向沉积。当时的白垩系沉积在四都坪之南叫大河滩构造盆地。自此时为界,全区以陆相河湖沉积为主,白垩系地层均与隆起掀斜的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关系。燕山运动已使天门山一带隆起具有相当的规模。    白垩纪末地质史上发生了又一大规模运动,即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本区地层记录上即表现为整个第三系的缺失,以及白垩系与第四系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在这个阶段天门山一带被进一步抬升了,组成这个隆起带的上下古生代地层遭受了强烈的剥蚀,到当代,只剩下了寒武系地层。    天门山一带在长达5亿7千万年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从海底沉积,上升为陆,陆相沉积,形成高山,遭到剥蚀的巨大变迁,流水带走,这个作用的化学式是:    C02+H20+CaC03=Ca2++2( HC03)1-    这种溶解了钙质成分的溶液由于水的流动而使溶解作用增强,也可以由于水中的钙过饱和(温度、压力的改变,水的滞流)而又重新沉淀。    天门山岩溶现象主要有:山顶为台地岩溶丘陵,岩溶漏斗、落水、垂直发育的溶石牙和小面积的石林。    丘陵起伏平缓,最高点在台地中部偏北,名高垉山,与台地平均相对高差约100米。台地上的浮土盖层西部较东部为厚,东部多露石牙、石林,西部土层厚2-10不等。    岩溶漏斗:在台地上十分发育,直径2-70不等。多见于东部。金水池附近有两处直径分别为20、50,天门之西侧有一处大的,直径为70左右,南部明代古庙遗址附近有一处直径为25左右。天门顶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处,呈椭圆状。长轴8左右,北侧一处已被溶蚀崩垮,南侧的保存完好。    落水:台地高垉山之东和北部较为多见。明古庙东侧的龟,从浮土岩缝中涌出泉水,泉边有一小坑,坑中水满溢出后流入侧旁落水中。    :有天门、绝壁半腰上的鬼谷洞、师法等共有出露的十六处。经实地考察这些溶主要沿垂直节理发育,如天门主要沿320度走向的节理溶蚀;鬼谷洞在金水池绝壁半腰,沿一走向220度节理溶蚀;南部绝壁上的师法口分上下两层,内又合为一处,道1-10宽,也是沿234度走向的节理溶蚀的;龟和蛇分别在古庙的东西两侧,均沿240度节理发育。    石牙和石林:主要分布在台地的东部,高地山之下,云梦峰一带,一般出露地面1-3。偶有高出5左右的,呈半裸露状态,浮土盖层厚3-5,并常有灌木和树林覆盖,有造型奇特的如石龟、石椅等。    值得重视的是天门山上溶的发育规律。由于天门山碳酸盐岩地层厚大且比较纯净,溶蚀的时间长,年降雨量大,一般年平均达1700毫米,山上云雾缭绕,湿度大,凝结水多,加上垂直发育的节理,天门山上的溶一般是垂直纵深发育,其高度目前尚未探明,估计一般会超过300多米,甚至500米。垂直溶与山顶的岩溶漏斗相连,如师法,在中可以看到顺壁向下透射的阳光,其高达200米左右。该向上与明古庙附近的漏斗相连,漏斗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显然,如此大面积的雨水都汇集于一处向垂直溶渗漏,这就加速了对溶的溶蚀。天门山上广泛分布的漏斗,有的大大超过了古庙附近的漏斗规模,其下很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更大型的垂直向溶,这种溶虽没有像广西一带的水平穴的宽敞风格,但却会以高深险陡而取胜,是值得进一步加强工作,加以探明的。    (二)天门为何    由于天门造型奇特雄伟,对的形成当地仙、神之说颇多,大庸市委、政协希望通过考察对天门的形成作一科学解释,因而,笔者对天门的岩溶现象作了较多的观察和调查。    天门之所形成,有其所具备的有利地质构造条件,如前所叙,天门一带有一处轴向320度的小向斜,大庸的南面,面对天门测得的东侧地层微向西倾,倾角10度-15度,之西侧地层微向东倾,测得倾角10度-12度,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道。天门的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的节理所切,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处与它们相交,天门顶之上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雨水落下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渗入土中的水也会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向向斜的核部汇集,汇集的地表水和渗入的地下水顺着核部的节理空隙下流,并不断的溶蚀了节理两壁的石炭岩,在节理带上开始形成一系列串珠的小溶,这个过程与师法的溶蚀过程相似,由独立的小到溶蚀为串通的大,溶蚀的过程伴随着局部的崩塌。随着溶蚀作用的不断进行,最终两组穴合并为一个整体,形成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天门。现今,我们还可以看到沿着天门相交的走向40度节理上的成串的小溶,以及崩落的石块。    天门的形成和演化势态也是很值得重视的。    顶之上的两个漏斗,直径在8米以上,漏斗容聚着雨水和凝结水并向下渗漏,在下仰视,可见北漏斗所溶蚀的两层溶和南漏斗不断扩大的岩溶裂隙。考察时,虽时值金秋,天气晴朗,却仍有漏下的水滴,涓涓不断,有人冠以雅号为“梅花甘露”实为岩溶漏水,滴漏处有石钟乳倒挂。顶的溶蚀和崩塌是由南北两端向中心发展的,这与南北两个漏斗的聚水溶蚀作用强有关,北漏斗已经崩破,仅残留一半,南漏斗照此发展趋势也终有溶穿崩塌的一天。在下观察这座天桥已呈现出南北两端薄,中间厚的形顶。这正是两个漏斗溶蚀崩塌的结果。因此,天门还将保持着由南北两端不断向道中心溶蚀,桥不断减薄,裂隙不断扩大的溶蚀势态,道将由长变短,天桥将由厚减薄,终有一天破石穿,天门山将变为两座孤峰。    县志曾记载过有关天门开情况“武陵郡有嵩梁山,高峰孤耸,素壁千寻,吴永安六年其山开,朗如门。孙休以为嘉祥,分武陵置天门”,(《水经注》)经查证,当时称为嵩梁山即为现天门山,吴永安六年为三国东吴时期,公元263年,距今己1700多年,当时的吴景帝孙休把天门开看成一种“嘉祥”的兆头,因此,下令分武陵郡置天门郡,可见是把此事作为重大的事件载入史册的。笔者认为“其山开,朗如门”的记载尚属可信,可能反映了天门的崩塌过程。天门山的形成到现在已有几亿年的历史,岩溶作用持续了漫长的地质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天门已经在逐渐形成.1700多年前的那次崩落,可能只是道之间的间壁扩大,而不可能是在那一次突然形成的。    天门之开归因为岩溶作用。    (三)天门顶涌水之谜    除天门开之谜外,天门顶的涌水现象也颇有传奇。据目击者介绍,在雨后的晴天,天门顶之上冒出一汪流水,流水涌出直挂前,从顶飞流直下形成名符其实的水帘,大庸城外十几里之遥犹可望见。景色新奇而又壮观。据传如此奇景十几年、几十年难遇一次,一旦出现,全城人奔走相告争相观望。更有传说者将天门顶的涌水与天下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相传天门顶涌水天下必出大事,如1949年全国解放,天门曾涌水相庆,1966年文革时期又应验一次,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天门涌水再度现灵……神奇的传说更增添了天门山的神秘色彩。笔者经过实地考察、拜访目击者和当地老人加以验证,情况却迥然不同。    从地质特征来看,由于天门顶处于一个向斜的核部,加之两边的地形都比顶地面高,天门顶又有两个岩溶漏斗。北漏斗已溶蚀崩破,其西侧仍有一小泉眼,终年有细小流水不断涌出。降雨时,地表水顺两面山坡向顶漏斗灌水,暴雨时地表水夹泥沙较多,可能一时将漏斗底部的漏口堵塞而发生积水现象,同时渗入的地下水沿向斜翼部的层间裂隙向核部汇集,在沿途也有溶蚀作用,会将顺层裂隙溶蚀一系列的坑。大雨过程也有泥沙在这些小空中发生暂时性的堵塞,从而使渗入的地下水不能很快从顶的泉口涌出,这就有一个渗入、淤积,疏通的过程,一但经过了这些过程,各方面汇集而来的地表水包括岩溶漏斗中的积水和向斜翼部渗入的地下水都将从顶倾泻而出。水帘的景观就发生了,而且可以延续一段时间,直到这些积水流尽为止。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的雨后即有,也可以在雨后放晴数日发生。    为了证实以上的观察结论和解释,笔者拜访了很多天门顶漏水现象的目击者,并访问了长期住在天门山下的几位老人,其中1949年涌水的现象有众多的目击者,都一致确认事件发生在多雨的5月。天门山林场的几位守林老人告诉笔者,天门上涌水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只是有大有小而已。在老人们的记忆中有1933年.1949年两次为大,都是发生在雨季。老人们介绍涌水直接与降雨有关,雨大则涌水大,雨小则涌水小,并称前年(1984)5月,去年(1985)年都有过几次大的涌水,1985年就发生了两次大的涌水现象,除山下老人们看见之外还为天门山顶林场工人所看见,即5月一次,8月一次,都发生于雨后。    由于雨中和雨后的天门山常常被云雾所蔽,天门顶的涌水现象大量的次数并不易被远处的人们所望见,偶有雨后晴天发生的几次被城内人们所看见,并被一些人神化了,生硬地将正常的自然现象与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天门顶涌水是一种自然的岩溶泉水涌水现象。    (四)天门山地质与生态    天门山东与笔架山相连,西与七星山毗邻,形成了一道屏障,横亘大庸县境,这种地质地形上的隆起带对大庸县境内的气象,局部性气候起了重要的制约作用。每年南来的暖湿气流顺着堡子界、天门山一带的迎风坡面抬升而形成强烈的辐合气流,加上这一带的森林茂盛,水分充沛,就大大加强了天门山南部一带的雨势和雨量,年降雨量高值都集中于天门山及其南侧。天门山局部年降雨量为1770毫米,谢家垭一带高达1800毫米,而天门山之北的澧河河谷平原,暖湿气流下降。年降水量比庸南少200-700毫米。    天门山一带年平均气温为10度-11度,比大庸市区低3度,全年阴雨天195天,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的“梅雨季节”。    云、雾:天门山一带与张家界一样多雾,平均每年有50多天,一般多在春夏之交和雨后,平均每天持续3-5小时,多在清晨。    冰、雪:多在12月至翌年3月,最低气温可低于零下10度,冰冻持续10-15天不等,最长可达3个月。(1954)    偶有冰雹,也由于受山势夹持,冰雹路径有三条,其中两条路径与山势走向一致。另一条近南北方向,从天门山峡谷地带中穿过。寒潮大风一般也顺山势而沿澧河西进。    由于地势高,日出一般比市区早30分钟,日落晚45分钟。    由于天门山一带石灰岩溶蚀风化作用。这一带的土壤是石灰岩的风化溶蚀残余。为富A12'3和Fe2°3的粘土,铁的氧化使粘土呈红色,故这一带的土壤主要是红色石灰土和黄棕壤,土质偏碱性,PH值一般在6.6 - 8.5之间,这与张家界一带的石英长石砂岩风化残余有所不同,张家界一带主要为砂质土,砂页岩黄壤和黄棕壤,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之间。    不同的岩性特征在风化过程中导致了风化残余物和土壤的差异,加上风化程度,气侯差异,腐殖物的含量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具有不同的酸碱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因素又对森林,植被的分布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张家界以松、楠、竹等一类喜酸性土壤的常青树木为主。    天门山则主要以喜碱性的落叶、阔叶树木为主。    天门山森林资源较丰富,已划为县林场区,共有树木4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保护树种的有珙桐、香果、血皮槭、金钱槭、红榧、银杏、连香、马挂木和各种药材。    天门山台地之上,主峰高垉山附近有一片原始次森林,面积约有500亩,其中95%为阔叶林,针叶林仅占5%,尤以珙桐为名贵,有一处珙桐有大小近百株。花卉,主要有菊、杜鹃、龙虾花等。    野生动物:主要为鸟类,如岩鹰、岩燕、野鸡等,偶见少量野山羊、狐狸、野猪、猕猴等。    总之,天门山的地质与气象、土壤、植被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构成了天门山生态系统。它们是天门山风景构成的物质基础,是天门山与张家界风景的不同风格的根本原因所在。    (五)天门山人文古迹    主要有唐朝古庙遗址一处,在天门顶之上,现已夷平,仅有少许墙基。此外有明朝末年天门山古庙,位于天门山台地之南,有七级石塔一座,高7米左右,塔后有庙堂三间,业已墙破瓦残,不蔽风雨。另有一膳房在塔的东侧,也已破损。据传明末李自成下属野拂兵败后在此出家为僧,天门山胜景古往今来文入学士歌咏者甚多,大庸县志办已从志书中整理出五十余首诗词,此不赘述。    (六)地质及生态系统对天门山风景的造型作用    天门山风景是大自然的杰作,如果我们将天门山风景比作一幅大型的写意画。那么举笔的大自然是在这幅图画上挥就了重重的四笔。也就是天门山风景造型的四个主要作用:    山势的雄伟不在绝对高差,而在相对高差,中国的五岳都未高出2000米,而它们的成名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相对于四周平原的高差大,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天门山一带地层隆起上升,澧河沿着山下的澧河断层发育,下切了天门山的谷地,这就是大大地拉开了高山与谷地平原的高差,在10公里的范围之内这种高差达到1300多米。开阔的平原衬托了突起的高山,使得山势更加峥嵘雄伟,这是造山运动和浸蚀作用的结果,也是天门山造型的第一笔。    天门山向斜的南北两翼,由于高高地扬起,遭受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加上断层和岩溶作用,两翼的陡峭部位都被剥蚀而仅保护了核部产状宽缓的地层。它呈一台地形态,这一台地本来与东部的笔架山,西部的七星山一脉相承,都属于同一向斜隆起带。由于天门山与它们分别为两条断层峡谷所切,割断了它们之间的连系。因此,尽管七星山主峰实际上要比天门山高20多米,但天门山四壁临空,周围的空谷地塑造了它那孤立气势,因而它比七星山更显得孤峰高耸。这是次一级的断层节理和剥蚀作用造成的,是第二造型之笔。    长期的岩溶作用促使了天门山的形成,终于在一天经过溶蚀和崩塌,天门开,似明镜挂于孤峰之上,如天窗开于绝壁之中,这使得天门山在雄伟之中又增添了神奇和秀丽。这便是岩溶作用的巧手挥就了造型作用的第三笔。    清澈的澧河为奇山倒影,山下的田畴为其铺就如茵绿毯,繁茂的森林装点着山基和山顶,淡云薄雾为她半遮面纱,朝晖夕照为她斜染红装,随着四季的更替,她春夏穿绿,秋着金黄,冬披缟素,苍鹰盘旋.岩燕欢舞,整个生态系统给天门山梳装打扮,更换衣裳,呈现出无穷的变幻。这是天门山生态系统给天门山造型作用挥洒的第四笔,锦上添花之笔。    经过了这四个造型作用,挥就了四次如神的画笔,一幅典型的岩溶山水画就展现在人间了。艺术家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文学、绘画、摄影、音乐等才华尽情地歌颂她、赞美她、塑造她。我们的任务是要将天门山美的内涵,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能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比较客观地反映在人们面前,特别是反映在那些准备给这幅图画添上第五笔的,旅游规划的决策者的面前。    (七)天门山风景空间特征    天门山风景区有风景意义的主要有如下一些内容:有壁界面和底界面,并可分为大、中、小三个不同的尺度。    壁界面主要以南北两界面为佳,东西两面由于峡谷窄小观景角度不佳而不便欣赏。壁界面又分为三个层次:海拔300-700为森林覆盖,此段坡度尚不十分陡峭;海拔700-1200,为悬崖绝壁面,此界面完全裸露出青灰色石灰色,壁面光洁,岩层层理线条平展流畅,清晰可见,壁面近90度垂直。天门在绝壁之东端的云梦绝顶峰的绝壁面最高,几乎有500米高保持垂直势态,其下才略有缓坡;海拔1200-1500为天门山台地灌木和森林覆盖层。底界面是岩溶丘陵地貌,最大起伏高差在200左右。顶上有大片的原始次森林、草地、灌木林,还有石牙、石林和各种野生花卉。台地四壁皆空。向北隔澧河谷地可望见30公里之外的张家界三姐妹峰林,向南隔大坪盆地可见10公里之外的堡子界山脉,东、西与笔架山七星山隔着百丈深谷。相对高差是张家界的黄狮寨到金鞭溪高差的4倍。面积是黄狮寨平台的19倍,山上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适宜的夏温、云雾的环绕与烘托,塑造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就是典型的所谓平远意境。难怪古人选择了这样的环境来建庙立寺,那些不懂空间美学的善男信女们,人尚未入庙门就早已对此奇山创造出的气氛敬畏几分了。大庸政协考察组在此列出了“雾海莲台”、“龙头观旭”、“云梦绝顶”、“仙山琼台”、“俯视天门”等几处景点,主要是选择了一定的制高点和有利角度观赏云雾、远山、溶和日出的现象。山顶平台底界面主要是以这种深刻的“平远意境”而取胜的。    大尺度风景内容主要是整座天门山轮廓和山顶平台。    中尺度的,可算天门和山顶的原始次森林。    小尺度的,主要有数处溶,石牙、石林和古庙遗址。    对整座天门山、山顶平台,原始次森林以及溶、石牙、石林、古庙等内容已分别在不同章节中作过详细描写,此不赘述。天门是天门山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在此不妨多作些交代。    的底部从海拔1264.7米起算,向上高达131.5米,宽37米,道长30多米,桥厚约30米而到顶面。的本身规模在国内外虽不算少见,但其所处的相对海拔高度,镶于绝壁的险要位置却是罕见的。因此,从多种角度观赏都有很好的欣赏效果,如从正面透视,如镜,如窗又如门,有巧夺天工之妙;侧视则显得威严肃穆,似深不可测;俯视素壁千寻,空旷而又浩大;仰视则有如一线天桥,有惊险万分之感。还有一些陪衬景观,主要由气象因素产生的造型效果。如“天喷云”、“天门彩虹”、“天漕瀑布”说的是雨后的彩虹陪衬,云雾从中穿过,雨后的岩溶涌水为瀑布的现象。    岩溶山水的雄伟秀丽风采,天门神奇惊险的造型,山顶平台的平远意境,构成了天门山风景区资源的主要风格。这些资源无疑是十分珍贵的。(八)按美的规律开发天门山,建设大庸市    张家界景区经近几年的宣传和开发业已闻名遐迩,并被列为了国家重点旅游区,去年十月大庸市成立,明确了要将大庸市建成以张家界为重点的湘西旅游基地。旧城的改建,新城的修建,大型现代化机场的兴建等重大旅游措施都已提到了日程,预计到本世纪末,每年将接待500万以上的游客。在此,天门山旅游意义如何,在大庸旅游基地建设中起何种作用,它与张家界风景区有何种联系,在旅游经济中占有什么地位,应遵循什么开发原则,笔者不妨抛砖引玉,提出如下一些意见,望能引起重视和给以批评。    (1)天门山离大庸城仅八公里,大庸城依山傍水,是公路、飞机、火车的旅游基地终点站,其地理位置显然是重要的,如果说长沙城由于岳麓山而增色不少,广州市由于白云山而更扬名的话,都是由于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选择适当,人文与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存在着一定的依从关系,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两座城市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人文资源起了主导作用,而使自然风光下降到从属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城市有利地理位置而显示其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没有这样的历史名城,岳麓山与白云山的风景意义将不会有如此重要,天门山之对大庸城却是另外一种依从关系,从历史上看,往昔的天门郡今日的大庸城却是另外一种依从关系,从历史上看,往昔的天门郡今日的大庸城是由于有“高峰孤耸,素壁千寻”的背景。由于天门山上的天门在“其山开,朗如门”而从已有的武陵郡中分置出一个“天门郡”的。我们当然应该剔除古人对开的溶奉为“嘉祥”之兆的封建迷信成分。但古人建城选址遵循的朴素美学原理的有益成分还是应当予以肯定,天门山首先就具备了比岳麓山,白云山更好的旅游资源优势,它与大庸城的依从关系是可以和泰山之对泰安城的依从关系相比拟的。泰安城的闻名借助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天门山与泰山高度接近(泰山海拔1545米),其登山路险比十八盘有过之而无不及,天门极顶比玉皇顶其平远意境不会逊色,天门山日出也实不乏泰山那般雄伟气势……当然人们可以讨论两山的不同美学风格,这样的比较也未必十分贴切。然而,我们把张家界及其邻区的索溪峪、天子山、大庸市天门山视作一个整体,考虑到他们之间所固有的地质、地貌、地理等生态关系和旅游经济规律、布局的关系时,是应该站在一个更新的高度来考察和安排它们各自的适当位置的。这个高度就是“……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从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转引自《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董学文,1983年)。    从这个原则高度出发我们把天门山的作用比作泰山之对泰安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2)从天门山到张家界四套不同的地貌单元组合规定了天门山造型地貌的特有位置,天门山下一大片开阔的平原,澧河两岸起伏不平的低山丘陵,以及河岸以北依次向张家界抬升的地形使得这30公里之内抬眼只见天门山,而不见张家界,天门山是这一带天际线构景控制点,因此,将天门山视为城市共享空间而安排建筑群朝南对天门山的风景共享,并依向北自然抬升的地貌布置建筑,向北控制高度,不使北部的建筑群挡住南部的视线,这就符合这一带造型地貌的美的规律。天门山的天门朝北西320度方向可以划出一个30度角的扇区。在这个扇区,观天门山和天门的位置最佳。因此,在此区内兴建园林、旅馆、观景亭、台、楼阁,采取多种园林艺术手法作人工构景设计,审美效果好,并会收到可观的经济效果。    (3)除天门扇区重点之外,山下一大片平原、村落和农田也具有湘西田园风光特色,但应以大力加强和作一系列规划改造,如安排山下的农业经济作物有计划地向旅游经济作物过渡,从以种水稻等粮农作物为主而过渡到以种植花、果类观赏和经济作物为主。这不但是供应几百万游客购物以及食用的需要,也是美化环境的必须,应组织园林、建筑师帮助山下农民设计与环境协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住房、庭院、花园、池塘,鼓励这一带农民开设个体旅馆,使这一带的住房和环境优美、安静,又有天门山风景可观可看,游客愿意在清静优雅的地方下塌,这不但对美化整个环境有意义,还可以减轻城市压力,增加农民收入。    (4)澧河的保护和建设:澧河河水清澈明净,它与天门山一道构成了典型的山青水秀似的岩溶风光。在澧河两岸不宜作建筑安排,如果沿河两岸退避三舍,辟为澧河公园。河岸广铺草坪,遍种修竹,就能大大增强澧河风光秀色。笔者在国外考察期间曾看到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会埃德蒙顿( Edmoton)城市保护和美化沙什克特捷瓦河( SaskatchewanRiver)。该河从城市中心斜穿而过。城市规划者将河流的河漫滩阶地完全空出,大面积种植树木、草坪、沿河两岸绿竹带宽敞美丽,开辟有高尔夫球场、野餐地、跑马场,美化了城市环境,保护了河流生态,是值得为我参考和借鉴的。    (5)天门山公路设计,应从保持山势险峻意境出发。不宜将公路修到山顶,以达山基即可,应以能看风景,不破坏风景,藏而不露为原则。登山小路可多辟几条,并加宽加固,让游人既有险路可攀可看,又要方便安全。    (6)山顶增设观景望远镜,可以与张家界三姐妹对视,还可详观远山远城。    开辟环山基的旅游路线,和环山顶台地的旅游路线    增加直升飞机到达山顶,环山顶上空盘旋观赏航线,天门山顶台地——张家界黄狮寨台地的对开空中旅游路线。对天门作详细技术鉴定,如的宽度安全条件,马达振动对的影响。气象因素等技术条件许可。安排直升飞机穿越天门,可以让游客领略天门险境。    (7)笔者曾在去年讨论过地质美的问题。在本文讨论了天门山地质生态的四个主要造型作用,和天门山造型地貌的特点,对天门山地质美采取重大的强化措施。利用天门山制高点(其高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楼西尔斯大厦443米的3倍),造型美(天门山绝壁轮廓和天门奇景)和山下观景开阔的条件,作夜景设计,在天门山主轮廓线上,壁界面上装饰彩灯,天门山极顶安放彩色探照灯。天门山壁安放变幻激光灯,可以强化地质美,增强天门山构景内容,变幻的天门山彩灯,可以人工控制,可以演示天门开的岩溶过程,再现天门山地层雄伟的褶皱过程,还可以演示张家界砂岩峰林的形成过程。这种安排对自然美没有丝毫的损害,而是对自然美的充实、突出、夸张和丰富,它体现了人对自然认识的本质力量而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在这里,科学的自然地质过程被艺术化、故事化、形象化了。加上其他内容的彩灯交幻安排,美丽的天门山夜景会对整个城市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山下的观景效果好,几百万游客留宿大庸城欣赏天门山夜景,它是一个天然的游览广告,会将一部分游客吸引到天门山风景区,不但缓解了张家界游客的拥挤问题(据1985年5月统计,张家界日游客量高达一万人时,现有的路线设施都显得十分不足,游客拥挤,破坏了环境的宁静,也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游兴)。按旅游经济规律,旅游住宿收入比旅游门票收入大,大庸市在整个旅游经济中的位置将会加强,从某种程度上说,天门山的经济作用可能大于张家界。    (8)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天门山,天门的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促进了岩溶作用。天门顶岩溶涌水频繁出现反映了这种作用在不断加强。笔者认为应尽快采取保护措施,如在桥顶上两面坡上开挖排水沟,使坡面水不向顶漏斗灌入,对漏斗也应采取措施,改变它的聚水漏溶作用等,从而减缓天门的岩溶崩塌。    (9)从整个旅游全局出发,对天门山下的采石、爆破、兴建的石灰窑、水泥厂、小矿山,有污染环境毁景作用的,应有计划地关、停、并、转或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这里的环境得到保护。    (10)进一步加强对天门山资源的探察工作。天门山上很有可能存在着大型的隐状溶,对已知的和隐伏的溶探测,揭露评价工作应安排进行,这对天门山旅游资源的进一步规划十分重要。除此之外,邻近的七星山也可能存在着类似的溶,也应予以勘查评价。    天门山顶建立长期气象观测,掌握天门山气象规律对旅游路线选择,特殊气象景观的出现规律,旅游淡、旺季的安排等有重要意义。    (11)明古庙按原风貌、原规模作适当修整,不宜扩建并附加其它建筑。天门山主要以自然风景为主,保持这座历史古庙作为风景点缀也是应该的。还可让人们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古人怎样利用山势的空间造型而达到封建迷信目的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近些年来,在兴办旅游的过程中,牵强附会地拉扯古代名人游迹,以神、仙、怪作风景点命名多而滥的倾向,收集民间故事流于俗套,内容类同的倾向也是应该注意并纠正的。本次考察的一些风景点命名仅由于恐碍工作查对而照原称沿用了。很多都作修改,重定。    张家界景区开发之后,相继有天子山、索溪峪景区开发出来。最近地质矿产部都将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一带列为国家地质公园。对天门山景区,大庸市曾组织本地干部作过数次考察,但尚未作过专业性的评价。著名记者萧离同志曾不顾高龄登临天门山并写文呼吁对天门山风景资源的重视,对此名山冷落的景况而大鸣不平。笔者认为天门山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风景资源完全具备了旅游条件,而且在城市地理位置上、城市建筑美学上、在湘西旅游经济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大的美学意义和经济潜力。    应该从环境的总体着眼,而对城市建筑、旅游规划、风景开发进行总体设计。遵循山川地质、地貌及自然生态规律,旅游经济规律、美的规律开发天门山,建设大庸市。这样,这座新兴的现代化旅游城就会与这座雄伟而秀丽的天门山融为一体,奇山和名城就会脱颖而出,以她那美丽的风姿迎接五洲来客,并将与张家界一道而名扬中外。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董学文: <马克思与美学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李道增等:《对名山风景区发展旅游建筑的探讨——从峨眉山旅游区和川西民间建筑得到的启发》。(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师>编辑部编辑,1984年7月,第四期。    4.丁文魁:《风景设计——特征、理论、类型与组织》,《时代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期。    5.陈传康: 《风景地貌和地貌构景——地貌的旅游评价》,打印搞,1985年2月。    6.萧离:《穿云拨雾访天门》,《湘西风采》沈从文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7.覃功炯:《地质美学简论》《青年地质学家》,青年地质学家协会,青年地质学家编辑部,1985年8月。    8.覃功炯: 《尼亚加拉瀑布纪游》《地球》地质出版社,1985年,第5期。    9.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七所大学地理系合编: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地貌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周志德:《风景明珠张家界》,大庸县旅游开发总公司。1984。    11.大庸县志:《大庸县志,第二卷,自然地理志,第三次修订稿》,1985年9月。    12.湖南省大庸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湖南省大庸县,农业区划图集》。    13.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大庸幅,1:20万地质测量编图》,1966。    14.政协大庸市委员会天门山考察组:《天门山风景区考察报告》1985年7月。        15.陈协川,胡善美:<外国名城>,科学出版社,1984。    16.《旅游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