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张家界

回忆天子山风景区的初期开(一)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9:32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回忆天子山风景区的初期开发
尚立昆
  1982年3月至1983年4月,我被抽调到天子山风景区作了一年零三个月的初期开发工作。时间虽然过去了很久,但一提起它,便禁不住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一缕情丝又把我牵回到十多年前……

  五匹半骏马在天子山奋蹄驰骋
  1982年3月的一天,桑植县的领导通知我到县农垦公司会议室参加一个会议。我到达会场的时候,人已到齐,共十多位。就在这里我见到一位从北京来的年轻人,经介绍,名叫郑芳南,是中央农牧渔业部的电影摄影师,为了拍摄天子山的物产和风光资源到天子山住了几天,昨天才下山进城。他年轻英俊,思维敏捷,口才甚好,他向大家放映一组天子山风光的幻灯照片,详细介绍了天子山的风光资源,建议县里尽快把它开发出来。他的话使在座的人无比振奋。当时,大庸张家界慈利索溪峪都已先后开发,前来旅游的人成千上万,而与这两个风景区紧密相邻的天子山,却仍“养在深闺”,头上的“梦帕”(新娘头盖布)仍未揭去。当时,桑植县的领导已经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郑芳南的话语成了一剂催化剂,增强了县领导开发天子山风景区的信心。
  就在这个会上,县里作出了开发天子山风景区的决策。因为天子山是个农垦场,就把这项工作全权交给了县农委。不久,从县直机关抽调了彭龙章、唐世裔、敬有权、陈俊礼和我五个人组成开发组进驻天子山,进行第一期开发工作。彭龙章是当时的农委副主任、农业局局长,担任组长,主管全盘;唐世裔是林业工程师,还学过地质、地理,负责规划和设计;敬有权擅长摄影,负责图片宣传;陈俊礼是农业局干部,负责基本建设和后勤;我因为有一张破嘴和一支烂笔,负责文字宣传和指导游览;还有天子山农垦场场长张胜扬,他一方面参加开发组工作,一方面坚持场部行政事务,算半个开发成员。我们这五个半开发队员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匹半骏马。当时,县里交给我们任务有三条:一是对天子山的风光资源进行全面考察,给景点命名,并进行游览的全盘规划;二是对天子山的风光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争取尽快立户、立足;三是根据考察规划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旅游设施建设。因为当时县里的经济还比较困难,领导还加了一条指导原则,就是“穷上马、穷搞、穷开发”。就这样,我们五人没带一分公款,连草鞋也未发一双,就于当年四月上旬,踏上了去天子山的征途。记得去的那天,我们从咸池峪的白石下车,然后在荒凉的乡间小路上走了20里山路,还爬了一座高山,傍晚到黄龙泉时,已经饥渴难当,人困马乏。我们把各自带的冻得梆硬的两个馒头拿出来,一口馒头,一口泉水地充塞肚肠。我们知道今后的光景,一定比这更艰难,但也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到了天子山后,我们会合了那半匹骏马张胜扬。第二天,他带着一把畲刀(柴刀)引导我们开始了对景区、景点的考察和规划。天子山原名袁家界,古名天子山。它的四周擎天柱石林立,奇峰异石簇拥,主峰就从这奇峰异石中间拔地而起,宛如一枚巨大的香菇耸入云天,鹤立鸡群。可以说其本身就是石柱之王。它的本体虽为石柱,但顶上却是平地和丘陵,面积很宽,俗有“四十五里袁家界,浩瀚烟云天子山”的美称。它不仅拥有自己周围大约4万亩怪石遍布的石峰和幽深迷人的溪涧,当年“毕兹卡”(土家人)起义的文物遗址遗迹还到处可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这是天子山风光的特色,从而也成了我们考察、设计和开发的原则。我们沿着天子山的二台斩棘披荆,先后用了近半年时间,从西头出发,沿着回肠般的山道,由西向东对景区景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命名和细致的设计、规划。
  我们最先去的地方是七星山。天子山高,七星山更高。它从本来很高的天子山上拔地而起,耸人云天。我们踏着一条山间小径,几经回环,爬上了山顶。原来,这里是七根擎天巨柱托起的一块活土,七个环状布局的小山包,围住一片田地,方圆约百余亩,平整开阔。小坪前沿是一宽敞的垭口,从这里极目远望,天子山、张家界、索溪峪方圆百里之遥的神奇风光全部纳入眼底。坪的中心住着土家族老人彭辉钰一家。自这次考察来到他家,我们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名副其实的“忘年交”。当年,他已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但鹤发童颜,精力健旺。他热情好客,谈吐尔雅,还有一点山里人的“野”。那天,他在火塘里煮上一锅天子山的腊肉,倒上一大碗天子山的包谷酒,热情宴请了我们。在飘溢的酒肉香气中,他侃侃而谈,向我们讲起了当年向王天子起义的故事……
  在讲到向王天子临死时留下的“一把金钥匙,丢在七星岩,哪个捡到它,金锁银锁一齐开”的四句偈语时,他腼腆地对我们说:“我住的这个泊场(地方)不就是七星岩么?可惜就缺少一个七星老人了。”我们深知他的心情和用意,异口同声地说:“你不就是七星老人吗?”他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十分开心。以后这位“巴普”(老爷爷)真的在他的名讳的前边冠以“七星老人”四字。七星老人是我们的义务顾问,为天子山的开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仅向王天子的故事他就向我们讲了四天四夜。如今一想到他,就止不住对他的怀念,对他的感激,他是为我们这五匹骏马加了一把最好的草料的人。
  第二站,我们去了黄龙泉。黄龙泉坐落在天子山的西头,以泉水金黄显奇,一年四季,泉水不断,无论水涨水消,从不改变颜色。它从方圆约400亩面积的石峰之中喷薄而出,形成一条瀑布。然后又在石峰中绕过来绕过去,流入涧底。阳光下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金龙,在石峰中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金光万道,闪烁耀眼。泉水在涧底流出不远,旁边窜出两条清溪,气势汹汹地向黄龙冲来,然后汇为一体,我们把它称为“三龙斗”。在这里我们将比较突出的景观,分别命名为“黄龙泉”、“将军岩”、“三龙斗”、“黑耳檐”、“花轿岸”、“塔上寺”、“迎亲岩”、“藏刀峰”、“骆驼峰”等。
  下一站,我们去了茶盘塔。茶盘塔的风景以富为著,以新逞强。在这块风景区内,无论奇峰异石、飞瀑流泉、山庙宇、珍禽奇树,样样都有。我们依次考察了老屋场、茶盘塔、双合、黑岩屋等景区,被命名的比较突出的景点有“鸳鸯瀑”、“天船渡海”、“瑶台赴会”、“天子主朝”、“空中田园”,“天子”、“双合”、“银泉”、“仙人桥”、“舌子岩”、“闺门开”、“双狮闹元宵”、“双望台”、“观灯台”、“赛歌楼台”等。其中“鸳鸯瀑”、“仙人桥”、“空中田园”堪称绝世奇观。
  神堂湾风景区是我们去得最多,也最得意的地方。得意之处主要是它最具神秘的特色。为了充分挖掘其特色,我们在这儿曾经多次冒着危险探险。先后两次用三根木头搭在两处300米

高的悬崖上通过,探得两座景象极佳的观景台;为了探明佛手岩的珍奇,我们用绳索吊下30余

米的高崖,用锄头、铁钻在高约500余米的悬崖上凿出一个观景台来;为了探明神堂湾幽谷的一切,我们组织成八人探险队,靠意志和毅力登上了神堂湾的四级神堂,把一个千百年来无人涉足的处女地硬是开垦了出来。我们在神堂湾附近辗转了将近一个月,将周围的景观一个一个地探明,分别命名为“神堂台”、“御笔峰”、“香炉石”、“天女献花”、“鸣鼓台”、“石家檐”等。
  就这样,我们在天子山勘定了七星山、黄龙泉、老屋场、茶盘塔、神堂湾、石家檐、东天门等7个景区,勘定了四处飞瀑、五处流泉、四个山、三座天桥、四座庙宇、84个观景台、140余处景点,并开辟了一条长达上5公里的傍山小道,把这些景区、景点都一个个串连起来,构成幽深而净美、神秘而漫远,五步一景,十步一观的环境。
  为了使未来的游客既观赏到天子山优美的自然景观,又能领略到“毕兹卡”文化的独特风格,我们还搜集了关于向王天子的大量民间传说和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共有62个,并分别将它们附在比较突出的景观上,让这些比较呆板的景观都一个个站立起来,给人以“活”的印象。在整理传说和故事时,我们一律摒弃味道不纯的外来品,全部用上与向王天子有关的材料,并且有意识地掺入土家族人的传统和风俗,造成独特的山水,独特的人文境地。比如老屋场的“鸳鸯瀑”,本是两条形状不同、气势各异的瀑布,右边那条似出世蛟龙,声若惊雷,气势磅礴;左边那条似银粉轻洒,似飘渺烟云。对于这样一处幽美的自然景观,我们附以《腊凤沐浴》的故事:相传当年这里只有一条小溪,并无瀑布,有一次向王天子的妹妹腊凤小姐征战归来正在这里沐浴,恰巧年轻的将军田武从这里经过,腊凤慌忙躲入林中,将一条洁白的轻纱丢落在这里,后来便化为瀑布。又如“双合”,原本是一个很大很深的山里泉水潺潺,日夜不息。的里边又有一左一右两个口:左边是一个干,进入不到20米就有一宽广的平台,然后向里延伸,深不可测。顶上又有平顶一块,隐约可见“天下太平”的字样;右边是一个水,顺水稍进几步,可见一个深而广大的水潭,里的涓涓流水,叮当有声。人静时,可以听到似锣鼓频敲、悠悠笙歌的声音,既柔和又粗犷,既清晰又遥远。无论干或水,各种形状的钟乳石高挂,形成中石林。为了使这处景观更美妙,更生动,我们附以《房花烛》的故事:据说当年腊凤小姐住干,田武住在水。那时,前面大的正中有一层坚厚的石壁相间,二互不相通。自从那回沐浴巧遇,以后在仙人桥以歌订情,互相产生爱情,结下美好姻缘。新婚那天,他们双双动手推倒了中间的石壁,使二成为一,向王天子为他们亲手写下“天下太平”四字挂在中,并用土家族的“舍巴日”、“打溜子”(打击乐器)、“咚咚喹”(吹管乐器)等方式进行祝贺。后来起义失败了,他们双双战死,可惜人去空,却留弦歌空弹。再如“黄龙泉”,我们便附以《三龙相斗》的故事:说是向王天子战败后跳下了神堂湾,而辅佐他的黄龙真人避进黄龙洞里,每遇雨后天晴,就架起一道虹桥去神堂湾议事。他坚持同官兵作战,黄龙泉水就是他的化身。这股黄泉流出不远,便有两条清溪从两边窜出,这里就是他们战斗最激烈的战场。通过这样的处理,让人们在畅饮天子山自然风光美酒的同时,又品尝到天子山人文景观的蜜糖。
  为了彻底弄清天子山的全部风光资源,我们这五匹半骏马在天子山日夜驰骋,差不多跑遍了天子山的各个角落,拥抱过每一座石峰。后来,我们还钻进浩瀚的林海,探察了各种古树奇花;在深沟幽谷之中,品尝了各种动物的曼舞欢歌;并在各个角落弄清了天子山的各种物产资源。我们就是用“穷搞,穷开发”的精神,在天子山这块处女地上开垦出一片土地,耕耘出最初的一犁又一犁。
  把美的信息传往四面八方
  我们是很幸运的人,我们最早按住了天子山的脉搏,最早享受了天子山的美丽。但是我们没有忘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天子山美的信息传往四面八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天子山工作仅一个多月时间,就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工作。宣传天子山,我们主要抓住了两条:一是争取得到有关部门的承认,立住脚跟;二是向社会各方面宣传天子山的美,使千千万万的游人由各方面向天子山走来。1982年5月下旬,我们留下年老体弱的组长彭龙章在天子山坚持,我与敬有权、唐世裔、陈俊礼四人便去了长沙和北京。我们带去了两件东西:一件是敬有权拍摄的一本天子风光照片,一件是由我写的一篇《深闺深处景更奇》的文章。照片和文章互相配合,全面概揽了天子山的风光资料。5月22日,我们到了长沙。在长沙活动了几天,然后又决定唐世裔和陈俊礼留在长沙,我和敬有权专程上北京,分别执行汇报任务。我和敬有权于5月28日到达北京,住在总参第一招待所。在那里,我们会见了《贺龙传》编写组的朱泽云。朱原是桑植县委宣传部长,我们是要好的朋友。他不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为我们出谋划策,成了我们中的一员。以后若干年内,他那儿实际成了天子山的宣传中心,成了有关天子山的信息中转站,他本人也成了开发天子山的重要台柱子。其功绩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为了争取天子山立户,我们于6月4日上午到了国家旅游局,总局规划处的负责同志郭治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肯定了天子山风光的旅游价值,明确告诉我们,天子山可以纳入全国旅游规划,并要湖南省旅游局纳入张家界风景区统一规划,全盘实施。但他也向我们明确指出:“你们目前的任务是两件事:第一要把慕名而至的游人接待好,让他们有吃的有住的;第二是尽快抓建设,逐步具备旅游条件。”郭治同志说话十分坦率,把我们从天子山带去的忐忑不安一下化为乌有。
  6月11日,我和敬有权回到长沙。12日省外事办主任、旅游局长杨山在湘江宾馆约见了我们。当时杨局长有病正在住医院,听说我们来了,特地带病接见。他详细地看了天子山的全部照片和材料,看了我们带回的中央有关单位领导的谈话记录,自始至终兴高采烈,兴致勃勃。他说:“你们有积极性,我们更有积极性,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13日他又来到我们的住处,明确表示:经请示孙国治副省长同意,决定把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纳入全省的统一规划,要开大庸桑植慈利三个门户,要把这块地方办成世界第一流的旅游区。他还说,省里最近要召开一个会议,请建设、旅游、林业、农业、交通、文化等单位领导参加,把这个设想正式确定下来。这个会后来正式开了。不久,杨山局长亲自到天子山考察了三天,正式为天子山立了户。他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至此蒙在天子山的那块“蒙帕”终于被揭开,在广阔无垠的旅游天地里,天子山得到了它的一席之地。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