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张家界

艰难曲折的茅岩河旅游开发(二)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9:30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经受折腾——开发中严重困难的克服
    我们茅岩河人深感惭愧的是,不需要多少投资的茅岩河开发,已经历了八年,而漂流项目的试漂,一试竟试了六年。老一辈赶走日本鬼子也才八年,和他们相比,我们这批人也未免太无能了。我不知道国内还有哪个风景区的开发有茅岩河的开发这般艰难。
    天时、地利、人和的演义,全写在茅岩河的开发史中。
    1985年10月成立县级市旅游局前,大庸轰轰烈烈的旅游开发,倒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但勿庸讳言,也结结实实打点了几个几代人才能解决完的包袱。
    硕果无份,几人累计负债90多万元的包袱倒是让新成立的旅游局背上了。
    从此,我们背负着这些本应在大本营中解决的包袱,忙于旅游行业管理,忙于把张家界、茅岩河、天门山大庸推向世界,忙于应付债主的起诉,法庭的传唤。
    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松茅岩河的开发工作。我们十分注意大庸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任何时候都主次分明:茅岩河,是利用张家界客源辐射的卫星景区,它的旅游活动,实际是张家界宣传招徕效应的二次利用。
    1987年初,我们集体完成了《茅岩河旅游开发总体方案》,确定了以漂流为主要旅游项目,逐步开发夏令营、温泉浴、度假、快艇游、画舫游等旅游项目,同时开发矿泉水,并着重提出未来鱼潭水库的旅游功能以及与九天、洪家关连线的设想。
  在那考察、测绘、规划的日子里,我局的干部职工划船拉纤,钻荆棘、下天坑,有时十几小时不得饭吃,常常饿得前胸贴后背。同志们的脚和手被水泡得起皱发白。一次,我和覃章任、宋维和、杨汉林几个拉木船上磨子滩,脚被水里的碎玻璃瓶划开了一道口子,血顺着急流往下淌,冻僵了的脚还不知道疼。
    1987年夏天,我们开始用橡皮舟进行试漂营业。局里的男性干部职工都自觉地充任舵手。那时候我们没有汽车,运送舟和舵手要租用车辆。为了不误时,每次都在前一天晚上赶到开漂地点(青安坪或温塘)。一次,租用的明珠饭店的双排座车在半路抛锚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几个人摸着黑把车推过来推过去,折腾了大半夜,赶到青安坪时已是转钟四点。稍微打个盹,六点钟便开始搬舟下河,50多公斤重的橡皮舟,要搬四五里路才到河谷底,一早上每人干了两趟,累得精疲力尽,但却没有谁发一声怨言。
    后来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双排座,但码头未建成,仍然要每天从城里运舟和舵手去茅岩河,为使游客一到开漂地就可立即上舟,我们要早上六点出发,而晚上要到七八点钟才回来。一整天的日晒雨淋,平均每天加班五六个小时,从局长到一般同志,一个个都是黑汉一个。
    是艰苦创业的精神享受支撑着大家。从苦和累当中,我们的同志感受到了创业的乐趣。那种总认为在旅游局工作便是游山玩水,吃吃喝喝的人,面对我们这一群有大中专文凭的“船老板”该作何感想呢?
    旅游风景区的开发,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是宣传招徕。要让那些对茅岩河陌生的旅游者作出来茅岩河漂流的决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茅岩河还处在考察阶段时,我们便向著名摄影家常春、谢新发一力推荐。谢新发,这位颇有成绩的年轻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记者,和他们社的副总编邓铭、老摄影记者常春、杭州摄影家协会主席、西冷印社摄影编辑室主任徐中定等先后四次来庸拍片。经过努力,市财政给予借款支持,1987年5月,《江山多娇·大庸》画册正式出版,茅岩河作为当时大庸的四大游览区之一编入画册。
  又是谢新发几经努力,国际性刊物香港的《良友》画报,以“百里画廊茅岩河”为题刊发了一组茅岩河的风光照片和文字(谢摄影、我撰文)。1988年11月,香港陈复札先生主办的《中国旅游》画报派记者陈一年先生来茅岩河拍摄风光和漂流照片,然后在该刊总第107期以“漂流茅岩河”为题刊发了一组漂流和风光照片以及一篇我写的游记散文。另外,我省和外省的一些美术出版社,纷纷带着美女赶赴茅岩河拍摄风光美人挂历,这些都为宣传茅岩河作出了贡献。
  电视电影部门的宣传,我们亦十分重视,1986年,湖南电视台卢斌华同志带队率先在茅岩河拍电视,在夹耳沟,他为了保护机器,头被碰破,血流不止。最后在医院缝了几针才脱险。茅岩河的一些画面被编入《武陵源》,向全世界播放并发送录相带。1989年,我局和省局宣传处合作,拍摄了电视片《漂在茅岩河上》,为宣传茅岩河及其漂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87年至1988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顾思忠同志,前后半年在庸拍片,茅岩河在《小城大庸》中亦占有很大的篇幅。
    电视剧《山鬼》、《覃重传奇》,电影《黑侠火豹》亦把茅岩河作为理想的外景地。这些都与我们的主动努力分不开,为了宣传茅岩河,我们确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几年来,为宣传茅岩河,我们在拍电视、电影、拍风光画册、挂历、出版导游图、明信片、作广告方面,共计耗资13万多元。今日的茅岩河漂流,已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小有名气。
    在1987年、1988年两年间。社会的大环境对茅岩河的开发是有利的。
    早在1986年,省财政厅赵养浩副厅长带队的扶贫考察组便深入茅岩河上峡,进行考察,并发表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当时是有希望争取列入扶贫性开发项目的,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思想认识的不统一,导致了良机的错过。
    那时候,省直有关部门的态度是积极的,在被确定为“国内首创”之后,我们确也获得过一些道义和经费上的支持。1987、1988年,共从省里获得旅游开发拨款15万元,从州财政借来10万元。
    1988年4月,在省旅游工作会上,省局曹其明副局长就对永顺县也想步我们后尘搞漂流的想法,明确指出:漂流就是茅岩河好,同一地区不要搞些雷同项目,猛洞河的特色还是“芙蓉镇”,要在古镇上做文章。
    1988年11月,全国旅游计划财务会议长沙召开。闻讯后,我马上带人赶到长沙,当面向计划司郭治司长汇报茅岩河开发,并邀请与会代表、国家局的领导和同志们来茅岩河漂流。
    几天后,国家旅游计划司投资处的两位处长和几位同志,以及国家计委、建行共12人漂流了茅岩河,其效果自然也是一路欢歌,乐得忘乎所以。
    我们趁热打铁。
    12月底,我们请分管旅游的符昌瑞副市长出马,我和局里的龚岳雄、杨汉林参加,组成上京汇报组。
    计划司听取了我们茅岩河漂流项目的专题汇报。三个月后,“茅岩河漂流、游江项目”的开发写进了国家旅游局编制的《全国旅游业发展八·五规划》。这对于在大庸只能算次一级景区的茅岩河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大喜讯。
    然而,天时、人和转瞬即变。当我们发现除了几个“船老板”在这儿兴高采烈外,周围并无多大反响,我们的心凉了。这时候,地级市建立,人们在忙着其他的事情。
    波浪式前进的经济建设大气候此时已不利于茅岩河的开发。“天时”的不合必然引起“人和”的或缺。永定旅游,在“人、财、物收摊子”的基凋下,跌入低谷。旅游局的编制从16个一下子裁为5个,老包袱在淋雨后更加沉重。
    编制裁了,人却没有出路。此时的局里人事关系紧张。能干的留不住,该裁的调不出。一向以为只要狠干工作就行的我,面对人人计较和关注的切身问题,一筹莫展。于是只有任其发展,坚信所有问题都不可能随我去进棺材。此时的茅岩河的开发,举步维艰,唯有以试漂所得养活撤机构、压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这时候,向我们仿效的猛河漂流,却占尽天时、地利(相对自治州其他远离大庸的县)、人和。张家界天子山、茅岩河划出自治州后,猛河一跃而坐上自治州旅游开发的头把交椅,已经积累起经验,尝到旅游促发展甜头的自治州人,把靠近大庸的猛河视为宠儿。此时的省里,出于划出大庸、桑植和照顾少数民族等方面的考虑,也要对自治州在旅游开发方面有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抚慰,这一切自然都是猛河享受了。
    而茅岩河却恰恰相反。在大庸,至少在它前头还排着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到省里排队,不可能全省旅游开发的财力全给大庸,茅岩河也不可能越过武陵源而排上队。都在自治州时,因开发布局的关系,省、州都会说一番曹其明局长的话,可这时,不但没有人说这些话,反而是支持重点的转移。
    1988年才打听去哪儿买橡皮舟的猛河,今日的规模,名气已后来居上,同是1988年才开展的广东乐昌,其规模、名气亦是后来居上。惭愧啊!我们无颜以对。
    “天时”不合,“人和”不济。但我们认定我们占有地利,我们处于武陵源客源辐射的最佳位置。我们坚信在大庸、永定,旅游这台戏终归还有走红的一天。无论上帝、中帝、下帝,总是会被感动的。
    艰难的1989年和1990年,一个只有五个编制的永定区旅游局在茅岩河硬挺着,穷折腾。茅岩河人在浪峰波谷间寻求着慰藉。
    这时候我们能做到的,是严格地认真地接待每一批漂流者,以软件的服务为茅岩河打牌子,挣名气。
走上坦途——茅岩河开发春天的到来
    1991年,湖南省举办三大节。茅岩河漂流被列入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活动之一。尽管最后还是因为条件不具备而取消。但它对茅岩河的开发还是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
    这一年,来茅岩河视察工作,现场办公的省、市领导比往年都多。而在1991年以前考察过茅岩河的省、市党政领导只有刘正、吴松盛、梅兴保等同志。
    1991年6月23日,前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在副市长向万隆陪同下视察了茅岩河漂流,并于水子瀑布前挥毫题诗:“轻舟游茅岩,浪里乐陶然。人生似漂流,不断过险滩。”
    6月27日,陈彬藩副省长、卢会云秘书长率领省政府各厅局参加大庸现场办公会的一行50多人,在茅岩河现场办公。市长肖征龙、常务副市长梅兴保陪陈副省长、卢秘书长漂流了茅岩河。
    7月15日,省人大主任刘夫生同志在市委吴松盛副书记、市人大何成林副主任陪同下视察了茅岩河漂流。
    8月8日,市人大副主任张金华同志陪同省人大有关领导同志漂流了茅岩河。
    同日下午,省、市计划部门领导陪同国家交通投资公司何福淦
总工程师进行了漂流考察,并答应投资开发。
    我们又看到了希望,省、市领导在道义上的支持和感情上的关怀,无形中鼓舞了我们的斗志,我和我的同事们又开始积极地上串下跳,主动出击,为争取投资而上下奔走。1991年的金秋IO月,在国家交通投资公司,省计委、省旅游局、省财政厅、市计划经济局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共筹集到开发资金94万元。除去花在历史包袱上的14万元外,其他全部投入了茅岩河的宣传、开发、设备购置和建设起点码头上。
    如今的茅岩河,已拥有同时接待400人漂流的接待能力。
    1992年,中央二号文件为茅岩河的旅游开发送来了第二个春天。
  茅岩河漂流,被省里指定为对外宣传介绍的吸引外资项目;市里再次把茅岩河定为1992年森保节活动之一,并纳入了张家界旅游经济开发区的范畴;永定区则更是要在茅岩河搞经济开发区。这些,无疑对茅岩河更大规模的高层次开发是极其有益的。
  第二个春天来了,我们又面临一次机遇。
  我们能抓住这次机遇吗?
  茅岩河的第一个春天,为中国旅游业增添了“漂流旅游”这个特种项目。
  第二个春天呢?我想会更有作为的。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