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张家界

国家重点工程江垭水库建设掠影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9:2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国家重点工程江垭水库建设掠影
李定安严冬明
一、澧水洪患
    奔腾东去的澧水,发源于张家界桑植县,流经桑植永定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津市等县市,注入西庭湖。全长390公里,落差1439米,年均降雨量1542毫米,流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流域人口355万人,耕地26.1万亩,可垦荒地10万亩。
    澧水庭湖四大水系中为害最烈,上游两岸山高峰峭,地势险峻,又处在著名的五峰、鹤峰暴雨区,下游泥沙淤积、泻泄不畅,且洪水多与来自长江的洪水遭遇,造成漤澧地区灾害极为频繁严重0 1935年,洪峰流量曾达30300立方米/秒,中下游和西庭湖区遭受灭顶之灾,仅慈利县城以下,就有33100人被洪水吞没,平均一个流量淹死一个人。庭湖是全国的治水难点,而澧水下游西庭湖又是其中最危险的地区,防洪标准仅3~5年一遇,是全国主要江河湖泊中防洪标准最低的地区之一。澧水则是全国同类河流中,唯一一条至今没有修建一处防洪控制工程的河流。千百年来,澧水既带给两岸人民繁衍生息的空间,又给他们带来无数次深重的灾难。
二、工程立项
    早在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指出,在兴建汉水丹江口水库的同时,要在澧水建库。此后的几十年,我省水利专家们一直在这里勘测、规划、设计、绘制宏伟蓝图。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澧水十分重视,朱镕基同志任国务院总理后在考察庭湖区时,明确指出,庭湖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尽快兴建江垭、皂市水库,以缓解澧水下游毁灭性洪灾威胁。
    1991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澧水流域规划报告》,从此掀开了全面治理澧水的序幕。
    澧水流域规划的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旅游和水土保持等。全流域共规划26个梯级工程,总库容118.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5.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69亿度,灌溉农田6.2万亩。
    按照澧水流域规划,澧水干支流将分别兴建江垭、皂市和宜冲桥三座拦洪控制工程,并首先在支流溇水修建江垭水库。1992年9月,湖南省水电设计院历20多年心血完成的江垭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审查。同年10月,水利部和湖南省省长陈邦柱分别代表水利部和湖南省在北京签订了部省联合开发澧水的协议。1993年7月,部省联合组建的水利部湖南省澧水流域水利水电综合开发公司在长沙挂牌成立,部省联合进行流域治理.这在全国还是首开先河的一例。公司成立后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修建江垭水库。
三、规模效益
    江垭水库坝址位于澧水的支流淡水峡谷,距慈利县江垭镇约5公里,水库总库容17.4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7.4亿立方米。工程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旅游等综合效益。江垭水库工程主要由大坝及溢洪道、地下厂房、斜面升船机及灌溉取水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大坝高131米,是当今世界最高的全断面碾压砼重力坝。大坝中部设溢洪道,由4个表孔和3个中孔联合泄洪。湖南省最大的地下厂房位于右岸,主要由进水塔、引水、尾水调压室、尾水隧、主厂房、主变、电缆竖井等室组成。
    江垭水库建成后,可使澧水下游和西庭湖区防洪标准由目前的3~5年一遇提高到17年一遇,加上拟建的皂市水库,可提高到30年一遇,将给澧水下游140多万人民带来福音,同时也对庭湖区及长江中游防洪保安发挥重要作用。
    江垭电站安装3台10万千瓦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7.56亿度。水库建成后可改善航道124公里,升船机过船吨位为20吨。灌溉取水系统可灌溉农田8.7万亩,为下游5万余人提供生活用水。
    江垭水库工程移民13514人,工程总工期5年,总概算约为33.6亿元,除世行贷款9700万美元外,其余由水利部、湖南省两家承担。
    江垭水库工程以部、省提出的“1997年大坝拦洪,1998年第一台机组发电”为工程控制目标,由澧水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建设、管理、经营、还贷。澧水公司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国际招投标、项目法人和全面监理三大机制,严格按现代工程标准运作。
四、前期施工
    1992年9月18日,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开山炮响,沉寂了数千年的淡水峡谷从此沸腾起来。
    第一批约30名湖南省水电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从长沙来到江垭工地。随后,受水利部派遣,长江水利委员会抽调精兵强将,也从武汉赶来,共同开始了艰苦的江垭水库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中国水电九局、八局、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省水电施工总公司等10多家施工单位数千名建设者先后云集江垭,开山凿、修路架桥。两年多的工程准备期,新建、改建公路52公里,从江垭镇到坝址,凌崖凿出了一条宽敞明丽的水泥公路,索水、溇水上架起了三座气势雄伟的大桥,兴建35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办公生活区初具规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偏僻寂静的江垭镇从此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
    水电九局承担导流施工,克服了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工期紧、任务大的困难,按期完成525米长的隧。1994年12月30日,江垭水库工程比设计工期提前一年截流成功,水电八局完成了上、下游围堰任务,为1995年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奠定了基础。
五、招标建坝
    江垭水库工程采用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招投标方式,择优选定施工承包商。通过国际招标,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意大利孔多特公司联营体中标承建大坝。1995年7月2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6年4月7日,大坝混凝土正式开始浇筑,当时的水利部部长钮茂生亲临工地剪彩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建设者的斗志。从这一天起,当今世界最高碾压混凝土大坝开始日夜施工,拔地而起。
    碾压混凝土大坝代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筑坝技术,具有速度快、投资省、质量优良的特点。江垭大坝钻孔取蕊最长达6.67米,这在国内外是没有先例的,给中外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世行观察员及国内外专家在评审报告中一致认为,“江垭大坝形象极好,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备和技术力量配备都很合理,江垭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无疑属最高水平”。由中外水利专家参加的江垭大坝安全评审会对此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7年5月,大坝升至158米高程,当年发挥拦洪效益。1998年5月,大坝上升到200米高程,1999年汛前,大坝达到设计高程245米。在1998、1999年长江流域连续的特大洪水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拦洪削峰作用。
六、厂房建设
    江垭水库地下厂房工程由中国水电三局——铁道部十六工程局联营体中标承建。
    江垭工程总体布置方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厂房型式采用地面式还是地下式。江垭坝址两岸山高坡陡,地面厂房涉及大量高边坡石方开挖,工期长、造价高,而且对大坝施工干扰大;地下厂房则可全年全天候施工,渡汛问题少,与大坝施工没有直接联系,可自成体系,独立运行,可以缩短工期提前发电,创造可观的发电效益。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地下厂房对环境的破坏最小,这对毗邻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来说,也颇为有益,但采用地下厂房在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要求高,挖工程量大,地质条件要求严格,防渗排水、场地安排、内外温差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困难。
    而厂房承包商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不分昼夜,抢工期,赶进度,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顺利完成了湖南省最大的地下厂房的开挖贯通0 1999年5月18日,一号、二号机组并网发电,比原设计工期提前6个多月。目前,三号机正在紧张的安装调试当中,预计9月份可以实现并网发电。
七、移民安置
    江垭水库淹没涉及湖南、湖北三个县,9个乡(镇),3327户,13514人,移民安置条件差,工作难度大,移民搬迁和外部环境协调成为建设顺利进行的制约因素。作为建设方,澧水公司取得了湖南、湖北两省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1994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库区征地移民工作这一块移交省移民局,澧水公司主要负责移民资金的筹措和检查,协助各级移民机构处理移民安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澧水公司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移民机构理顺关系,开展移民工作。如今随着工程建设的捷报频传,江垭水库库区移民已全部迁移,并得到了妥善安置,世行官员及专家对此深表赞赏。
    坝区施工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进展。工程所在地慈利县江垭镇,是一个偏僻的小镇,经济相对落后,社情复杂。涉及坝区移民的搬迁安置、施工区和营地的社会治安等许多工作都要由业主协助处理。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公司领导经常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及村、组等部门召开协调会议,帮助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方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公司在处理问题时,坚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明国家重点工程的重大意义,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尽量配合和帮助地方上的工作,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工程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八、各方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国家计委、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及市、县等地方政府对江垭工程十分关怀和支持。
    1996年4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江垭水库,并亲笔题词:“艰苦奋斗,滚动发展,根治澧水,造福人民。”1996年10月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亲临工地,望着多年牵挂的工程正在成为现实,看着崭新建设模式的工程和澧水公司符合现代企业规范的管理,她称赞江垭工程塑造了90年代水利工程形象,并强调指出皂市工程应尽快上马。
    水利部历任部长,从杨振怀部长到钮茂生部长及其他部里领导多次来到江垭,就工程奖金、进度和移民等问题作了具体安排和重要指示,使工程得以顺利进展。
    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省长储波更是先后多次深入工地,把江垭水库当成湖南人民的救命工程,勉励大家,一定要把江垭水库工程建设成为“形象工程、效益工程、信誉工程和重点工程的样板工程”。
    几年来,江垭水库的广大建设者们,从公司老总到工程技术人员,从业主到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上上下下,肩负党和政府的重托,放弃舒适的都市生活,从东北、西北、武汉、长沙,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湘西这个偏僻的山区,投入艰苦的工程建设。2000多个日日夜夜,建设者们付出了许多许多,但他们不讲条件好坏,不计报酬多少,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建好江垭水库,根治澧水.造福人民。
    而让大家欣慰而又自豪的是,艰苦的付出,换来的已经是沉甸甸的甜美的果实。
九、发展前景
    静静的流水,丝毫掩饰不住汛期来临时的凶狂;两岸苍翠的青山,印证了历史上无数次深重的灾难。筑坝澧水,变水患为水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和历史。我们已经开始,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不久的将来,湘西北神秘而美丽的崇山峻岭将呈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千百年来肆无忌惮的洪水将被江垭水库大坝牢牢锁住,大大缓解澧水下游和西庭湖区洪灾威胁,并充分发挥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为举世闻名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久的将来,江垭——湘西北这个偏僻的小镇,将崛起成为一座令人瞩目的水电新城。这里,朴实的人们正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与此同时,澧水的综合治理,将以江垭水库工程为龙头骨干项目,推动全流域多梯级滚动发展。目前,另一个治理澧水的拦洪控制工程皂市水库工程也正在启动之中。
    澧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澧水上下,安澜的福音已经传来。根治澧水,造福人民,总体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江垭水库,是其中最响亮的音符……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