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族

族别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1:42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一)族别

土家族】 自称“毕兹卡”或“毕际卡”,意为“本地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约有570万人(1990),集中分布于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区。在湖南境内主要分布于湘西自治洲、张家界怀化(沅陵等县)、常德(石门等县)等州、市。土家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多以同姓同宗为一个自然村。土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籍中称谓较多,如“板檐蛮”、“赉人”、“廪君种”、“武陵蛮’等。从宋代开始,出现了区别于其他族类的“土人”、“土民”、“土兵”等名称,明初后,“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关于土家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议,大体有五种说法:①江西迁入说;②乌蛮之后说;③土著居民说;④羌人后裔说;⑤巴人后裔说;⑥僰人后裔说。秦汉中央开始在湘西土家地区设立黔中郡,西汉时设武陵郡;从唐开始,土家族地区建立羁縻州郡制度;唐五代以后,土家族势力逐渐强大,其首领分据其地,自置刺史;宋以后,统治阶级对土家族首领采取招抚政策,委以土司官职;元明时设永顺、保靖、桑植等宣慰司和茅岗、慈利等安抚司;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在土家族地区设立府县地方政权机构,委以流官实行统治。1957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正式确认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成份。经长期的历史发展,土家族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和独有的风俗习惯。土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通用汉文,但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只有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地有十几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张家界市境内约有千余人会说土家语,土家族手工刺绣编织精细,其中以土花被面(土家语叫“西兰卡普”)最为著名。其服饰很有特点: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二三层花边,厚着几幅罗裙,后改穿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下着长裤。房屋大多依山或濒溪而建成虎坐形,也有不少吊脚楼。改土归流前,婚姻恋爱比较自由,男女青年多以情歌为媒;以后,买卖婚姻盛行,现已逐步改变以往陋习。在节庆方面,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为过土家年,俗称“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前一天,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土家族人擅长歌舞,有“歌的海洋”之称,尤以摆手舞最为杰出。上述情况说明,土家族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据2000年统计,张家界市土家族人口99.96万。张家界市土家族群众民族成份的认定,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1957年5月,桑植县登记土家族60,000人,大庸县(今永定区)土家族3600人。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影响,桑植大庸慈利等县部分群众的民族成份没被认定。1982年4月,国家民委发了(1982)民政字第240号文件。1982年5月,桑植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部署了恢复土家族成份工作,全县登记了土家族204.805人。1982年,大庸县委成立了土家族成份考察识别小组,由罗塔坪等14个属于土司乡镇的群众自报,最后呈报县政府审批,批准97,851人为土家族。1983年以后,县民委恢复了卫所地区16, 807人的土家族成份,至1987年,共恢复了232,099人的土家族成份。1985年,慈利县委成立了少数民族成份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986年,县委、县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和省民委呈报了请示。1988年,常德市民族宗教事务处发了(1988)1号(关于对慈利县一部分群众恢复土家族民族成份问题的答复),对慈利县溪口等乡镇39,411名土家族群众予以承认。湖南“省市少数民族人口问题联合检查组”于1991年11月和1992年7月对慈利县民族成份遗留问题进行了检查。1992年10月,湖南省民委发了湘族字(1992) 47号《关于慈利县民族成份遗留问题的批复》.批准330,865人为土家族。同时,省民委批准了武陵源区1万多人的土家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增加到42, 800人。
【武陵蛮】 汉时对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总称。汉初将秦之黔中郡改为武陵郡,对居住其地的少数民族称为“武陵蛮”。东汉至宋,武陵蛮在沅水上游五溪地区的,又称“五溪蛮”。史书将其称“盘瓠之后”、“盘瓠之种落”,或按武陵郡的具体地域而命名,如“溇中蛮”(因溇水而得名)、“澧中蛮”(因澧水而得名)、“零阳蛮”(今桑植、慈利一带)等。主要姓氏有相、陈、覃、潭、詹、田、高等。汉代武陵蛮政治上行君长统治,“名渠帅日精夫”;经济上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并能从事商业交换活动,能“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两汉时,封建中央王朝对武陵蛮进行了有效治理。东汉时武陵蛮曾多次发动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与今日土家族有渊源关系。
【溇中蛮】 秦汉时对居住在武陵郡所属充县(今张家界市全境)境内“蛮夷”民族的称呼。因其境内有溇水,故名。溇水源出湖北鹤峰土家族自治县,经桑植县东北角,入慈利注入澧水。东汉建初三年(78)冬,“漤中蛮”在其首领覃儿健率领下发动反抗东汉统治的斗争,因而载入《后汉书·南蛮传》。后东汉王朝调集大军镇压,覃儿健战死,起义失败。“溇中蛮”主要是由土家族先民所构成。
【廪君蛮】 为古代巴人的一支。廪君蛮之由来在汉刘向<世本>中有详细记载。秦汉时主要居住巴郡、南郡一带,故又称“巴郡南郡蛮”。传说有巴、樊、曋相、郑五姓,皆出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巴氏出于山上的赤穴,而其余四姓出于山上的黑穴。后巴氏子务相统治五姓为廪君。相传廪君死后化为白虎,成为后世崇拜的对象,故名。也有学者认为“廪”即是土家语“利” (虎之意),廪君即是“虎君”。廪君蛮生活区域初为鄂西,后渐向渝东、湘西北发展,巴氏势力得以不断壮大,以“巴方”之称而见于史籍。廪君蛮后裔喜歌舞,善纺织,曾向秦贡“责布”。与今日土家族有一定渊源关系。
【板檐蛮】 亦称“赉人”。属先秦时巴国境内一土著部落,其流动区域主要在今天渝东一带。板檐蛮之得名是因其所使木板所制、上蒙虎皮的楯而来。板檐蛮之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因朝代不同而有所不同。汉有责人、白虎夷之称,晋则称为弜头虎子,南北朝以后,又以僚之称呼著乎史籍。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板檐蛮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首领称为“渠帅”。相传秦襄王时,有白虎害人,族人曾为秦除虎患有功,得秦嘉奖。汉代初助刘邦定关中。板檐蛮以勇武善战而著称。长于狩猎,号为“神兵”。板檐蛮所跳歌舞有巴渝舞遗意,即今土家族之摆手舞。板檐蛮即今日土家族之土著先民,土家族群形成的主要族源。
【白族】    自称“白子”、“白尼”,汉语意为“白人”。它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全国共有159.5万人(1990),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湖南白族主要分布在张家界市桑植县的芙蓉桥、麦地坪、刘家坪、马合口、洪家关、走马坪、谷罗山、林溪河、汆湖、樵子湾、五里桥、瑞塔铺、空壳树、白石、官地坪、澧源等乡镇。操白语。由于白、汉交往密切,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桑植县白族,主要有谷、王、钟三姓,每个姓都有个地方标志。谷家有个錾子岩,王家有个覆锅岩,钟家有个狮子岩,岩状奇特,形象壮观,引入入胜。桑植白族是宋末元初从云南迁来的,有七百多年历史。1984年6月27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白族。从汉朝开始历朝在此设立机构进行管辖。如汉时设充县,属武陵郡。唐时为慈利县,属澧州。清雍正七年(1729)设桑植县。白族人民进入桑植后,就在当地的土司管辖之下,受尽历代王朝和土司的压迫和剥削。但白族人民不畏强暴,进行斗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踊跃参加贺龙、周逸群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走上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白族人民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使桑植白族地区发生深刻变化,建起了小电站,通了公路,建了学校,经济繁荣、文化生活大为改善。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已建立了瑞塔铺、芙蓉桥、刘家坪、洪家关、麦地坪、走马坪、马合口等7个白族乡。据2000年统计,张家界市已有白族10.785万多人。白族衣着爱穿白色。男子普遍戴1.6米、2.3米、或3米长的白头巾,内穿白布汗衣,外套青布满肩马褂,腰系挑花兜袋,并佩撒穗荷包,下着青色或蓝色裤子,脚穿用白布缝的袜子和天官头鞋(云头鞋)。女子头戴绣花帕、戴银耳环、插银首饰,身上内穿白色大襟汗衣,中套青布或蓝布满襟马褂,外套绣花围裙,用绣花飘带系着,在上胸佩挂3吊或5吊牙签等,下着蓝色或青色宽裤,脚缠白包裹脚,穿绣花鞋。另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白族一般聚族而居,村寨多建在平坝或依山傍水的山脚地带,住房多为二层楼房,习惯住楼下,楼上多用作储藏粮食。大多是二代或三代同堂,婚姻一般父母包办。主要信奉本主,丧葬仪式一般较隆重。白族节日除和汉族相同之外,还有自己两个最隆重的节日,一个叫冬至节,也叫祭祖节,一个叫赶会。各地会期不同,据说,这些会期是按照那个地方的主要本主生日选定的。桑植白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历来重视学习文化,想方设法送自己子女上学读书。桑植白族人民最爱唱山歌,同时又是一个善舞民族,仗鼓舞是白族的典型舞蹈。还喜欢剧曲——打花灯,每年正月,白族地区普遍爱演花灯。民间工艺丰富多彩,木质雕刻、妇女挑花最为著名。白族的民间故事有《仙鹤井》和《连理会》。白族人信奉“本主神”和三元教,白族人的“正月游神”和“赶会祭祀”都由白族宗教职业者“三元老师”主持。
【白蛮】    见于《蛮书》、 《旧唐书》、<新唐书>等。晋、南朝至唐时主要分布在今云南东部滇池地区及西部洱海地区,为西南的主要居民。白蛮中居于今洱海(大理)地区的,与今白族有亲缘关系。松外蛮(今四川盐源县以南)、白水蛮(分布今云南姚安、曲靖以西的元谋、禄劝一带)、邛部州蛮(即“大路蛮”,分布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至会理一带,乌蛮一支)中均含其成份。以农业为主。“邑落相望,牛马被野”。唐时其首领多为南诏权臣。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其首领段氏建立大理国。南宋末年,蒙古军队攻陷大理,白蛮后裔一支被编为“寸焚军”,随兀良哈台辗转至长江中游一带参加灭南宋战争。后由于新登基的蒙古大汗忽必烈不再信任兀良哈台,于景定二年(1261)将“寸白军”遣散,其中一部分人流落长江流域。张家界市白族始祖谷均万、钟千一、王朋凯和熊安国、熊安世等“民家人”溯长江,渡庭,漫津澧,落慈利,来到桑植马合口和麦地坪等地定居下来。他们的后裔世代定居此地,繁衍生息,发展为今日桑植白族。
苗族】 据2000年统计,张家界市共有苗族2.7万人,主要分布在上河溪、廖家村、上街、利福塔、桥自湾、大坪、沅古坪、枫香岗及阳和等乡(镇)。张家界苗族人是明清时期从外地迁来的,桑植县苗族始祖张汉臣于明代从泸溪县迁到九溪卫安福所。上河溪乡杨竹溪村苗族始祖唐永舜是清代乾隆年间从沅陵县迁来的。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杨坪村苗族始祖张岭是从吉首市巴金寨迁来的,1989年,吉首市民委出具了苗族成份证明。苗族男女赶场时,男女对歌,互表爱慕之意。征得女方父母同意以后,再择吉日订婚,到了婚期派亲戚送亲。苗族男人穿对襟衣,裤短而大,衣服有全青、全蓝等,以花格布衣最普遍。苗族妇女穿满襟衣,衣大而长。袖大而短,无领;胸前及袖口滚花边,并加栏杆花瓣于其间。腌肉、腌鱼为苗家待客佳品。苗族人住木质平房,一般是5柱8挂3间为1栋。苗族节日有农历三月三歌舞节、四月八集会、六月六歌会、七月七赶秋节及七月十五芦笙节。苗族人崇拜多神及夸瓠,苗族人祭祀活动有椎牛、椎猪、接龙和祭祖。苗族人丧葬风俗有开路、绕棺和吐昂喜响等。苗族民间艺术分为音乐、舞蹈、戏剧和工艺等。苗族音乐有民歌曲调和芦笙曲调等,苗族舞蹈有鼓舞和接龙舞等,苗族戏剧有花鼓戏和苗戏等。苗族工艺有刺绣、花带、蜡染和银饰等。
【回族】 据2000年统计,张家界市有回族2108人,分布在谷罗山乡、澧源镇和零阳镇等乡(镇)。张家界市回族是元明清时期从常德等地迁来的。一批从军的回族将士进入湘西北,成为回族主要来源。明初,回族将领马德成率领回军落籍常德,其后裔有少数人迁到慈利县。部分经商回民进入湘西北定居行商,这是回族另一来源。桑植县澧源镇马姓回民祖先是清代乾隆年间从常德迁到桑植县的。新中国建立以后,又有部分回族干部、职工调到张家界市工作,成为回族的一部分。回族男子多戴圆顶无沿白帽,妇女戴白毛巾。回民在饮食方面有许多禁忌:不食自死动物,不食动物血液,禁食猪肉、猪油。凡是可吃的动物都要请阿訇下刀。回民婚礼多于“主麻日”在男方家里举行。举行婚礼时,只请阿訇念“尼卡哈”,以示证婚。举行殡礼时,回民亲友为死者祈祷后世幸福,由阿訇领站并念“特克比勒”。回民节日有开斋节、圣纪节和古尔邦节。回民绝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
【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是桑植闵姓,从台湾岛辗转迁徙而来。1895年,日本侵略占据台湾,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居住在新竹县尖石乡的高山族农民闵德清,不堪忍受帝国主义的奴役,只身离家来大陆,先是到处流浪,后于1938年来桑植凉水口韩家坪定居,遂成为桑植常住民族。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新中国以来(1949~2000)
下一篇:服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