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文化

体育(二)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9:50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打秋】 又称“荡秋千”,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春秋时即已出现。据《古今艺术图》:“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功者。齐恒公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汉唐后流行。清代土家族诗人在其“竹枝词”中曾对此项活动有载:“缘荫门前打秋千,无数娇娃争上前,忽报一声阿爸到,忙抛同伴躲篱边。”秋千一般架在晒谷坪。制作时用6根9米长的杉树扎成两个三角架,中间相距3米,在三角架上横放一根杉木扎牢,再找两根6米多长的竹子系在横杠上,竹竿之间相距约1米,用一块木板将两根竹子连结固紧,离地30厘米高即成。另外也有用青、红山藤系踏板的。打秋的形式分单人打、双人打和四人打。上秋千后,双手握紧左右侧的竹竿或山藤,屈膝、半蹲,用力蹬板,身体和秋千同时在空中前后摆荡。往后摆到最高点时屈膝下蹲,借前摆之势,挺腹送髋站立,向后摆时下蹲后收,如此反复前后摆荡,越荡越高。技术高超者能在空中交换交置,实为土家族民间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之一。双人打秋是两人面对面站在踏板上打秋,四人打秋是两两相对站在踏板上,两人共握一根竹竿或山藤,其打法同上。常在喜庆节日举行比赛。赛时在秋千架前一定距离处,竖立两根长竹,高度略低于秋千架,两竹顶端连以长绳,绳中央处系一串铃铛,比赛者以能将秋千荡高至身体碰到铃铛次数多者为优胜。【打磨秋】 土家族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磨秋由磨桩和磨板组合而成。磨桩是用一根长约2米的圆木,上端削细作磨心,下端插入地中。磨板用一根直径20厘米以上的圆木或两根直杉木条捆成小木排,于其重心处凿圆孔套在磨桩上。磨秋要安在一块直径10米左右的圆坪上,打磨秋时,秋千两端的人数一般应相等,打秋者手扶秋杆跑步跃上,上身伏于杆上,随杆旋转起伏。如脚落地,顺势蹬起,旋转慢上,屈伸下肢来加快速度。打秋者还可在秋千上做出各种花样动作,,起时若大鹏展翅,直冲蓝天,落时如沉鱼落雁,缓缓飘下,秋杆飘荡,又似磨盘轮转。打磨秋可进行比赛,2或4人为一组,以旋转速度、持续时间、姿势优美、花样难度和失误多少评分见高低。打磨秋一般在春节期间和秋收之后进行。【立阳角桩】 土家族传统的练功习武方法。其姿势有头手桩、头桩和手桩三种。头手桩,就是现在的头手倒立,在草坪或地面上进行。作法是两掌和头顶着地,腿向上伸直并拢倒立。头桩,就是头倒立。在头手倒立的基础上逐步减少两手撑地的力量,直到完全用头倒立。手桩,就是手倒立。两掌着地,两脚向上竖起。熟练的不但可以手倒立行走,还可以作单臂倒立。立阳桩可以进行比赛,以同样的姿势比谁立阳桩的时间长。初学者往往是靠墙立阳桩。【仗鼓】 又名胀鼓,张家界桑植县白族人民喜爱的一项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据传,桑植县白族是从云南大理迁来的,迁来后常受当地土司的欺侮。一次白族兄弟3人在家里用杵捶打糍粑,土司的一伙打手来索取财物,3兄弟便以杵捶自卫,一举击败了打手们。他们高兴得手拿杵捶跳起舞来。为了纪念胜利,这种手拿杵捶3入围跳的活动逐渐演变为白族仗鼓。白族仗鼓长1.2米,两头有碗口大。用牛皮绷衬,中间一细扣,缠以红绫。打仗鼓时至少3人,多者不拘。人们头扎白汗巾,身穿白边对襟衣,腿上打绑带,脚穿麻草鞋,手拿着仗鼓中间细扣处。表演者时而将鼓周身转绕,时而用手拍打鼓面,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周围的观众也跟着边跳边唱,热烈而欢快,活动量很大。仗鼓除3人同打,还有单人打、双人打、对打、集体多人打等,配以锣鼓唢呐助威。其内容有“闹春耕”“庆丰收”等套路。动作有“懒龙缠身…‘雪花盖顶”“野火烧天…‘满天花雨”以及劳动生产中的挑担、挖地等形象动作,内容各异,鼓点节奏各有不同。【洒水筒】 又叫洒水枪,是民间土家族少年儿童嬉戏的一种工具。是由一节竹子(一般用棉竹)约0.5米长,直径约3至4厘米的竹筒,在竹节中央钻一小孔,另一端去掉竹节,再用一根0.6米左右长的竹条,在竹条一端缠上布条后插入竹筒内洒水筒即做成功。在使用吃水枪喷水时,先将吃水枪钻有小孔的一端插入水中,再将水枪条来回抽动几次使吃水筒内吸满清水,然后将水枪条用力向前推,水便从小孔内向前喷出,可达数丈远。吃水枪平时嬉戏时,可以比赛谁喷得远,射得高,也可以用来打水仗。在牵火烟的民俗中用吃水枪灭火苗而向神台喷清水。白天遇上马蜂窝,可用吃水枪射马蜂窝,致使马蜂翅湿而不能飞,所以吃水枪深受土家族少年儿童喜爱。【肉莲花】 又叫莲花十八响,肉莲花是不计人数,不受任何场地限制,到处都可以进行表演的自娱自乐的体育活动。表演者不管是春夏秋冬,均是打着赤膊,伸开五指,用力拍打自己身上的每块肌肉和关节,表现其健壮的体格,并抒发心中的情感,特别是在丰收的季节,则更为多见。肉莲花的拍打节奏一般是四四拍或四二拍,基本动作为“上九响”“下九响”“上动下不动…‘下动上不动”等。“九响”是拍头、双肩、双肘、双腕、拧指、击掌。“下九响”是拍左胸、右胸、腹、双腿、双膝、脚背。“上动下不动”是以腰为界,晃肩扭臀、摇头。“下动上不动”是扭臀部、晃小腹,同时也吸收了一些地方花灯身段作为舞蹈的基本造型。如“水牛闪杆”“嫩嵬扒灰”等等。跳的步伐是以“慢大步”“外八字脚”“穿花步”“线扒子”等为主。表演肉莲花时一般只要求节奏统一,动作则可以即兴发挥,整个表演粗犷、刚健。强有力的打击声给人以振奋、愉快的感觉。【争江山】 分水中和陆地上两种争斗。水中争斗时,两组人同时下水游向河中暗礁,在暗礁旁相互间泼水搏击、按肩拖脚,一时呼喝四起,浪花飞溅。胜者登上暗礁,算是“江山”初定。败者退上河岸,稍作休息,便齐心协力来攻“江山”。如此反复争斗,直至疲顿。陆上争江山是在草坪中选一块石头作为“江山”,争斗方式与水中相似。这一活动,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培养团结互助、协同作战的集体主义精神。【竹子枪】 土家族民间一种传统体育器具,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弹簧枪,二类是推杆枪。弹簧枪:取一根0.7米长、直径3~4厘米的山竹或斑竹制作,打通竹节,在竹节上方挖约17米长的竹槽,槽后端底部锯一小口,再削一块弹性好的篾片,弯弓插入小孔内,子弹用小卵石或小竹节尖代替,放在小口的弹簧下。射击时左手握管,右手食指在小口处上弹簧片,就可将子弹弹出去。这种枪操作时射程近,但较准。推杆枪:取一节手指头粗,0.3米长,内坚如筷子头大小的山竹做枪筒,再用一根坚硬的竹杆作推杆。其一端安上竹节帽,作为手把,推杆比竹节筒约短1厘米,把推杆插进竹筒里,推杆能快速前推后拉,推杆枪制作即告完成。打枪时,先往竹筒里放进一粒山苍子子弹,用推杆用力快推,停在出口处的子弹在筒内压缩空气的推动下,便“啪”地射了出去。后放的子弹又停留在竹筒的出口处,这样便可连放连打。有些儿童在离竹筒入口处一寸长的上方钻一日。装上一根10~17厘米长内空大于子弹的竹筒,装进数粒山苍子作为“子弹盒”,打枪时只要推杆拉过“子弹盒”下方,小口内的山苍子便自动落入枪膛,可连推连打,非常有趣。儿童们初学做推杆枪,枪膛内空大小不太合适,很难找到大小合适的山苍子,于是便将草纸打湿,捏成合适的纸团,亦可代替山苍子打响。这种枪只能打一枪,装进一个小纸团再打枪,不能连续打。【抢花炮】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据考证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花炮为一铁环,直径约5厘米,外缠红绸布,用冲天铁炮将铁环送上高空,花炮下落时,抢花炮者蜂涌而上,拼命抢夺铁环。传统的抢花炮不分队,人数多少不限,场地大小不拘,任何人均可争抢,但只燃放三炮。抢得头炮者象征人财兴旺,抢得二炮者象征五谷丰登,抢得三炮者万事吉祥如意,这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现在的抢花炮,赛场长60米,宽50米,两端各放一花篮,比赛时间为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中间休息10分钟,比赛以队为单位,上场10名运动员。比赛时,架一铁炮于场中央,内装火药,铁环置于炮筒之上,燃点铁炮;铁环被冲至空中,待坠落时双方运动员蜂涌抢夺、突破、堵截,将铁环送至对方花篮次数多者为胜。争抢时可挤、钻、护、传、抢以及做各种假动作,但不准踢、扭关节,更不能用利器伤人。【抢贡鸡】 用羽毛或稻草扎成形如羽毛球的“鸡”,将“鸡”踢向高空,十几个男女围着争抢。抢到鸡的青少年立即将鸡打向自己喜欢的人,对方若被打中就要受罚贡鸡,由贡者将鸡轻轻抛向受贡者。如此循环往复,争夺抛打。至比赛激烈时,人如潮涌,“鸡”如流星,最后,以谁贡鸡最少,吃贡鸡最多为优胜,类似的活动还有“发界鸡”等。【抢鸭子】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在每年端午节划龙船比赛结束后举行。届时,在终点花船上备有活鸭数十只,司令台鸣炮后,裁判员将鸭子分批向彩盘四周放游,所有运动员就以快速灵活的游泳技术,围抢鸭子。鸭子拼命逃窜,抢鸭者尽力追捉,谁抢得鸭子即归谁所有。也有事先将这些鸭灌上烧酒,并在脑门上开一小口放上食盐,这些鸭子下水后会拼命奔逃增加抢鸭的难度。当所放的鸭子全部被抢完后,龙舟竞赛与抢鸭活动在两岸观众的欢呼声和水上抢鸭者的欢笑声中圆满结束。【抱磨盘】 土家族家中多有石磨,用来推豆腐、包谷。石磨大小不等,最小的几十斤,最大的几百斤。为了较力,从磨架上将磨盘抱下或抱上,这既是比赛也是平时的锻炼,比抱上抱下的次数多;抱起磨盘赛跑是比谁跑得快。参赛者各抱重量相等的磨盘站在起跑线的后面,当裁判员发出口令后,运动员抱起磨盘沿跑道快速跑,并绕中点处或本桩(无中点线)后快速跑回起点,先到者为胜。【抱岩跖子】 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之一。土家族青少年常用抱磨子、抱条石来锻炼体力。在练功前,先将四肢、腰部及周身活动开,然后进行抱磨子或条石的练习。动作有:①“抱石射箭”,练习者马步站立,将条石提放在大腿上,然后双手做左右开弓射箭的姿势;②“鸭子摆蛋”,双手抱起条石向前走;③“懒婆娘打秋千”,抱起条石左右摆荡;④“打夯捶”,将条石举起放下,连续做多次。上述几种锻炼方法都可以用于比赛,比站桩的时间长,比谁走得远,比谁回荡的次数多,比谁举得高、举的次数多。获胜者获得“大力士”的称号。【扳手劲】 系民间传统的角力运动之一。有对抗赛、擂台赛和团体赛等多种形式。比赛方法是:两人面对面站着或坐着,中间隔一张桌子。用左(右)手互握,虎口相对,互相紧紧握在大拇指下鱼际处,肘关节搁在桌面上。当裁判员叫“开始”后,竞赛者各自用力向自己的胸前下方扳压,任何一方的手被压倒在桌面上即为失败。一般采用三战二胜制。如果参赛双方的实力有一定的差距,力量与技巧较好者握住对方的手腕进行比赛,谓之“让拿腕”。【护身耙】 土家族一种传统的武术器械。相传古时土家族先民在一次抵御外侮的战斗中曾被流星锤击败。于是人们便在棍端安上耙头,缠住流星锤,破了这种软兵器的进击战术。此耙被命名为“护身耙”。流传至今的护身耙又叫做耙头,耙长约2米,耙端为挡头,挡中有矛,矛左右为尖月牙,犹如古兵器铛。这是土家族传统的自卫健身器械,后即化为羊角叉,即矛加上左右月牙羊角。现留传有护身耙歌诀一首:一路二挡两面打,二路三挑并三压;鹞子翻身左右打,古树盘树是妙法。背后栽花防偷敌,乌龙盘颈缠带杀;滚龙耙法打开路,挡打流星效不差。耙术快速、密集、多变,有缠绞、挑、砸、挡等法,还能当枪使,也能作棍打。给人以强龙压顶之势,进攻性强,深受土家族青壮年喜爱。【补碗】 土家族少年儿童的体育游戏之一。游戏的方法是取“观音土”或黄泥,和上适当的水做成“橡皮泥”,然后用手将橡皮泥团捏成吃饭的碗状,手拿碗翻转向地上猛摔,泥碗着地后,碗内的空气爆发冲向碗底,致使碗底被冲开,冲开的缺口有大有小。两人作此游戏时,对方碗底破多大,自己须用“橡皮泥”补上。【五形拳】 又称“天门五形拳”,“天门”指张家界天门山, “五形”谓龙、虎、蛇、鹰、鹤五种动物的形象。此拳主要以五种动物的形象、属性、生存本领加以灵化创编为各种拳势动作而成。演练起来刚劲有力,在手技、眼神、身法、步型、精神、气力诸方面取龙升入海、变化莫测、起落伸缩的特性,仿虎的威武勇猛,蛇的柔韧迅捷,鹰的攫取准确,鹤的鸣声催力组成套路,结构紧凑,布局合理,50个动作一气呵成,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防身实用。【鸡形拳】 在境内土家山寨普遍流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鸡形拳创始人之一张海全(1869~1965)从小酷爱武术,又喜欢斗鸡,他家里养着数十只雄鸡,天天相斗。天长日久,雄鸡的站立、闪躲、蹦跳、嘴啄等灵活善战,勇敢搏斗的姿态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把雄鸡搏斗的矫健姿态与自己所学的少林拳术结合起来,形象化地摹仿雄鸡搏斗,精心揣摩,终于首创了一套别具一格的鸡形拳动作,传给屈良辰、彭继祥等人。彭继祥根据师傅传的鸡形拳动作,结合现代武术套路的特点,择其雄鸡出笼、鸡啼、寻食、啄食、拍翅、展翅、扑灰、追逐、合翅等形象化动作进行再创造,创编了一套新的鸡形拳。鸡形拳的技击特点主要有头碰、肩打、胯靠、爪抓、脚弹。其动作有若鸡啄米一般准确、快速、连贯,有若金鸡独立,平稳如钉,有若雄鸡高唱,气势磅礴,自然大方;身法大开大合,颈部时伸时缩。步型以虚步为主,辅以丁步、独立步。脚法有弹踢、前踩、侧铲、跳跃等。手法以勾手代替鸡嘴,有抓、啄、点、叉、削等。讲究爆发力,要求快速准确,演练时要求气要沉,心要稳,常借鸡鸣之声,助势助威助力。演练鸡形拳要求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鸡嘴功和闪翅功。(一)鸡爪功】鸡爪形:无名指与小指并拢握紧,卷向掌心,拇指食指中指成弓形用力张开,指尖相对。鸡爪功练法:1.抓木桩】 每天鸡鸣起床练功,把钉在平地上的木桩抓起来,每天抓数百次,并在抓的部位削一刀再钉进土里。如此一天削一刀,使木桩越抓越细,最后成圆锥形亦能抓提而起。2.抓葫芦】 把木制的球形水瓢或葫芦扣在水里,天天去抓瓢或葫芦背,每天抓数十次,抓起来的瓢越大,功夫越深。(二)鸡嘴功】 鸡嘴形:无名指与小指并拢向掌心卷握紧,食指弧形伸直,中指与拇指的指头捏住食指第二指节两侧。鸡嘴功练法:1.啄砂袋:屈伸腕关节,用中指食指尖快速啄击砂袋,每天啄数百次。2、啄砖块或墙壁:啄砂袋数月之后,已有一定的鸡嘴功,这时就要改啄砖块或墙壁,以提高鸡嘴的硬度。(三)闪翅功】 闪翅形: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手侧平举,四指并拢用力上挠,拇指弯屈用力,两眼平视。两脚不动,膝盖里夹,两臂爆发用力下落,两掌拍打两胯,如同鸡拍翅状。闪翅功法:假设左右两人拉住双臂,我迅速屈臂下沉,内夹双膝,然后突然快速用力分膝并向两侧插掌,用劲下沉,用抖劲弹开。鸡形拳练功时,运足气,意守丹田。除了主要练好上面的功法外,还要发展速度、柔韧、弹跳、力量、耐力、平衡等身体素质。鸡形拳的技击法则是:“有形无形,假假真真,形内藏针,其中妙门。”临阵与人交手时,采取的方法是:“敌进洪门把钟撞,神爪前伸去投梁;他抢偏门把草卷,雄鸡踩花定遭殃。”另有12字口诀:“洪门闯,偏门逼,吞而吐,虚实清。”鸡形拳演练时,要摹仿鸡的形态,但不能过于追求形拟,失去攻防意义。必须有攻有防、有形。每做一个动作,要求手到脚到,上下相随,协调配合。眼法上要做到眼随手走,手眼相随。【抵杠子】 抵杠又叫做抵杠子,也有称撬杠子的,属于男子对抗性运动。抵杠活动设备简单。杠子长约1.8米,直径约5—10厘米,可用杉木、杂木和楠竹制作。一般在晒谷场上就可以进行比赛。比赛时不分体重级别,也不需要计时,一般采用三战二胜制。比赛开始前,参赛者各自将杠子的一端腰胯滑掉;另一手向前握杠,握法、握距不拘,当听到裁判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双方用力向前抵杠。凡是被对方抵翻或抵倒在地而失去抗衡能力或杠子从腰间滑掉为失败。如果把杠子放在裆内,则是撬杠子,把对方撬翻在地则为胜利。【抵捶头劲】 民间角力运动。其主要表现为竞赛双方以拳相抵,以争胜负。竞赛者在木方桌的两边站立或坐着,方桌上划有三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中间一条为分界线,其余两条叫取胜线。比赛开始时,双方将拳头摆在分界线的各自一边,用拳面互相抵紧。待裁判员喊“开始”后,双方同时用力低向对方。任何一方拳头被抵过取胜线为失败。以三战二胜制判定这一场的胜负。每赛一战双方交换方位,有时双方力量和技巧相差无几时,就要看谁有毅力和耐力了。【抽陀螺】 土家族少年儿童制作的木陀螺大小不一。制法:将高约10厘米,直径6厘米左右的圆形杂木棒一头削成圆锥形即成,亦有两头都削成圆锥形者。用35~50厘米长,大拇指粗的杂木条或竹子做成鞭杆,在杆前端系上麻绳就成了陀鞭。陀螺有鸣声的,有菱形的,有涂上各种颜色的。发声的陀螺用竹制作,在正中处以一根小指尖粗的杂木棍贯穿,上长下短,作为旋轴。抽下钉进一节细小铁钉。陀螺四周有狭长裂口,转动时空气流入便发出“嗡嗡”的声音。陀螺比赛分三种形式:比远、比旋转时间长短、比陀螺相碰打架。陀螺比赛需要斗短、斗力、斗技巧,是一很好的活动性强的少年儿童体育游戏。【荡藤】 爬崖所用藤条必须是长于深山老林的老红藤或棉绞藤,这种藤长耐磨,爬崖时将藤条系在悬崖石柱或大树上,双手抓住藤条足蹬崖壁向上攀援。越涧时双手抓住藤条,双脚蹬地拥身飞荡而过。荡藤比赛分两种,一种双手抓藤可借三至五步助跑;一种站在方桌或土墩上做起发台,原地起荡,与田径运动中急行跳远和立地跳远相似。抓藤爬崖,荡藤过沟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意志,是很有裨益的民族民间武术形式。市境内多山,地势奇险,沟壑纵横,有“隔山能说话,走路破脚丫”的说法。生活在这种地理环境中通行不便,是可想而知的。于是,人们想出“撑藤过涧”等法。特别是一些药农或采岩耳汉子硬是练出一身爬山越岭、攀藤附葛、荡索渡涧的绝高本领。于是“荡藤”这种融劳动、武功、体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运动项目便出现了。【耍石碗】 原为土家族古代用以御敌的武器,形如鼓,中间钻孔,约有10余公斤重,如果是单碗,最重的可达15公斤左右,犹如石捶。后演变成土家人的健身器械,主要流传在龙山、永顺和四川秀山、酉阳一带土家族聚居区。耍石碗用长约1.6米长的木棍在两端各穿一石碗固牢。可用单手或双手举在头上方交手旋转,犹如武术中的耍水碗。既可以旋转向上抛丈余高,也可以向其他方向推,还可以当棍使用,有腰花、背花、颈花等。它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也可以增强腰腹力,是土家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宫天梳】 是一种形似梳子的防身武器。一般为钢或铜制成。梳身长约30厘米,有梳齿12根;梳背两端有锋利的棱角,梳身有椭圆形小孔,孔的大小以便于四指穿握为宜。两手紧握宫天梳,使用起来,既有峨嵋刺两头扎,又有鱼叉多刃刺密的特点,可前刺的后扎,上叉下插,有刺、拉、插、扎、架、绞等手法。因其便于收藏,又常用作暗器。【挤油渣】 这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墙壁或板壁上互相向内挤压的一种对抗性运动,多在少年儿童中进行。它不受人数多少的限制,也没有时间规定。如果是两队比赛,人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可以二挤三或三挤五等。如果是两人以上的比赛,中间的人被挤出来后,还可以快速跑到排尾再往前挤。规则规定,在挤油渣时只允许用肩往前挤,用手往前推,不允许突然向后松开而使对方挤空倒地。凡是把对方挤压使之失去抗衡能力者为胜,每挤完一次后交换方位再进行比赛。【穿针赛跑】 土家族、苗族女青年素有绣花做鞋的技巧,穿针赛跑便是她们平常的一种体育游戏。这种比赛的方法有两种形式。第一种:裁判员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分组进行比赛或不分组比赛。参赛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后,裁判员发给每位运动员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放3根针和棉纱线,当裁判员发出“跑”声后,参赛运动员必须穿完3根针线并跑完比赛全程,以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定名次。在穿针赛跑中,运动员可以先穿完针线再跑,也可以边跑边穿针,还可以跑到终点后再穿针。总之,以穿完针并跑到终点按其先后顺序排定名次。第二种:其他均同第一种,只是穿针时必须一次到位,好将三颗针的针眼对齐,然后用棉线一下穿进三颗针眼后并跑向终点,以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定名次。该游戏不但要有沉着、冷静、快速、准确的穿针技巧,而且还要有快速地奔跑能力。【结麻赛跑】 又名织麻赛跑。境内女性素有结麻纺纱的劳动美德,女性少年儿童从小便开始学纺棉花,学结麻,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结麻赛跑的体育游戏。其规则是参赛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后,每人手中拿7根原麻线,裁判员发出“开始”声后,运动员抽出一根原麻线的线头与另一根原麻线的线尾交叉,并飞快地将接头处捻成一个线纫,使两根原麻线连成一根线并绕在手掌上,再接第3根原麻线,依此将7根原麻线连成一根并跑到终点。裁判员根据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定名次。方式有参赛运动员接好所有7根原麻线后再跑边结边跑和跑到终点后再接3种。但要求两根原麻线的接头处没有疙瘩留有可进针的麻线头,以能穿过鞋底针的针头为标准,否则,视为范规,不计名次。【举石】 勤劳、智慧的土家族,就地采石,打成各种形状、不同重量的石器,用以平常锻炼臂力。耍石担。凿石成鼓形,中穿孔,重10~40公斤,若干对,在竹或木杆两端各穿一碗扎牢,土家族叫做石担。其锻炼方法有三:上举、扯旗、舞花。上举:分单、双手上举,举法分抓举和挺举,近似现代的举重运动,可发展上、下肢和腹的力量。扯旗:双手以反、正握于体前握住石担横杆,即一手掌心向后正握,另一手必须掌心前反握,使一手虎口对准另一手小指一侧。其举法是先将石担提起直立于腹部,两臂伸直,然后以钟舞摆似的在体前左右晃荡,最后用力向一侧上摆,同时上步并转体180度将石担直臂举至头顶上方,然后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向在体前转圆圈,这叫做扯旗举。舞花:以反正握将石担提起至腰部,然后上拉至胸上肩部,使石担杆子在肩、胸、腰部作水平方向的顺逆时针方向阳花旋转数圈,这叫做石担舞花。由于舞花的部位不同,因而就有颈花、肩花、腰花、胸花、背花之别。舞花的石担一般都比较轻。石斗,形状似斗,上方凿一圆柱,与斗口面相平,供手掌提握,大小不等,轻者10公斤,重者达50公斤,以适应不同年龄、体力和不同熟练程度者的需要,多用单手托举也有用双手从背手提起,锻炼腰力。石锁,形似方锁,上方有握柱,分各种重量。有单手举锁、推锁,双手举锁等动作。比较轻的石锁,还可以用来抛接。有正抛、反抛、背抛和胯下抛等各种花样。【扁担劲】 民间用扁担进行较力运动的形式,大体有如下3种:1.先在地面上划出两条平行边线,中间距等于扁担长度;内划中线,距离两边线相等,并与之平行。扁担中央悬系一垂物对准中线,对手相向站于中线外,各以肩胸抵住扁担,裁判员发令后,双方用劲向前抵,谁将扁担中央垂物抵越过对方边线者为胜。2.扭扁担。在插秧、打谷等劳动休息时,青少年们就地取材,利用扁担进行角力比赛活动。比赛方法是竞赛者各用手握住扁担的一端,手臂伸直向下不准屈臂。听到裁判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后,比赛双方各自用力勾腕向内扭转。谁的扁担在掌心滚动或手腕脱离即算失败,一般采用三战二胜制。比赛分对抗赛、擂台赛和团体赛。3.扁担上扳手劲。两人各以一手共同平握一根扁担,紧靠腰部,另一手肘置于扁担上,互相紧握用劲扳,扳倒对方手臂为胜,然后换手再扳。1921年初贺龙同志到鄂西鹤峰邬阳关斑竹园收编“神兵”时,看到“神兵”们比赛扁担劲,很感兴趣,随即抓起一条扁担,和当时的“神兵”大队长后来的红四军团团长陈家瑜(土家族)比赛扭扁担,结果贺龙同志获胜。此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画眉斗】 在僻远的土家山寨里,土家人保留了一种奇特的娱乐活动——“画眉斗”(“画眉”,一种爱歌喜斗的山雀,汉人养画眉重在听鸣声以愉悦,土家人养画眉既重眉唱,更喜眉斗)。斗画眉这天,画眉客肩负手提,翻山越岭,汇集斗鸟场后茶山坡,成百上千只鸟笼挂满树梢。一刹时,叽叽喳喳,像一支庞大的合唱队在演出。“三眼铳”“轰!轰!轰!”三声炮响,画眉协会会长宣布斗鸟开始,斗鸟客各寻对手,关进笼中的画眉一见对手便射箭般扑向对方,你抓我啄,厮杀起来。斗画眉有一整套术语,如用嘴尖啄对方头.叫“打箍头”;嘴啄嘴叫“打掼嘴”;用嘴咬住对方肚皮往一方拖,叫“辫牵牛”;啄眼睛时“双龙夺珠”;还有“打侧腿”“打侧翅”“滚绣球”。斗败的画眉负伤惨叫着满笼逃,叫“扑笼”,裁判据此判定输赢。最后由会长在爆竹声中给优胜者披红挂彩发奖,并视名次赐予得胜眉“通城虎”、“叫狮”、“山大王”等誉称。不过,不是所有画眉都能参加决斗,老画眉客自有一套捕捉、饲养、训练高招。凡善斗画眉一般口诀是;“黄蜡嘴,牛筋腿,剪刀翅,扇子尾,不打不打几千嘴”。据《辰州府志》记载,永定沅古坪及火场一带鸟乡斗鸟活动有悠久历史。这一带土、汉人民自古有养鸟习惯,几乎家家悬挂鸟笼、并由画眉发展到八哥、雉鸡、锦鸡、竹鸡等近30种。他们爱鸟如子,鸟生养鸟、鸟死葬鸟、鸟葬祭鸟,还互订乡规民约。由于人不惊鸟,所以鸟雀亲人。游客如到沅古坪火场土寨做客,会看到一幅幅鸟语花香的美丽图景,有鸟迷作对联为证:“养得鸟中鸟,留住春外春。”【捉指头】 民间传统的趣味游戏之一。这是两人游戏,一般是长者为培养儿童的判断能力而进行的。将5根指头并齐由另一手握住并露出一点指头,有意识将食指或无名指放在中央并多露出一点,叫儿童用手去捉住中指头。儿童认为中指头在中央,指头且大,由于长者有意识地伪装中指形象,故少儿十猜九不中。这是一项智力性体育游戏,对发展儿童的观察与判断能力很有益处。【抓子】 即一种带有技巧性的抓石子游戏,是土家族民间少年儿童的传统体育游戏之一。抓子的场地只要有50厘米见方的平地就行。“子”为拇指大的小石子7颗,可以进行个人比赛,团体比赛,还可以行行一人对几人的比赛。比赛不计时,谁先抓到协定的满贯子数后,谁就获得胜利。对失败者的处罚是猜鼻子眼睛嘴巴。抓子法:有抓平子、抓召子两种。1.抓平子:先将7子撒在地上,任取一颗作天子向上抛3次,分别抓起地上一、二、三子,并要求接住回落的天子;然后一把抓住7子并向上抛,用手背接住下落的子,再将手背接得的子用手背向上抛,最后用手心向上接往下落的子。接住多少颗就算这一次抓得多少斤。一般是抓50斤或100斤后为抓平子满贯。抓子能手,一次即可满贯。2.抓召子:召子分小召和大召,小召:抓子同抓平子,只是用手背向上抛子后,再用手心向下或向投侧去抓向下落的子,这叫做小召。小召的满贯数一般为抓平子满贯数的一半。大召:抓子法基本同抓平子,只是接天子和接手背上抛的平子时均要手心向下或向侧去抓下落的子为大召。大召满贯数同小召。其基本抓法有:一、平子;二、小召;三、大召;四、鸡进;五、鸡薅秩;六、鸡打谷;七、鸡啄米、八、鸡生蛋;九、鸡进笼;十、鸡上楼、下楼;十一、鸡过门坎;十二、鸡散花。抓子比赛不是一盘制,而是看谁满贯(抓满平子、小、大召子的满贯数)谁为胜利。抓子过程中,接不住天子、抓子时触他子、手背未拼接得子等匀为失误,换对方抓子。奖惩:失败者将食指指着鼻子为预备,获胜者任意喊五官之名,失败者应快速换指所喊之五官,换指较快且准确者为惩罚结束,重新开始比赛。【烟斗杆子】 一般长约1米,杆身用楠竹鞭或硬杂木制成,两端有铜质烟嘴和烟斗,既可当防身武器,又可用来吸烟,老年人还用作拐杖。烟斗杆子在技法上与“双头棍”相似,有托、点、扫、架、挑、勾等方法。其动作有“倒提烟杆”、“野火烧天”等50多势,部分已失传。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医疗机构(二)
下一篇:体育(三)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