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文化

文物古迹(一)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12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七)文物古迹
1.古生物化石   【芙蓉恐龙化石】 出土于桑植县芙蓉桥乡芙蓉桥村,故名。1970年7月,由湖南省405地质队,会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及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发掘出两架恐龙化石。其骨架长3米多,重150多公斤,无牙。又名无牙恐龙。经鉴定,系古龙亚纲槽牙齿恐龙中一新科新属新种。距今2.1亿年,誉称“恐龙之父”。填补了中外古生物考古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在环绕发掘场的芙蓉桥、刘家坪、洪家关3乡比邻三角形红壤丘陵区、方圆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这类化石呈窝状分布,仅出土处水塘洛四周及下层,又发现4具化石骨架。1980年,被县文管所封闭。已发掘的两具化石骨架,分别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及湖南地质博物馆。【毕家山化石点】 1979年在慈利龙潭湾乡毕家村山内,发掘出第四纪化石5目13种。有猕猴、犀牛、貘、鹿、牛、羊、猪、豪猪、熊猫等化石,保存较好。如长臂猿左上第二乳齿,猕猴左右上齿,巴氏大熊猫第三左下门齿、左下齿,中国犀牛右下第三臼齿,巨貘左上第一、第三臼齿,鹿下颚骨、上下臼齿,斑鹿残角,等等。1982年又在该发现第四纪古生物化石50余件。【鸡公洛化石点】 1978年在慈利熊家庄乡鸡公洛一溶中发现第四纪鹿、猪、羊等古生物化石,破坏轻微。内保存有完整的金丝猴下颚骨化石1具,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是一成年母猴的化石,被定名为金丝猴丁氏亚种。【大市村水井化石点】 1984年在慈利杉木桥镇大市村水井发现,山坐东朝西,高出地面约3米。内保存大量第四纪古生物化石。有犀牛、豪猪、巨貘、鹿、牛、羊等20余种,严重破坏。【沅古坪剑齿象门齿化石】 1979年12月2日,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队同大庸县文化馆等有关单位,在沅古坪公社桑木大队老屋生产队出土一剑齿象门齿化石(附照)。化石呈乳白色,微有粘性,高度损毁,其中一截长23公分,圆周38公分。剑齿象在动物类中属长鼻目类。这类化石从地质年代上划分,属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更新世又分为上、中、下更新世。剑齿象长鼻目类化石,属于下更新世),距今约一百万至三百万年。沅古坪剑齿象门齿化石的出土,对于研究大庸,乃至湘西远古时代的物候、地质、地形等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化石今存自治州博物馆。2.古遗址【古城堤遗址】 位于市西邮政大楼背后,澧水岸边的台地上,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60米,面积约80000平方米,其北侧是古时护城河道,现已与麓台地相连,但仍可见其旧貌。古城堤文化遗物,很早以来就已暴露地表。1962年,省、州文物工作队实地发掘考察,发现有古代文化遗层。文化遗物以陶系为主,主要是灰陶和红陶。器物从口沿和足判断,多为鼎、豆、鬲、盆、罐、壶和绳纹筒瓦、板瓦等,时代应为战国。1980年6月,自治州文物工作队在此遗址的下层又发现了有长方形的磨光石磷、打击石片、割削器和石器半成品,并采集了一批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印纹硬陶等。纹饰有印纹(方格印纹、绳纹)、划纹、弦纹、兰纹、篾纹等。器形有折唇罐口器、折唇罐形器、圈足豆、鬲、鼎、碗、缸。由此内含可以断定,此层文化应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遗存。古城堤文化遗址为我们研究澧水流域的古文化及大庸张家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并将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古代文明史有着深远的意义。1962年,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台村遗址】 位于慈利县蒋家坪乡金台村。地处澧水左岸二级阶地,距澧水7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1986年被发现。在距地表1.5米深的第四纪次生黄土层内采集到很多石器、石核等,皆为砺石原料。经考证,该遗址内涵丰富,体现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时期文化延续,对研究湘北古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价值。【屋场田遗址】 位于澧水南岸慈利县苗市镇小沙村,1987年被发现,面积约450平方米。该遗址堆积厚约0.5米,采集的石器有石斧、陶片和大溪文化的泥质红陶、夹沙瓦陶、素面等,器形有豆和釜。此遗址对研究澧水流域原始文化有重要价值。【璞榔岗遗址】 位于慈利县溪口镇桃坪村澧水南岸,面积约700平方米,1986年被发现。文化堆积厚约0.7米,采集有屈家岭文化的泥质黑陶、泥质红陶、夹沙红陶;纹饰有弦纹、镂孔;器形有钵、杯、器盖等,对研究湘北原始文化有重要价值。【康家溪遗址】 位于慈利县岩泊渡星明村康家溪,1986年被发现,面积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7米。采集陶片有商代泥质黑陶、泥质灰陶;纹饰有席纹、云雷纹等。【象鼻嘴遗址】 在慈利县甘堰乡勤中村澧水北岸,1986年被发现,面积约25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55米。采集陶片有泥质灰陶、灰沙红陶;纹饰有乳钉纹、弦纹;器形有豆、鼎等。【樟树塔遗址】 在慈利县溪口镇杜坪村,1986年被发现。面积约56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5米。采集陶片有泥质红陶、灰陶、黑陶;纹饰有乳钉纹、绳纹;器形有鼎、罐、釜等。为商周文化遗存。慈利县同年发现的古遗址还有像市镇龙新村大田遗址、龙潭湾乡柳枝坪村柳枝遗址、胜岭岗遗址等,出土的陶片、器物同属商周文化遗存。其中柳枝遗址出土的文物与桑植县朱家台商代文化遗存类同,对研究湘西北土著文化有重要价值。【朱家台商周遗址】 1981年在桑植县城朱家台菜丘文化层遗址中发掘出商周时期陶器、陶片;在南岔月亮田采集到磨制石斧一件,呈梯形,双面刀一件,呈弧形,皆为石灰岩制成。从器物形制上看,与湘西北、湘中、鄂西地区同时期商周文物明显相似,其陶器特征以灰陶为主,绳纹、凹弦纹最常见,但也有如土家人服饰压边的“角尺纹”陶片。这是一具有土著文化特色和商周文化的技艺融合文物。朱家台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大庸古代土著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白公城遗址】 位于慈利县城东约2公里的良种场。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77米。夯土残墙高21米,宽6米。今护城河遗迹尚存,宽10米,深2米。城址有大量绳纹筒瓦、板瓦、罐、钵等陶器。据史料记载,东周时期在此建白公城,西汉至南北朝,零阳县治设于此。今城址保存较好。【慈姑县治遗址】 秦始皇26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慈姑县,隶黔中郡。明万历<慈利县志)卷十“附古迹”载:“慈姑县按旧志在邑北二十四都,今犹有城址在,瓦砾堆积,人咸呼为官塌云”。官塌在今蒋家坪乡太平村。【充县及临澧县城遗址】 即今桑植县城澧源镇。原称瓦窑岗,在澧水及其支流酉水交汇处。清乾隆《桑植县志》卷之一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充县,东汉因之。” “充城即今桑植县治”(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湖南通志》)。清《直隶澧州志》亦称:“充城,在(慈利)县西240里,即今……桑植县治。”清乾隆《桑植县志》卷一又称:“晋太康四年(283)省充入溇中,后复于充县故址析置临澧县,以其侧临澧水,故名。”宋为安福寨,明置安福守备所。清雍正7年(1729)置桑植县,以充县及临澧故治为城址。清同治《桑植县志》卷首称其日:“桑植,一小桃源也,垠僻且狭,山多重险……群册跨立。”是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千年古城。【溇中县治遗址】 遗址在今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台。明万历<慈利县志>卷十“附古迹”载:“溇中县城,按溇旧志亡(无)其基,世传在九溪西北,今访邑治二十一都,三官坛畔有古城形迹,彼乡人皆呼旧县。按出归州界,东经溇中县,南至定平索口。今以地理观之,则溇水实在此废城之东,而定平索口居其南矣,必为;溇中县故城也。”【大庸所城】 位于市区西十七公里处。因扼永顺、茅岗要冲,故有“巴蜀门户”之称。大庸所城原名武口寨,建于宋真大中祥符3年(1010)。明洪武初,因“艰于运饷”,将设在永顺司的羊山卫迁大庸地,改名大庸卫,治在武口。千户武才,以大庸溪为名,建“周五百丈,广二里二百八十步,高一丈”之卫城。(见《永定县志》)至洪武23年,平夏德忠,“立旧永定卫于羊峰,分卫之征讨,官军以为守御,遂以大庸卫作所而名革矣。”(见万历《慈利县志》卷十)据《一统志》载:晋置临澧县,县治即此。汉光武建武二十五年(49),马援征蛮至此,有感于南蛮之强悍,武溪之艰险,叹诗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大庸所城旧有城楼雉堞、教场、炮台以及关庙、永宁寺、江南会馆、大王庙等大型古建筑。但因历朝建置废改,治城遂迁于永定城,大庸所城渐致衰落。今存古城残墙500余米,城墙宽14米,高3米左右,多为泥石结构。城中尚留部分旧街。寺宇建筑,或朽毁,或拆除,或改建,荡然无一存留。城西武溪上有三拱武溪桥一座。沿河商贾店铺比比犹存。可窥昔时之盛状。大庸所城现为当地政府在城内兴学校,开商店,修马路,又在北郊花岩截澧发电,千年古城,重又焕发出新的光彩。【茅岗古市】 位于今市西40公里的永定区温塘镇茅岗村。方圆约五平方公里。茅岗地处澧水上游,壤接桑植,连通巴蜀,“凡食货之通流,邻境之协拨,永定其门户也。”(<永定县志>卷七)自大元至清,茅岗一直为覃姓土司世居之地。明季纳土归县后,设千总一员驻此。据《乡土志》载,茅岗司驻马溪一带,“向俱产铁,运处客商,出资本收采。”加之桑植、茅岗等地盛产桐油、苎麻、棕片等土特产,多经此处集散,因而, “铁炉鳞煽,商贩不绝”,“商舶贾艘,往来络绎,几与大都市等。”茅岗古市,临澧水而建,木楼毗邻,街巷纵横,商号、货店、客栈、餐馆处处可见,堪为大庸永定区西陲繁华闹市。清时邑令郭六宰,曾作《宿茅岗》诗,盛赞其景,日:“今夕茅岗月,风流应独看。三更初上岭,一榻自生寒。山势层层断,河声处处滩。欣瞻流外士,沐浴袭衣冠。”明洪武初,慈利宣慰使覃后反明,朱元璋遣杨景、周德兴征讨。【九溪卫城】 位于今慈利江垭镇九溪村。明洪武23年设九溪卫,同年筑城。清康熙时,迭修完善。陈宗瀛《九溪卫志》载:“卫城筑于宋索口寨遗基之上,周九里十三步,高丈八尺,门四,皆有楼。北门外濠堑四百八十丈,东西南三门以溇水为濠”。今卫城残存南北两门及部分明代房屋建筑,北城墙及其濠沟大部尚存。【上峒长官司衙遗址】 今桑植上街乡政府驻地,距县城西45公里,是桑植一向氏土司治所。据<柿溪州志)和清乾隆<桑植县志>载:(柿溪州首任宣抚使)向克武,其先系南京珠市街汪阁土地人氏,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奉调平柿溪蛮,功授柿溪军民宣抚使职,于斯地设衙建城。明永乐二年(1404),传至9世纪仕金卒,仲贤、仲舜、仲贵三子争袭;宣德四年(1429)旨谕其分袭上、中、下三峒长官司使。仲贤于柿溪司治任上长官司使,下传15世,历24代计774年,至今已逾千年。”司治座北朝南,傍山襟水,块石垒墙,木构板房,沿澧水南源高岸呈条状布局,青石街道近700米,是土家风格建筑群,清末民初被毁。现辟为集镇,附近有向克武以下土司墓葬19冢。【中峒长官司衙遗址】 先后营建于桑植盐井塘和永顺堡子溪。盐井塘,土语称“车革”,在上街乡长岭岗,距县城50公里,明宣德4年(1429),向仲爵于此建中峒司署,下传9世至向世贤,其“思车革土瘠民多,日后子孙难以斯基域”,将司署改为官厅,留摆手堂为祭地,令向忠明守此,移司治于今永顺县官坝乡堡子溪。治所清季平为农田,城垣遗迹依稀可辨。【下峒长官司治遗址】 在桑植县两河口乡下街,距县城西北25公里,由向仲贵创建,袭12世306年。清雍正改土归流后,仍于此建巡检署衙,设义学直至清末。城垣南北座向,北依龙颈山,澧水南源自西南环城逶迤东流。一色木构房宇,呈“丁”字布落,长1公里,宽500米,占地近2公顷,其势巍峨壮观。民国初年被毁。旧址由向氏后裔建住宅,逐成一寨,基本保持街道状。近郊有向化龙等土司墓葬10座,保存尚好。【老司城遗址】 即桑植地方军民宣慰司署址,在县城北50公里荒溪、今沙塔坪乡茶盘口村官屋场,乃向姓另一支土司古城。 <宋史>载:绍兴七年(1137),“湖广靖康以来,盗贼盘踞……独向思胜等5人亲号溪归朝,誓掌防拓,卒能保境息民,授湖广桑植等处军民宣慰使职,约束苗民,拥有上下桑植地”。向于景炎4年(1279),在澧水北源上游右岸茶盘口筑城,即老司城。袭4世至向仲山,因地处偏僻,迁署旧司城。【旧司城】 在桑植县城北25公里处的今两河口乡旧街。是建于元代的土司古城。因向思胜曾孙向仲山于元朝元统3年(1335)调征有功,官授湖广桑植军民宣慰使,颁印篆赐袍带虎符,官束土酋苗民,管理上、下桑植兼辖施州三里军民。同年冬迁此建衙。司城座北朝南,依山襟水,座落澧水中源北岸台地,衙呈条状布落,东西长500米,南北宽近百米,为木构屋宇,封火砖墙,青石街道、气势巍峨的古建筑群,袭20世至向时昌,因“昌不务政事,骄奢纵姿”致“衙署倾废”,长子向长庚迁司署新司城。虽经六百多载风雨,屋宇并启,基舍尚存。40年代建民国军粮站。司治东北5 N10公里利溪坪、凉水口一带,有土司“官坟山”墓葬14座。【新司城】 在桑植县陈家河镇政府驻地,距县城西北37公里。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初期,由桑植军民宣慰使向长庚奠基初创、其子向国栋竣工的一末代土司城。改土归流后,永顺府和九溪卫于此分设通判、守备分署及千总、把总等武官署衙,并于碑垭下河坪设练武场。城内设义学、建万寿富,城北山建龙山寺。一度为治督桑植、龙山两县分署衙门,又是桑植“内半县”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埠口岸。此城位于澧水中源夹石河段“宏敞”处,座北面南,背依凤凰山,前襟绿水河,建正、下街,正街东西长500米,驻官兵;下街南北长250米,居商民。是一丁字街道的巍峨坡型城廓。四周有八景:凤岭朝阳、龙山烟雨、古寺晓钟、渡口垂杨、官潭夜月、铁埠晴岚、五云霁雪、夹石流泉。清乾隆《桑植县志》载有文人咏景诗题。清末,因裁兵减饷,撤销驻斯城署衙;民国5年(1916),又遭匪劫焚。新中国成立前后,群众在古城址,沿街就势陆新续修民宅,名称新街。【俄蒂城】 又名天罡城,位于新司城后凤凰山鸡公咀山顶。系土酋尚俄蒂所建之土王城堡,故名。此城座北朝南,背依凤凰山,雄踞400米高山之巅,是古木构筑的四方形城堡。占地2700平方米。关卡嘹暗设,擂石滚木常备。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建于宋朝中期,毁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虽历经300余年,1日址原貌尚存。【邓土司署衙旧址】 座落在桑植县人潮溪乡塔坪村衙门组,淡水支流牛寒沟右岸台地上。元朝元正年间,由土司邓钧忠奠基、其长子师圣竣工,至今600多年。司衙座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有5柱4骑正厅瓦房2大间,左右为厢房,中间堡亭连构上下厅堂。曾为石门、慈利边境政治中心,故地今仍称衙门,邓钧忠父子后在双狮(今属白石乡)强令土民,大兴土木,兴建官屋场。四周有骑马墩、马栏垭、九人堆等遗址。【白砥城】 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的白石乡廖城村。于南宋建炎2年(1128)由土酋廖彦创建,故名廖城。【麻寮城】 位于桑植县官地坪镇槐树洛,距县城东北55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由土司唐涌兴建署治,袭18世366年。此城座北朝南,前有小坪,后有“汉代漤中蛮”覃儿健在山顶营建的寮云寨,司署是石木结构的三进院堂,四周垒筑高4米、厚近l米青石围墙,构造坚固,距今600余年,台阶完好,青石柱前门上所镌“皇天土圣贤书可耕可读;祖宗德父母恩当酬当报”联句,笔力苍劲。寮云寨顶有坪地3顷,7座小山环立,日“七星伴月”,为当地“风水宝地”。东南西三面临深渊绝壁,仅3条险径可通,易守难攻。城东南2.5公里处设烟火台,西南1公里设钟鼓口,北有跑马坪。四周古木参天,为土军操练兵马处。明洪武2年(1369)改司署设“麻寮隘丁千户所”,清雍正13年(1735),改土归流废此治所,但遗址基本保存。【大岩屋】 桑植、容美两土司议和遗址,位于桑植县五道水乡七眼泉畔。《直隶澧州志》载:其“上有大岩屋可容数百人,下有七眼泉水流出……”因自然天成一高20米,阔亩余大石屋而得名。其内钟乳石星罗棋布,垂悬其间,石屋外峭壁百仞,猿愁鹰惊;下临七窍涌泉,漱玉喷晶,湍泻东流。仅凿一石径盘旋其间沟通湘鄂边境。地势险陡,山川巍峨。桑植《向氏族谱》载:“桑植、容美二司世代联烟,互为屏障。清康熙年间,容美司田曼如信谗言而致彼此仇杀数年。康熙五十年(1720)八月,田遣使求和,桑植司向国栋欣允,议定在此石屋建行署立神坛,择同月十五日议和修好。届时,田、向俩拜坛自责,对神发誓,并作文为盟。向日‘山高水长’;田日‘亿万斯年’。即令勒石镌文于大岩壁上,还欢宴3日,各回本司。自此两司永睦和好,姻眷往来无间。民国37年(1948),当地皮、汪人氏曾捐资凿便道”。1973年修筑公路时,放炮拓道,将上述8个大字炸毁,但石屋遗址尚存。3.古文物【虎钮镎于】 钅享于民国10年(1921)12月,桑植县汨湖乡黄河村刘秀樵在寮竹湾修碉堡时,发掘出土l对铜质虎钮镎于。圆筒形,通高约70厘米,上部略大于下部,顶铸虎钮,紫光发亮,为古代巴人祭器。当时误为金狮子,被大庸城防冯司令派其陈营长抢去。1979年在蒋家坪乡长见村化子坡出土战国青铜钅享于1件,顶部铸立虎一只为钮,通高52厘米,口径21.6×18.6厘米,重8.5公斤。1982年,省文物鉴定小组将谆于定为一级文物藏品。1981年10月11日,永定区教字垭公社凉水井大队黄世清等5个小孩,在兴隆公社熊家岗大队青天街生产队三公包山头发现裸露在外的陶坛及铜钱,经清理,出土一件虎钮饽于,锌于高54公分,上围径102公分,下围径66公分,重32.5市斤。盘首呈椭圆状,腹部向下收缩作椭圆柱形,虎钮遍饰龟纹。虎钮前后左右,右侧盘上分别饰人头、鱼、鸡、彩船形状的纹样,叩之作铜钟之声。谆于,又名谆,系古代一种军乐器,其钮为悬挂之用。在战争中,击饽以指挥进攻。《国语·晋语>云:“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战于錞于,丁宁,敬其民也”。韦昭注日:“錞于形如碓头,与鼓角相和,丁宁者,谓钲也”。《湖南通志》(卷末三四)引宋代洪迈《容斋续笔》说: “錞熙十四年(1187),在澧州慈利报王墓傍五里山堆盖古彖也,其中藏古器物甚多。余玠宰是邑得一錞……虎钮高一寸一分,阔寸二分,尾长五寸五分,重十三斤”。并传有聂氏、楚氏、王氏者,也各藏一錞。《湖北省志》也有关于虎錞的记载:“施南,长阳附近屡获此錞,殊不可解”。徐中舒先生在<四川涪陵小田溪出土虎钮镎于>中指出:“虎錞是古代巴人的典型器物。《后汉书》有关于巴人为虎图滕的记载:“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蛮书》(卷十)也说,“巴祭其祖,击鼓而祭,白虎之后也”。1983年春,在石门同时出土虎錞和巴氏剑,佐证了徐氏一说。从兴隆虎錞图案判断,时限约在战国与秦之间。经鉴定,兴隆虎錞属国家一级文物。【战国石璧】 1982年9月,由桑植县城朱家台退休教师朱芳宗献出。经鉴定为战国墓葬饰物。《尔雅·释器》云:“肉倍好谓之璧”。璧呈灰白色,厚1厘米,内直径7.5厘米。一面素面无纹,另一面饰旋涡纹,乃桑植出土文物珍品。【战国青铜剑】 1982年10月22日,大庸城建队民工在兴建永定镇天门山街时,挖得两柄战国青铜剑,其一,剑已从中部折断,全长67公分,柄长11公分,最宽部位达6公分,重1斤7两。剑身有锈斑,剑刃大部锈秃,但仍有光泽(见附照),另一柄仅余靠柄部一截,长23公分,已高度锈蚀。该剑出土于城西旧教场,原属“古人堤”遗址。它是大庸从新石器时代走向青铜器时代的见证,亦是大庸古代征战的见证。“永邑,昔之用武陵地也。”《永定县志》据《巴志》载:秦灭楚后(时约公元前280年左右),至“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灭之。”大庸当时为楚国西陲,又是巴人活动的地域,故此剑可能为当时秦征蛮时的遗物。【唐代铜剑】 1975年8月,大庸县(今永定区)大坪公社天门山采药队在天门山寺旧址出土一柄龙首带铭七星铜剑,长80公分,重8市斤。剑身锈迹斑驳,中下部有一断痕,剑身二侧各有星七颗,历历可数。龙首为镂空铸造,口含宝剑,气势如生。柄上刻“天门山.玄帝祖”等字样。经鉴定,系唐代遗物。据碑载:“自汉明帝尊崇儒道,始立寺观于中朝”后,大庸建寺立庙之风大兴。天门山寺建于唐代,后迁移庙址。此剑即在唐代时所建庙宇旧基之下出土,系当时建寺奠基之物。天门山铜剑的出土,反映了大庸当时高超的铸造工艺,同时,为研究大庸佛教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经鉴定,此铜剑属国家一级文物。【唐代铜塑】 1975年8月,大庸县(今永定区)大坪公社天门山采药队在天门山寺旧址出土唐代铜观音塑像2个,铜菩萨塑像2个。铜观音各高25.5公分,一重2.9市斤,一重2.5市斤。二像内空,观音盘腿坐莲,右手微抬,左手持珠,脸型逼真,整体比例适当,头、胸均有饰花。铜菩萨一高26公分,重3.1市斤,一高23公分,重2.7市斤,其造型、塑艺均很精致。大庸自唐时传入佛教后,即在天门山建寺,并铸瓦烧锅,塑像冶剑。菩萨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来作为大乘教义修行的称号。天 门山寺出土铜菩萨,铜观音,对研究佛门 大乘教义有着极重要的价值。从铸造工艺 看,它们代表了大庸唐时的最高水平。经 鉴定,该佛像为国家一级文物。 【五代陶坛】 1973年秋,于桑植县城 东门城建时发掘出两陶坛,经鉴定为五代 陶坛。其中一件是多角宝塔形,5级,纹 距3厘米,每级附尖角4只,纵向排列4 行,行底距14厘米,顶距8厘米,通高 27.5厘米。底径10厘米,口径7厘米。 无盖,铁青色、无釉。火候高,轮制饰弦 纹。另一件通高30厘米,坛身3级,上、 中2级,分饰以披麻戴孝、扶灵送柩及习 拳弄棍、操练武艺的人物图案,下级素 面。底径11厘米,顶径8厘米,呈铁青 色。无釉无盖,火候高。 【宋代陶坛】 1981年秋,在张家界村 迎宾岩下荷池畔两米深处,出土一陶坛。 高28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9.5厘 米。上塑三道荷叶花纹圈。花纹圈上塑十 二个立体人物像。最上层花纹圈上,一边 塑青龙,一边塑白虎,都有穿眼,可作提 耳之用。中层及下层塑人物像,构思奇 巧,想象丰富,形态各异:或敲锣鼓,或 吹笛弹琴,或唱歌跳舞,或携儿带女,或 打鱼捉虾,或飞镰收割,富有浓郁的生活 情趣。经鉴定,此陶坛应属宋代中期器 物,距今约九百年历史。张家界开发历史 悠久,汉时建朝天观,明时建龙凤庵,从 此香客纷至沓来。加之张家界风景奇绝, 吸引了天下游人光顾,一些商贩乘机上山 交易,店铺、客栈、栉比鳞次而生。此陶 坛极有可能为当时商人所失。 【明宣德香炉】 永定区文化馆藏有明 代宣德香炉两个。其一为狮钮宣德炉。炉 呈椭圆形,全高0.75公分,内空深0.5 公分,口径24公分,15.7公分,四足鼎 立,底镌“大明宣德年制”字样;香炉上 塑狮钮一对,工艺十分精细。其二为兽耳 宣德炉。全高0.92公分,口径13公分, 下有四足,底镌“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 官臣吴邦佐造”字样。炉呈圆形,工艺较 为简朴,无花饰,上沿有呈弦月状兽耳一 对。两炉铸造时间相近,前约在1426年,后在1430年。大庸宗教史上,有道、佛、儒、基督诸教。汉代儒、道为盛,唐时佛教勃兴。元时佛教一主萧条,至明时又起。自永乐11年建普光禅寺后,一时佛刹林立,遍于全县。此宣德铜香炉,即是当时崇佛之遗物,可谓凤毛麟角。经鉴定,属国家一级文物。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报刊(一)
下一篇:体育(一)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