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文化

戏曲(一)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1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二)戏曲
【阳戏】 在张家界境内为地方戏之首尤以桑植永定为主。桑植阳戏源于湘西北花鼓,以唱腔婉转悠扬、音乐气氛热烈见长。1935年,由永顺刘朗轩阳戏团来洪家关演出并传入。40年代中期,当地乡绅贺星楼、韦润吾、谷彩芹等,延聘永顺县石堤西阳戏艺人张雅吾为师,收徒22人,办起阳戏班,带徒授艺,走村串寨演出。谷志壮、刘芳豹、萧安来等,为该戏班艺人之佼佼者。桑植阳戏除在洪家关乡流传外,还有打鼓泉、汩湖等乡。永定阳戏亦深受本地人及省内外戏剧观众的欢迎。以考自明朝覃姓从鄂西施州迁入后,流行于境内茅岗土司和教子垭地区,形成禹溪、犀牛覃氏(土家族)一家班。民国初年已普及到澧水河谷一带,唱腔基调源于四川“梁山调”,演唱内容和形式,具有“巴渝歌舞”的特色。“大庸阳戏”原称“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剧情俚俗,曲牌单调,仅一把大筒(胡琴)伴奏。后经杜从善、度松侠等几代艺人吸收汉戏打击乐器,融合花灯调子,民歌调子,及荆河戏的表演程式,脸谱化装、服装,已形成独具风采的土家族剧种。1958年7月16日,州政府批准为民间职业剧团。接着,对阳戏、丝弦、傩愿等民间戏曲、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收集整理,改进提高。新编古装戏《桃花装疯>,丝弦戏《秋江》,傩愿戏《观花》及创作新剧目《土高炉上红旗飘》等,分别获州、省奖励。【汉戏】 民国元年( 1912),由南岔木排商舒安之、郭仕盛等从常德引进。常德汉剧艺人刘宝红、罗宝林、卢春翠等组成“江湖班”,来桑演出。到40年代末,全县相继组建新化班、福成班、共和班及陈策勋开办业余汉剧团(汉剧研究社),以新化、福成两班和业余汉剧团影响较大。汉戏经数十年的流传,成为城乡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剧种。建国后,除县城两个汉戏班继续演出外,自1954年起,先后有利福塔、马井、梅家桥、上河溪等乡,组建业余剧班上演。1962~1964年的扫盲工作中,上述地方汉剧艺人还间或排演。“文化大革命”中,汉剧被斥为颂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四旧”,被迫禁演,以“革命样板戏”代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澧源、马合口、官地坪等镇乡,先后在19791983年组建汉剧团。在当地及湘鄂边慈利、石门、鹤峰、公安、石首等地演出。【傩戏】 傩戏称戏剧“活化石”,起源于原始巫术祭祀活动,旧志载:演唱傩戏,“设傩王男女二神像于上,顺巫讽咒礼神,祷告以卜吉凶。至晚,演奏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日范七郎,殁于王事。妻姜女哭之,其声凄惨,乡民听之,至有垂泪者。相习为常,不知所自。”桑植傩戏有“高傩”、“低傩”两个流派,分别流行于汉族区和土家、白族、苗族聚居区。低傩多奉信“三元”教。装束、唱腔、程式及剧目基本相同。以驱鬼逐邪还愿解厄为主要目的,称为“还傩愿”。也有为整“祝米酒”、白族少年“脱白穿青”或寿庆之日艺人土老司公表演,时间1~3昼夜,演唱时,傩戏艺人化妆扮神。内容有正朝、花朝,以喜剧娱神嬉人,“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间,又或不能亵慢淫荒之杂”(宋·朱熹《楚辞集注》)。其传统剧目多达二十多个。是各族民众喜爱的世俗戏剧。新中国建立前,桑植全县有56个傩戏班,50年代逐渐减少,80年代以来,傩戏恢复演出。傩戏演出时,接戏的人家在堂屋里扎起色彩斑斓的傩堂,除请老司行法事、酬神还愿外,还演唱“正戏”,如《鲁班造殿》《搬先锋》《搬开山》《搬师娘》《八郎买猪》等。这些《正戏>虽然带有宗教色彩,但“神”已人化,饶有生活情趣的细节,有时台上演唱,台下帮和,情绪非常热烈,深受群众欢迎。名日“娱神”,实为“娱人”。除在“傩堂”演唱“正戏”外,同时在门外搭台演唱大本戏,如《孟姜女》 (孟姜女万里寻夫)、《庞氏女》(有“安安送米”、“芦林会”等折)、《龙王女》(即《柳毅传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女戏”。傩堂戏曲调朴素、开朗,行当分明。演唱时,仅用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表演上既运用花灯的套 子、圈子,又借用弹腔剧种的表演程式。 【土地戏】 有单人、双人或三人土地 戏。一旦一丑,丑为土地公,戴木雕假面 具;旦为土地婆,多为男扮女装。土地戏 有固定曲调,你问我答,一唱一和,还做 些生活动作,常令观众捧腹。旧时多唱劝 人为善、戒烟、戒赌和孟姜女等内容。乡 间还傩愿,也唱土地戏。解放后,民间艺 人用土地戏宣传国内时事、计划生育、党 的政策,颇受群众欢迎。 【丝弦戏】 大庸(今永定区)有“红 眼丝弦”和“消眼丝弦”(即座唱艺术) 之别。民国时期,红眼丝弦,由名伶杜从 善(外号杜大婆)、周松之、覃保元、覃 德之从津市学来,最初在花灯班子里唱。 上台演员仅一旦一丑,称“大花灯”,继 有田德芝、汪桂卿、彭银洲、张子和、董 圣州、杨春儿、万小州、庹松侠等演员。 1930年后,艺人逐渐减少,遂败落。 1957年,民间艺术剧团的艺人们抢救丝 弦的传统艺术,并吸收阳戏的一些表演程 式。曲调与主奏乐器也有发展,所编丝弦 戏<秋江》代表自治州赴省会演,获剧目 三等奖。因艺人先后辞世,剧本仅抢救出 《陈姑赶潘》、<雪梅教子》。曲调有十七 个,伴奏乐器有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道 具、服装也简单,以演折子戏为主,生活 气息浓郁。消眼丝弦,于民国13年 (1924)由胡安子(胡广齐)组建“庸城 琴社”,从津市请丝弦艺人谷冬爹来庸传 艺,有胡字安等共13人参加。民国15年 (1926)后谷回津市,由符鼎九继师位, 1949年解散,仅剩胡开塘、黄玉振、魏 国栋三人。曲目已抢救整理的有《醉打山 门》、《扫松》、<三击掌》等。伴奏乐器有 阳琴、三弦、琵琶、月琴、胡琴、古筝 等。打击乐器有板(俗称牙子)和板鼓。 主要曲调有一流、三流、清江引、数板、 三花一流等。 【荆河戏】 荆河戏源于湖北荆河流域, 清乾隆年间南移澧水流域各县。清光绪后 期,澧县盐井名艺人田育远来慈利县城坐 科成立彩庆班,其声腔、做功均与汉剧相 近。慈利荆河戏班除最早的彩庆班外,其后有艺人朱长喜、伍云春起科的日升班,覃长钧、周文玉起科的玉林班,满太林起科的裕成班,主要活动于慈利、石门、大庸及湖北鹤峰一带山区。彩庆班后改名玉成班,抗日战争时期又改名曙光,活动范围扩大到湖北松滋、公安一带。1950年解散。【木偶戏】 清光绪27年( 1901),永顺木偶艺人杨文润因桥头丁其望病故,上门续弦,将木偶表演技艺传授给丁其望两子:丁昌九、丁美清(后改杨姓)。其孙玉明、信初继其业。1949年永定区解放时已成稍具规模的木偶剧团,在永定、桑植一带颇有影响。1956年春,县文化科将杨氏木偶剧团定为集体的专业剧团,自负盈亏,文化科给予部分补贴。艺人7名,熊朝福任团长,杨信初为艺术指导。1959年与桑植木偶剧团合并,演员14人。当年演出830场,观众14. 74万人,演出传统剧目150余本。1962年因禁演古装戏,强调上演现代戏,限于剧种,不能维持生计,至1965年3月解散。1980年以来,流散木偶艺人拟重振旗鼓,因经费和条件所限,难于立业,仅农闲娱乐演出。【皮影戏】 民国初年,由桑植县蹇家坡乡陈良元引进,到1949年已传两代,常与木偶戏搭班联台演出,剧目亦同。新中国成立后,陈氏多在当地活动,因其不传外姓,至今后继乏人,濒于失传。【目连戏】    “它原本是一种与傩事活动有一定联系的鬼戏,在原始庙会狂欢活动中演出。源于唐宋,到明代形成一二出连本剧,成为江南庙会与社火中的保留节目”(引自赵世瑜:《中国庙会中的狂欢精神》)。桑植目连戏与明初传入的佛教《孟芝盆经》中目连故事相融合,被视为佛戏。清代移植成《目连寻母》剧本。全剧36出,可连演7昼夜。主要剧段有:“目连出世”、“目连寻母”、“转世黄巢”、“灵山封王”等,内容曲折繁杂。全剧用佛教程式和祭祀音乐表演,宗教气氛极浓,风味别具。此戏多在桑植县廖家村镇一带流传。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歌舞(一)
下一篇:器乐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